03.03 眼下正值北方農村種植小麥的時候,是雨前種小麥好還是雨後種好呢?

泥糖小丫


播種小麥不同於其他農作物,往往需要翻耕等過程,再加上秋播期間氣溫會越來越低,因而還是以促進小麥出苗率為主,儘量早澆水提高農田墒情,才利於氣溫偏高時的麥田出苗率!要知道,現如今秋種小麥是不能等、靠天吃飯的,一般來說,麥種前趕上下雨最好,如果趕不上雨水只能秋收玉米後根據農田墒情適時澆灌農田,然後施肥和翻耕,最後播種冬小麥和鎮壓一遍即可完事,後期則根據小麥出苗情況然後再適時澆灌越冬水,這樣就基本到了冬季農閒時候。



一般來說,北方秋天容易處於秋高氣爽、雨水較少的季節,這時隨著西北冷氣團南下和副高壓逐漸南移,使得暖溼氣流也開始南撤,使得雨帶逐漸回到南方地方,因而北方多晴朗天氣,空氣越來越乾燥,農田墒情越來越差,一般等到秋收玉米後,往往很快忙於秋播工作。記得去年秋收玉米後,農田土壤非常乾燥,使得翻耕有點難度,又因相隔秋播小麥時間很早,便先挨機井號將幾塊農田澆灌了一遍,然後等到農田晾乾後便準備施肥和機械翻耕,其過程一般為:先將磷酸二銨和硫鉀肥混合後撒在農田裡,緊接著便機械翻耕農田,然後晾曬半天左右開始機械播種冬小麥,最後再將麥田鎮壓一遍即可。



而對於秋收農忙期間雨水溼潤的年份,一般因農田墒情不錯,可以先施肥和翻耕農田,然後播種小麥即可,後期則觀察麥田出苗情況,如果出苗率不高,則還是需要適時澆水促進出苗率,但這時澆水往往會氣溫越來越低,因而小麥出苗時間過晚可能會造成麥苗偏弱情況,並不利於安全越冬,很容易發生凍害等影響。

另外,目前農村仍為小農戶家庭種植模式為主,再加上今年又處於高溫乾旱和雨水較少的年份,使得農戶不可能盲目等雨種麥子,畢竟現在很多麥種適時播種時間為10月中上旬,即寒露節氣前後,若是等雨播種時間過晚,可能需要增加播種量,一般每畝播種量為每隔3天多加一斤,使得糧種成本會有所上升,因而並不划算!另外,每個地區種植小麥時間為一段時期內,這期間因當地農活較多,秋播機械使用成本較低,但如果等雨後再考慮播種小麥,可能會錯過本地集中播種期,因而也會面臨機械使用成本提高的情況,自然也不經濟划算,畢竟現在糧食價格不盡人意,如果再增加農業生產成本會顯得得不償失!



再一方面,現如今農村的灌溉設施非常完善,可以藉助河水和地下水適時提高農田墒情,並不一定非得考慮雨前雨後播種小麥,畢竟現在很多農戶並不以種地為主,往往抓緊農忙後便馬不停蹄的打工上班,而農業生產卻漸漸變成了副業而已,因此,怎樣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和減少農活時間,才是農戶最關心的話題,這樣可以爭取種植效益最大化和多一點時間增加工資式收入。(以上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我住的村子很奇怪,村南面是沙土地,村北面是粘土地,能有多粘呢?‘蛤蟆尿一泡,三天不能進地’。這是老年人對粘土地的形容。

以前種麥子時間是‘沙種秋分,粘種寒’。意思是說沙土地早點,粘土地晚點種。那個時候牲畜種地,效率低下,前後忙活近一個月的是時間才能把小麥種上。

現在都是機器播種,速度快,時間一般在10月上旬,也就是寒露前後種小麥。至於是下雨前播種好,還是下雨後播種好。在確定有雨的情況下,我村裡的人都會在下雨前,那怕夜裡加班也要把小麥種上。都怕下了雨幾天不能進地。而對於沙土地,停雨就可以進地,雨前雨後播種,都是順其自然了。



pin名三郎


大家好,我是天義,專注於三農領域。馬上進入10月份了,北方很多的農民朋友在秋收,有的已經進入尾聲了,眼下確實也是北方農村種植小麥的時候。

那麼是下雨之前種植小麥還是雨後好呢?天義的看法是下雨以後播種

最近1個多星期了,天義老家北方山東這邊,幾乎沒有下過一滴雨,溫度中午也超過了30來度,有點秋老虎的感覺。不過早晚還是比較涼爽,感覺出秋天的溫差來了。

沒有降水,剛收穫完玉米的莊稼地也是有些乾涸了,地面用鋤頭清除雜草的時候,都感覺有些土有些硬化了,玉米秸稈也不好拔。所以這個時候進行小麥的播種,不利於種子的發芽,影響出苗率,甚至是對於我們來年的小麥生長都有影響。

