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为何不肯拿德军元帅交换其被俘的长子?

统治心灵


在谈及斯大林为什么不用德国元帅卢保斯交换自己的儿子雅科夫之前,我们先认识下卢保斯这个人。

1940年12月,德国制定了绝密的"巴巴罗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为掩护,在德国一举拿下西欧后,在挥师向东以强大的军力进攻苏联,夺取苏联的石油资源。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开始实施绝密的"巴巴罗萨"计划。动用了190个师,550万军队,并将德军划分三个集团军群,从苏联西部边境的北部、中部、南部三个方向以闪电战的方式突然进攻苏联。至此,苏德战争全面爆发。由于德军是以闪电战的方式进攻苏联,战争初期苏军一路溃败,溃不成军,损失了250多万军队,60多万苏军被俘虏。那么你知道"巴巴罗萨"计划的制定者是谁吗?正是当时任德军第六集团军指挥官的卢保斯。后卢保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投降被俘。

1941年7月16日,作为斯大林长子的苏军第14坦克师中尉军官雅科夫,也在苏德战争爆发后被俘,徳军很快发现了他是斯大林儿子。后来希特勒通过瑞典红十字会,向斯大林提出用雅科夫交换卢保斯元帅的请求,但被斯大林一口回绝。斯大林说:"我决不能用一个元帅,挽回一个士兵。"

我认为斯大林之所以这么做,首先,卢保斯是希特勒的重要将领之一,更是希特勒发动对苏战争"巴巴罗萨"计划的制定者。其次,当时苏联有几十万军人被俘,斯大林何以会用德军一个元帅换回自己的儿子,何况当时德国正在进攻苏联,苏联人民正在浴血奋战。假如斯大林真的那样做定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再次,从斯大林的个人性格上来讲,他有着常人不能比的坚强的革命斗至,不可能因为自己的私利来换回自己的儿子,这决不是斯大林的性格。


猪猪谈史


二战期间,在苏德战争中,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长子——雅可夫·朱加什维利被德军俘虏。

当希特勒得知雅科夫真实身份后,提出用他交换被苏军俘虏的德军元帅保卢斯。

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斯大林断然拒绝了,“以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态度对希特勒说“NO”!

斯大林难道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我国古代有“皇家爱长子,百姓爱幺儿”之说,按照传统观念,斯大林的长子相当于我国古代的皇太子,斯大林为何不肯用德军元帅交换儿子呢?

(斯大林)

咱们先了解一下斯大林儿子的情况:雅科夫·朱加什维利(1907~1943)是斯大林的第一任妻子所生,生下儿子不久母亲就去世了,雅科夫是被舅妈一手带大的。

当时斯大林从事革命活动,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根本无暇照顾儿子。

雅科夫就这样一天天长大,险恶的环境造就了他刚毅的性格。

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苏联汽车制造厂工作,1937年,他和大学恋人结婚,一年后生下小女儿加利娅,这一年雅科夫30岁。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雅科夫立即投笔从戎在苏军第十四坦克师服役。

一个月后,德军元帅保卢斯侦知雅科夫的真实身份,设下埋伏俘虏了雅科夫。

(保卢斯元帅)

然而天道循回,1943年2月2日,作为俘虏斯大林长子的德军元帅保卢斯被苏军俘虏。

俘虏德军元帅是一个标志性的胜利,因为保卢斯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最高指挥者,此役苏军共俘虏9万多名德军官兵,保卢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位被俘虏的德军元帅。苏军狠狠打击了德国法西斯的嚣张气焰。

保卢斯是希特勒的心腹爱将,希特勒把攻下斯大林格勒重任交给了他,“头三脚”踢好关系重大,但保卢斯的“第一脚”踢在了斯大林这块铁板上。

这是希特勒万万没想到的,为了鼓舞德军士气,希特勒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向斯大林提出了用雅科夫交换保卢斯的建议。

当时斯大林是这样回复希特勒的:“我不喜欢用一名将军交换一名士兵”。

(斯大林和儿子、孙女)

