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听故宫专家讲成化斗彩瓷器的款识

成化瓷是汉族瓷器烧制的稀世珍品。其最重要的成就,是斗彩的烧制成功。成化斗彩瓷胎薄体轻,釉脂莹润,色彩鲜艳,画面清澹雅逸,代表作如鸡缸杯、成化斗彩三秋纹碗、高士杯、葡萄杯、婴戏杯、天字罐等,均为绝代精品。成窑制品传世不多,素为历代鉴古收藏家所珍,故在明末时已有“成杯一双,价值十万”直说。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陶瓷科科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吕成龙先生,受中贸圣佳拍卖公司邀请,为众多收藏爱好者讲解《明代御窑斗彩瓷器鉴赏》。

成化斗彩瓷器的款识,大家注意读成款识,不是款识,因为款跟识在中国古代它是有明显的区别的,款是英文识是洋文它是有区别的。成化斗彩瓷器都以青花料署款,青料署款,字体皆为楷书体,不见篆书。所署款识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就是朝代款,内容皆为大明成化年之六字,不见有成化年之四字。另一种就是天字款,六字年款都题写于各种器物的外底,高足杯写在高足的内沿,足内沿,绕着足写,横着写。六字年款的体例可以分成六字双行外围双方框、六字双行外围双圆圈和六字单排横列,就是高足杯的内沿这样六字一排这样绕着足写。

其中六字双行外围双方框这种体例是成化朝首创的,宣德的时候没有,六字双行外边加双方框,这也是成化斗彩瓷器年款当中最为多见的一种体例。

斗彩盘上的年款既有六字双行外围双方框,也有六字双行外边围双圆圈。注意,斗彩杯、碟、碗、瓶上的年款基本上都是六字双行外边加双方框,六字单排横款只见于高足杯上,题写在高足的内沿,自右向左排列,款外没有边栏。那么这种在高足杯的足内沿写款的方式也是由成化朝首创的,这点要记住,永乐宣德时期没有在这儿写款的,永乐宣德时期的高足杯、高足碗要不然在内底写款,要不然在外底写款伸进去,不在足内沿写款,成化首创这种。

听故宫专家讲成化斗彩瓷器的款识

成化斗彩瓷器款识

那么六字双行外围双圆圈款仅见于斗彩罐、盒上,这些就有规律的,总体来说这种体例的年款在成化斗彩瓷器中占的比例很小。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几十件成化斗彩瓷器,其中只有斗彩开光折枝莲纹罐、斗彩宝相花纹罐、斗彩兽石花蝶纹罐、斗彩花蝶纹盖盒等署有这种六字双行加双圆圈的款,其它都是六字双行加双方框。

天字款仅见于成化斗彩罐上,落在罐外底的中心部位,以青花料书写楷体的天字,楷书体没有边栏,除去后世仿品这种罐是成化斗彩瓷器所独有的。那么这种署天字款的罐俗称天字罐,所绘主题纹样有天马、海水龙、应龙、瓜地行龙、香草龙、海怪、缠枝莲、缠枝莲托八吉祥等,这是有规律性的,大家记住只有画这些题材的才署天字款,不是这种题材的署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加双圆圈,这是规律,这是我总结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你记住凡是画动物的成化斗彩瓷器一定是署天字款,这是规律。

我写过一本《中国陶瓷款识》这个书很早就卖光了,然后又再版过一次,又是不到半年就卖光了,现在故宫出版社跟我说了好几次让我把它做大,做成大的,我就是一直没有时间,说心里话太忙了,将来要是把它做成大本的。

这是成化斗彩六字双行加双圆圈的,左边看到吧?一个圈深一个圈浅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这个圈它是在陶车上面,这个器物放在陶车上面这个陶车在转,用毛笔蘸着青花料,它在转一点一个圈打上去了,再接着打第二个圈,所以双圈这么打上去的。打第一个圈的时候这个材是浓这一圈就深,接着打第二圈的时候这个料就没这么浓了,这个圈就浅明白吧?它是连续打的两圈,所以一定是一个圈深一个圈浅,这个外圈深说明是先打的外圈,里圈浅接着后打的里圈。

