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斯大林与赫鲁晓夫两人关系是怎样的?

fairyfaye


想要成功,就得有目的的隐忍,中国古代韩信甘愿忍受胯下之辱以图将台封帅,而近代历史中也有一个愿意“认爹”的赫鲁晓夫最终当上了苏联老大。而赫鲁晓夫认的“爹”正是无比暴虐的斯大林,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从小混混到政治家,赫鲁晓夫充分把握机遇

赫鲁晓夫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只是在卡里诺夫卡读过四年书,之后随父母移居,然后就在厂里混混日子,得过且过。肚子里没什么墨水,当然了,鬼主意多和看人脸色拍马屁的功夫,是赫鲁晓夫看家本领,这让他之后的仕途十分有益。

赫鲁晓夫还非常关心政治,在1918年赫鲁晓夫仿佛被上帝照顾了一般,加入了布尔什维克阵营(有人认为他实际上更倾向于孟什维克),然后开始依靠讨人欢心的本事一路高升。

在乌克兰党委书记卡冈诺维奇的提拔下,赫鲁晓夫不断升职,果然有人带就是不一样,在1929年赫鲁晓夫跟随卡冈诺维奇到了莫斯科,并因为文化水平低进入斯大林工业院继续接受教育,虽然最终也没有完成学业,但这就是命啊!赫鲁晓夫在这里遇到了他的贵人——斯大林的老婆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



赫鲁晓夫拥有非常强的政治敏感,尽管他知道斯大林仅仅上台五年,而且反对斯大林的人还不少,但他就是坚信斯大林,于是开始刻意接近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目的很明显,就是想让她给自己在斯大林面前多说好话。

在当时的斯大林工业学院内部也有反对斯大林的右派分子,赫鲁晓夫不断攻击这些右派分子加上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的美言。最终,赫鲁晓夫双管齐下的政策成功,斯大林知道了赫鲁晓夫。

为了获得斯大林的信任,残忍无情

随着赫鲁晓夫接触到斯大林之后,凭借对斯大林的鉴定追随和干活卖力,在1935年,赫鲁晓夫成功担任莫斯科州州委第一书记。

赫鲁晓夫是如何得到斯大林的信任的,大家都知道斯大林是一个非常暴虐且有病态疑心的领导人,他不相信任何人,所有人在他的统治下都感到害怕惶恐,所以赫鲁晓夫也是费了很多努力。

赫鲁晓夫曾在公共场合多次称斯大林是他的父亲,基本上斯大林讲话的时候,赫鲁晓夫就拿个小本本记录着,就像一个十足的小跟班。另外赫鲁晓夫坚决打击一切反对斯大林的声音,不顾情面,即便是同事亲戚都不放过。



为了讨斯大林的欢心,可以说赫鲁晓夫是无所不用其极,而赫鲁晓夫的工作也不是白做的,斯大林逐渐信任了赫鲁晓夫,而真正让斯大林放心的正是赫鲁晓夫在大清洗之中的表现。

1934年,斯大林发起了对党内的大规模政治清洗,赫鲁晓夫则是斯大林路线最起劲的鼓吹者之一,属于干活最卖力的那个,在这种清洗活动下,赫鲁晓夫很多同事都遭到了逮捕。之后的乌克兰大清洗更加恐怖,整个乌克兰政府机构被换了一遍。

正是因为赫鲁晓夫坚定不移的奉行斯大林的指示,让斯大林逐渐信任了赫鲁晓夫。

斯大林近乎变态的行为一步步让赫鲁晓夫痛恨

不可否认斯大林是一个反抗德军入侵挽救民族的英雄,在他的统治下,苏联的确更好了,但依然不能忽视斯大林那近乎病态的缺点,暴虐、疑心、树立个人崇拜等等都是他的致命缺点。

斯大林执政期间,仅在1930年到1953年被判枪决的就有786098人,这还仅仅是明面上的人数,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可想而知,斯大林是有多么的残暴。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打完之后,赫鲁晓夫的儿子被通知为坠机死亡,但赫鲁晓夫却不这么想,他的听闻是自己的儿子背叛了苏联,被斯大林秘密安排处死了,更何况赫鲁晓夫还曾经为这事求斯大林饶自己儿子一命,但自己儿子仍然死了,这件事让赫鲁晓夫从心里记恨斯大林(尽管斯大林是国家领导人,但没有和自己商量或者审判就私下处决了自己的儿子)。



而赫鲁晓夫也只能心里默默记恨,他知道现在不是时候,他还需要继续忍着,继而大赞斯大林做的对,甚至为了证明自己并没有因为儿子死亡而怨恨斯大林,赫鲁晓夫还让自己的儿媳多次在斯大林面前跳舞,逗斯大林开心。

斯大林这个人有个怪癖,就是特别喜欢看别人出丑,他经常让赫鲁晓夫在众人面前跳乌克兰舞蹈戈帕克,因为赫鲁晓夫体型的原因,所以跳这个舞的时候看起来非常滑稽,常常惹得哄堂大笑,让赫鲁晓夫在众人面前丢脸,这让赫鲁晓夫内心更加怨恨斯大林。

作为商人,最难以接受的是商业运行模式相左,而作为政治家,最难以接受的就是政见不一样,虽然赫鲁晓夫惧怕着斯大林,一直坚定的听斯大林的指示做事,但不代表赫鲁晓夫没有自己的想法。

