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周潤發出行常乘公交地鐵:人活到極致,一定是樸素與勤儉

周潤發出行常乘公交地鐵:人活到極致,一定是樸素與勤儉

周潤發出行常乘公交地鐵:人活到極致,一定是樸素與勤儉

階層不同,對錢的觀念不同

在《約翰遜的一生》中這樣說:

“一個習慣於處理錢財的有錢女人,會小心翼翼的花錢。但一個結婚以後才首次獲得支配金錢權力的女人,會在用錢的時候大膽妄為,簡直就是大肆揮霍。”

一個沒有金錢基礎的人認為錢就是用來花的,她們很少有存錢的意識。

因為已經習慣了自己是窮人的階層,所以一些不勞而獲的收入對她來說都是生活中的意外,她認為這筆錢本來就不是她的,在驚喜之餘她就要把這筆“意外”花掉來滿足自己。

而相似的情況下,一個朋友的男朋友帶她去看望自己的爺爺奶奶,正好趕上過年,長輩就給朋友發了1000的紅包,也算是一筆不勞而獲的錢財吧。

但是她就選擇攢著,兩個星期過去了一毛錢沒動,最後是自己手機掉進水池裡無奈之下才花了這筆錢買手機。

這朋友家裡條件不錯,中產階層,並不差那1000塊,但是她對錢的觀念讓我發現了些東西。

她生來就沒有為錢財擔憂過,錢就是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她就認為這1000塊錢是自己的,所以應該攢起來。

而一些高階層,所謂的上流社會真正有品位的人,在賺錢的過程中必須要管理錢財,知道賺錢的不易,所以他們對錢的觀念更加講究效率和偏向理性。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

低階層的意識裡錢是用來花的;

而中層則認為錢是用來攢的;

最後的高層錢則認為錢是用來創造價值的。

周潤發出行常乘公交地鐵:人活到極致,一定是樸素與勤儉

周潤發出行常乘公交地鐵:人活到極致,一定是樸素與勤儉

階層不同,用錢的習慣不同

叔本華說:“那些經歷過匱乏和貧窮的人,比起那些只是聽說過貧困的人更加不害怕貧困,因此更加傾向於奢侈豪華。”

認識一個汽修工,初中畢業,工資不高,家裡也不富裕,但是因為是家裡的獨子備受父母寵愛,所以父母給他的生活費也比較可觀。

但是這個汽修工好像認識不到自己的實際經濟水平,不僅到處請客吃飯,出手闊綽,買東西也要講究是不是牌子的。

很多情況下,他買的東西對他來說並沒有實際用途,但他依然會花大價錢買下來。

相比之下,我陪那位中產階層的朋友買東西則發現她更加看重是否實用。

社會上有個風氣,即都愛模仿成功人士:包括吃穿住行,尤其底層階級模仿的慾望更加強烈。他們喜歡那種一身品牌引來旁人羨慕的感覺。

可事實上,這些成功了的人物質條件高都伴隨著苛求完美的精神要求,而不是底層人們想象的那種排場和麵子。

而且很多有些名望地位的人錢的去向都花在了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社會回饋上,對物質要求並沒有那麼高。

從用錢的習慣上可以發現:

低階層的人喜歡奢侈,豪華,講排場;

中產階級講究實用性;

而真正的高層則要求品質和價值。

周潤發出行常乘公交地鐵:人活到極致,一定是樸素與勤儉


周潤發出行常乘公交地鐵:人活到極致,一定是樸素與勤儉

階層不同,對錢的慾望不同

知乎上有個挺喜歡的作者,中產階級,說自己因為從小到大沒怎麼受過窮,所以對金錢的慾望不大。

但是像我跟隨母親生活多年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我知道錢對生活的保障有多大意義,所以我對錢就有慾望,並且這個慾望在一步一步的擴大。

撇開那些不靠譜異想天開的人,大多數人的慾望都是伴隨著實際情況走的,人的期望總是在一個能看的見的視角里不斷擴大的。

以前我上學的時候記得學校一個剛大學畢業的年輕女老師開著一輛五十多萬的車,於是同學都在背後開玩笑議論說這老師家裡條件不錯,挺愛顯擺。

唯獨一個家裡開礦的不屑的說了句:“五十萬就算好車了?”

而周潤發出行卻乘坐地鐵公交。

周潤發出行常乘公交地鐵:人活到極致,一定是樸素與勤儉

有句話說:你覺得別人在炫耀什麼其實就是你缺什麼。

從同學們對車的反應裡大致可以發現:

對於一個溫飽線上徘徊的人來說他可能覺得有幾套房子,有什麼名貴的車就會心滿意足了。

而對於一箇中產階級的人來說因為擁有的已經不少了,他要求的則更多。

高層因為已經完成了金錢的原始積累,所以他們的慾望已經轉向了其他更高的層面,反而對金錢的慾望會降低。

周潤發出行常乘公交地鐵:人活到極致,一定是樸素與勤儉

周潤發出行常乘公交地鐵:人活到極致,一定是樸素與勤儉

階層越高,越愛樸素勤儉

梭羅遠離塵囂,他想在自然的安謐中尋找一種本真的生存狀態,尋求一種更詩意的生活。

《瓦爾登湖》一書,詳細地記錄了作家在長達兩年的時間裡的日常生活狀態以及所思所想。

他在小木屋旁開荒種地,春種秋收,自給自足。

他親近自然,與湖水、森林和飛鳥對話,在林中觀察研究動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邊釣魚,晚上,在小木屋中記下自己的觀察和思考。

他驕傲地宣稱:“每個人都是自己王國的國王,與這個王國相比,沙皇帝國也不過是一個卑微小國,猶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團。”

周潤發自己勤儉節約,卻豪捐全部身家也向人們表明:

人活到極致,一定是樸素與勤儉,素雅與低調。

海明威說:

我始終相信,開始在內心生活的更嚴肅的人,也會在外表上開始生活的更樸素。

在一個奢華浪費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類真正需要的東西是非常之微少的。

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人類追尋的大部分財富,非但沒有必要,反而妨礙人對內心深處靈魂的探究。

錢不是身份的象徵,但它卻出賣了你的身份。

周潤發出行常乘公交地鐵:人活到極致,一定是樸素與勤儉

作者簡介:泡芙,富小書的人,富書專欄作者,一個愛思考聯繫總結規律的大三妹子,三觀比五觀正,專注職場乾貨分享;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