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如何看待木心?

梁脊


個人也傾向於木心是被高估的作家。

首先,木心成名始於陳丹青,此前在國內默默無聞

陳丹青與木心相識於美國,木心英語差,長期蟄居,陳丹青通過與他閒聊,對人類文化史有了更多瞭解,儼然開了天目,因此視木心為天人。

木心去世後,陳丹青將木心的作品大量出版,因陳丹青巨大的知名度和全力的推薦,使木心名聞遐邇,甚至被冠以“大師”之號。

第二,陳丹青對木心的讚賞更多是個人性的,未必是公共性的

受當時教育的影響,陳丹青對人類文化發展的基本脈絡是比較模糊的,此前他的繪畫視野基本侷限在寫實主義層面,以比拼技巧、描摹生活為主。

上世紀80年代,西學東漸,西方文藝思潮在國內開始流行,人們開始從人性、永恆、形式等角度去看文化,由此發現,寫實主義的許多理論預設是錯誤的。

比如寫實主義認為藝術是永恆的,有一個高於我們的標準,作者只需努力向這個標準靠攏即可,但從接受美學看,這種想法顯然不正確。單從技巧看,歷史上很多二流作品比所謂名著更成熟,很多名著反而有硬傷。事實是,好作品是作者與讀者共同完成的,只有滿足讀者的“預期視野”,作品才可能流行開來,而這其中充滿偶然性,未必有一個高於我們的、永恆的客體存在。

再比如寫實主義將藝術的演進視為人與人關係的演進,誰把握了社會規則,創作才能傳之久遠,這就忽略了技術、審美觀、風尚等對藝術的影響,1949年後,很多自以為把握了人類歷史發展潮流的“革命藝術”,在今天看,反而成了笑柄,而很多當年被認為是腐朽的、沒落的、退步的藝術作品,今天反而成了經典。

當時這些思潮是多元的、不規範地流入國內的,所以國人對它的理解比較模糊,只是滿足了改變的需要,所以吸引了人們學習它的意願,但坦率說,其中很多是誤會、誤傳,根本沒有邏輯性,當時也被奉為圭臬。

木心顯然參與了這個過程,並通過多年積累,遂將這些碎片的東西貫穿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的認識體系。對於不太瞭解這個背景的陳丹青來說,木心的知識實在太豐富了、看法太獨到了、認識太深刻的,自然全力拜服。

其實,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木心這樣的學者非常多,接觸後,都會讓人歎為觀止。

一方面,他們能將時髦的學說本地化,解決了我們看不懂的問題。

另一方面,他們的說法駁雜,確實大開思路,為創作提供了營養。

第三,木心思想體系的不足

木心是非常好學、非常有學問的,他也努力在思考,所以他的書非常浩瀚,於術無所不窺,且自稱體系,不僅陳丹青會驚歎,讀過他的書的許多讀者也會有同樣感受。

不過,木心的體系帶有時代侷限。

1、他的定義意識、實證精神不足,很多術語使用不規範,所以誤解非常多,非常隨意,成為六經注我,常常是把舊思想用新名詞裝修一番,就完成了他的思辨。

2、他的邏輯依然是大一統式的,以為人文領域可以萬法歸宗,所以常常抓大放小,過於籠統,過於高屋建瓴,有大而無當的缺陷。

3、將中西思想用莫名其妙的方式加以貫通,這個問題錢鍾書先生也存在,《管錐篇》中就有很多硬摘黑格爾等西方哲人的隻言片語,用來解釋中國美學,以滿足“道術未裂”的假設。這個努力值得讚賞,但很可能是人為建構的“趨同”,既不利於中學的延伸,也不利於西學的舶來。

嚴格來說,木心的文藝評論依然是建立在個人感受的基礎之上,然後用現代西方理論來狡辯,他的結果並不是學理的自然延伸,而是現有觀點,然後在“證明”。

問題關鍵在於,這個“證明”是非常不規範的,無非是摘抄兩句,證明前賢也說過這句話,所以此理甚明。這個“證明”實在有點弱。

其四,木心的創作有問題

木心寫了一些散文,具有一定的文筆功力,經常從事文字工作的人,出手就能看出有沒有,比如語言的洗練、乾淨、準確等,這些在木心的作品中顯然都具備,可見他是一個成熟的作者,是一個不錯的編輯人。

但他既然已“學貫中西”,領悟了人類的審美之道,就應該寫出超越基礎技術層面的作品來,可事實是,木心沒有這樣的創作。他只有在賣弄學問時顯得比較專業,創作上沒有特別優秀的作品。不否認,散文、雜文也是藝術,但說實話,散文、雜文是比較好寫的,且木心對這兩種文體的發展也沒做出什麼突出貢獻。

能把人類藝術發展與流變看的這麼清楚,甚至明白其未來方向在哪裡,自己卻寫不好,這就不能不讓人懷疑,他所說的可能只是紙上談兵。

事實是,曾經80年代、努力學習過西方文藝思潮的人,會覺得木心嚼的都是剩饃,都是別人已經談殘廢了的東西,他的書中新東西很少。陳丹青可能不太瞭解這個背景,所以才會產生強烈的新鮮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