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清朝皇帝唯一一次在承德避暑山莊過春節——那是一個心酸的春節


清朝皇帝唯一一次在承德避暑山莊過春節——那是一個心酸的春節

咸豐皇帝像

1.

1860年(咸豐十年)農曆臘月十六,這是承德一年裡最冷的日子,寒風凜冽,滴水成冰。

那個時候的避暑山莊,冬季裡還不封山。


這一天的上午,咸豐皇帝一行穿過避暑山莊內的松雲峽(現在俗稱避暑溝),出西北門,來到北面的殊相寺的羅漢堂拈香。

殊像寺建成於乾隆四十年,是乾隆皇帝為了討母親高興,仿照北京香山寶相寺和山西五臺山的殊像寺而建,是承德外八廟裡唯一一座有滿族喇嘛並由內務府派人管理的寺廟,被人們稱為乾隆家廟。


乾隆年間的時候,每到臘月,寺裡的喇嘛都要去北京嵩祝寺給皇帝辭歲,過完正月才回來,這是一種殊榮。殊像寺內原有一口大銅鍋,直徑兩米四、深一米四,每年的臘月初八,寺裡就用這口大鍋熬牛肉粥,放齋飯三天三夜,老百姓們可以隨便來吃,以此祈求長壽。


這口大鍋後來跑到普寧寺裡去了。現在,普寧寺每年臘八也施粥,不知是不是還用這口大鍋熬粥,粥裡不知道有沒有牛肉。


這一年,咸豐為祝賀自己的三十歲壽辰,來殊像寺拈香,將內外大員老親分別加恩:茲據兵吏兩部續查,徐樹銘等老親均年愈八十,自應一體加恩。

賞給兵部左侍郎福建學政徐樹銘之祖父徐國搢、福建金門鎮總兵陳國泰之生母譚氏、浙江黃彬之祖母梁氏每人匾額一面;紫檀三鑲玉如意一柄,小卷江綢袍褂料二件;小卷八絲緞袍褂料二件。

以此表示皇帝對他們賜福推恩。

這一切,表面上看起來都非常正常。

不正常的是,皇帝做這些事情不應該是在承德,而是在北京。


面對大清鼎盛時期修建的殊像寺,再想想目前千瘡百孔的大清江山,咸豐皇帝的心比殊像寺外面的空氣還涼。

清朝皇帝唯一一次在承德避暑山莊過春節——那是一個心酸的春節

2.

此時,沒有比咸豐皇帝內心更沮喪的了,因為他一接手就接了一個爛攤子。


道光末年,兩廣群盜如毛,洪秀全和楊秀清公然練兵籌餉,招收徒眾。最早,地方政府也真管這事兒來著,搜捕入教名冊十七本,把洪秀全也給抓起來了,可當時對洪秀全們的做法沒有明確態度,巡撫鄭祖琛猶豫不決,把洪秀全關了一陣兒,然後就給放了。

這是道光二十七年的事。

三年後,道光三十年六月,洪秀全金田起義,很快就成了燎原之勢。

這個時候,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出現了,林則徐。

很多人只知道林則徐禁菸和虎門銷煙,再多一點的就是知道總理說他的那副對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其實這是林則徐被髮配伊犁路上路過西安時口吟詩二首的兩句,為了國家安危,不懼生死。

林則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謫居正是君恩厚,養拙剛於戍卒宜。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

這是道光二十二年(1842)八月的事。

如果不研究林則徐的生平,很多人就不知道他發配伊犁以後的事情了。

道光二十五年,林則徐重新被啟用,任甘陝總督,兩年後任雲貴總督,在雲貴總督任上時因身體不好,回家養病。養病期間,臨危受命,作為欽差大臣赴兩廣平叛。

洪秀全的士卒聽說林則徐來了,立刻跑了一大半,有的還跑到了海外,可見林則徐的威名在當時有多厲害。

病中的林則徐“臥輿兼程”,就是說躺在車上日夜奔波,一天走一百多里。身邊人勸他歇歇,可他說:“二百里冰天雪窖,執戟荷戈,未嘗言苦,此時反憚勞乎?”,當年在伊犁冰天雪地站崗放哨都不嫌苦,現在坐車走還怕累嗎?

仍星馳不止,到潮州普寧縣時,林則徐病的厲害了,卒於廣寧行館,年六十有六,痛惜!

臺灣作家高陽寫這段時說:自則徐死,而義軍之變,遂不可遏抑矣!


一個人在歷史上或者說在一個單位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多數人喜歡說“地球離開誰都轉”,還真的不是!

人才呀,抓住了就不要撒手。

就這樣,直到咸豐皇帝死,太平天國也沒有被蕩平,洪秀全佔據了大半個中國。

最關鍵是,打仗用錢,現在朝廷是真的沒有錢!

清朝皇帝唯一一次在承德避暑山莊過春節——那是一個心酸的春節

3.