希特勒从父子亲情方面没想到斯大林会说这种话。如果雅科夫和斯大林没有父子关系,估计希特勒也不会有这种提议。斯大林说出上述一句话也不为过——毕竟士兵不能和将军划等号。

原来斯大林此时把国家命运看的比儿子更重要,这源于一个政治家的胸怀。

斯大林不是冷血动物,但他深知此时行使的权力是苏联人民赋予的,他的理智战胜了亲情。惩罚和利用保卢斯做宣传意义重大,这样能给德军高级将领造成巨大的压力。

如果答应交换无疑鼓励侵略者,基于以上想法,斯大林拒绝了希特勒的建议。

可以肯定地说“斯大林是爱自己儿子的,他也多次派人设法营救。

毕竟斯大林不是三国时期的袁绍,当初袁绍的小儿子得病,他竟然在家中伤心守着儿子,甚至推迟军事行动,所以袁绍没有做大做强,最后被曹操击败。

(左二雅科夫)

假如斯大林答应希特勒的建议,一旦交换回自己的儿子,希特勒就会大造舆论,说斯大林为了救儿子不计得失,苏联军队的士兵会怎样想,老百姓会怎样想?

这是希特勒为斯大林挖的一个坑,希特勒才不怜惜保卢斯元帅的生命呢。

斯大林为了打消希特勒痴心妄想,最后说道:“战争没有战俘只有叛徒”,言外之意别再打我儿子的主意了。

也许就是这句话成了压垮雅科夫的最后一根稻草,没过多久,斯大林的长子雅科夫在德国纳粹集中营开枪自杀,卒年36岁。


秉烛读春秋


斯大林的长子雅科夫被德军俘虏,德军发现他是斯大林的长子后,提出用他来交换被苏军俘虏的德国元帅保卢斯。不过,当时斯大林并不同意,并且回复说,我不能用一名元帅来交换一名士兵。

(雅科夫被俘旧照)

那么,斯大林为什么不用保卢斯交换雅科夫呢?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因为这不是等价交换吗?

要知道,雅科夫毕竟是斯大林的儿子,虽然他和斯大林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两人的感情可能不是很深,但他毕竟是“嫡长子”,斯大林对他也是寄予厚望的,更不可能连自己儿子的命都不管。也就是说,雅科夫在斯大林心中,重量是很大的。

反观保卢斯,他虽然是元帅,不过,当一个元帅在当了俘虏以后,其实已经与一个平常人无异了。就算斯大林把他送回德国,也宣告他军旅生涯的结束。因为他是一个投降变节的人,德国不可能让一个投降变节的人担任军中统帅,甚至还可能判他的刑,或者把他杀掉。总之,他不可能再在军队里发挥任何作用。既然不发挥任何作用,那他就没什么重量了。

如此看来,斯大林用保卢斯换自己的儿子,不但不是折本买卖,似乎还赚了一些。

那么,为什么斯大林却说不愿意用一个元帅来换一个士兵呢?

通常的解释是,斯大林是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着想的。作为苏联的最高统帅,如果为了自己的儿子,把保卢斯放回去了,一定会遭到全国人民的议论。大家一定会说,斯大林的私心太重了。数百万战士可以在战场上牺牲,但斯大林却舍不得一个儿子的命。这样一来,自然会涣散整个苏军的斗志。虽然保卢斯回去后,肯定不会再担任统帅,用保卢斯换雅科夫并不亏。但是,全国人民不会这么想,他们一定会觉得是亏了。而苏军吃的这个亏,是最高统帅斯大林造成的。

(斯大林旧照)

这个解释,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为什么说不完全呢?因为这个解释并不符合斯大林这个人的性格,以及当时他的处境。

事实上,如果当时不是爆发了苏德战争,很可能斯大林作为苏联最高统帅的位置已经保不住了。因为在此之前,由于苏联政治斗争异常残酷,斯大林开展了“大清洗”运动。这场运动,按照西方的说法,清洗了近两千万人。不过,按照俄罗斯安全部的统计,被判刑的只有130万人到150万人。中国苏联史专家吴恩远认为,被镇压的不超过350万人,杀掉的有80万人。但不管怎样,这个数据都是庞大的。

