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何为肺痰?

何为肺痰?

肺痰是在痰邪病理基础上与五脏中的肺脏密切相关的以肺系病证特点与痰邪致病特点相复合的病理产物,肺痰一旦产生,又可成为肺系病证的致病因素。

肺痰和痰邪的关系,可以看成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即肺痰是痰邪的一部分,肺痰本身就属于痰邪。因此对于肺痰的分类,可以参考痰邪的分类来进行。痰的分类方式有多种,从病因或者产生角度分为风痰、寒痰、湿痰、燥痰、热痰;从导致脏腑发生病变或与脏腑有特殊联系性角度分为五脏之痰;从有形无形、广义狭义等角度也可将痰分为不同类型。

有形之肺痰是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分泌物,经咳吐而出的黏液样或泡沫样有形之物,是视之可见、闻之有声的痰液。临床上多表现为咳嗽吐痰、喉中痰鸣等。特点是有声有物,显而易见;无形之肺痰是肺系病中那些只见痰的征象,不见其形质的痰病,临床上多表现为干咳、气短、胸闷憋喘、头晕目眩、精神不振、乏力、苔腻、脉滑,特点是无痰可见,在原有肺系疾病的基础上出现的痰病征象。

肺痰的产生,根据病因可分为外感生痰和内伤生痰两方面。不论外感还是内伤,均可导致肺脏宣肃失司、通调水道功能下降而生痰。内伤生痰中,根据肺痰的来源不同,又可分为脏腑生痰、血瘀化痰、气虚和气滞生痰三大方面。脏腑生痰方面,肺痰的产生或者形成,根据自脏和他脏的分类可以分为两类:肺脏生痰和他脏生痰贮藏于肺。

外感生痰

肺主皮毛,外感风寒、风热或风燥之邪,侵袭皮毛和肌腠,影响肺脏的宣降功能。寒邪袭肺,肺失宣发,气不布津,津液凝聚为痰;风热之邪,内郁于肺,则蒸液为痰;风燥相合,燥伤肺阴,炼液成痰。因此不论风寒、风热还是风燥,皆可影响到肺而产生肺痰。

肺脏生痰

“肺为水上之源”,当肺脏自病,导致肺宣降失司,通调水道、输布津液的功能失调,则可出现津液停滞,聚集成痰,留伏于肺形成肺痰。

他脏生痰

他脏功能失调亦可导致痰的产生,痰一旦产生,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可上干于肺,并潴留于肺,化生肺痰,产生疾病。这一过程主要与脾、肾、肝及三焦密切相关。

脾运化失常,化生不利,痰湿内生:脾气在水液的升降输布中发挥着转输作用,使之上行下达,畅通无阻,从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脾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聚集为痰为饮。故说“脾为生痰之源”。

肾元不足,阴阳偏衰,间接生痰:肾主水,为水下之源。肾气的蒸化作用和肾阴肾阳的推动调控作用的协调,对于维持体内水液代谢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各种原因导致肾阳不足时,其蒸腾气化水液的能力下降,水湿停聚。肺受水饮影响,输布功能失常,从而产生痰湿,与水饮相合而为痰饮水湿,潴留于肺,胶结为害。肾阴不足时,阴不制阳,虚火内生,煎熬津液成痰,痰邪随气机升降到达于肺,影响肺的生理功能。

肝失疏泄,气机不利,津液化痰:平素情志不遂,忧思气结,或郁怒伤肝,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气滞则导致津液运行失调从而生成痰湿;此外,气滞日久可化火,火热炼津液为痰。形成之痰又加重气机阻滞,从而导致疾病形成恶性循环。

三焦不利,气化失司,痰湿内生:三焦气化不利,则水液运化失常,水湿停聚,或为痰,或为饮,出现相关脏腑病证。

血瘀生痰

津液的病变会导致血液的病变,如瘀血的形成,同时血液的病变也会导致津液的病变,产生痰邪。血瘀生痰的核心机制在于脉中津液的不能正常运行和布散。

气虚和气滞生痰

气虚时,对津液的推动和温煦能力下降,导致津液停聚,若停留于肺,则成肺痰;气滞时,对津液的运行能力下降,也可导致津液停聚于肺而形成肺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