雨前種植小麥,除了小麥遭遇乾旱天氣意外,還會有另外一種現象,就是遭受雨水的沖洗,現在天氣還是變化比較多端的,萬一種植小麥以後,雨水變得比較多,那麼很容易沖刷泥土,有的洪澇現象會讓種子失去活性。

雨後種植小麥, 一方面是為種子的發芽生長提供了很好的溼度和溫度,有利於快速出苗,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在雨後進行科學的農業管理,比如施肥比如噴藥除草等等。

最後溫馨提示一下,播種小麥儘量讓種子不要太密集,適當的留出一點空間來,也有利於出苗後的生長,再就是雨後注意鬆土保持透氣,讓小麥種子可以更好的呼吸,有條件的也可以在地裡面施夠底肥。

希望以上的看法對大家有幫助,歡迎關注天義,也可以點贊分享您的觀點,讓我們一起學習到更多的三農知識。

天義說


種植冬小麥最重要的是一個溼度,也就是“墒情”,那麼一般情況下農民朋友們在播種冬小麥之前會看這一週之內的天氣情況,如果你在播種的時候沒有下雨,那麼播種後的過一天或者是過兩天會有下雨,所以也是可以在下雨之前種植的。當然雨後種植更好。

1、 在我甘肅農村老家,我有一次種冬小麥印象很深刻,那是2010年的國慶節,這陰雨天氣持續在整個國慶節期間,所以就沒有種冬小麥,當國慶節後的第一個週末,就是種植冬小麥的高潮,這是很典型的在雨後播種。

當然我們甘肅農村種植小麥大多數是在山上,尤其是定西、慶陽地區施很乾旱的,所以在這個時候種植冬小麥一般都是會選擇在雨後種植,這樣很有利於提高冬小麥種植之後的墒情,從而出苗率直接提高,這是很有必要的。

2、 那麼從北往南越往南種植冬小麥對於是否雨後看的不是很重要,比如在華北平原,山東、河南這些平原地區,種植冬小麥在是否雨後種植影響比較小,這原本的土壤墒情就很好,那麼在種植的時候會提前看天氣預報,今天種植,明後天下雨,這是完全可以去種植冬小麥的。

3、 冬小麥的出苗時間是在7至10天,這個最主要看土壤的一個溼度,那麼按照這個時間段,種植冬小麥最好的時間點就是在雨後三四天種植和種植後三四天下雨,在我甘肅農村老家裡面種植冬小麥不像平原地區施機械化集約化的種植,我們是用牛耕人拉的形式,所以播種冬小麥土壤的疏鬆性很重要,這樣很有利於耕地和耱耙。

總結

在西北、北方乾旱地區,比如甘肅、青海、寧夏、陝西種植冬小麥我建議還是在雨後比較好,最好就是小雨後的3至4天內去種植;那麼在華北平原地區,墒情要比西北地區好很多,也是集約化種植,所以雨前種植一週內下雨是可以的,雨後三四天內種植都行。最後不管是哪個地區的農民朋友們在種植冬小麥之前一定要看這一週本地區內的一個天氣情況。


寧寧說的話


小麥作物是我國北方的一種農作物,在我們的糧食中佔據著不可少的位置,現在是九月末,北方的玉米已經被收穫,種植小麥的日子馬上來到,而現在中北部地區土地乾旱,而種植小麥的土壤需要溼潤,正是這個原因,讓很多種植小麥的農戶開始猶豫,是否要等到雨後種植小麥呢?阿坤為您分析一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小麥種植一般在十月份時期,相同的條件下,差一天種植的小麥都不一樣,所以說小麥種植不能等,不能等著老天吃飯,應該儘量把握住播種的時間,若天氣在十月份持續乾旱,也沒有下雨的預兆的話,我們可以選擇提前幾天澆地,採用灌溉的方式,提前溼潤土壤,保證土壤適度適合小麥種植!

小麥種植不能缺水,當然是在下雨後種植好。

以上是阿坤對於“小麥種植雨前後那個更好?”問題的分析!歡迎朋友們評論區交流!