清朝是的財政收入主要有兩部分,一個是賦稅,一個是捐獻。


賦稅大家都知道,可在康熙三十八年頒發“永不加賦”的諭旨後,康熙在子孫們都謹遵教誨,真的不加稅。可太平天國一鬧,大半個中國被他們佔了,已經沒法收稅,剩下的地方又不能加稅,國庫一下子就癟了下來,打仗缺錢,連宮裡的日常用度都要節省。


那個時候沒有土地財政這一說,房地產還沒開始搞。

賣官鬻爵也是生財之道,不過清朝賣官的錢都入國庫,而且是正大光明的賣。不似有些人(朝代),賣官的錢都裝進了個人的腰包,最後一查都好幾個億幾十個億,不過被查出來的最後也都入國庫了。


有錢了還想有地位,有了地位會更有錢,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美籍臺灣學者王業鍵寫的《清代天賦芻論》說:

咸豐年間,出售官職收入佔到了國庫總收入的23%。

但賣官的錢基本也是固定的,不會有很大的增長,再加上戰爭時期,軍隊的武官也不好賣,好容易買個官,一下子再被李秀成們打死,反倒不值了。

於是,大家就想另闢財源。

咸豐三年,在揚州執行軍務的太常寺卿雷以誠,對於通過運河的船舶,在仙女廟、邵伯、宣陵、張綱溝等各鎮設關,以徵軍餉,他只限於通過此關之米,每石課銀五十文,稱為釐捐,這是厘金的創始。

這也是中國收過路費的開始,和現在的高速公路收費差不多。


接下來,兩江總督怡良學習先進經驗,拓展到米、油、炭、布、雜貨等。咸豐五年,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拓展到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

後來,清廷各省鉅額之軍費,全賴於此。

清朝皇帝唯一一次在承德避暑山莊過春節——那是一個心酸的春節

4.

太平天國這個葫蘆還沒按下去,英法聯軍這個瓢又起來了。

這才是逼著咸豐皇帝跑到承德過春節的直接原因。


咸豐皇帝最信任兩個人,一個是僧格林沁,一個就是肅順。最信任的人裡面,沒有自己的親兄弟恭親王奕訢。

科爾沁左翼後旗的蒙古王爺僧格林沁非常能打,咸豐三年和咸豐五年,他兩戰太平天國北伐軍,活捉林鳳祥、李開芳,將北伐軍徹底消滅。


咸豐七年四月,英國兵艦到了天津海口,僧格林沁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軍務,駐通州,倉促徵調,兵難聚,敵兵佔海口炮臺,闖入內河。朝廷派桂良、花沙納赴天津,和英國人簽訂了《天津條約》,五月,英兵退。

朝廷開始籌議海防,命僧格林沁到十二月駐大沽,自天津至山海關海口、北塘、蘆臺、澗河口、蒲河口、秦皇島、石河口各炮臺,一律興修。


咸豐九年,英法新任駐華公使普魯士、布爾布隆率軍艦從上海沿水路北上。艦隊由一艘巡洋艦和13只炮艇組成,行至天津大沽口時,僧格林沁下達戰鬥命令,督軍力戰,擊毀英軍戰艦3艘,使英軍死傷464人,英海軍司令賀布受重傷。相持數日,英法聯軍軍艦撤走。

這是1840年以來中國軍人對外作戰取得的第一次重大勝利,也給朝廷出了一口惡氣。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組織大批遠征軍進攻中國,七月,攻陷大沽炮臺,攻入天津,僧格林沁兵敗退駐通州,被撤職。

清朝皇帝唯一一次在承德避暑山莊過春節——那是一個心酸的春節

5.

此時,咸豐又派桂良與英法方談判,幾經周折,對方提出條件:要求開放天津、駐兵大沽、賠償軍費二百萬兩等等。

咸豐皇帝一聽還要賠償軍費二百萬兩,一下子就急了,老子本來就沒有錢:

“城下之盟,古之所恥,若再靦顏奉幣,則中國尚有人耶?... ...若桂良等喪心病狂,擅自應許,不惟違旦畏夷,是舉國家而奉之,聯即該大臣等立正典刑,以飭綱紀;再與該夷決戰。”

發“朕令親統六師,直抵通州,以伸天討而張撻伐”之諭。

皇帝要打!

此時,最能打的僧格林沁剛剛打了敗仗,捱了處分,皇帝要御駕親征,可以嗎?

當然不可以,

接下來,肅順和恭親王奕訢成主角了。


就在咸豐皇帝準備御駕親征之時,捱了處分的僧格林沁給咸豐皇帝上了一個密摺:大敵當前,建議皇帝巡幸木蘭圍場。

這是最早讓咸豐來承德的提議。


咸豐皇帝怎麼在承德過得春節?

接下來請關注《那一年,咸豐皇帝在承德過了怎樣一個清涼的春節?(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