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虽然斯大林这样做,是为了排斥异己,巩固自己的权位。但其实也在国内造成了巨大的动乱,巨大的怀疑和不安。这种怀疑和不安,是直接指向斯大林的。也就是说,如果苏德战争不爆发,苏联国内的民众,以及政治上的敌对派,一定会把斯大林赶下台。就算斯大林最信任的人,当时对斯大林最巴结的人,也可能很快走到斯大林的对立面。

斯大林是突发脑溢血去世的。但是他的脑溢血发作后,当时他最信任的人之一贝利亚却下达了不予施救的命令。也就是说,贝利亚其实是巴不得斯大林死的。

另一个斯大林最信任的人赫鲁晓夫,在斯大林生前,积极拥护斯大林的“大清洗”政策,而且是斯大林“大清洗”的坚决执行者。可是斯大林一去世,他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对斯大林进行全盘否定。

(赫鲁晓夫旧照)

就算是苏德战争,赫鲁晓夫也对斯大林极力否定。在赫鲁晓夫的回忆录里曾记载,苏德战争爆发的前两周里,斯大林一直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他的眼中写满了恐惧。直到大家鼓励他,他才走出来,承担起了带领大家打卫国战争的重任。

贝利亚和赫鲁晓夫都是斯大林的亲信,他们尚且那样对待斯大林,可见,在苏德战争之前,斯大林确实已经落入了极度的信任危机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胜苏德战争,是斯大林解除危机,重新赢得拥戴,重新确立自己领袖地位的唯一办法。

所以我们看到,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虽然莫斯科危险异常,但是斯大林坚持不撤退,坚决和莫斯科共存亡。

既然如此,斯大林就不能做出任何一点有损于树立个人权威的事情。在他的儿子性命和个人的政治前途的选择上,斯大林肯定会选择后一点。斯大林不救儿子雅科夫,他只想救另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自己。

(参考资料:《苏联史论》《大失控与大混乱》等)


张生全精彩历史


在苏德战争爆发不久,斯大林的儿子就被德军所俘虏,其实作为斯大林来说,他也很想救自己的儿子,但是如果用一个元帅去换自己的儿子,感情上可以说的过去,但从政治上说是绝对不可的,作为一个政治家,这个分寸还是要把握好的,如果斯大林用元帅换回自己的儿子,那么在苏德战场上牺牲的那些士兵家属会怎么想呢?这是作为一个政治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当然作为斯大林也想办法营救自己儿子,但终归德军看守太严没有实施,后来他的儿子自杀了,这对于斯大林来说,确实是感情上无法弥补的伤痛,斯大林为了卫国战争的胜利,个人的这点牺牲还是值得的,这也是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有素质,我们都是政治家心狠手辣,其实作为政治家对待自己的事也同样绝不手软。

最后还是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斯大林本人吧。

说到前苏联的领导人斯大林,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实就是在世界范围之内,斯大林也是名扬天下,斯大林的成名主要得利于在卫国战争期间,他带领着前苏联人民,战胜了法西斯德国,挽救了苏联。

先说一下斯大林的功绩。

一,要说斯大林的功绩,主要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大举进攻苏联,在战争初期,德国长期直入,短期内苏联就失去了大片国土,以至于在后来德军包围了莫斯科,在这紧要的关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斯大林照常举办红场阅兵,显示出作为一位政治家不屈不挠的气概,同时,他还是阅兵式上发表了振奋人心的讲话,他的这一举动,也给苏联军队鼓舞了士气,受阅完的部队,直接就奔赴前线开始了大反攻,并一举击退的德军,从战略上讲,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从此,苏联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这不能不说,斯大林在整体战略上功不可没,也就是从这一刻起,德国法西斯被逐步赶出了苏联的领土,保卫了苏联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在国际上赢取政治利益。在二次大战当中,虽然作为盟军,苏美英联合对德作战,但国与国之间依然是面和心不和,都在为各自的利益耍心眼,作为苏联领导人的斯大林也为苏联争取了必要的利益,比如说在进攻柏林的时候,谁都想率先攻入柏林,因为这个政治影响力是非凡的,但最终盟军决定由苏联进攻柏林,这从形象上讲,是苏联最终打败了德军,打败德军以后,苏联控制东柏林,美英法控制西柏林,苏联在这方面也赢得了面子和利益。但同时苏联作为回报,于1945年8月,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宣战,其实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并不是在帮助我们打日本,而是在回报美国,以此来减轻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而进攻日本的国土,这次就该轮到美国了,同时日本投降以后,美国在日本驻军,而苏联就不能占据日本。