右边这个是六字双行加双方框,这是成化窑首创的一种体例,后来其它朝代也在使用,到清代也在使用。这是高足杯在足内沿横着绕着足写大明成化年制款,这个写法署款的方法也是成化窑首创的。永乐宣德时期高足杯、高足碗不在这儿写款,明白吧?这是天字款,就是在罐上有,中心非常舒展标准的楷书天字。

听故宫专家讲成化斗彩瓷器的款识

天字款

好,我第一个先谈一下成化斗彩瓷器上六字年款,成化斗彩瓷器上以青花料书写的六字年款大多成色浓重,少有成色浅淡者,少数成色浅淡的,字体深沉没有飘浮感,在书法风格上都是以中锋运笔,笔画苍劲有力,笔道略微显得粗,字体比较胖,而且并不严谨规整,看着就好像儿童写的,小孩写的,显得稚拙,但是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拙。

那么这种独具特色的款识之蓝本好像是出自艺人之手,令后世仿写所望尘莫及,仔细观看六个字当中,每一个字都有它的特点,下面我着重讲一下这个问题很重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成字它的第五笔这一撇画劲直有力,毫不拖泥带水,而末笔的点画位置不固定,最后那一点,点在第一笔上面的横画肩部,点在第一笔横画之下的叫腰部,更有一种极其罕见的,缺少这一点的我们叫做“飞点”,写错了漏写一笔这一点。你看这个成字没有那一点看到了吧?东西是没问题的,景德镇窑厂遗址出土的,这就叫写错了,人都有写错字的时候,漏写这个点了。

讲到这儿我给大家说一个,很多人可能都不会相信。我就讲人一辈子都会写错字,窑厂写款的人也不是说他就是超人,他也是会写错字,严重错误的我都见过,我见过康熙瓷器上有写大明康熙年制的,大明康熙年制这不可相信的吧?这是真事,东西也有,有实物在那儿呢。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写错了。康熙时期大量仿写明代款,仿大明宣德年制、大明宣化年制、大明正德、大明嘉靖、大明万历都款。这个写款的人一会在那儿写大明宣德年制仿款,一会儿大明宣化年制仿款,一会又写大清康熙年制款,写着写着走神了,所以出现这样的个例,这是真事。

所以像这个漏写一点也是很正常的,极个别的,这种不多,极个别,要多了就不正常了。所以说孙瀛洲先生,我们故宫的也是古陶瓷经验鉴定的奠基人,当年曾经总结出六句口诀,这个口诀当年发表以后,港台地区立马转载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可以说对于改革开放以前的成化斗彩瓷器仿品用这个口诀就能解决问题,就这么重要。你把它背下来理解透了,就掌握了一种非常有效的鉴定成化斗彩瓷器带款的标准的,成化斗彩瓷器几乎都有款,几乎全有款。

我下面把这个口诀给大家讲一下,我为什么要说准备一个能写字的板子就是这个意思。第一句话,它六句话:“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肥胖,成字一点头肩腰。”

第一句话是讲大字的写法它是有规律的,“大字尖圆头非高”什么意思?大字第二笔这一撇出头一定是尖圆不是顿笔,什么叫顿笔?这叫顿笔,就不行。尖圆出头,不是很高,头非高,不是很高,多高合适?我们有一个判断的标准,我这儿写三个这都是大字吧?谁敢说不是大字,都是对吧?头非高多高合适?如果在上面加上一横是一个标准的楷书天字,就这么高合适。那大家说这三个天字哪个是比较标准一点的楷书天字?这个吧?对,基本上就是这么高合适,这就叫大字尖圆头非高,明白这意思了吧?尖圆,这个字第一强调是尖圆,第二笔这个地方不是顿笔,它是尖圆不是顿笔,这个地方这一撇,这是关于大字。

