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手機快充功能到底是充電頭的功勞還是線的功勞?為什麼?

對著自己說晚安


充電器一般是5V1A可以正常充電,當輸出為5V2A以上都算快充QC1.0,超級快充支持5V3A, 9V2A,12V1.5A或者5V4A 的功率。數據線是充電的輔助功率,數據線裡面得銅電芯必須要支持大電流,這就和高壓線和普通家用電線的區別,快充線可以用普通充電器,也可以快充大電流充電器,相反,你用快充充電頭,拿普通線,由於傳輸電流達不到要求,充電頭會自動轉換成低功率充電器。

  手機想要實現快充,數據線和充電頭都需要進行適配,此外還需要正確的快充協議,三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缺一不可。如果使用高功率的充電頭,但數據線卻達不到快充標準,或者充電頭和數據線的快充協議不匹配,都是無法達到快充標準。

  但是快充也得看充電頭和數據線,要是你的充電頭支持5V/2A,數據線最大電流只支持2A。那樣就算你手機是支持5V/3A的快充協議,使用上述的充電頭還是無法對手機進行快充。

快充協議,有拉高電流的OPPO VOOC/OnePlus DASH及華為Super Charge Protocol(SCP),有提高電壓的高通Quick Charge,聯發科Pump Express Plus及USBPower Delivery 。

  所以,快充不但取決於充電頭和數據線,也取決於手機。三者完全吻合才可以實現快充。

當下有全兼容快充頭,可以瞭解一下!


輕舞成雙


充電器一般是5V1A可以正常充電,當輸出為5V2A以上都算快充QC1.0,超級快充支持5V3A, 9V2A,12V1.5A或者5V4A 的功率。數據顯示充電的輔助功率,數據線裡面的銅電芯必須要支持大電流,這就和高壓線和普通家用電線的區別,快充線可以用普通充電器,也可以快充大電流充電器,相反,你用快充充電頭,拿普通線,由於傳輸電流達不到要求,充電頭會自動轉換成低功率充電器。 

手機想要實現快充,數據線和充電頭都需要進行適配,此外還需要正確的快充協議,三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缺一不可。如果使用高功率的充電頭,但數據線卻達不到快充標準,或者充電頭和數據線的快充協議不匹配,都是無法達到快充標準。

決定智能手機能否快充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快充協議。目前主流手機廠商的快充協議都不相同,比較流行的有USB PD協議,蘋果、小米、華為都在用。USB PD可以給手機甚至筆記本充電,兼容性很高。但是華為自己也搞了一個Super Charge快充協議,與普通的USB PD並不兼容。另外OPPO、vivo的快充技術也與主流的USB PD不一樣,甚至數據線也是特別定製的。

數據線其實很好理解,簡單來說就是上述比方中的水管,一根水管也是有大小的,16管、25管等等,當然是越粗,從水管裡流過的水就會越大。而在數據線上也是類似的表現,以華為3A數據線為例,支持最大3A電流,那麼像華為的22.5W/40W的充電就不支持的,如果用這個數據線來充電,不管充電器是40W還是手機支持40W快充,最大功率應該是18W的樣子。

常規情況下,快充三者缺一不可,並且會選擇三者中標準最低的那個的協議來充電。






彩墨之旅


  手機快充功能到底是充電頭的功勞還是線的功勞?正確的答案是,充電頭、線和電源管理芯片共同協作的結果。


  充電頭是快充的主角


  在手機的快充系統中,充電頭是個主角,也是普通消費者能夠接觸到的。對於消費者而言,充電功率是衡量快充技術的一個關鍵指標,而這個指標就是靠充電頭。

  今年,很多旗艦手機的快充可以達到40W左右。其中, OPPO有50W快充,vivo有44W快充,華為有40W和55W快充技術。只是,華為的55W快充只在一些概念機型上使用,並沒有下放到旗艦機型中。


  多大功率的快充技術,需要匹配相應功率的充電頭。所以說,充電頭是消費者能夠感知到的一個指標。


  充電線也很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自iPhone 8系列以後的手機都支持快充,但需要購買專用的充電頭和充電線。那麼,與普通的充電線相比,支持快充的線有些特殊。

  眾所周知,安卓手機的普通充電線只有3根線在工作,其中2根是電源線,還有1根線是接地。而安卓的快充線,基本上5根線在工作,2根是電源線,2根數據線,1根接地線。


  在充電線中,2根數據線的作用非常重要,負責充電頭與手機電源管理芯片的通訊。具體來說,充電頭與手機電源管理芯片的通訊,就是協商充電功率。

  舉個簡單的例子,華為旗艦手機支持40W快充,而華為的充電頭上面,電源輸出支持:支持5V/2A、9V/2A和10V/4A這三種輸出規格。那麼,充電時該以哪種功率給手機充電呢,這就需要充電線中的2根線進行通訊,協商充電功率。


  不難看出,快充技術並不單純的是充電頭和充電線的匹配,還要與手機的電源管理芯片去匹配。相比普通充電線,快充對充電頭和充電線的要求都比較高。


賈敬華


快充在現在的手機領域已經成為了標配,基本上現在的手機都是在使用快充,但是快充到底是充電頭的功勞還是充電線的功勞呢?

