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据说罗斯柴尔德家族可以控制整个世界是真的吗?

周言华


现在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已经今非昔比,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和罗斯柴尔德家族有关的公司很多,但是由于这个神秘家族数百年来谨慎的传统,你大约不会知道他们真正的根有多深。

为什么罗斯柴尔德家族要低调和神秘?

其实道理很简单,罗斯查尔德从开始就是替宫廷理财的。创始人迈尔·阿姆谢尔·罗斯柴尔德,本来就是在德国法兰克福(当时德国还是城邦)。有很多犹太人宫廷理财师,但是大多数犹太人宫廷理财之后,都会以各种名义没收财产,可以说很难有犹太人替宫廷理财,还成功留下钱的。于是就想了个办法,迈尔将自己的五个儿子送去了欧洲五个中心城市,伦敦、巴黎、维也纳、法兰克福、那不勒斯。他们通过股票和债券的方式来进行投资,从而藏匿了资产,如果国王要查抄,那么没有黄金,只有一堆权力证书。所以在当时,他们很好的保护了家族财产。同时,这种模式使得他们一定会和欧洲皇室藕断丝连,而掌握了大量内部信息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不得不继续低调。

罗斯柴尔德家族鼎盛二三事:

最成功的是五个家族里面英国内森这一只。内森为英国皇室融资,当时的英国正是工业革命和称霸世界的时期。在对拿破仑作战的时候,罗斯柴尔德家族英国分支一己之力筹集980万英镑(平价计算,101亿美元)给英国的威灵顿公爵打拿破仑。英国利用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欧陆的分支,运送黄金,传递情报。由于率先得到了拿破仑滑铁卢打败的消息,内森高价收购英国国债,并在以此国债冲高之后获利40%。

罗斯柴尔德各分支都活跃在国际政治和军事舞台,比如苏伊士运河,比如日俄战争,比如巴西独立。在深度参与这些国际事件当中,其一直深居背后。当然在一战其损失惨重,二战纳粹没收了其奥地利工厂,东欧苏联占领区又在战后剥夺了其产业。而在进军美国这个事情上面,罗斯柴尔德家族由于家族成员过于松散,不能达成一致,最后出资帮助了花旗和摩根这些财团,却没有真正获得在美国华尔街的金融优势。而回过头,德意志银行等欧洲几大行开始利用这些空隙,逐渐侵占原来有罗斯柴尔德家族占据的市场。

最终,由于罗斯柴尔德家族主要业务是运送贵金属,当金本位结束,其家族优势也就是丧失了。

罗斯柴尔德有关的公司:

RSA保险公司。太阳联合保险公司

英国北方铁路公司。当年英国铁路的主要承建者。

力拓集团。全球矿业巨头。

法国埃赫曼集团。矿产商。

Imerys集团。矿物基工业特种产品

戴尔比斯。钻石商(就是那个钻石广告的缔造者,钻石业的扛把子。)

你可以看到,大多数传承下来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企业,都是金融和资源类,源自于其主业本来就是运送贵金属。在罗斯柴尔德家族中,由于巨大财富,后代拼搏和野心逐步减弱,开始拘泥于这些容易保留的产业。所以,现阶段,罗斯柴尔德家族,已经是过去式了。


凯恩斯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家族成员全部为纯正犹太人。该家族金融势力的庞大,足以被称作世界第一大家族,他们也曾真正拥有控制世界能力的可能。但要说他们能控制整个世界,显然有些夸张了。据Paris Orléans(罗斯柴尔德集团母公司)2010至2011年年报数据,罗斯柴尔德家族总资产为86.2亿欧元。该数据,与《货币战争》中所估计的30万亿美元,存在巨大差异。

  

  很多人都认为罗斯柴尔德家族靠的是金融业,维持着对世界经济命脉的掌控,这是大错特错的!试想一下,全世界有几个国家遵守信用?拿了他的钱,不还账他又能怎样?真正掌控局面的,还是吃到肚里的东西!也就是农业和医药,这两个产业都是让人活命的家伙。很不幸的是,这些都被罗斯柴尔德家族把握了。

  

