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南阳油田实验小学:《2020开"学"季,我的第一次直播》

  一场疫情,让很多人发现了自己职业的另一面:全民成了厨子,医护成了战士,公务员成了门卫,父母成了家教,老师成了主播……

我就是最后一个,一个新的老主播。说"新"是因为是第一次当主播,说"老"是因为年纪大,我能胜任"主播"这一新职业吗?

为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2020的开"学"季,我利用网络上开始了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学,成了一名小小的网络主播。

万事开头难!为了搞好第一次直播,从2月8日起,我开始按照学校信息室录制的视频学习如何在"云课堂"上发布学习清单;如何通过家校本布置作业、检查作业等技术知识;在电脑上下载钉钉;和同组教师集体备周教学计划、日学习清单;在手机上摸索如何利用钉钉发起群直播,发起"视频会议",全天候泡在电脑上还显得时间不够用。因为操作步骤不熟练,为确保直播,我必须不耻下问: "荣团老师,我的视频发布不上去了是怎么回事?" "广萍妹妹,你是怎样直播的?"…… 用手忙脚乱、晕头转向、云里雾里来形容我的处境和尴尬一点不为过呀!

经过两天的摸索,基本流程已经掌握。 "发布课程、通知学习"这些都好说,下午我第一次现场直播,我这是要"开讲啦"?要"百家讲坛"?我得好好准备一下。

11日上午集体教研过后,我打开"家校本",按照"语文知识作业 、练字、阅读",一份一份,边检查边记录;在无课本,无教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精心准备直播教案。

直播脚本准备好后,自我感觉万事具备,静待11日下午四点半的到来!

4时30分时间临近了,我的心却砰砰跳起来。屏幕那边是什么情况?可爱的孩子们是不是正看着我?我一伸手想和同学

们打个招呼。

"同学们好,老师的首次直播开始啦!" 话音刚落,临时弄的个手机支架被我一碰,手机扑扑通通滑落桌面。也顾不上屏幕后的同学们笑话没有,我连忙捡起来。还好,还好,没摔坏

我暗自庆幸着。 我一只手小心翼翼地端着手机,直播继续。 "喂喂,同学们能听见老师的声音吗?" "谁能告诉我一声呀!" 我很想听到学生的声音,突然想到,直播前忘记设置连麦功能了。那自然是无法给学生沟通他们能不能听到我讲课这个问题啦。瞬间我额头上、脊背上的汗直往下淌。课前的自信也跌落谷底,心里埋怨道: 疫情呦,你让上了年纪的教师,去应对这些网红门做的事,生生的把我从一线老师变成了18线主播,真有点难为。 重新登录,设置了连麦,习惯信地标准化摆摆手,算是和同学们打招呼了。

电脑钉钉平台上,陈昱安、王亚楠等几位学生打字把信息传递给我:"老师,能听到。""老师听到您熟悉、亲切的声音啦!"

"孩子们,我看到了你的文字了,你们比老师有见识,青出于蓝胜于蓝!可喜可贺呀!"我激动地夸起学生来。 这一夸,学生全程只和我文字交流了,没人申请连麦了。

本以为会见到一片和谐友好的课堂氛围,我也以为我会向《开讲啦》和《百家讲坛》上的大师们侃侃而谈,迷倒一片。 但没想到,网课对于老师、部分学生、家长都是一场艰难的考试。 "同学们,网课是疫情期我们的特殊课堂,属于新鲜事物,刚开始出现点问题是难免的事情,大家要自信,我们的语文直播课会越上越精彩的。"我安慰着自己,也安慰着部分学生、家长们。 没想到我话声刚落,屏幕右侧大拇指不停的飞舞,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为我点起赞来。此时,我关注的不是赞的数量,而是透过点赞人数了解到有多少孩子能听到我的声音。 要知道隔屏讲课我最最担心的是学生能否听到老师的声音,是否在听老师讲课,是否听得懂老师所讲内容。 平时在课堂上,我只要看着学生的表情就知道他听懂没有,现在我还不习惯这种隔屏远程的直播。 "今天我们学习《马诗》,请同学们打开老师提供的视频,再听一遍朗读。