三,推行计划经济。斯大林执政初期,就采取了计划经济的模式,也就是国家直接主导经济调控,这与西方的自由经济形成了对立,其实计划经济也谈不上好和坏,但在西方的经济大萧条时期,计划经济显示出了独特的优越性,使苏联并没有受到经济大萧条的影响,但随后的和平时期,计划经济比较古板,不适应市场要求,这些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对于前苏联来说,斯大林的功劳是很大的,但同时斯大林的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斯大林都有哪些错误呢?

一,大清洗运动。斯大林上台以后,通过大清洗运动,剪除了自己的异己,这些被枪毙的就有几十万人,被判刑的达上百万人,特别是在军队,昔日的高级将领几乎都被杀掉,以至于德军在刚侵略苏联的时候,苏军连一个合格的军队将领都很难找到,这也是导致苏军在二战初期遭到惨败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因为大清洗运动,让苏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这方面,斯大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留下继任否认前任的魔咒。斯大林在担任苏联国家元首以后,全盘否认列宁,也就是从斯大林开始,苏联的各个领导人在上台初期,都全盘否认自己的前任,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功绩,而这个底子,正是斯大林打下的,这也成了苏联政坛的一个潜规则,直到苏联解体。

三,搞个人崇拜。斯大林在政治地位巩固以后,开始大搞个人崇拜,对社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也影响了苏联人民的团结,这也是斯大林所犯的错误之一。

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斯大林本人的一些特点。

一,视恶如仇。斯大林本人视恶如仇,性格暴躁,比如说,苏联女红军卓雅被俘以后,遭到了德国法西斯的残酷虐待,斯大林得知以后,立刻对所属的部队下令,其他的德军可以接受投降,唯独迫害卓雅的那支部队,绝不接受投降,最后迫害卓雅的那只德军部队被苏军消灭,斯大林报了一箭之仇。

二,铁面无私。斯大林为人耿直,绝不徇私情,比如他的儿子在战场上被德军俘虏,希特勒得到消息以后,派人与斯大林谈判,愿意拿斯大林的儿子交换被苏军俘虏的德国元帅,斯大林得知消息以后,立刻回绝,他说用士兵来交换元帅,岂有此理,后来斯大林的儿子被德军杀害。再比如当时很受斯大林信赖的赫鲁晓夫的儿子犯了罪,斯大林也同样不徇私情,依法严办。通过这两个事件事,都可以证明,斯大林确实是铁面无私。

三,政治手腕强硬。在苏联的所有领导人当中,要论政治手腕,斯大林可以说是最强的,当时苏联的大事小情,几乎都是斯大林说了算,斯大林也不愿意与别人商量听从别人的意见,基本上都是独断专行,而他的手下也都完全服从他的领导,这一方面说,斯大林在苏联的影响力是空前的,而另一方面讲斯大林超强的政治手腕,很有把控时局的能力,这是苏联其他领导人所不能比拟的。