“成字撇硬直倒腰”,讲成字的写法。注意这一撇这样的就下来了,这叫硬直,不能写成这样,写成这样就错了,不能像我们正常的写成字这样撇,这样就错了,这叫硬直。到腰是指这个地方的写法,成字它不是这样写,这样写就有问题了,这个地方看到吧?它怎么写?这样,或者是向左侧弯曲,这叫到腰,明白了吧?这个很重要,成字的写法。成字撇硬直倒腰。

然后“化字人匕平微头”,化字你说右边是什么?它不是匕首的匕,也不是七,有人说古代有这个字还念化,咱暂且就说它还念化吧,因为匕首的匕大家知道是这样的,它不通出去的,你这个七是这样的,它这个字是这样,有人说还念化,暂且说还念化吧。化字人匕平微头,什么意思?讲这个化字的写法,单立人的头跟右边匕字的头基本持平,略有高低,这是对的,不能写成这样,写成这样就不行了,明白了吧?这不是基本持平略有高低了,这就叫化字人匕平微头。

然后是什么?“制字衣横少越刀”,繁体字的制字底下衣有一横对吧?衣的这一横很少越过这个立刀,不是不越过,少越刀。什么叫越过?这叫越过了,一般都在这个横到这儿就为止,这叫少越刀明白这意思吧?一般都是在这个立刀的左侧,这叫少越刀,不是不越刀,少。这叫制字衣横少越刀。

好,然后“明日窄平年肥胖”,明有时候月字稍微宽一点,日稍微窄一点,但是平是指什么意思呢?这两个头基本持平略有高低也是这样的,不能相差太悬殊这是对的,如果写成这样那就可以枪毙掉,这不叫基本持平了,相差太悬殊了,明白吧?就是这个头部你看稍微有点高低,就是月字稍微比日字高一点这才是对的,明日窄平。年肥胖我就不多说了,年字要写得胖不能写得太瘦。

最后一句了吧?“成字一点头肩腰”,成字这一点有点在这儿的叫肩部,也有点这儿的头部,多数是点在这儿的腰部,不固定,这三种情况都有叫头肩腰,明白意思了吧,这个口诀给大家解释到这儿。这个很重要的,你把这个口诀背下来以后,把这个意思要明白了以后,后面再看着图你就可以体会更深一些。

这是孙瀛洲先生的一张照片,2003年的时候故宫博物院搞过一个孙瀛洲捐献陶瓷的一个展览是我主持的,大纲也是我做的。孙老大家知道他从1956年到故宫博物院工作,他最早是在北京开古玩店,就是在东四牌楼那,开了一家叫“敦华斋”的古玩店。当年我们师傅耿先生就在那儿跟着他当学徒。1956年的时候孙老跟耿先生同时进了故宫,那么孙老对故宫博物院瓷器鉴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卡片上有个孙字都是经过他坚定的。那么他在1956年到1966年期间,把自己当年开古玩店收藏的古董、文物三千多件无偿地捐给了故宫博物院,分几批。其中主要是陶瓷器两千多件,明清官窑瓷器那是最多的。

听故宫专家讲成化斗彩瓷器的款识

孙瀛洲

孙老我说他是名副其实的收藏家,我原来写过,他不单收藏他研究,他进行深入研究,生前发表过七篇鉴定方面的论文,都是我们今天经验鉴定的奠基,今天看也不过时,很重要。还有一篇《谈古月轩》当年是手稿,一万多字我给它敲出来以后,输到电脑以后重新校对润色后来就发表在,我刚才讲2003年故宫博物院为了纪念他诞辰110周年就举办了一个孙瀛洲捐献的陶瓷展。因为当时讲他捐献三千多件文物,陶瓷最多,就搞一个陶瓷展。那么当时就配合展览出一个图录,我当时找到他的儿子孙洪琦,我就说,当时我问他孙老当年东西都捐了?我说你们家里有没有留几件东西,他给你们留下来?他说一件都没有,一件都没留全捐了。我说听说孙老的毛笔小楷写得很漂亮,我说家里有没有他的手稿?他说家里有一摞,还有日记什么的。我说你能不能拿来我挑两张附在书的前面,展览图录。他说没问题。我说孙老的照片再找两张,我们做展览海报用。他说没问题。