要想搞清楚這個問題,只需要做個簡單的實驗就可以,充電的時候換個手機線或者換個充電頭就能發現到底是誰的功勞。如果進行過實驗之後你就會發現,無論是換個充電線還是充電頭都沒辦法完成快充,因為手機快衝是手機充電頭與充電線共同作用下才有的效果。

之所以有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在實現快充的情況下需要配套的充電線與充電頭。快充的原理有三種:電壓不變、提升電流,電流不變,提升電壓,電流電壓兩者都提高。要想達到這三種方式的其中一種,我們都需要對充電頭和充電線進行掌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在手機充電頭上與充電線上寫的都有允許通過的電流電壓。一般來說充電頭管理電壓,充電線掌控電流。兩者一起工作才會對電流電壓進行控制。如果說你使用的充電頭與充電線不匹配,也就沒辦法從電壓角度來控制充電線所需要的電流,反過來也是如此。

所以,快充充電是需要充電頭與充電線一起合作完成的,不過現在市面上太多商家都有快充充電的設備,這時候也要擦亮眼睛,不要因為看到快充就去買,有時候是沒用的。能不能跟自己的充電頭匹配還是需要考慮到的一點。


雲計算視界


作為從事電子測試和研發進10年人從專業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手機想實現快充功能不是簡單的更換大功率的充電頭能解決的,手機快充功能是一個系統性配合,需要充電頭、充電線、電池、充電IC以及系統方面的充電協議一起配合完成,缺失任何一個都不可能實現手機快充。

下面我簡單說明下充電頭、充電線、電池、充電IC和系統方面的充電協議在快速充電中起到的作用,如有不同看法可以留言討論。

1. 充電頭:

要想實現快速充電功能,充電頭就必須輸出高電壓和大電流(電壓 x 電流 = 功率),就像汽車你想讓它跑的快就需要發動機輸出更高功率,這就是為什麼支持快充的手機都會配備大功率充電頭的原因。所以充電頭是實現快充功能必不可少的配置。

2. 充電線:

想讓充電頭輸出大功率傳輸到手機裡面需要配備支持快充的充電線。就像汽車一樣你掛一檔上很踩油門提供發動機的轉速(提高發動機的輸出功率)車一樣走的很慢,想讓車跑的快還要配合適當的擋位。同樣的道理充電線也是實現快充功能必不可少的配置。

目前支持快充功能手機很多需要使用專用的充電線,這主要是因為快充有一定危險性,如果使用使用的充電線比較劣質可能會損害手機硬件,所以如果你的手機使用的是快充最好使用原裝充電線。

3.充電IC:

高電壓和大電流順利傳輸到手機裡面了,那手機要能承受這麼高的電壓和電流啊,就像常用的家電支持的是電壓是220V,你給它接上1000V的高壓電器直接就燒壞了,為了接入1000V的不燒壞電器那就要更換能接受1000V高壓的硬件。而充電IC就在這個硬件,能讓手機承受住充電頭輸出的高電壓和大電流。所以充電IC也是實現快充功能必不可少的配置。

4.電池:

經過充電IC的努力,手機能夠接受高電壓和大電流了,可是作為高電壓和大電流接收方電池也要能承載啊。就像水管它雖然很粗大可水龍頭卻很小,從水龍頭出水量不會因為水管的粗大而改變的,想要提高水龍頭的出水量不光要有粗大水管還要使用大的水龍頭。所以要實現快充功能也需要使用支持快充的電池。


贏在當遐


手機想要實現快充,數據線和充電頭都需要進行適配,此外還需要正確的快充協議,三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缺一不可。如果使用高功率的充電頭,但數據線卻達不到快充標準,或者充電頭和數據線的快充協議不匹配,都是無法實現快充的。

充電接口和數據線

比如現在國產手機都開始普及USB TYPE-C接口了,老MicroUSB接口被淘汰除了插拔比較麻煩之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MicroUSB數據線能夠承受的最大電流有限。

標準的MicroUSB數據線只能承受最大3A的電流,一般超過2A就會有發熱的風險。所以過去使用MicroUSB數據線的手機,快充功率一般都是9V/2A或者12V/1.5A。不過這種高電壓、低電流的快充技術有一個缺陷,就是在電流進入到手機電池之前,必須要有一個降壓的過程。因為手機鋰電池的充電電壓最高不能超過5.2V。而高電壓在降壓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高熱量,所以傳統的9V/2A或者12V/1.5A快充只能在手機息屏待機的時候獲得較高的充電功率,一旦手機亮屏充電功率就會大大降低,這樣就是為了避免手機亮屏工作時產生的溫度與高壓充電產生的溫度疊加,導致機身過熱。