  说到底,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一个依靠私有银行和投资的富有家族,但是,就算他们实力最强盛的时候,也不可能控制一个国家,更何况控制全世界。而罗斯柴尔德之所以得到今时今日神话一样的地位,主要原因还是归功于那部地摊文学。当然,很多人都觉得那是一部堪比《大癫狂》的经济学圣经,是一部能够与《枪炮,细菌与钢铁》一样,对人类经济进行最根本还原的史诗级作品。

  

  现在的家庭成员都是银行家,和我们所知道的一般的银行家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现在的家族营业额一年不到300以美元,利润不到30亿美元,这样的利润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很大,但是相比其他欧洲的大银行来说还没有人家一个零头多。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把罗斯柴尔德家族想象的太过于强大了,现在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了。不过,看他们的创业故事对于现在的创业者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本回答为西安鼎昂数字货币智能量化全自动炒币机器人(历时收益,数据核对,实况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动炒币机器人


1美金正面是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头像,背面右侧是美国国徽;左侧有一个奇怪的图案:在类似于金字塔的顶端有一只独眼。没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共济会符号——独眼金字塔。这是一只神话传说的全视之眼,监控整个世界上面一行拉丁文的意思是:天佑基业;下面一行拉丁文的意思是:世界新秩序。

全视之眼不足以证明其和共济会的联系,那么有机会将向朋友们解读美元上的所有共济会元素,先从1美元的背面国玺中隐藏的共济会Free-Mason中的名称Mason开始。其他的还有黄金圣三角、猫头鹰、六芒星、倒五角星、共济会数字命理学等。

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共济会控制世界,共济会的基金会和投资银行控制着世界石油、黄金、粮食、医药、高级消费品、宝石以及认证体系,同时,共济会也控制着全世界最好的大学、科研、学术机构,如“诺贝尔”奖,“奥斯卡”奖等。





本道慢生活


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Amschel Rothschild)。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罗氏五虎"先后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奥地利维也纳、德国法兰克福、意大利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 。

如今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只是一家在全球排名前20的投资银行。据Paris Orléans(罗斯柴尔德集团母公司)2010至2011年年报数据,罗斯柴尔德家族总资产为96.5亿欧元(这一数据在传播中被广为误传)。中国人对罗斯柴尔德的追捧,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宋鸿兵的《货币战争》。而在此之前,许多新闻、网帖已经不厌其烦解释过很多次,《货币战争》说的罗斯柴尔德都是错的--罗斯柴尔德既没有控制美联储,也没有坐拥50万亿美元资产。

创始人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崛起,首先就不是一帆风顺的。现在被认为是家族创始人的梅耶·罗斯柴尔德(Mayer Rothschild),最早从事货币买卖业务。由于18世纪后期德国公国遍地(350 个),每个公国都有自己的货币体系,梅耶的职业几乎可以等同于外币兑换。从德国汉诺威一家有名的家族银行学成归来后,他在法兰克福开启自己的事业,不仅从事古钱币和古玩交易,还从事黄金白银与纸币的兑换,俨然成了一个银行家。

罗氏五虎

在法兰克福小有成就的梅耶,率领他的五个儿子到欧洲大陆开拓市场。内森·罗斯柴尔德(Nathan Rothschild)是梅耶的第三子,他最早走出德国,于1800年在英国伦敦开了分公司--创业,另外几个兄弟要么留守法兰克福,要么出走阿姆斯特丹和巴黎。这一时期欧洲外汇市场缺失,再加上欧洲各国和法国的战争带来了不确定性(例如英国和法国互相封锁),几个兄弟就利用欧洲各地不同的汇率来赚钱。这种赚钱方法非常简单粗暴,他们在通货外汇最低的时候买进,在最高的时候抛出,这也是他们利润的主要来源。 如果看过《货币战争》,就知道里头的内森仿佛开了天眼,事先得知英国的威灵顿(Wellington)将军于1815年6月在滑铁卢击败了法国的拿破仑,并借此在急剧变化的局势中发了一笔横财。但按照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的说法,"可能由于兄弟几个在滑铁卢战役前后的一系列估算,他们蒙受了损失而不是获得了利润。"