比如在二战结束前夕,赫鲁晓夫在乌克兰任职,由于战乱,乌克兰的农业遭到严重影响,鉴于苏联的的国情考虑,赫鲁晓夫提出“农业集体化”。



这个想法却不被斯大林看好,甚至连乌克兰人民也不太支持这个政策,但最后的结果说明赫鲁晓夫是对的,在1947年农业集体化取得了成功。有了成效之后,赫鲁晓夫还在1949年搞了几个地方试点,当做礼物送给斯大林,但此时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已经不是原来那样忠心了。

表面“父子”赫鲁晓夫,斯大林死后就翻脸

斯大林的种种怪癖行为就像是一颗怨恨的种子种在赫鲁晓夫心里,一点一点积累长大,终有一天会爆发,而赫鲁晓夫也一直等待着这个机会。

终于在1953年3月5日,斯大林莫名其妙的中风倒地,于当晚9点50分,斯大林停止呼吸。

斯大林死后,马林科夫、贝利亚和赫鲁晓夫等人的争斗开始摆到台面上,其中以马林科夫和贝利亚争斗的最凶,两人争斗的时候,赫鲁晓夫没有直接出手,而是等两人都损耗的差不多之后,一击而中,利用朱可夫元帅的兵力,一举当上了苏联老大。

而赫鲁晓夫上台之后,同样花费了一些时间巩固自己的势力,为此甚至不惜放出了之前斯大林执政时被判刑的政治犯人。

于1956年,赫鲁晓夫召开苏共二十大会议,也正是在此次会议上,赫鲁晓夫完全否定斯大林,甚至批判斯大林,这引起了对斯大林有个人崇拜的狂热分子的激烈反对。



而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所作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没有经过苏共中央讨论决定,完全是赫鲁晓夫个人所做),也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世界引起强烈的反响。

在赫鲁晓夫完全否定斯大林之后,正式宣告斯大林时代结束。

再后来的波茨南事件、波兰十月事件、与中国关系恶化等等都让赫鲁晓夫有点力不从心。

以至于后来赫鲁晓夫前去度假的时候,勃列日涅夫等人在苏联发动政变,赫鲁晓夫度假期间就这样莫名被卸了所有职务,赫鲁晓夫时代结束,赫鲁晓夫也这样和苏联老大这个位置说拜拜了。



其实斯大林和赫鲁晓夫存在着相互利用的关系,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只不过可能斯大林,也确实没想到这个平时什么都听自己的赫鲁晓夫,会在自己死后产生这么大的反转吧。

赫鲁晓夫完全否定斯大林,甚至批判斯大林模式,但他自己典型的大国沙文主义也确实让人诟病,单单是和中国关系交恶就已经体现了赫鲁晓夫目光短浅。各位读者,你们觉得呢?


子夏君


斯大林与赫鲁晓夫两人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知道,在苏联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伟大的人物,如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他们是苏联的三代最高领导人。他们不但带领苏联人民打败了法西斯侵略,实现了独立,而且在二战中为世界反法西斯战斗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中,斯大林是列宁的继任者,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任者。也可以说,赫鲁晓夫是在斯大林的一步步提拔下,逐渐成长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的,赫鲁晓夫也是斯大林最忠诚的粉丝。但在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位后却对斯大林进行清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两人的关系到底怎么样呢?

小编认为,两人之间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只是政治统治观点不同,从而产生了执政理念的不同,造成了从崇拜到反对的转变。

1、钳工出身的赫鲁晓夫,在斯大林的提拔下当上苏联最高领导人。

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出生于俄罗斯南部一个名叫卡利诺夫卡的村庄。他的父母亲都是贫苦的农民,赫鲁晓夫接受过四年的学业,后因家庭困难辍学,14岁的赫鲁晓夫在工厂中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钳工。后来热衷于政治的他从最基层做起,直到认识了斯大林第二任夫人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赫鲁晓夫之所以青云直上,是因为他的同学,也就是斯大林的第二任妻子,他们是同学关系,是同学的枕边风,让斯大林知道了赫鲁晓夫,并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

对斯大林老婆“枕边风”,赫鲁晓夫后来在回忆录中称之为是“中了彩票”。1934年,斯大林发起了大规模政治清洗,赫鲁晓夫则是斯大林路线最起劲的鼓吹者之一。因赫鲁晓夫对“大清洗”的鼓吹与参与,他在1938年1月被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跻身苏共最高层之列。

不久,斯大林派他到乌克兰去领导那里的党组织。乌克兰是苏联内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加盟共和国,赫鲁晓夫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管理好这个地区。斯大林对心存疑虑的赫鲁晓夫说:“不准再辩白了,你就去乌克兰。”一年后,赫鲁晓夫成为政治局委员。

后来经历了苏联对波兰战争、德国战争之后,斯大林又召回了赫鲁晓夫,此时他才真正成为斯大林核心集团人物之一,直到斯大林因病死亡后,他脱颖而出,通过手段,在竞争对手中,一举成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2、赫鲁晓夫曾经非常崇拜斯大林。

当时的苏联高级官员都很喜欢写文章,每逢遇到重大事件、重大问题时,都喜欢在官方报纸《真理报》上面发表文章。1949年12月21日,在斯大林70大寿之时,赫鲁晓夫就曾经在报纸上大肆吹捧斯大林,具体写到:

一是赫鲁晓夫肯定了斯大林对于苏联的巨大贡献。他在文章中写道:“斯大林同志最伟大的功绩就在于他同人民的敌人——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托洛茨基分子、季诺维也夫分子、布哈林分子以及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进行了残酷的斗争,捍卫了列宁学说的纯洁性和我们党的统一与钢铁般的团结。”很显然,此时的赫鲁晓夫认为斯大林是列宁思想的继承者,包括大清洗在内的行为都是对国家、对苏共的捍卫与保护。

