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善用人性“貪嗔痴”,這個品牌玩電商、做外賣,還靠主營業務賺4億

善用人性“貪嗔痴”,這個品牌玩電商、做外賣,還靠主營業務賺4億

知名網紅實力"拆橋"

現象級喜茶,得感謝"排隊"。

曾經有人調侃,談戀愛的時候去喝喜茶,是件非常經濟實惠的事兒。

比如,帶女朋友去逛街,一件衣服都大幾百了,可來這裡排上一兩個鐘的隊,又不用走路費神,而且也只花了一件衣服的十分之一的錢。等排完隊喝到喜茶了,也到點吃飯了。

如此一來,一次約會,只需花上兩杯奶茶和一頓飯錢,可以說是很實惠的了。

可如今,拿了美團4個億的喜茶,敲鑼打鼓說要出海了,外賣業務也在這幾天上了線

目前,除了北京,喜茶已經在全國12 座城市80 多家門店開通了外賣服務,單店外賣月銷量最高達5000 單。

善用人性“貪嗔痴”,這個品牌玩電商、做外賣,還靠主營業務賺4億

因為外賣,喜茶傷了萬千戀愛中的少年的心,也砸了一群靠它吃飯的淘寶代購商家。

在淘寶首頁輸入"喜茶 代購"字樣,可以發現有一群推出類似服務的淘寶商家。

根據媒體報道,一杯喜茶的跑腿費至少30元,每人限購3杯,每天做3次代購的話,一個用戶的訂單至少賺上270元,這還不算上有些用戶給的高額小費。

善用人性“貪嗔痴”,這個品牌玩電商、做外賣,還靠主營業務賺4億

總之,這些代購算是涼了。

我還注意到一個現象,代購業務多集中在北京,目前這些地方的業務雖然還沒受到影響,但根據喜茶的計劃,不久之後,北京也將上線外賣業務。

過河拆橋者,喜茶也。喜茶如此高調"拆橋",似乎也在給自己翻新flag——沒有排隊,我照樣是網紅,實力網紅

也是,排隊是網紅茶飲一貫的套路,但能跑到B輪融資的,除了喜茶也沒誰。

可以想象,外賣一經推出,堂食的顧客將得到充分引流,排隊不再成為現象級。不過,現在的喜茶也不需要這樣的噱頭。

為什麼?此前它在人性上所做的營銷投入,或許可以借鑑一下。

善用人性的"貪嗔痴"

流量,始終是我們淘寶商家所追求的一個數據。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的店鋪轉化率在百分之五左右,那意味著每100人裡面會有5個人來買我們的產品,

但如何讓這5個人購買更多,或者讓更多的人來購買呢?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找到了微信張小龍列舉的一個很有趣的案例:QQ為什麼要推出各種"鑽"?其實就是擊中了人性的幾個弱點

首先,用戶會貪,各種黃鑽、綠鑽,他要升級;他會嗔,會和人比較,別人的等級比我高,我也要升級;他會痴,他會覺得一定得把所有的鑽給集齊了。

對人性"貪嗔痴"的洞察、運用,我們可以在騰訊的很多產品裡窺見,又比如之前打得火熱的王者榮耀。

善用人性“貪嗔痴”,這個品牌玩電商、做外賣,還靠主營業務賺4億

喜茶在這方面也很上道。儘管喜茶CEO聶雲宸強調,喜茶是靠產品和定位獲得口碑的,但不能否認,在營銷這塊的研究,它高人一籌

第一階段:貪

對於一款新品,用戶都是陌生的,忠誠度無從談起。處在"拉新"這個初級階段,可以利用人性的"貪婪",用好處將流量吸引過來。

通過"從眾心理"來吸引用戶。

一開始,喜茶最大的賣點就是排隊。同個馬路兩家店,一家門庭若市一家冷冷清清,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去人多的那家;同理,網上買東西,銷量會被優先考慮。