而現在手機廠商推行的USB TYPE-C數據線,最大可以承受5A的電流,最高電壓也提升到了20V。所以理論上USB TYPE-C充電接口可以提供最高100W的充電功率。前不久小米就展示了一款100W的快充原型機,使用的就是USB TYPE-C數據線。

充電協議

決定智能手機能否快充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快充協議。目前主流手機廠商的快充協議都不相同,比較流行的有USB PD協議,蘋果、小米、華為都在用。USB PD可以給手機甚至筆記本充電,兼容性很高。但是華為自己也搞了一個super charge快充協議,與普通的USB PD並不兼容。另外OPPO、vivo的快充技術也與主流的USB PD不一樣,甚至數據線也是特別定製的。

所以如果將各個手機品牌的充電器和數據線混用,很有可能達不到快充效果。大家在為手機選購充電器和數據線的時候,一定要先研究好自己手機所使用的快充協議是哪一種,以免遇到買的充電器和數據線與手機不匹配的情況


深圳華強北東遠


兩個都起作用。不支持快充的適配器數據線是五芯線,支持快充的適配器不僅輸出功率大,數據線是七芯或者是更多的。當然你會發現你用一根普通的數據線如果用快充頭的話,充電也是很快的,但是沒有原裝線那麼快,其實那種說法都不是絕對的,兩者的關係算是相輔相成,相對來說充電頭的功勞更大一些。

手機充電快慢主要看充電電流,充電電流大充電速度就快,充電電流小充電速度就慢。而充電電流的大小與充電器的輸出電流、充電連接線的質量以及充電線與手機的充電接口的連接可靠性都有關係,在充電器固定的情況下,優質的充電線,接口標準、規範,不會產生虛接的情況,充電線上的損耗非常低,會明顯加快手機的充電速度。當然現在很多人都喜歡用長的數據線,線越長電阻越大,那麼充電的速度就會越慢。

目前來說的話,提高充電速度的方法有兩個大方向:一是提高電壓,二是提高電流。提高電壓會增大充電過程中的發熱量,加速電池老化並可能帶來安全隱患,因此實際效果不佳。相比之下,提高電流則較為現實。

VOOC閃充技術採用低電壓高電流模式,保證了充電過程中的安全性。而高通的QC快充也是如此通過增大電流和電壓來實現的,而聯發科Pump Express Plus的也是如此,允許充電器根據電流決定充電所需的初始電壓,而華為之前採用的是5V/4.5A快充也是如此。

但是最近的40W快充採用的是10V/4A快充設計,相對來說電壓比較大,關於安全的問題,其實這個不用擔心,因為手機充電器的設計要經過國家質量認證中心,認證為3C數碼產片才可以,如果充電器存在危險的話,其實質量認證中心是不能通過的,再者就是現在不管是華為40W快充還是OPPO 35分鐘就充滿電的雙電芯供電,都是經過了萊茵認證,所以有了這兩道工序,再加上手機本身的保護電路沒有危險。

總結

充電器的電壓和電流其實都取決於適配器,因為適配器才是核心,而電源線的話,雖然不是原裝的也可以充電很快,但是和原裝的質量還是速度上都相差很多,所以用原裝充電器充電是最為穩妥的。不過一般都是數據線壞的多,適配器雖然也有損壞,但是相對較少,購買數據線購買一個原裝的或者是質量好的,也可以達到快充的效果。


清水小安


手機想要實現快充,數據線和充電頭都需要進行適配,此外還需要正確的快充協議,三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缺一不可。如果使用高功率的充電頭,但數據線卻達不到快充標準,或者充電頭和數據線的快充協議不匹配,都是無法實現快充的。

充電接口和數據線

比如現在國產手機都開始普及USB TYPE-C接口了,老MicroUSB接口被淘汰除了插拔比較麻煩之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MicroUSB數據線能夠承受的最大電流有限。

標準的MicroUSB數據線只能承受最大3A的電流,一般超過2A就會有發熱的風險。所以過去使用MicroUSB數據線的手機,快充功率一般都是9V/2A或者12V/1.5A。不過這種高電壓、低電流的快充技術有一個缺陷,就是在電流進入到手機電池之前,必須要有一個降壓的過程。因為手機鋰電池的充電電壓最高不能超過5.2V。而高電壓在降壓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高熱量,所以傳統的9V/2A或者12V/1.5A快充只能在手機息屏待機的時候獲得較高的充電功率,一旦手機亮屏充電功率就會大大降低,這樣就是為了避免手機亮屏工作時產生的溫度與高壓充電產生的溫度疊加,導致機身過熱。