想一想之前我们还学了一首关于马的诗?请打出来。"很快,屏幕上出现一行行《房兵曹胡马诗》。"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两首诗的区别在哪里?各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很快答案显示在屏幕上。《房》虚实结合;《马诗》托物言志。这些孩子难道也为第一堂直播课做好了充分的功课?我带着学生从关注诗中易错字,到分析每句诗的意思,诗人是怎样借马抒情的,到最后关于"马"的知识拓展。

就这样,我的第一节直播课在我主讲,学生仅靠文字互动的单一教学模式下,结束了。 收视率还不错,我所管辖内所有学生和家长都有观看。

直播期间,虽然看到田校长、小朱校长、合云主任和信息室荣团主任进直播间点赞,但自己内心里还是十分忐忑的,应为我只管按照自己的脚本把课授完了,学生能掌握的什么程度呢,心里一点谱都没有。

  直播之后,我急忙回放,听听自己哪里有些语无伦次,哪个的背诵知识点没讲到位。还电话联系部分家长,了解他们对这节直播课的看法。 说实话,首次做直播,刚开始虽然有点手忙脚乱之感,总观课程,基本上还是比较有序的,而且家长反映还可以。  

网络真好,让天涯变成咫尺,宅在家中依然可以享受教育。一次疫情,促进了在线教学全面开展。如何做好直播教学,我们已经起步。

上完第一堂直播课,我有总结有反思:网课是解决特殊时期"停学不停课"孩子们居家学习好的办法,虽然没有教

室的氛围,缺少了同学的监督、小组的讨论,老师又难以及时了解教学的效果。但老师的带动效应却是十分明显的。

一、来自学生的收获

李家航写道:老师的语速适中,跟平常在学校讲课一样。内容也都能跟上,老师讲完课,老师按照清单学习内容,逐项纠错,特别仔细到位,"燕山"的"燕"就是跟着老师讲解正了音。老师让读诗句我就读,老师让答问,我快速的在键盘上敲击出答案,思想是很集中的。 梁慧雯写道:老师针对我质疑的问题,很耐心的一点一点教会,讲的也很仔细。

陈蕴睿写道:这样的上课方式让我感觉很安静,我很喜欢,老师不用太大的声音,可以好好保护好您的嗓子。(这个贴心的小姑娘,真让我感动。)

二 、家长如是说

对于防疫期间不得已的做法,绝大多数的家长给予了肯定。

杨思涵妈妈写道:陪孩子上课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发现自己的孩子思维不够灵活,性格内向几次鼓励他连麦都不乐意。

艾国奥家长写道:没直播之前,孩子懒散、玩游戏、不定时吃饭睡觉,直播学习后孩子变了,按时起床,比平时学习更认真,孩子听得那个认真啊,生怕漏掉一句话,微课也是反复听。

廖俊赫妈妈反馈说:平时上班忙看不到孩子怎样上课,基本上就是看到孩子的一个作业情况,成绩大概。而现在在家上直播,真实的看到孩子学习中的一个真实情况,他的思维是否跟的上老师的讲课,注意力是否集中以及上课的一些不好习惯,也对孩子做出一些指正和提醒。感谢学校,感谢老师,在这次疫情的情况下,没有耽误孩子的学习,还让我们家长有了这次体验孩子学习的过程,更了解我们自己的孩子。

陈昱安妈妈说:实验小学对"停学不停课"的措施落实的十分到位,井然有序。在线教学我们的老师实现了"备——汇——审——发——查——辅——评——研"路程,环环相扣,很晚还在打电话让孩子提交作业呢!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放心、贴心! 郑钰桐妈妈说:疫情面前,教育创新,网络授课,家长也跟着受益,随时能陪着孩子一起上课,只能真心的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吴珂颖妈妈反馈说:我们亲爱的王老师,听着您直播,怎么一想起来孩子要毕业了,就非常舍不得我心目中的网红老师……辛苦了……

三、我想说:我们无法面对面,但心连心。

这次的直播上课,有一个新收获,就是家长对老师更加体谅。

以前教室上课的时候,家长也看不到老师的教学内容,现在日常授课、布置作业、点评作业、统计作业数据,各种反馈,都在钉钉群里一清二楚,家长的参与度也很高,对我们学校工作是认可的,他们纷纷点赞,借机也提升了一下家校共育的意识。

我和家长虽然隔着屏幕无法面对面,但我们心连着心,教育理念在互相促进中达成共识:特殊时期"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落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