善用人性“貪嗔痴”,這個品牌玩電商、做外賣,還靠主營業務賺4億

利用"沉錨效應"來增強用戶的意願。

沉錨效應,就是讓產品在用戶的思想裡形成固定印象,比如在首次接觸時,品牌、價格給用戶留下的印象。

在江門起家的喜茶當初還是以皇茶命名,在奶茶遍地都是以茶粉、奶精衝調的時候,它以一杯真材實料的芝士奶蓋征服了用戶。

另外,喜茶在場景上的延伸,從堂食到外賣,也是利用了人性中的"貪"——以前沒有這東西,現在我可以在這裡買到了。

第二階段:嗔

人性的貪婪是沒法滿足的,但一味地滿足也不可取。來到中級階段,這時候運用的人性中最好的點就是"妒忌"。在妒忌心理產生時,用戶就會忘了是否佔到了便宜。

給用戶製造"囚徒困境"的場景。

什麼叫"囚徒困境"?就是給用戶製造一個"虛擬敵人",給他們心理暗示,你還不用就out了,別人用了之後肯定會比你好。

先來看看在喜茶消費的人大多數在做些什麼。沒錯,拍照。

熟悉喜茶的人都知道,它有不同的主題店,可以說是千店千面,店面的設計也非常吸睛,是年輕人的打卡聖地。所以,你不來拍照發朋友圈,就落伍了。

善用人性“貪嗔痴”,這個品牌玩電商、做外賣,還靠主營業務賺4億

喜茶的產品也是自帶營銷點,和杜蕾斯合作、和愛奇藝合作等等,不斷有新品、定製款推出。

這讓人聯想到蘋果的發燒粉,產品出新款了,不追就是錯過,這讓用戶不得不攀比。

利用“鳥籠效應”持續引導用戶。

鳥籠效應,是讓用戶在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產品上,繼續添加本來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我們可以理解為誘導消費,刺激潛在需求。

原先,喜茶只賣茶飲,慢慢發展為軟歐包+茶飲的搭配。另外,依靠品牌的原創設計,喜茶逐漸完善IP形象,在微信商城上開始售賣手機殼、雨傘、包包、卡套等原創周邊。

從只喝茶飲,到軟歐包、周邊的消費,喜茶一步步把用戶套牢,挖掘客單價。

第三階段:痴

讓用戶達到痴的境界,絕對是個高級階段了,即所謂的死忠粉。

利用"吊橋效應"促進用戶對產品的信賴。

這個吊橋效應是指當一個人過吊橋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如果這個時候,碰巧遇見一個異性,他會錯把由這種情境引起的心跳加快理解為對方使自己心動。

其實,吊橋效應說的就是場景的效果往往會影響用戶對產品產生的效果。

譬如一個賣貨的自媒體,會在直播中把鏡頭拉到他們的生產車間,所見即所得,讓用戶不由自主地對他們的產品產生信任感。

喜茶在廣州有個三層獨棟的Mix店,叫喜茶熱麥,第一層是茶飲和麵包售賣區,第二層為麵包製作區,第三層做不定期的藝術展覽。麵包製作區域可以讓用戶親眼看到麵包從麵粉到成型的整個過程。

所見即所吃,這遠比喜茶在麵包文案中拼命吹噓怎麼酥軟的強。

利用“證實偏見”來堅定用戶的立場。

人們往往會為自己的立場做辯護,選擇性地收集和解讀證據,來支持自己原先的論點。

對一個產品來說,他們會捍衛一個產品,其實不僅僅是產品本身,更多的是捍衛自己對產品的立場和觀點。

比如,用戶為什麼會選擇蘋果而不是小米手機,因為蘋果機潮、有品位,而當產品折射到自己身上時,那就是向別人展示"我有品位"這件事。

善用人性“貪嗔痴”,這個品牌玩電商、做外賣,還靠主營業務賺4億

喝茶本來是一件非常傳統的飲食文化,但到了喜茶這裡,年輕人也愛喝茶,而且"喝茶,是一件很酷的事",這從他們的產品細節中可以看到。

讓用戶成"痴",這才是真正的品牌壁壘。

結 語

與派代小神龍、楊流楓討論喜茶時,我們一開始有意屏蔽了喜茶的產品,只談它的營銷有多牛,因為這符合大多數人的心境。

當下也提到我在某知名營銷人文章中瞭解到一個奶茶品牌的創始人。

他叫屈著,大家都是這麼做產品的,但喜茶就這麼火起來,會讓大部分創業人摸不著北,感到迷茫。言語中不乏對喜茶營銷的鄙夷。

後來索性點了杯他的奶茶試試。拿到產品的那刻我驚呆了,一杯芝士抹茶,芝士和抹茶分開裝,是讓我DIY嗎?說說包裝,一股子多年前街邊奶茶的塑料風。那產品本身呢,喝了一口,芝士太鹹,抹茶太水。

這對喝過喜茶的我,無疑是場災難。

對於一個產品不行、又厭惡營銷的創始人,我只想對他說走好不送。但在咱們淘寶商家中,售賣同個產品的概率還是挺高的,這時候起決勝作用的還是得靠營銷。

好比從同個供貨商拿毛巾的網易嚴選和一個叫"最生活"的毛巾品牌,當要下單買毛巾的那一刻,你只認得網易嚴選

不懂得搞營銷和傳播,絕對不是商家裝清高的理由,而當品牌勢能做得足夠高了,你只要在旁邊看熱鬧就行。


*本文原創自 派代網,作者小豬配騎,部分素材來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派代網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