二是赫鲁晓夫歌颂了斯大林与苏联人民的深厚感情。他在文章中写道:“我国各族人民怀着无比的热情,怀着做儿女的心情,把伟大的斯大林称之为自己的生身父亲、伟大的领袖和天才的导师。”

三是赫鲁晓夫突出了斯大林的荣誉和地位。他在文章中写道:“光荣属于生身父亲、英明导师、党和苏联人民以及全世界劳动者的天才领袖斯大林同志。”可见当时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多么夸张。

3、上台后的赫鲁晓夫掀起“反斯大林”的运动高潮。

1953年,斯大林中风发作,不久便病逝了。随后,赫鲁晓夫利用种种手段,挤垮了政治对手,最终坐上了苏联的最高位置。他上台后,开始为被抓的政治犯平反。

随后,他在苏共二十次代表大会上,把矛头直指斯大林。最著名的是所做的四个多小时的秘密报告,大谈消除个人崇拜问题,发起了清算斯大林的号角。他说斯大林不光清洗和驱逐少数民族,同时由于他搞农业集体化,给苏联经济和人民都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另外,赫鲁晓夫还详细地谈到了苏德战争,并指出斯大林在军事上的无能。赫鲁晓夫随即掀起“反斯大林”的运动。

他不光把街道上树立的斯大林铜像放倒回炉,还把那些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街道或者工厂,全部改名。赫鲁晓夫还下令将斯大林的子女逮捕,将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墓中移除,同时在赫鲁晓夫的默认下,全面否定斯大林运动走向巅峰。

4、赫鲁晓夫为什么这么仇恨斯大林?

斯大林在世时,赫鲁晓夫曾将其视为“父亲”。并且,正是在斯大林的信任和培养下,赫鲁晓夫最终才能成长为领袖的接班人。然而在斯大林死后,他却开始极力批判斯大林,甚至一度还要斯大林的遗体迁出列宁墓。赫鲁晓夫究竟为什么会如此仇恨斯大林?

一是政治统治的需要,他要通过反对斯大林,抬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取得苏联人的信任,让苏联人把他树立为新的偶像。我们知道,赫鲁晓夫的前两任列宁、斯大林都是享有誉名的人模,尤其是斯大林达到了个人崇拜的程度,作为新任领导人,如果要走出斯大林的影子,他只能提出反对。并且他充分利用斯大林的过错,无限放大。

二是他为了给儿子报仇,报复斯大林。赫鲁晓夫的儿子,原本是一个花花公子,二战期间躲在后方喝花酒,后来喝酒后失手打死一人,在赫鲁晓夫的劝说下,斯大林免除他儿子一死,但要求上前线打仗。再后来,赫鲁晓夫的儿子列昂尼德到前线打仗,但不幸的是被德军俘虏,在德军的威胁下,赫鲁晓夫的儿子当了叛徒,斯大林得知后,命令锄奸队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人带回来。

一个月后,锄奸队把人救了回来,赫鲁晓夫再一次向斯大林求情,而这一次斯大林没有答应他的请求,而是按照莫斯科书记谢尔巴科夫的意见处理了:“像这种叛徒,我们如果把他放了,怎么向人民交代?”于是赫鲁晓夫的儿子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行刑之时,赫鲁晓夫就在一旁观看,后世学者认为,正是这次羞辱,才让赫鲁晓夫憎恨斯大林。据说他曾私下对朋友说:“列宁曾为哥哥报复了沙皇全家,我也要为儿子报复斯大林,尽管他已经死了,我也非要让他尝到我的厉害不可。”

三是斯大林确实存在错误,赫鲁晓夫为了纠正错误,为了国家发展的需要,而反对斯大林。在斯大林死后不久,苏共中央主席团收到了大量军政干部鸣冤的材料,他们大多是肃反运动的受害者。作为斯大林的继任者,他不得不思考:如何评价这位掌舵苏联三十余年的领袖? 因为斯大林执政期间,所有权力都集中在他一个人手里,即便是贝利亚、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也都仅仅知道自己所负责的那一块事务,所以为了修正错误,他提出了反对斯大林的口号。

四是为了报仇解恨,斯大林以前视他为小丑。1949年,为了平衡权力,斯大林将赫鲁晓夫从乌克兰招往莫斯科,使之成为斯大林核心集团,并且在最后几年里,斯大林处理公务基本上都是在通宵达旦的宴会上进行。斯大林习惯将核心集团召集到克里姆林宫看他最喜欢的美国西部牛仔电影,然后于凌晨1点左右到自己的别墅中聚餐,并经常将赫鲁晓夫等人灌的酩酊大醉。斯大林还喜欢叫他们跳舞取乐,赫鲁晓夫不得不为他表演乌克兰的传统舞蹈戈帕克。所以,为了报仇解恨,上台后的他极力反对清算斯大林。

所以说,小编认为,斯大林与赫鲁晓夫无所谓谁对谁错,究其原因,都是为了政治统治的需要,是时事造就了他们,也是他们成就了时事,并且两人也是苏联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人物。


葛大小姐




斯大林,苏联历史上最强势的人物。赫鲁晓夫,被誉为“强势又灵活”的领袖。

这两人之间,是上下级关系,是发令者和执行者的关系。那他们之间关系如何呢?