四,确定苏联的生产模式。在二战期间,苏联男人基本上都去了战场,而后方的军工生产,则主要靠那些家庭妇女,这些妇女既没有那么高的文化,也没有较好的技术水平,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支援前方战场那?苏联采取的方法是一切简单化,不追求细节,不追求技术含量,只要是能够保证质量,保证大批生产支援前线就行,这样一来,在二战期间苏军的后勤补给并没有拖前线的后腿,同时由于苏联所提供的武器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不仅提高了生产率,同时在战场上出现问题,一般的士兵就可以修复,所以在当时,苏军的飞机大炮等武器越来越多,有利的支援了前方战场,这是苏军最终取胜的关键,所以直到后来苏联生产的东西,也始终是傻大憨粗,不讲究工艺和细节,有些粗制滥造,这也是苏联的一大特点。而与此相反的德军则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德国人做事严谨,在二次大战当中,德国的武器生产依然是这样,以至于这些武器在战场上出现故障以后,士兵根本就无法修复,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检修,从而导致了战场上的武器供应不上的后果,但是从今天来看,德国人的这种做事严谨的作风,不仅让德国的工业产品有质量,有技术含量,同时还有工艺,这也是德国产品的一大特点。

总之,斯大林在苏联历史上,虽然在功过是非方面有所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斯大林的功劳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让苏联转危为安,也让世界赢得二战的胜利,仅凭这一点,他就不愧为是一代伟人,他的功绩也将被载入苏联的史册。

1953年,斯大林突发脑溢血死在任期上,享年74岁,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领导人,执政29年,同时也是对苏联以及世界人民影响最大的国家领导人。


骄然


我绝不拿士兵去换元帅。

斯大林在苏联可以说权势熏天。虽然这个人有问题,比如在大清洗中杀害了太多的人,但是他对苏联绝对是尽心尽力,并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的家人牟利。雅科夫虽然是前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儿子,但是他的一生其实是非常悲惨的,并没有享受到什么荣华富贵。

雅科夫出生没两年,他便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其后,自己的父亲斯大林又被沙皇流放。这使得雅科夫后来和斯大林关系一直非常紧张。14岁后,雅科夫来到了莫斯科,和斯大林、以及继母生活在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作为第14炮兵师的一名中尉随同部队向西进发,抗击入侵的德国纳粹。

有一次战斗中,第14炮兵师被纳粹包围,雅科夫便被俘虏。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他们被敌人所包围,他们的师长乘坐坦克逃离了战场,而雅科夫等人则自生自灭。雅科夫便在战场失踪了。雅科夫失踪的消息很快就被传回了莫斯科,并通知给了斯大林。

德国人后来弄清楚了自己抓到了斯大林的儿子,所以他们通过电台向全世界宣布俘虏了斯大林的儿子雅科夫。为了利用好雅科夫,柏林的技术人员甚至伪造了雅科夫向德国人投降的照片。不过斯大林还是坚信自己的儿子就算死都不会背叛的。

德国人曾经想利用雅科夫来和斯大林交换背负的德军将领,但是斯大林拒绝了。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斯大林既然把自己的儿子送上了战场,自然明白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为了自己的儿子,去拿元帅换士兵的。

不过斯大林还是想法设法的想救出自己的儿子,派出了多个营救组,但是都没有能成功。说来也是挺悲剧的,斯大林其实到死都不清楚自己的长子到底是怎么死的。因为雅科夫的档案二战结束以后便转交到了美国。1945年7月的时候,英美的工作组已经知道了雅科夫自杀的具体情况,不过他们还是不想把这个事情报告给斯大林。所以一直在35年之后,世人才知道雅科夫是怎么死的。

雅科夫被俘虏以后,情绪非常低落。他拒绝和德国人合作,在1943年4月14日的时候,雅科夫已经精神崩溃了。雅科夫最后纵身扑向了有高压电的铁丝网,一个名叫哈尔费什的士兵开抢打死了他。


历史是什么


首先要说一下,所谓希特勒要用斯大林长子雅科夫来交换被俘的德国元帅保卢斯一说未必属实。其次,即使属实那么从政治角度来说,斯大林是绝对不能答应此事的。

关于希特勒希望用雅科夫来交换被俘的德国元帅保卢斯这一说法的出处,最早来源于海伦·拉帕波特所著的《Joseph Stalin: A Biographical Companion》 ,但是这一说法缺乏资料证明。而且早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时,希特勒对于保卢斯被俘大发雷霆,而出于宣传需要,他宣布保卢斯为国捐躯,并且特意举办了一场国葬,对于此时的希特勒来说,显然并不希望保卢斯再出现在世人面前,又怎么可能去换回保卢斯。