阿坤鄉野說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好,我是一個既會吟詩又會搬磚的農村娃,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這句農諺說的就是黃河流域及其以北區域的小麥播種時間,今年的秋分是9月23號,眼下就正值小麥播種的時候。


這不,有人在問小麥到底是雨前種好還是雨後種好?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先來說一下小麥發芽所需要的外在條件。

1、溫度。

最適宜小麥發芽的溫度為15-20℃,在這個溫度內小麥的發芽率高,發芽速度快,一般5天左右即可出苗,溫度過低或者過高都會影響小麥的發芽率。

2、水分。

小麥發芽需要吸足水分,所以要求土壤要有一定的含水量。如果土壤墒情不好,會大大影響小麥的發芽率。

3、氧氣。

種子萌發和出苗都需要充足的氧氣,如果土壤溼度大、板結嚴重、透氣性差,也會大大影響小麥的發芽率。


瞭解了小麥發芽所需要的外在條件後答案就很明顯了,當然是雨後種植好,原因如下。

1、小麥發芽需要吸足水分,而雨後的土壤含水量充足,墒情好。這就正好滿足了小麥發芽需要充足水分的條件,小麥發芽率,發芽速度快。

2、小麥發芽需要有充足的氧氣。如果雨前種植,種植以後又恰逢連陰雨,這就會造成土壤含水量過大、土壤表層結甲、透氣性差,氧氣不足,影響小麥的發芽率。而雨後種植就不存在這一情況,雨後我們可以讓土壤適當的晾曬上兩天再進行播種。


如果天一直不下雨,又沒有灌溉條件,可以在雨前播種嗎?

天氣變幻無常,長時間乾旱無雨的情況肯定是有的。我們這裡地處西北地區的旱塬上,沒有灌溉條件,有一年到了種小麥的時節,可一直等不到天下雨,眼看種小麥的時間就要過了,再不種就錯過了種植時間,這一茬的小麥就算是廢了。

農民沒辦法就在這乾旱的土壤的上播種了,誰知播種以後沒兩天,天就下了一場大雨,這真是及時雨呀,要是再持續不下雨,播種進去的小麥估計也發不了芽。

大雨過後,土壤表面結了一層甲,小麥的頂土能力差,這層甲不但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還會阻擋小麥破土出苗。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這裡採取的方式是用一種藤條製成的磨,人站在上面,用機械或者牲畜拖著,將土壤表層的這層甲磨碎就可以了。


結論:在播種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雨後種植小麥比雨前種植小麥更好,但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雨前種植,種植後注意採取措施防止土壤結甲就行了。


搬磚的農村娃


眼下正值北方農村種植小麥的時候,是雨前種小麥好還是雨後種好呢?

人們最希望是雨後種了,省事很多。如果溫度適宜,種麥最好了。



其實種小麥是有時間的,一般過了寒露就可以種了。“寒露到霜降,種麥莫慌張”這句俗語提醒人們應該種小麥了。

如果地的墒情好,種下是最合適的,如果再下個小雨最好不過了。到時麥苗會出的整齊一點,因為種子上下都有水份,發芽會好些。



如果地墒不太適宜,土壤水分偏少,如果種下,種子發個小芽沒水喝了,老天如果不賞雨,天氣晴朗,麥芽就會“吊死”在土壤裡,芽衝不出土壤去就乾枯了。所以如果地墒不好,種後適當澆點水最好不過了。

這幾年家鄉乾旱嚴重,現在有人已開始犁地了。等過了霜降,等著下雨,再種。如果不下,先播種,然後再用水噴酒一遍,發芽應該是沒問題的。



所以農民會經常關注天氣情況,都為了種地考慮。收莊稼時看,收完看是為了下一季的播種。

這裡是星光依舊燦爛,感謝您的閱讀並加關注。

星光依舊燦爛


農業種植事,且聽茶哥說

在黃河流域以北區域,關於種植小麥,老百姓中流傳這麼一句諺語: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今年的秋分是9月23日,目前正是種冬小麥的最佳時間段。

那麼到底是雨前種小麥好,還是雨後種好呢?

第一,我們要明確種小麥的關鍵因素

1,宜早不宜遲

老百姓有句古話,種麥種到老,還是早種好。這個早種指的是在適合種小麥的時間段,儘早不盡晚。所以,要抓緊時機。

2,要看土壤墒情

在確定早種的情況下,要早計劃,早安排整地,施基肥,然後根據土壤墒情儘快種植,如果感覺土壤墒情不夠,就澆一遍矇頭水。


第二,不要糾結雨前種還是雨後種,以免錯過最佳時機。

在黃河以北流域,這個季節基本都是秋高氣爽,下雨的幾率非常小,就算有雨,也是毛毛雨,對種植小麥沒有太大的影響。

糾結雨前還是雨後種的朋友,無外乎就是擔心一點,怕雨前種了,遇到雨水後,土壤板結,營養髮芽。

可是,如果我們在雨後種,從下雨到地裡能進行耕作,還有三四天時間,再加上種植,或者其他情況耽誤,很容易錯過最佳種植時間,結果會得不償失。



所以,種植小麥,一定要在最佳種植時間段內,根據墒情,及早種,如果水分不夠,就澆一遍矇頭水,這樣根據出苗情況,還有時間及時補種,尤為未晚。


不要在雨前還是雨後種上糾結,錯過播種的最佳時間。

以上為個人意見,還請大家多指教。


老爸的茶


眼下正值北方農村種植小麥的時候,是雨前種小麥好還是雨後種好呢?