看似很亲密,其实很一般。

斯大林信任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并没有感恩戴德



斯大林出生于1878年,成名要比赫鲁晓夫早多了。当赫鲁晓夫参加革命时,斯大林已经是一方巨擎了,在苏联已经很有影响力了,是红军西南方面军的政委。

在赫鲁晓夫的早年政治生涯中,是反对斯大林的,他参加了列夫·托洛茨基的反对斯大林路线的组织,这是他“政治上的污点”,后来的他坚决不承认。

和斯大林关系的拉近,是赫鲁晓夫进入了斯大林工业学院,此时,斯大林风头正劲,但学校仍然有着造反派,赫鲁晓夫快速和这些人拉开了距离,并且积极响应学校党委攻击这些右派分子,这给他积累了政治资本。学校期间,赫鲁晓夫认识了斯大林的老婆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这为赫鲁晓夫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看得出来,赫鲁晓夫对于关系处理很敏感,知道什么时候反对什么人,知道该结交什么人。




随着政治资本的积累,还有政治人脉的增加,赫鲁晓夫逐渐进入了斯大林眼中,赫鲁晓夫是费力表现,而斯大林是暗暗观察。

1935年,在莫斯科地铁修建时,赫鲁晓夫的认真打动了斯大林,因此被任命为莫斯科州州委书记。当1935-1339年的大清洗时,赫鲁晓夫的机会和痛苦一起来了,一方面,赫鲁晓夫坚决地执行斯大林的清洗政策;另一方面,赫鲁晓夫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因为清洗人员中,有很多他认识的人,包括亲朋好友。

两相比较,赫鲁晓夫坚决向认识的朋友们开了刀。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影响了赫鲁晓夫后半生。从这时候起,赫鲁晓夫从心底深处多了对斯大林的仇恨,表面上还是笑嘻嘻。

从赫鲁晓夫后来的表现来看,大清洗运动,赫鲁晓夫是反对的,但同时他为了讨好斯大林,又表现出坚决的支持力度。

二战期间,赫鲁晓夫功绩一般,斯大林却没有处理过赫鲁晓夫



因为在大清洗期间的表现,1937年,赫鲁晓夫被任命为乌克兰地区党委书记。在这里,他清除异己,大力抓捕各类人员,打的旗号就是“肃反”。

赫鲁晓夫的手腕硬的吓人,无数乌克兰人遭了殃。

德军开始了他们的“巴巴罗萨计划”后,在乌克兰的赫鲁晓夫首先面对了德军冲击。赫鲁晓夫等人坚持“能守住”,最后证明,除了突围和逃跑,赫鲁晓夫等人啥也做不了,德军实在太强悍。

但是,斯大林并没有追究赫鲁晓夫的过错。

1942年5月12日,铁木辛哥和赫鲁晓夫在哈尔科夫一带,向那里的德军发起了一场大反攻,共有64万红军投入战斗,史称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只是,战役并没有成功,而且苏军损失了26.7万人,其中20万人被俘虏。

这一次,斯大林再次没有追究赫鲁晓夫的责任。这之后,赫鲁晓夫不在前线工作了,而是在后线做些“审德国犯人”的事情。

看来,斯大林对赫鲁晓夫还是很不错的,至少看起来很信任赫鲁晓夫。

二战结束后,赫鲁晓夫继续维护着和斯大林的关系



在反攻德国时,赫鲁晓夫和军队一起参加了库尔斯克战役,成功收复了乌克兰。赫鲁晓夫也被任命为乌克兰第一书记。

这之后,赫鲁晓夫为了管理的方便,送不少人下了阎王殿。后来,赫鲁晓夫进了斯大林的中央高层圈子。

在斯大林活着时,无论何时,赫鲁晓夫都以斯大林马首是瞻,鞍前马后,不厌其烦,于是,赫鲁晓夫渐渐成为了斯大林最亲密的左右手。

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真面目出来了



在斯大林活着时,赫鲁晓夫什么时候都认为斯大林是正确的。斯大林死了以后,赫鲁晓夫嘴脸完全变了。

先是否定斯大林,并给肃反运动中的人,进行翻案。这事做的没问题。但是,如果在斯大林活着时,就反对肃反,去说服斯大林,岂不更好?

再后来,赫鲁晓夫又做了一个非常出格的举动,将斯大林遗体从列宁墓拉了出来,这表明了立场,斯大林不够资格睡到这里。

这仇恨得多深啊,才能做出这种事情?



通过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接触经历,以及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的表现,都说明这两人的关系并不是亲密无间,斯大林信任和赏识赫鲁晓夫,而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没有太多的感恩戴德。

如果泉下的斯大林有灵,看到自己的遗体都被赫鲁晓夫移出了列宁墓,估计哭的心都有,这都什么人啊!


蓝风破晓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赫鲁晓夫的政治生涯,严格是从1925年开始的,当时他31岁。

1925年7月,赫鲁晓夫被任命为斯大林诺(以前的尤索夫卡)附近的彼得罗夫-马林斯基区的党委书记。不久之后,他又作为斯大林诺的几位代表之一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十四届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

随后,赫鲁晓夫提升的很快,1928年就担任乌克兰中央委员会组织部部长。

原因很简单,赫鲁晓夫得到乌克兰党委书记拉扎尔·卡冈诺维奇的赏识。

虽然在1929年,赫鲁晓夫在学习期间认识了妻子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但一般认为对他政治生涯作用不大。

因为斯大林对妻子的朋友毫不重视,因为他妻子根本不是政治人物。

卡冈诺维奇是赫鲁晓夫发达的重要人物,1932年他成为莫斯科党组织在卡冈诺维奇身后的第二书记;1934年他被任命为莫斯科市的党组织领导并入选苏共中央委员会。



赫鲁晓夫同斯大林搭上关系,主要从1934年开始的。

当时斯大林搞大清洗,赫鲁晓夫则是斯大林路线最起劲的鼓吹者之一。

赫鲁晓夫此举目的应该只是为了自保。

在莫斯科市委和省委党组织的38名高级官员中,只有3人得以幸免。在莫斯科地区的其他城市与地区的总共146名党委书记中,有136人“被镇压”。赫鲁晓夫的回忆录中说“几乎所有和我一起工作的人都遭逮捕。”