1814年3月,在拿破仑被第一次流放前,几个兄弟预测奥地利维也纳和英国伦敦即将进入牛市,从而买进奥地利股票。结果1815年3月,拿破仑逃脱厄尔巴岛,回到巴黎夺取政权,牛市没有出现。内森重振旗鼓又开始在伦敦囤积金银,预测英国政府得奔赴欧洲大陆作战,所以需要通过他来运钱,而他则坚信自己拥有"控制市场的力量"。没想到拿破仑从3月复辟到6月兵败滑铁卢,只经历了3个月时间,内森兄弟们的这笔钱不断贬值,成了没人要的地摊货。疯狂的豪赌让内森·罗斯柴尔德输得和拿破仑一样狼狈,以至于之后几年几个兄弟都在为了弥补损失而寻找机会。

调整姿势后,1818年,内森成功为普鲁士政府提供了500万英镑的贷款,为国际贷款业务提供了新途径。除了通过债券发行给世界各地政府筹集资金,罗斯柴尔德家族整个19世纪挣钱方式还包括皇室、政治家理财,从事黄金和货币交易、进行工业和矿业的投资。据尤瑟夫·卡西斯(Youssef Cassis)等人考证,1836年内森去世时,他是英国最富有的人,几乎也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算上内森的几个兄弟,当时罗斯柴尔德家族确实站上了世界之巅,拥有600万英镑资产。到了1852年,罗斯柴尔德家族资产更是达到了953万英镑。而且内森的后代也不赖,1870年代,内森的四个儿子遗产总计840万英镑,超过同时期英国任何家族的财产。

折戟美国

普法战争结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罗斯柴尔德家族风光了一个多世纪,但一战结束(1918年)后,罗斯柴尔德迅速销声匿迹。正如米卡·阿罗拉(Mika Arola)所说,"他们没能在美国金融市场立足脚跟,被证明是他们衰败的主要原因。"

一部分是因为家族生意的弱点牵制了他们,从1830年代开始与美国有业务来往以来,罗斯柴尔德家族就迟迟没能在美国纽约设立分行。内森和他的弟弟詹姆斯·罗斯柴尔德(James Rothschild)看到美国州政府债券和商业金融的商机,希望全面进军美国。

1836年内森去世后,掌管巴黎分行的詹姆斯更是希望能派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亲自去美国淘金。但詹姆斯的侄子们不仅对美国不冷不热,还竭力压缩对美国的投资。另外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阴差阳错背负了美国银行的坏账。

1836-1837年正值美国的金融危机,罗斯柴尔德家族取代了巴林兄弟,成为美国银行在欧洲的代理人。詹姆斯·罗斯柴尔德热情高涨,罗斯柴尔德家族通过美国银行接受了纽约州等州的州政府债券,却不知道美国银行当时已岌岌可危,结果1841年美国银行破产。这件事给罗斯柴尔德家族留下了坏印象,詹姆斯懊恼地希望"从没有涉足过美国"。

20世纪头几十年,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投资遭遇了数次灭顶之灾。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尽管有着庞大的战时融资需求,但战争却令罗斯柴尔德家族受到重创。德国最初的推进威胁到了法国巴黎,逼迫巴黎证券交易所、法兰西银行和身处巴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搬到法国波尔多,这严重影响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生意。更为要命的是,同盟国的战时融资全靠美国纽约金融中心(以J.P.摩根为核心),而罗斯柴尔德家族一直没在那儿设立分部。此外,经过数代繁衍,内森·罗斯柴尔德的后裔们全然没了企业家精神,面对伦敦虎视眈眈的竞争者实在是难堪大任,更不用说比肩他们的祖先。战争结束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实质上也让出了欧洲政府融资的主导者角色。

1931年后,国际金本位体系逐渐崩塌,原有业务建立在金本位上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每一次重振政府融资角色的尝试都举步维艰。随着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的兴起,作为犹太人家族的罗斯柴尔德不可避免变成了受害者。奥地利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没能预见希特勒的心狠手辣(这不怪这些成员),眼睁睁看着家族遗产被纳粹德国洗劫、没收。纳粹德国以290万英镑强制收购罗斯柴尔德位于捷克的一家钢铁厂,并且以战争为由不付任何现金。纳粹德国灭亡后,罗斯柴尔德在东欧的资产又被前苏联充公,实在是祸不单行。

