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為何元朝宮廷戲沒人拍,而清宮戲卻多不勝數?不是不拍,而是不能

清朝是由滿洲愛新覺羅氏建立起來的一個封建王朝,元朝則是我國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一個封建王朝,近年來,清宮戲多不勝數,但元朝宮廷劇卻沒人拍,這是為何?不是不拍,而是不能拍。


為何元朝宮廷戲沒人拍,而清宮戲卻多不勝數?不是不拍,而是不能

先來說清宮戲的一個範圍,收視率高的基本都是後宮戲,像《延禧攻略》,是乾隆皇帝的後宮;《甄嬛傳》講述的是雍正的後宮。不是主體講後宮的清宮戲《康熙王朝》講述的是奠定了清朝興盛根基的康熙帝,還有就是《末代皇帝》,講述的是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故事。


為何元朝宮廷戲沒人拍,而清宮戲卻多不勝數?不是不拍,而是不能

總體來說這幾個時期是觀眾都相對了解的,尤其是康雍乾三個時期,最為有名,也就意味著拍攝出來的宮廷劇會有收視率,有收視率則代表會帶來收益,可以拿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舉個例子。

《大明王朝1566》講的是嘉靖皇帝與朝廷百官之間的故事,評分非常高,但卻“被禁”了十年,為什麼?原因是當年韓劇熱火朝天,《大明王朝1566》的收視率卻非常慘,因此便下了架。


為何元朝宮廷戲沒人拍,而清宮戲卻多不勝數?不是不拍,而是不能

元朝雖然是首個由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王朝,從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為1621年,從忽必烈定國號“元”開始歷時98年,傳五世十一帝,但觀眾卻並不認識幾個元朝的皇帝。

其次,以元朝有名的皇帝,像成吉思汗、忽必烈作為電視劇素材,那就是征戰四方,一路西進,並且他們還被稱為是馬背上的民族,想要拍攝好一部有意思的元朝素材的電視劇,一沒有作為八卦的看點,二不能粗製濫造,因此成本消耗太大,又不一定能夠獲利,賠本生意,很少有人會去做。


為何元朝宮廷戲沒人拍,而清宮戲卻多不勝數?不是不拍,而是不能

第三,就是元朝對待漢人的態度,元朝對待漢人的不公是明著來的,毫不掩飾,據記載,漢人即使有機會當了官,向同級的蒙古官員說話時還得跪著說,可見非常不尊重,甚至元朝還有如此規定:蒙古人打死漢人不償命。

清朝雖剃髮易服,心裡面不重視漢人,但卻沒有做得比元朝狠,並且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私下還十分喜愛漢文化,清朝廷之中有不少官員是漢人,因此製作方想要拍攝元朝宮廷劇,內容方面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


為何元朝宮廷戲沒人拍,而清宮戲卻多不勝數?不是不拍,而是不能

最後,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距離現代也較近,還有曾經清王室的後人在世,他們也樂意投資清宮戲,對於元朝宮廷劇的態度,自然也就是不想拍、不願拍、不敢拍“三不”態度。

為何元朝宮廷戲沒人拍,而清宮戲卻多不勝數?不是不拍,而是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