由此,赫鲁晓夫得到斯大林的认可,开始脱离卡冈诺维奇的阵营,成为中央领导人之一。

1937年底,斯大林任命赫鲁晓夫为乌克兰第一书记,由此成为他的亲信人物。

斯大林对赫鲁晓夫能力是很认可的,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材。

在战争期间,赫鲁晓夫也受到斯大林的重用。

赫鲁晓夫表现的很不错,也算忠诚。比如初期惨败的基辅会战,赫鲁晓夫和谢苗·布琼尼、谢苗·铁木辛哥等坚持到德军逼近基辅城下,这才撤退逃走。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赫鲁晓夫虽不是指挥官,也完成了份内的工作:检查部队的战备与士气情况,亲自审讯德国俘虏,征召战俘中的一些人进行宣传工作。

期间,赫鲁晓夫有一次差点被炸死,由此得到斯大林的认可,认为他不怕死。

库尔斯克会战,赫鲁晓夫表现也很出色,协助朱可夫完成了作战任务。

战争期间,1943年3月11日赫鲁晓夫儿子列昂尼德作为战斗机飞行员,在战斗中牺牲。

斯大林对赫鲁晓夫的痛苦比较理解,更重要他。

战争结束以后,赫鲁晓夫开始担任乌克兰第一党委书记。

1949年,赫鲁晓夫被调回莫斯科,成为5大领导人之一。

斯大林对赫鲁晓夫有特殊的偏爱:他经常召集赫鲁晓夫一起娱乐,到克里姆林宫看他最喜欢的美国西部牛仔电影,然后于凌晨1点左右到自己的别墅中聚餐,并经常将赫鲁晓夫等人灌的酩酊大醉。斯大林还喜欢叫他们跳舞取乐,赫鲁晓夫不得不为他表演乌克兰的传统舞蹈戈帕克。


总体来说,直到斯大林死前,他和赫鲁晓夫的关系都是不错的。


萨沙


斯大林和赫鲁晓夫说前苏联领导人的上下届关系,要说关系好坏,得从两方面看。

从工作上看,斯大林对赫鲁晓夫有提携之恩,赫鲁晓夫应该对期大林感恩戴德,但事实又不是,因为斯大林很不尊重赫鲁晓夫,多次在公开场合羞辱赫鲁晓夫,甚至在宴会上提议让赫鲁晓夫跳舞助兴,当赫鲁晓夫洋相百出的跳起果拍克舞时,估计心理早把斯大林骂的体无完夫了,所以呢从工作角度看,赫鲁晓夫和期 大林关系不会好。

撇开工作从私人角度看,赫鲁晓夫更是恨透了斯大林,在二战时,期大林曾强令赫鲁晓夫守基辅,结果基辅惨败,赫鲁晓夫差点成了德军的刀下之鬼,你说赫鲁晓夫能对斯大林有好感吗?但是赫鲁晓夫是个有城府的政治家,很能忍,没有表现出来,在斯大林活着时,对期大林百依百顺,像个绵羊。

斯大林死后,准备多年的赫鲁晓夫依靠朱可夫夺权成功,立即露出来了狰狞面目,居然把期大林的尸体从水晶棺里拿出烧掉,彻彻底底的否定了期大林,不得不说这事做绝了。

赫鲁晓夫否定了斯大林,在今天的角度看是错了。

斯大林活着时,斯大林赫鲁晓夫是同志加战友的关系,可期大林一死,两个人的关系就成了仇敌,这就是政治。


天宇的文史情怀




关于斯大林与赫鲁晓夫的关系,前苏联解体后,国家档案资料无力保管,被世界史学界抢购一空。流传出的秘密资料,记载了斯大林与赫鲁晓夫的一切。



斯大林在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的第六年,苏联出现危机,人民处在饥饿中,苏联出现了反对斯大林的右派,对于斯大林的政治路线,赫鲁晓夫坚决反对,那时的赫鲁晓夫,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



赫鲁晓夫的政治生命,刚开始并没有登顶苏联宝座的任何条件。在斯大林的执政早期,赫鲁晓夫是个坚定的反对派。1936年,斯大林发动的苏联清洗运动到了高潮,从高层到地方,一批人倒下了。看风使舵的赫鲁晓夫拜倒在斯大林脚下,以莫须有的罪名污告37名高官,其中包括苏联高层的九名领导。为斯大林的清洗运动摇旗呐喊。



赫鲁晓夫得到斯大林的提拔,也因此有了接近斯大林的机会。赫鲁晓夫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诺维娜娃是赫鲁晓夫最疼爱的女儿,就读于斯大林工业学院,爱上大自己40岁的斯大林,那年诺维娜娃刚满20岁。怀孕后的诺维娜娃辍学,与斯大林成为不记名夫妻,一年后,生下一子。



赫鲁晓夫为了自己的政治生命,暗中支持着女儿的婚姻,赫鲁晓夫成功获取莫斯科州的党委书记。从此一步步踏上权利的征途。春风得意的赫鲁晓夫,小女儿诺维丽莎进入苏联陆军总部工作。大儿子也进入了空军13师。



斯大林与赫鲁晓夫长女住在莫斯科郊外的别墅里,一个晚上,斯大林在别墅与赫鲁晓夫,贝利亚等人聚餐,情绪高涨的斯大林大醉,第二天早晨,斯大林发现诺维丽莎一丝不挂地睡在自己身边。也许是个政治阴谋,两年后,赫鲁晓夫的小女儿和斯大林生下一个女儿。