二战结束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又保持了一段一蹶不振的状态。纽约华尔街,大量的银行、投资公司采取分股让权的方式让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就是公司老板会把一部分股权分给干得好的经理,使其成为合伙人,但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无动于衷。吴军博士在《浪潮之巅》里随手辟《货币战争》的谣时,也顺带提到,欧美的大银行,包括瑞士的瑞士联合银行、苏黎世信贷、德意志银行,以及美国的高盛、摩根斯坦利都纷纷上市,融得大量发展资金,而罗斯柴尔德家族仍然停留在19世纪家庭作坊的经营模式上。

1960年,罗斯柴尔德家族传统的影响力开始下降,家族终于迎来了第一位非家族成员的合伙人,合伙人数量限制逐渐增加到1967年的20名。法国和英国的一些罗斯柴尔德家族男性成员不再恪守近亲通婚的家族规定,与非犹太人结了婚。不过总体上还是如尼尔·弗格森总结,与大多数金融公司相比,罗斯柴尔德集团的所有权和领导权仍然由主要家族成员共享。1992年集团的领导者伊文利退休,就钦定了他的家族继任者,因为他说要"像一个家族一样工作"。

现代影响

许多人已经知道,今天罗斯柴尔德对世界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N·M·罗斯柴尔德集团还健在,在30个国家拥有分支,其中包括巴黎和姗姗来迟的纽约。2001年,它的利润是1.34亿美元,和花旗集团的210亿美元相比,还不够塞牙缝。虽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富普通人仍难以企及,但是他们几次重大投资的偏好和结果贯穿了家族的兴衰史,也告诉人们罗斯柴尔德家族就像普通人一样也会犯错。


昌宝联护栏


不要听网上一些瞎传言,把罗斯柴尔德家族形容的这么牛逼的主要源于历史金融学者宋鸿兵写的一本书叫《货币战争》,这本书中无限吹捧了罗斯柴尔德家族,这本书一经问世受到很多人追捧,但是在真正的金融界专家眼里这本书是错误百出。

在书中这作者无限夸大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实际上罗斯柴尔德家族曾经确实很辉煌,但是二战之后这个家族基本就没落了。

罗斯柴尔德家族崛起于19世纪,创始人是梅耶·罗斯柴尔德,老罗斯柴尔德和他的五个儿子,金融界号称罗氏五虎,他们先后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奥地利维也纳、德国法兰克福等欧洲大城市开设银行,从而一飞冲天。

在一战时期罗斯柴尔德家族就因为对美国的投资战略失误折戟沉沙,到了二战之后,德国希特勒纳粹上台,更是血腥屠杀犹太人,罗斯柴尔德家族正是德国犹太人的佼佼者,虽然罗斯柴尔德家族跑到奥地利躲避纳粹迫害,但是纳粹政权以低价国有名义收购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企业,并且还以战争为由根本不兑现现金。

纳粹垮台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又遭到东欧前苏联制裁,资金被前苏联冻结,所以说二战之后罗斯柴尔德家族就基本已经没有了19世纪在欧洲金融界叱咤风云的地位了。

罗斯柴尔德家族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一直坚持家族经营模式,不肯引进外来合伙人,不肯分给优秀管理层股份,所以它的管理模式是相当滞后,也导致了这个家族在二战后的没落。

现代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所掌控的财富可能还没有马云家族多呢。网上很多谣传罗斯柴尔德家族掌控美联储,坐拥50万亿美元资产,那纯粹就是瞎扯淡。

现代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只是一家全球排名前二十的投资银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2001年罗斯柴尔德家族净利润才只有1.3亿美元,而花旗集团则是210亿美元,这是塞牙缝都不够的数字。

到2011年罗斯柴德尔家族总财富也不过96.5亿欧元,所以可以想见罗斯柴尔德家族并没有像中国国内那么吹捧的厉害,实际在欧美国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投资银行也不过算是名气比较大的银行而已,远达不到控制美联储操控美国总统大选这种实力,而且罗斯柴尔德家族很少沾染政治,所以不可能去操控政治走向。