而現在手機廠商推行的USB TYPE-C數據線,最大可以承受5A的電流,最高電壓也提升到了20V。所以理論上USB TYPE-C充電接口可以提供最高100W的充電功率。前不久小米就展示了一款100W的快充原型機,使用的就是USB TYPE-C數據線。

充電協議

決定智能手機能否快充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快充協議。目前主流手機廠商的快充協議都不相同,比較流行的有USB PD協議,蘋果、小米、華為都在用。USB PD可以給手機甚至筆記本充電,兼容性很高。但是華為自己也搞了一個Super Charge快充協議,與普通的USB PD並不兼容。另外OPPO、vivo的快充技術也與主流的USB PD不一樣,甚至數據線也是特別定製的。

所以如果將各個手機品牌的充電器和數據線混用,很有可能達不到快充效果。大家在為手機選購充電器和數據線的時候,一定要先研究好自己手機所使用的快充協議是哪一種,以免遇到買的充電器和數據線與手機不匹配的情況。


貓眼看數碼


相信大家都已經發現快速充電成為了許多旗艦手機的標配,原因很簡單,手機電池密度短期內很難有突破,因此快充是目前提高續航比較好的方案。當然,選擇一款合適的充電寶也可以。快充功率越來越大,從最開始的18W到27W,再到40W甚至50W,你知道實現快充的必備條件有哪些嗎?或者,智能手機要實現快充,是充電頭的功勞還是線的功勞,為什麼呢?

先說答案,智能手機想要實現快充,是充電頭、線和手機電源管理芯片共同協作的結果。也就是說,充電頭、充電線、手機都很重要,有些機型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對於手機來說想要實現快速充電,那麼充電功率就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指標,而這個指標就是和充電頭息息相關。很簡單,如果充電頭的功率不夠,那麼想要實現更快的充電速度幾乎不可能。

不少手機廠商發佈的旗艦是支持大功率快充的,但是標配的充電頭功率卻很小。這個情況下,也許更換一個大功率的充電頭就能實現快充。當然了,並不是所有機型都可以通過更換大功率充電頭實現快充,比如蘋果PD快充就需要購買專用的充電頭和充電線。

蘋果從iPhone8機型開始就支持PD快充,只不過標配的充電頭功率太小僅5W,無法開啟PD快充。

充電線也很重要,以安卓舉例的話會更加直觀。

很多旗艦手機的快充可以達到40W左右。其中, OPPO有50W快充,vivo有44W快充,華為有40W和55W快充技術。不過,許多機型要實現快充,從線材到充電器都需要特製。功率變大,不是所有的充電線都能承載大電流的。

最直觀的變化,就是部分快充充電線接口由常見的5針升級到了7針。

安卓手機的普通充電線是5根,其中有3根線在工作,2根是電源線,還有1根線是接地。而安卓的快充線基本上5根線在工作,2根是電源線,2根數據線,1根接地線。在充電線中,2根數據線的作用非常重要,負責充電頭與手機電源管理芯片的通訊。

充電頭與手機電源管理芯片通訊,協商充電功率,過程中也要看充電線能否支持。

手機充電快慢主要看功率。而功率和電壓、電流有關。電壓不變看電流一個條件的話,充電電流大充電速度就快,充電電流小充電速度就慢。

電流的大小與充電器的輸出電流、數據線的質量有關係,在充電器固定的情況下,優質的充電線,接口標準、規範,那麼就不會產生虛接的情況,充電線上的損耗非常低,速度也更快。

充電頭充電線之外,手機是否支持快充也是條件。iPhone7以前的機型並不支持快充,即便使用快充充電頭也無法開啟大功率充電,安卓手機方面也是一樣的。

iWALK愛沃可


手機逐漸成為人類不可缺少的東西,在茶餘飯後總會拿出手機打發時間,這時電池就有點扛不住了,在這樣的條件下快充就應時而生。

快充到底是充電頭的作用,還是充電線的原因?我們可以找一個不是匹配的充電線或者充電頭來充電,都是無法實現給手機快充的。只有在匹配的充電器頭和充電器線的情況下,才能實現給手機快充。

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要搞清楚快充的原理,快充原理:就是同時增大充電電流壓和充電電流。明白原理以後就好解釋了,如果用增大電壓的充電頭而不用增大電流的充電線,就好比一個大功率水泵,配備一個直徑很小的水管,也是無法快速的蓄滿水池。反過來也是一樣,一個再大直徑的水管沒有一個大功率水泵,同樣無法快速蓄滿水池。

快充不但是充電頭或者充電線的作用,而是在充電頭和充電線的適配情況下才能實現快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