至此赫鲁晓夫真正成为斯大林的心腹。苏德战争的爆发,是斯大林与赫鲁晓夫走向分裂的开始。二战中的德军,强势地对苏联发起进攻。战争的开始,苏军一直处于败退的守势。不巧的是,斯大林的长子与赫鲁晓夫的儿子同时参加了这场战争。



斯大林的长子雅科夫是个英勇的苏联军人,与德军的激烈战斗中被俘。在德国集中营里,雅科夫坚贞不屈,无愧战斗民族的光荣。赫鲁晓夫的儿子同样被德军俘虏,背叛了国家,这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给苏联带来了很大影响。



赫鲁晓夫的儿子叛国,国际影响恶劣之极,赫鲁晓夫虽然有两个儿子,小儿子患有先天性疾病。赫鲁晓夫恳求斯大林放过自己的儿子。斯大林没有答应,为了处理赫鲁晓夫的儿子,斯大林咬牙让自己的长子雅科夫以身殉国,雅科夫在德国集中营服毒自杀,成为苏联人民永远难忘的英雄。



斯大林并没有放过赫鲁晓夫的儿子,派出特工六队,秘密奔赴德国,暗杀了赫鲁晓夫的儿子。这也成为斯大林与赫鲁晓夫的彻底分手。



1953年3月五日夜,斯大林别墅,赫鲁晓夫,贝利亚,布尔加宁等合谋,给酒后的斯大林投下心脏猝死药物,一代伟人含恨九泉。


白这个颜色


斯大林是个伟人,二战中领导苏联人民进行反抗德军入侵的英雄。人无完人,斯大林也有缺点:脾气暴,疑心重。很多人不敢在他跟前说实话,很多人莫名其妙就在苏联消失了。

斯大林活着的时候怀疑这个不忠心,怀疑那个要夺权,最后精心选定的自己的接班人却在自己死后开始批判他,声讨他,说他是暴君,把他从水晶棺里刨出来火化掉。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赫鲁晓夫。

斯大林活着的时候,大家都战战兢兢怕被清除,所以都拼命在斯大林跟前表现自己,竭力想取得斯大林的信任,赫鲁晓夫就是其中一个。

赫鲁晓夫在斯大林跟前可谓是语录不离手、伟大不离口,生前喊"父亲",死后下毒手。

其实赫鲁晓夫没有什么学问,只念过四年学,连小学都没有毕业,除了溜须拍马,别的本事没有。赫鲁晓夫年轻时候也没有什么成就,多数时间都是在厂里混日子,谁也没有看好这个每天吊儿郎当的家伙。如果不是他在19岁之后,投身政治,这辈子恐怕连老婆能不能娶上都成问题。

俗话说选择大于努力,赫鲁晓夫参加了布尔什维克,人生开始出现曙光。赫鲁晓夫后来工作的单位偏巧斯大林的老婆也在那,他就竭力讨好斯大林老婆,经常省吃俭用跟人家买首饰,买衣服,买零食吃。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赫鲁晓夫的努力没有白费,开始得到斯大林的信任,从此平步青云。

打那以后,赫鲁晓夫开始拼命在斯大林跟前表现,在各种场合不厌其烦歌颂斯大林,在报刊杂志上赞美斯大林。反对斯大林的人,甚至说了几句牢骚话的人,哪怕是赫鲁晓夫的挚友,也会被他告密。而被揭发者轻则流放到西伯利亚、九死一生;重则被克格勃关照、永远消失。

有一天斯大林交给赫鲁晓夫一份名单,上面都是反动分子,赫鲁晓夫明白斯大林是在考验他,自己的命运就会迎来转机。赫鲁晓夫毫不犹豫地带人把面名单上的人抓了起来,当着斯大林的面亲手枪毙,其中就有自己的至亲好友。从那以后,赫鲁晓夫开始飞黄腾达,被提拔为莫斯科市委书记。

当时的国内外形势非常复杂,英法把苏维埃当做洪水猛兽,时刻想颠覆苏联政权。国内旧体制的官员也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不断兴风作浪。党内一些野心家也蠢蠢欲动,想篡党夺权。赫鲁晓夫在危难时候坚定站在斯大林一边,坚决维护斯大林的领袖权威,对斯大林清除叛徒、内奸的行动坚决支持。打击反党分子的时候,赫鲁晓夫比斯大林还坚决,斯大林杀敌犹豫不决的时候,赫鲁晓夫总是说"交给我"、"让我来"。

有段时间赫鲁晓夫不辞辛劳、清除叛徒,以至于身体都累出毛病,住进医院。可是斯大林一个电话,赫鲁晓夫拔掉输液针头就溜出了医院。斯大林心疼地说,辛苦你了孩子。赫鲁晓夫总是拍拍胸脯说,我没事,伟大的父亲。

二战前夕,苏联国内的反对派非常"猖狂",斯大林对他们的清除也加快了步伐。苏联国内一共有130多万人被捕,近70万人被杀害。赫鲁晓夫不辞辛劳为斯大林镇压反对派,可谓是杀人杀得手抽筋。为了取得斯大林的信任,斯大林做的一切指示,赫鲁晓夫都无条件拥护。据说当斯大林在苏德战争期间处死赫鲁晓夫长子列昂尼德的时候,赫鲁晓夫都为斯大林竖起大拇指大加称赞,说他为民除害,为国除奸。