如果非要把罗斯柴尔德家族跟政治拉上关系,那么可能就是现任法国总统马克龙和罗斯柴尔德家族有些关系,年长马克龙24岁的太太布丽吉特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合伙人关系,也就是说马克龙太太的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有经济合作关系。

但是不要以为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操控了法国大选,推举了马克龙上位,这层关系对马克龙仕途确实有帮助,但是没达到罗斯柴尔德家族能操控法国总统人选的实力。

虽然现代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虽然没落了,但是也比一般家族企业牛逼很多,毕竟这个家族历经了近两个世纪,曾经辉煌了一个世纪,这是金融历史上非常少见的家族企业。


小岛知风


答案是否定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离控制世界远了去了!!!

之所以会提出这种问题,肯定是看了宋鸿兵的《货币战争》,事实上罗斯柴尔德家族已经没落了很久了,现在只是个二流的投资公司,没有书中写的那么神乎其神。

19世纪的时候这个家族是鼎盛时期,但是他们没看好美国的发展,错过最好的投资机会,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导致了这个家族的没落,现在罗斯柴尔德家族最出名的就赢是82年的拉菲了!!!


db动漫游戏卡牌达人


不知从何时起,罗斯柴尔德家族被传的神乎其神,什么发动了一战二战,什么控制着世界等等……可谓误导很深!

罗斯柴尔德家族曾经确实很有钱,这不假,但远没达到可以控制世界的地步。而现在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更是没落了,恐怕还没有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多。

罗斯柴尔德家族发展到今天,财富已经非常分散,家族只存在于口头上的,家族成员大多互相不认识,也没有财务往来。

甚至严格意义上来讲,罗斯柴尔德家族并不存在,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家族繁衍开枝散叶,分布在欧美多个国家。他们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说着不同的语言,非要归到一个遥远的家族里,过于牵强了。

这就像孔子家族发展到现在,实际上松散的不能再松散了,意义不大。

据传说,英国有两个罗斯柴尔德家族后人,男爵爵位,依然干家族的老本行银行业,他们有几百亿美元。这只是传说,没有经过严格的财富核算。估计也仅仅是传说吧。

比较可信的是福布斯富豪榜,有个罗斯柴尔德家族后人叫本杰明·罗斯柴尔德,他的财富有15亿美元左右。但他的财富跟家族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是因为持有大量facebook股份而发家致富的。

很多人以为,将罗斯柴尔德家族与操控世界联系起来,是因为《货币战争》这本书,其实不然,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有这种传言了。

1940年纳粹德国拍了一部电影,影片主要是宣传罗斯柴尔德家族如何操控政治,妄图以财富奴役欧洲人民。其中有一个画面是大卫之星在欧洲地图的各个城市燃烧着,因为罗斯柴尔德家族是犹太人。

这个影片给德国人造成了恐慌,他们更加坚定的认为希特勒“灭犹”是正确之举。应该说这部影片的宣传作用是达到了,效果很好。

站的角度不同,宣传效果也不同。在美国人看来,犹太人身无分文世界流浪,却能白手起家创造巨大财富,真是太励志了!所以美国人看到纳粹拍摄的关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影片,更加喜欢聪明的犹太人。

罗斯柴尔德家族创始人叫梅耶·罗斯柴尔德,1744年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法兰克福城外的犹太社区,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个贫民区。当时犹太人在欧洲饱受歧视,神圣罗马帝国不允许犹太人进城住,只能聚集在城外居住。

当时,神圣罗马帝国还规定犹太人不得拥有自己的地产,不得从事零售业,也就是说,犹太人不能买房,不能做生意。但这恰好给了聪明的梅耶·罗斯柴尔德机会,这也不许那也不许,那我就搞金融吧,既是机会也是无奈之举。

通过货币交易,为梅耶·罗斯柴尔德赚得了第一桶金,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

然后梅耶·罗斯柴尔德将自己的五个儿子派往伦敦、巴黎、维也纳、法兰克福、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起了一个遍布全欧洲的银行网络。从此罗斯柴尔德的财富坐上了火箭,迅速的膨胀。