而在《The secret betrayal》等书中,则是说希特勒是希望用雅科夫来换回自己的侄子,并非保卢斯。所以是否存在希特勒要用雅科夫来换回某个德国人的说法,目前并无确凿证据可以证明存在。

另外此事即使属实,对于斯大林来说,显然是不可能接受这一提议的。

在苏德战争前期,苏军由于遭到突然袭击,准备不足,因此遭到了连续的惨败。此时对于苏联来说,不仅需要武器的补给,而且需要一个精神上的支柱。丘吉尔曾经评价斯大林是一个“具有非凡的精力不不屈不挠意志的人”,虽然斯大林有着不少缺点,但是此时他的坚强意志无疑对于苏联也是宝贵的。

虽然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时,苏联所面对的危机有所缓解,但是苏军的损失还是巨大的,斯大林并没有稳操胜券。而一个被俘的保卢斯在政治上的宣传意义是非常巨大的,这是第一个被俘的德国元帅,对于鼓舞苏军士气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而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斯大林答应用保卢斯换回自己的儿子,显然会严重挫伤前线将士的士气。此事一旦被德国宣传机构利用,对于卫国战争是非常不利的影响

所以从政治角度来说,即使希特勒真的提出了交换战俘的建议,斯大林显然也不可能答应。

被俘的斯大林长子雅科夫


不沉的经远


斯大林,苏联最铁腕的人物,在二战中和丘吉尔、罗斯福形成了三巨头,经过通力合作,将法西斯德国、日本等干翻在地。

但是,让斯大林悲伤的是,自己的儿子雅科夫死在了德国人的集中营。其实,雅科夫是有活的机会,但被斯大林放弃了。原因是,德国提出用雅科夫交换苏联俘虏的德军元帅保卢斯。

为什么斯大林会放弃这么一个绝好的机会?

保卢斯和雅科夫的身份不对等

保卢斯是德军元帅之一,能在德国军队里当上元帅,足以说明此人能力非常卓越。而雅科夫,只是上尉军官。

也许,从人性来看,众生平等,保卢斯和雅科夫的灵魂是 平等的。但是,从他们在军队中的职位来看,他们的身份非常不对等,一个指挥千军万马,一个率领百八十号人;一个是元帅级的人物,一个只是兵头将尾般的存在;一个出去之后,会对苏军造成巨大破坏,一个回来之后,对军队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基于此,斯大林大手一挥,对德国说道:我不会用一个元帅去交换一个士兵。

此话一出,德国人摇头不已,都说虎毒不食子,这斯大林比老虎心还硬。

斯大林为了堵住苏联国内万千百姓的口

整个苏德战争死伤无数,苏联有近三千万左右的军民死亡。其中,光是军人就牺牲了一千多万。在雅科夫被捕时,苏军已经死亡了好几百万人。这几百万人的背后,就是几百万个家庭。这些年轻的儿郎们为了苏联的胜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那么,为什么他斯大林的儿子就要享受特权?

如果没被俘虏,那是幸事,可是俘虏之后,情况就变了,如果用普通俘虏交换,那没有问题。但用雅科夫交换德军元帅保卢斯,斯大林做不到,他不想保卢斯回去后,再精心策划对苏联的战争,那时,又将有多少年轻俊杰死去呢?