儿子死后为了让斯大林高兴,赫鲁晓夫在斯大林跟前喝得烂醉如泥为斯大林跳舞,逗得斯大林哈哈大笑。赫鲁晓夫还让自己在家守寡的儿媳妇到斯大林跟前跳舞,斯大林对赫鲁晓夫的忠心赞不绝口。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赫鲁晓夫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巨大成功,他击败了所有竞争者,如愿成了斯大林的接班人。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成了苏联最高领导人。

可是斯大林尸骨未寒,赫鲁晓夫就露出了狐狸尾巴。

1956年2月,苏共20大召开,赫鲁晓夫在大会上做了5个小时的秘密报告,报告中把斯大林说成是独断者、暴君、刽子手,战争狂热者,镇压少数民族的屠夫。还说斯大林搞个人崇拜,破坏了民主集中制。赫鲁晓夫的报告让代表们目瞪口呆,心说这个斯大林的儿子怎么吹响了反斯大林的号角,太不可思议了。

有人写纸条问他,斯大林作恶的时候你搞啥子去了。赫鲁晓夫念了念纸条,然后说,谁写的,请站出来,我绝对不杀你。吆喝老半天也没有人出来承认。赫鲁晓夫大笑着说,看,我这么民主你们都不敢站出来,你们可以想象我当时的处境了吧。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孔子也说,跟你最好的人就是最可能背后捅刀子的人,赫鲁晓夫跟斯大林的关系就是最生动地证明。


历来现实


诚邀,如题。赫鲁晓夫和斯大林的关系,正应了那就古话——人走茶凉

赫鲁晓夫在斯大林生前,吹捧斯大林是自己的“生身父亲”,一向受到斯大林的信任,培养为接班人,可在斯大林逝世之后,赫鲁晓夫却大反斯大林,于是我们不禁要问,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究竟有着怎样的爱恨情仇呢?

小编以前看过俄罗斯退役少将,瓦季姆·乌季洛夫的回忆录,书中提到了这样一段故事,小编以为可以解释赫鲁晓夫和斯大林的关系。

原来这与赫鲁晓夫的儿子有关。

赫鲁晓夫与第一个妻子生的儿子列昂尼德·赫鲁晓夫因为混迹于土匪,被判死刑,决定枪决,只因他有一个当乌克兰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的父亲,逃脱了惩治。然后,列昂尼德戴罪上了前线,当上了一名飞行员并在一次战斗中,列昂尼德成了德国人的俘虏,后来被苏联特工押回国内。

此时作为父亲的赫鲁晓夫是怎么想的?当然是救他

可是斯大林不同意,斯大林在对列昂尼德的审判中投了支持处死的一票,在他的影响下,贝利亚,谢尔巴科夫,阿巴库莫夫等苏联高层都同意枪决这个叛徒,赫鲁晓夫孤掌难鸣,只得看着儿子死去。

我们可以猜测,此时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已经有了仇恨,只不过权力不如他,所以一直隐忍罢了。是以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继承了苏联最高权力,这时候才慢慢回过头来收拾反对他的人,包括他的恩师,斯大林

以上就是小编的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在斯大林去世前,赫鲁晓夫一直是斯大林忠心的追随者,由于斯大林的性格十分多疑,赫鲁晓夫一直畏惧非常斯大林。


赫鲁晓夫出生于俄罗斯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砖厂工人,母亲是一位农村家庭妇女。在沙皇统治时期,赫鲁晓夫参加过一系列的反对沙皇的运动,为以后从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十月革命爆发后,赫鲁晓夫开始踏上了从政之路,在第二年加入了苏共的布尔什维克阵营。

斯大林上台前,赫鲁晓夫一直在地方上任职,在苏联国内的名气并不大。斯大林上台后不久,赫鲁晓夫受到卡钢诺维奇的提拔,在乌克兰平步青云,做到了部长的职位。


这期间赫鲁晓夫和斯大林的交集并不多,斯大林高高在上,赫鲁晓夫只是一个加盟国的重要官员,却不是苏联中央的重要官员。


一直到1929年,赫鲁晓夫在莫斯科遇到了他的“幸运彩票”,才开始受到了斯大林的重视。

赫鲁晓夫的“幸运彩票”就是斯大林的妻子阿利卢耶娃,阿利卢耶娃在1929年进入斯大林工业学院学习,赫鲁晓夫也刚好在1929年进入斯大林工业学院深造。


两个人因此成为了同学。在工业学院期间,赫鲁晓夫一直坚持拥护斯大林,给阿利卢耶娃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阿利卢耶娃的推荐下,从1930年开始,赫鲁晓夫开始在莫斯科任职,到了1935年赫鲁晓夫已经做到了莫斯科州的第一书记。

在1935年之前,赫鲁晓夫一直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根本没有太多的机会同斯大林接触。但是从1935年开始,赫鲁晓夫和斯大林的交集逐渐多了起来,赫鲁晓夫的仕途也越来越顺畅。


1934年之后苏联爆发了大清洗运动,赫鲁晓夫为了取悦斯大林,充当了大清洗运动的急先锋。赫鲁晓夫所在的莫斯科州,是大清洗最严重的州之一。莫斯科州的38名高级官员有35人遭到清洗,146名书记有136人被镇压,赫鲁晓夫几乎把莫斯科州的领导班子换了一个样。