梅耶·罗斯柴尔德本来也不姓“罗斯柴尔德”,是发迹之后才改的,德语意为“红色盾牌”。

其家族徽章就是一头狮子和一匹马,中间有一块盾牌。盾牌上画着一只手拿着5支箭,象征着他的五个儿子“罗氏五虎”。

可以看出,罗斯柴尔德家族试图打造出一个贵族世家。

但你要知道,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的欧洲从事金融业并不是什么“光彩”的行业。欧洲那些拥有老钱的贵族们是看不起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在他们眼里,贵族是有悠久的家族历史,有荣有、有土地、有庄园。罗斯柴尔德家族这种靠货币交易发家的,连新贵都算不上,最多算暴发户。

梅耶·罗斯柴尔德死后,五个儿子分布于5个国家,联系逐渐减少,开始各自为政,家族慢慢变得松散。再往后几代人,基本上断绝联系了,只剩下一个家族名号和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家族徽章。


北京财科学校


罗斯柴尔德家族曾经确实很有钱,这不假,但远没达到可以控制世界的地步。而现在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更是没落了,恐怕还没有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多。

罗斯柴尔德家族发展到今天,财富已经非常分散,家族只存在于口头上的,家族成员大多互相不认识,也没有财务往来。

甚至严格意义上来讲,罗斯柴尔德家族并不存在,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家族繁衍开枝散叶,分布在欧美多个国家。他们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说着不同的语言,非要归到一个遥远的家族里,过于牵强了。

这就像孔子家族发展到现在,实际上松散的不能再松散了,意义不大。

据传说,英国有两个罗斯柴尔德家族后人,男爵爵位,依然干家族的老本行银行业,他们有几百亿美元。这只是传说,没有经过严格的财富核算。估计也仅仅是传说吧。

比较可信的是福布斯富豪榜,有个罗斯柴尔德家族后人叫本杰明·罗斯柴尔德,他的财富有15亿美元左右。但他的财富跟家族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是因为持有大量facebook股份而发家致富的。


佳广通供应链


以色列就是他们家建立的,以色列控制美联储,美联储控制美国,美国控制全球。剩下的你自己脑补


康提的莲花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否控制了整个世界?这点没办法确认,即使能够控制,也只是控制西方金融体系,也不能控制东亚地区。但是我们可以观察金融市场,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的现象,其实不只是金融市场,包括大宗商品。从这些现象可以推理出西方金融市场并非完全自然的市场。

市场不是自然现象,是人发生行为的地方,人不是自然的,人是有意识的,因此市场是人主导的,巴菲特就是看穿了这种行为,能够适应并生存下来。

金融市场的金融危机,隔几年就会有一轮,有人会认为,这是自然的市场规律,然而,市场是人参与的,短期市场行为,也会受到媒体的影响,最简单的证明就是,大佬一句话,地产龙头暴涨200亿元,放大到西方金融市场,通过媒体影响金融市场,那是轻而易举的事。这么说,是为了表示西方金融市场的兴衰,是人为的,是人为制造的兴衰,并且是主动控制的人为,体现的是一部分人的意志。那么这部分人是不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没办法推理。但是从现象推理事情发生的因果还是有一定的道理,也就是通过金融市场的兴衰推理是人主导的兴衰。

另外一个证明,大家可以看到,资源类物资,如能源、矿产,这些价格会出现巨大的波动,比如铁矿石,可以从每吨40美元涨到100美元,石油价格可以从每桶50美元涨到140美元,又可以从高位下来,如此循环,那些主导这种价格变动的人,他们可以从中获利。我是坚定认为这些价格变动并非自然现象,坚信是由一部人主导。资源是经济活动的源头,主导这些源头价格变动,其他价格变动也就掌握了。是不是罗斯柴尔德家族?无法证明。

全世界的粮食,不会出现巨幅变动,为何?因为如果西方通过金融市场使粮食价格变动巨大,结果是危险的,会直接影响一些人最基本的生存。因此,他们不会去主导粮食价格,而其他不是维持生命的物资,则可以翻江倒海鼓捣价格。是不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同样无法证明。为什么粮食价格稳定?矿石价格就不稳定呢?值得深思。经济学的供需规律,没有真正解释金融危机,只不过是模糊解释,没有几何证明题那种环环相扣的推理,因此也未必可信。

这不是迷信,这是对一些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的一种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