對於你所提問的是雨前種小麥好,還是雨後種小麥好,小編的個人觀點是,小麥播種和下不下雨關係不大,主要個土壤的墒情有關。



  現在全國各地秋收基本結束,在民間一直有著“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而在有些地方也有著“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的農諺,眼下北方正值小麥種植的時期。

  實際上,小麥種植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不要盲目照搬其他地方的做法,這樣很可能不適合當地的環境。關於你這個是雨前種植好還雨後種植好的問題,小編也詢問了一些有多年種地經驗的人,他們給出的說法也各不相同。

  有些人認為下雨前播種是好的,因為下雨前土壤乾燥,利於機器工作,不會耽誤種麥的時間,如果播種後再能下上一場雨水,小麥還能提早發芽。不過也有人說如果是雨後,下過雨的土地被陽光照射後,地裡的土壤容易變硬,不利於小麥的出苗。



  有些人認為下雨後播種是好的,原因是農田乾旱情況得到了緩解,土壤的墒情變好,有利於小麥的生長;但是這也有不好的一面,下過雨之後地裡面全是泥,機器根本沒法進入地裡工作。

  因此,小編個人認為小麥播種不應該看是否下雨,而是要看土地的墒情,也就是農民常說的“看墒不看時”。但不管怎麼說,都是要讓小麥能更好地生長。

  如果在雨前播種,要及時檢查雨後麥田是否及時變硬,檢查小麥的出苗情況,並將變硬但未及時出苗的土壤耙平,幫助小麥更好地出苗。

  如果你非要在下雨之前和之後選擇一個的話,那麼在下雨前播種是比較合適的。因為雨後,土壤容易變硬,不利於翻耕。而在雨前播種,播種後會有降雨,土壤溼潤更有利於小麥出苗!

  同時,天氣變幻莫測。如果我們要等到雨後播種,萬一我們不等,我們就會錯過播種的最佳時機。然而,也有人擔心雨前播種會導致土壤結塊,這不利於小麥芽的出現!



  俗話說得好:看墒不看時,種小麥就是這樣的,關鍵是看土壤墒情。只要你能在合適的時間播種,你就不用擔心下雨前還是下雨後播種了!以上就是對你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幫到你。


三農百曉通


你好,我是衛農,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對,眼下正是北方農村播種小麥的時候,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尤其是對沒有灌溉條件的旱作農業區就更重要了。衛農想結合我們這裡農民,播種小麥時的一些做法,回答以下題主的這個問題。

借墒不等時。我們這裡由於缺少水源,沒有灌溉條件,種植農作物都要借墒才能種植。因此在播種小麥前要先借墒進行施肥整地,地整好以後要讓土壤沉澱幾天才能播種小麥。這時如果土壤墒情好,就可以直接播種,如果土壤墒情比較差,就要等到雨後再播種了。



小麥從播種入土到出苗,一般大約需要六七天時間。農民最怕的是小麥播種後就不停下了雨的,如果播種後等上四五天後才下雨,農民就會很高興的了。在是為什麼呢?如果小麥播種後接著就下了雨,趕天晴小麥還沒有出苗,這時在太陽曬下地面土層就會板結,影響小麥出苗,小麥的頂土能力比較差,就會蜷曲在土壤的板結層下面,你搬開板結土皮就會看見,發黃彎曲的小麥苗的。

如果小麥播種後,等上四五天才下雨,影響就比較小了。因為這個時間下雨到小麥出土時,土壤墒情比較好不會板結,反而有利於小麥出苗。但天下雨是人無法控制的,儘管在播種小麥時很注意天氣變化,往往也會出現播種後,三兩天就下雨的現象。這就要在小麥出苗前後注意觀察,如果發現小麥出苗比較差的話,就要及時採取耙摟的方式,打破地面上的板結層,促使小麥正常出土了。



因此說,在我們這裡雨後播種小麥比雨前播種小麥要好一些。當然這個問題也會因地而異,對於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可能就會無關緊要了。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