有一天去了就拿一摞手稿,后来他这个照片就没几张,孙老生前的照片没几张,那时候照相机也很缺乏大家知道,不是今天,就那么几张。当时就挑了有一张孙老跟一个小伙子合影的,感觉这张照片是最好,我们把旁边那小伙子当时不知道是谁就给他切掉了,就把孙老这张照片取下来加工了一下,就是这张我感觉是他生前留下来最好的一张照片。后来知道了,被切掉那小伙子是谁呢?是张永芳,现代著名的收藏家张永贞的堂哥张永芳。孙老当年很喜欢张永芳,他做生意经常去上海,他是上海人张永芳他们家。当时张永芳到北京也来看过孙老,所以后来孙老曾经送过一套文具给张永芳,铜胎珐琅的非常漂亮,孙老亲笔写的永芳世兄惠存,这个东西前两年在瀚海被拍卖了,不知道怎么回事。

2003年张永芳在香港见到故宫博物院纪念孙瀛洲先生这个活动以后,包括搞了展览开了学术座谈会他很激动,就勾起了他跟孙老当年交往的这种回忆,他写了一篇文章寄给了耿先生。当然那个时候我们活动已经搞完了,图录已经出完了就没给他发表,后来耿希望先生就把这个,写这篇论文包括配的那个图就是这套文具,当时照片寄过来的,就转给我了。一直到2013年故宫博物院又搞了一个孙瀛洲捐献文物精品展,这次不光陶瓷了什么都有了,然后又出这本图录的时候,我给他在这个图录上发表了,但这时候老爷子已经不在了,他已经去世了。就讲到这个,很可惜他也没看到给他发表这篇东西,后来这个稿费我是托上海博物馆的陈克伦副馆长转给他的家属了。

我们看一下这是符合口诀的,这款,右边是鸡缸杯,左边是标准的一个成化的六字款加双方方框。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肥胖,成字三点头肩腰。这都符合口诀。

还有一个天字款,这个也很重要,就是罐上的天字款,孙老当年也总结了四句口诀,我给大家稍微也说一下,这个也很重要。第一句话“天字无栏确为官”。第二句话:“字沉云濛在下边。”第三句:“康雍乾仿虽技巧”。第四句:“字浮云淡往上翻”。什么意思,我给大家说一下。

天字款就是罐上有,写在罐的外底,标准的楷书天字,要舒展,注意要舒展,撇要撇出去,捺要捺出来。什么叫不舒展?这就叫不舒展,明白了吧?撇要撇出去,捺要捺出来。另外一定是上面这横短,下面这横长,标准的楷书天字,不能写成这样,不能写成上面横长下面横短,明白意思吧?一定写得舒展,天字无栏没有边栏,外边没有方框也没有双圆圈。确为官,确实是官窑。字沉云朦在下边,用三十倍四十倍放大镜看这个天字款的时候,青花料往下沉,上面朦的全是气泡,像朦的一层云雾一样下沉,这叫字沉云朦在下边。康雍乾仿虽技巧,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都仿过这种天字款,但是用放大镜的时候上面这层气泡特别淡,所以叫字浮云淡往上翻,那个青花材往上飘。这是孙老当年总结出来的天字款的口诀,这个也很重要。

看到吧,左边这是标准的天字款,右边这个大家看一下对不对?这就不对了,这是万历时期仿的,上面一横长了下面一横短了,肯定不对,这个字写得也不是标准的楷书明白吧。

专业送拍,目前国内业务有送拍北京保利,北京翰海,中国嘉德;海外业务有送拍澳门中信,香港皇室贵族,中国艺海,台湾中正,香港劳伦斯,新加坡金沙,美国大联盟,阿联酋迪拜拍卖等,承诺送不进去全额退款,根据各拍卖行历史成交记录为您选择您藏品适合的拍卖行合作上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