斯大林对于赫鲁晓夫非常的满意,任命他做了乌克兰的第一书记,前去乌克兰组织大清洗运动。赫鲁晓夫在乌克兰逮捕了数百万人,几乎把乌克兰的政府人员全都换了一个遍。


到了二战爆发后,赫鲁晓夫和斯大林出现了一次不愉快,赫鲁晓夫的儿子因为叛国被斯大林处决,赫鲁晓夫的儿媳也被斯大林抓捕。


赫鲁晓夫苦苦求情没有奏效,赫鲁晓夫非常的愤怒,从此开始怨恨斯大林,但是在公开场合,赫鲁晓夫仍然称斯大林为“再生父亲”。

斯大林晚年把赫鲁晓夫调回了莫斯科,赫鲁晓夫成为了斯大林核心集团的一员。由于斯大林的性格多疑,赫鲁晓夫一直很害怕斯大林。


有一次赫鲁晓夫去找斯大林,发现斯大林在处理文件,赫鲁晓夫赶紧悄悄地坐下,直到斯大林呼喊他的名字,他才敢靠近桌子。在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恐惧逐渐转化成了对斯大林的报复。

斯大林去世三年后,赫鲁晓夫掀起了反对斯大林的运动,公开批评斯大林个人崇拜,后来赫鲁晓夫甚至将斯大林的尸体迁出了列宁墓。


斯大林是赫鲁晓夫的伯乐,也是赫鲁晓夫的仇人,赫鲁晓夫报复斯大林的行为,在当时产生了极大影响,很多斯大林的支持者都纷纷公开反对赫鲁晓夫。到了1964年,赫鲁晓夫被勃列日涅夫赶下台,在寓所里面度过了余生。


历史总探长


历史课本中有一张有趣的图片,那就是苏联的领导人拿着玉米棒,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就是赫鲁晓夫。提起他,就不得不提起另外一位苏联领导人,那就是斯大林。作为继承斯大林衣钵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情感是怎样的?这两者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为何赫鲁晓夫要反对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斯大林呢?

最初的开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同志坚定不移的强烈跟随者,可以说是雷打不动地且矢志不渝地支持斯大林。斯大林并不是运气爆棚的选手,他累积到最后的地位是靠自己一步步的努力的。因此再斯大林的从政生涯中,遭受过许多反对或者说是质疑的声音。因此从始至终坚挺他的赫鲁晓夫自然被他视为了心腹。

之所以能够担任这么重要的官职,也是靠着自己的工作换来的。斯大林在1934年发动大清洗运动,在这中间帮助最大的要数赫鲁晓夫、贝利亚等人。

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的反对者,但是赫鲁晓夫和贝利亚等人坚定的支持斯大林,并且成为了他的左臂右膀。

赫鲁晓夫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莫斯科州,开始了大规模的清洗运动。基本上所有的同事,没有几个能完好的剩下。就连列宁时期的一些元老,也被赫鲁晓夫不断攻击。

在这一时间段内,可谓是斯大林和赫鲁晓夫的蜜月时期。只要斯大林指哪,赫鲁晓夫就可以打拿。比如说赫鲁晓夫后来被调往乌克兰地区时,乌克兰的清洗运动又被再一次的加速。当然最后的结局并不是某件事情而突然引发的,而是许多事情层层叠加最终触动的。

第一件事情就是与德国作战,苏联损失惨重。德国实行巴巴罗萨计划下,赫鲁晓夫管理的基辅地区一度受到威胁,可以说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在这种情况下,及时放弃会比死守来的更明智。但是斯大林执意让赫鲁晓夫坚守,但是最后赫鲁晓夫和极小一部分人逃出来了,但是将近7倍的人却变成了俘虏。

这样的收场让自信心本来爆棚的斯大林备受煎熬,于是斯大林就将矛头转向了赫鲁晓夫。虽然他没有采取实际行动来对赫鲁晓夫进行处罚,但是两者的芥蒂还是隐藏下了。这根刺一直埋在赫鲁晓夫的心里,他深深地感受到了与斯大林之间的隔离。

但是这件事不足以最终导致他们友谊的破裂,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赫鲁晓夫的儿子去世。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官方的说法是赫鲁晓夫儿子去世的原因是坠机。

但是其实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当时赫鲁晓夫的儿子参加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当时的战局时常紧张,且各方都在苦苦煎熬之中。于是不知为什么,有关于赫鲁晓夫儿子当了叛徒的风言风语就突如其来地流传起来。这可以一下子引起斯大林的注意了。他可是个“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的角色,于是当即就派遣了杀手去暗杀赫鲁晓夫儿子。风声不甚走漏,爱子如命的赫鲁晓夫马上向斯大林求饶,但是斯大林并没有看在被自己视为左膀右臂的但赫鲁晓夫的面子上,就此打住,而是一意孤行。于是,赫鲁晓夫的儿子还是死了。

赫鲁晓夫在得知儿子的死讯之后,万分痛苦,但是又不能对此有什么强烈的反应,否则斯大林一定会牵连到自己身上的。

于是在种种的行为之下,赫鲁晓夫内心对斯大林的不满已经到达了顶峰状态,但是却不能有所表示,只能憋着。赫鲁晓夫就像是蓄势待发的豹子,只要时机到了,他一定刻不容缓地就反击。

最后终于来到了撕破脸的阶段。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如愿以偿地当上了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其实与赫鲁晓夫一同竞争的还有马林科夫胜利告终。最后赫鲁晓夫依托朱可夫元帅最终成为了苏联的第一主席,马林科夫所有的努力功亏一篑。

赫鲁晓夫扬眉吐气的时光终于来了。1956年,赫鲁晓夫召开苏共20大会议。赫鲁晓夫进行了秘密会议,他激情澎湃地多次抨击个人崇拜问题,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指向性非常明显。从此之后,苏联正式进入反对斯大林的时代。

从密友到不共戴天的敌人,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友谊最终还是走向了破裂,不得不说,岁月真是捉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