可以说,雅科夫被俘虏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他的命运,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只有为国献身,才是他最好的出路,也是斯大林的期望。只有那样,斯大林可以把儿子作为英雄,在国内宣传。

斯大林为了向大家展示他的大局观

苏军的高官不止斯大林一个,他们的后辈们,上战场的也不止雅科夫一个。

如果,斯大林开了个口子,用重量级人物保卢斯换取儿子的生命,那么,如果其他人的后代被俘,是不是也可以用等级较高的德国军官换回来?如果大家都是一心考虑自己家的事情,都考虑自己家孩子的事情,那么,中基层军官,乃至广大的士兵们都会向他们看齐。

当一个军队的军官和士兵,重心都放在如何保住自己家人的生命,以及如何保证自己的利益,那么这个军队还有救吗?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斯大林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了一切:祖国至上,谁都不能搞特权,哪怕是他的儿子,也一样如此。

1943年4月15日,雅科夫死在了德国集中营,有人说是逃跑途中被击毙的,也有人说是在集中营被折磨致死,不管哪种死法,雅科夫没能回得来,这是事实。经过此事,斯大林的名誉在民众中间更高了。

总之,斯大林不用俘虏的德军元帅换自己的长子雅科夫,出于三个考虑:一是元帅换士兵,不划算;二是为了堵住苏联悠悠众口;三是为了大局着想。


蓝风破晓


这里的德国元帅就是“巴巴罗萨”计划的制定者,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的最高指挥官保卢斯元帅。

保卢斯元帅是德国名将,他参加过一战,1939年晋升为少将。二战开始后他参加了对法国和波兰的作战,积攒了一定资历。但与同时代其他德国将领,例如曼施坦因、古德里安等人相比,保卢斯军事才能有限,战果也很一般。

即便如此,希特勒却十分看重他,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就是由保卢斯制定。 1941年保卢斯被任命为第6集团军指挥官。第六集团军隶属于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总兵力接近30万,是德国陆军精锐部队,被誉为东线脊梁骨。

彼时德国刚刚在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中击溃苏军,加之1942年夏天来临,德军战斗力有所恢复,德军已经从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中慢慢走出,如果能够拿下斯大林格勒,将打开通往南高加索的通道,占领物产丰富的苏联南部地区,阻断伏尔加河的运输,意义重大。

但保卢斯十分不走运的遇上了朱可夫,在苏军拼死阻击下,第六集团军被包围在斯大林格勒。

坐镇后方的希特勒十分着急,一来失去第六集团军损失巨大,二来保卢斯是德国名将,失去保卢斯对德军是双重打击,所以他不惜在战役末期突击提拔保卢斯为元帅,希望他能拼死作战,实在不行杀身成仁,为失败的德国军队注入一针兴奋剂。

但保卢斯却不想死,他在把儿子送上撤退的飞机后,自己带着元帅军衔投降了。

希特勒勃然大怒,大骂保卢斯是个胆小鬼,但为了鼓舞士气,对内宣布保卢斯元帅已经战死,还像模作样的为他举行了葬礼。

保卢斯被俘后,希特勒曾多次派人营救,无奈苏联早有准备,几次营救均告失败。

就在这时,有人建议,用1941年被俘的斯大林长子雅科夫·朱加什维利交换保卢斯。

雅科夫·朱加什维利是斯大林与第一任妻子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的长子,生于1907年,后在苏联第十四坦克师服役,1941年苏德战争开始后被德军俘虏,关押在萨克森豪森集中营。

雅科夫虽然与斯大林相处时间短暂,但他毕竟是斯大林的儿子,地位非同一般,在德国人看来,斯大林为了救儿子,释放保卢斯是理所当然的。

当纳粹德国通过中立国红十字会把交换意愿转达给斯大林后,斯大林斩钉截铁的回复:我不喜欢用一名将军交换一名士兵。

这段话也被认为是斯大林为了苏联大义灭亲的最好证明。

1943年,雅科夫·朱加什维利死于德国战俘营,有说他是自杀,也有说他在越狱过程中被德国狱卒击毙,说法不一。

作为父亲,斯大林对亲生儿子见死不救,的确有些残忍,但在当时,斯大林却有说不出的苦衷。

由于准备不足,苏德战争开始后,苏联节节败退,大批苏联士兵选择投降德军,1941年基辅战役,66万苏军士兵被俘,对士气造成了极大打击。

为了改变战场局势,打消士兵畏死投降的念头,斯大林在1941年签署270号命令:

