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育儿挫折教育:这8种苦越早知道,对孩子以后的成长越好!

有些家长看到儿子吃苦就心疼,恨不得把他含在嘴里,捧在手心。

久而久之,骄娇二气养成,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雨。

一定要让孩子吃这8种苦!能吃苦才会成为幸福和坚强的人,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项。

育儿挫折教育:这8种苦越早知道,对孩子以后的成长越好!

挫折教育

如何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孩子吃苦精神 ?

为了让孩子以后能够幸福,能成为一个坚强的男子汉,父母是不能心疼孩子吃苦的。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不得

现在,我们不少做父母的把孩子看完是未来的希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宁肯自己吃千般苦,也不让孩子受一丁点儿累。

于是,孩子从小便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缺少自立性和吃苦精神。

其实,孩子不愿吃苦,拒绝吃苦,并非是孩子的过错,而是父母没有重视从小培养孩子自立能力和吃苦精神的结果。

“挫折教育”很重要!

挫折教育,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

这方面,日本人非常重视,也非常普及。每到冬天,很多日本父母就让幼儿赤身裸体地在风雪中摸爬滚打。天寒地冻,北风怒吼,不少幼儿嘴唇冻得发紫,浑身发抖,父母们则站在一旁,置之不理。对我们来说,其实也没必要这么折腾,毕竟孩子的承受力有限。

让孩子吃苦的挫折教育,只要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就可以。

第一,对孩子不要太溺爱,让他吃点苦,受点折腾。

第二,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给孩子安排一定的自理任务,孩子能做的,父母绝不要包办代替。

只要做到这两点,就能给孩子一个成功的可以耐受挫折的吃苦教育。

育儿挫折教育:这8种苦越早知道,对孩子以后的成长越好!

你真正的吃苦了吗?

吃苦

为什么要吃苦?什么叫吃苦?

当你抱怨自己已经很辛苦的时候,请看看在西部的那些穷孩子,他们饭吃不饱,衣穿不暖,冻着脚丫,啃着窝窝头的情形;请想一想几十年如一日起早贪黑的老师们;请你对比一下那些透支着体力却依旧食不果腹的打工者,还有你们的爸妈!

在有空调、有热水喝的教室里学习能算吃苦?

在有空调、能洗热水澡的寝室里休息算是吃苦?

在有爸妈当“太子伴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你能算吃苦?

可能有的父母或家长会问,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

我的回答是:“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我们应该把重心从问“来不来得及”转到用功学习上来。

有时候你想的越多,越什么事都干不成。认准目标就静下心来干,总会有结果。

40岁的柳传志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他缔造了联想集团;高考三次落榜的俞敏洪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考上北大并打造了“教育航母”--新东方;经过两次创业失败的马云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他书写了电商传奇,改变了世界。

即使优越,也不要收敛了斗志

在孩子小的时候,让他吃一点苦、遭遇一些困难,是好事;

如果我们怕孩子吃苦,承担了本该孩子承担的责任,就剥夺了孩子培养良好平哥和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

育儿挫折教育:这8种苦越早知道,对孩子以后的成长越好!

吃苦是为了更好的将来

现在孩子不懂事,多半是父母惯出来的。

大多数不爱学习的孩子,长大之后却发现,自己用几年疯狂的青春,换来了一生的卑微与底层。

现在有些孩子谈到读书,谈到吃苦,犹如谈虎色变,避之唯恐不及。

一帮不学无术的女孩聚在一起,号称所谓的姐妹,以为有了姐妹就有了全世界。

他们在一起聊好吃的、聊穿的、聊化妆品、想的是网上购物、刷微信、刷微博、追韩剧;

而一帮无所事事的男孩聚在一起,号称所谓的哥们儿,以为有了哥们儿就有了天下。

他们在一起逃课、抽烟、打扑克、玩游戏、看玄幻甚至约架......以为这就是疯狂,这就是该有的青春吗?

还骂那些好学生是书呆子,骂他们傻,只知道读书,殊不知,两三年后,好学生上一本,上211,上985,甚至上清华北大,而他们却要考虑去三本,去高职高专甚至考虑要不要南下打工。

叛逆和疯狂的青春当然可以,但几年的放纵,换来的可能就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层!

孩子,如果老天善待你,给了你优越的生活,请不要收敛了自己的斗志;

如果老天对你百般设障,更请不要磨灭了对自己的信心和奋斗的勇气。

为人父母一定要好好想想:该如何让孩子吃苦,吃什么苦?

这8种苦是应该要吃10岁前让孩子接触的 ,至少要锻炼其中的几种,不然这个孩子以后会更苦!

育儿挫折教育:这8种苦越早知道,对孩子以后的成长越好!

1

育儿挫折教育:这8种苦越早知道,对孩子以后的成长越好!

8种吃苦的方法

当你想要放弃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的比你早、跑的比你卖力、天赋还比你高德牛人,他们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个你永远只能眺望的远方。

所以,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没有谁的青春是在红地毯上走过。

既然梦想成为那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自我,就应该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付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

所以,我们不能在该读书的时候选择放弃,要在该读书的年纪珍惜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