指挥员和政工人员在战斗中如果隐瞒自己的身份,开小差或者向敌人投降,将被视为蓄意叛逃人员。其家庭成员将被视为背叛祖国的逃兵家属而实施逮捕。

看似残忍,实则是战争中的无奈之举,覆巢之下无完卵,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没有那么多仁义道德。

雅科夫·朱加什维利被俘后,他的妻子第一时间被逮捕,直到1943年确认他已经死于战俘营才被释放。

作为苏联的统治者,斯大林对待政敌十分残忍,“大**”更是给国家造成了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但在这件事情上,至少做到一碗水端平,就连敌人,也对他无话可说。

而那位投降的保卢斯,因为元帅的身份,在战俘营中得到高规格的有待,虽被纽伦堡战犯法庭判处监禁,但1953年就被释放回到德国,出任东德检察官兼内政部的顾问。

德国人十分讨厌保卢斯,尤其是那些有亲人战死在东线的士兵家属,认为正是他的无能才让30万德军埋骨异乡,他们不惜用诅咒的方式来对待归国的保卢斯,而保卢斯也从未辩解,直到1957年去世。



日慕乡关


这是一个常识性问题,不言而喻,不说自明。

抛开斯大林与第一个妻子所生儿子关系问题,只要了解一下在异常残酷惨烈、刀光血影、血流成河、尸体成山、俘虏百万、山河破碎、兵临城下的时刻,作为苏联卫国战争的最高统帅斯大林,在此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怎么还会儿女情长,怎么还会去考虑自家儿子的生死,怎么会冒着巨大风险去考虑这个问题。不会!也不可能会!

这就是领袖,这就是有责任敢担当的国家领导人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养。

斯大林说了一句话,我不会拿一个是士兵去交换一个元帅!实质上,斯大林永远不会做出用任何一个德国战俘交换儿子的决定。后来,他的儿子死于纳粹战俘营的德军枪口。

纵观历史上,许多领袖都在战争时期,把自己的家人送上战场,为战争之中的国家和人民做出表率。中国的主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把大儿子毛岸英送到朝鲜并长眠在那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儿子在二战时期身为将军,在最残酷惨烈的落曼底登陆战中,主动要求到九死一生的登陆场参加指挥并取得优异成绩。





一风2008


这名被俘虏的元帅便是希特勒的心腹爱将卢保斯,卢保斯虽然才能不如曼因斯坦,古德里安,但是却深得希特勒的信任,并且参与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的制定。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卢保斯被任命为第六集团军总司令。第六集团军有30万人,是德国陆军的精锐所在。这也充分证明了希特勒对卢保斯的重视。

然而斯大林格勒战役却是卢保斯人生的转折点。与卢保斯对阵的苏军统帅是著名的军事指挥家朱可夫元帅。由于各种原因,卢保斯最终是败了,并且第六集团军还被朱可夫包围。在卢保斯被包围之时,希特勒还卢保斯提拔为元帅,目的就是想让卢保斯战斗到最后一刻,宁死不降。卢保斯最终还是选择投降,顶着元帅的头衔投降。这让希特勒十分愤怒,大骂卢保斯是胆小鬼,为了避免士气低落,希特勒对外宣布卢保斯元帅战死沙场,还装模作样的为卢保斯举行葬礼。



当时斯大林的长子雅科夫在一次战斗中被德军俘虏,于是希特勒便通过瑞典红十字会向斯大林传达了想要让雅科夫换卢保斯元帅的想法,但是斯大林说:“我不会拿一名元帅换一名上尉”。事后,斯大林十分沮丧。


斯大林作为雅科夫的父亲,自然希望雅科夫能够活着,可他又不能如此自私,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他不能让千万将士为此牺牲。之前斯大林早已发布命令,禁止苏联军人投降或者被俘,将被视为叛徒,叛徒家属将会被逮捕。斯大林作为国家最高领袖,自然不能徇私枉法,且苏德战争已经进入最关键时期,稍有差池便有亡国之危,斯大林不敢拿国家的命运去冒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