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字寫的挺好,印章蓋對了嗎?

一幅好的書法作品,在好內容的基礎上,除文字的筆畫、結構、用墨、章法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要素,那就是鈐印,俗稱蓋章。鈐印,在一幅作品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白紙黑字間,一方或幾方深紅或亮紅顏色的印章,其作用對作品的完整性和整體美觀性怎麼評價都不為過。

印章的產生,是根源於防偽。從最早的封泥,到後來的璽、印、章,都有防偽和證明作用。書畫作品上的印,除了美觀和裝飾作用外,也有防偽作用。書畫鑑定中,對印章的鑑定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那麼,書法作品中,鈐印有什麼規定呢?嚴格說,並沒有什麼規定,而是約定俗成的規則。

1、最簡單的鈐印,是在落款後直接蓋一個姓名章,或者兩方印,一方姓一方名,也有一方姓名印加一方字號印或堂齋號印。總體原則是:上姓下名、上姓名下字號、上姓名下堂齋號,上陰文下陽文。上下距離根據位置決定,如位置允許,兩印間留一方印的距離。如果落款後位置不夠,可在姓名左邊鈐印,但切忌不能左右排列。一般情況下,兩方印應一樣大小,如不一樣大,則應上小下大。

2、稍微複雜些,再蓋一個引首章,也叫啟首章。引首章內容一般為閒章,為作者喜歡的名言警句,或者堂、齋號,形狀為橢圓形、長方形或不規則形為多,不宜用純方形,儘量少用純圓形。多字作品蓋的位置一般在第一字和第二字之間,或第一字的右上角,如是少字作品(一般指五字以下),蓋在第一字的右上方。

3、一般來說,在一件書法作品上印不過三,即最多蓋三方印。

但也有特殊情況,一是攔腰印,主要適合細長條幅,引首印和落款姓名印之間太遠,中間加一印以起到過渡和連氣的作用,位置要根據作品的章法和佈局決定,或填補空白、或彌補枯墨,總之要與作品整體協調,不能畫蛇添足。

二是壓角印,一般適用於較大篇幅的豎幅作品,位置與右下角。

三是中間印,指蓋在作品中除上述三個位置以外的印章,這要根據作品的需要來決定蓋或者不蓋以及蓋的位置,蓋不好非常容易形成畫蛇添足。

4、紅色紙的鈐印

在紅色紙上鈐印,有三種處理方式。

一是直接使用金色印泥;二是蓋在白色宣紙上,剪下後貼在紅紙上;三是用紅色印泥鈐印,然後灑金粉,幹了後將多餘金粉用毛刷刷掉,留下金色印鑑。

5、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是受一些名帖的影響,以為印章越多越好,其實,一些名帖上的印章並不是作者蓋上去的,更多是後代收藏者加蓋上去的收藏印,《蘭亭序》(馮承素版)上有四五十方印,乾隆一人就蓋了九方印,最明顯的就是那方"乾隆御覽之寶",這都是後人加蓋上去的。

字寫的挺好,印章蓋對了嗎?

二是落款印章,大小應與落款字體大小匹配,一般不能大於字體,小於字體的話不能小於字體的一半。

字寫的挺好,印章蓋對了嗎?

字寫的挺好,印章蓋對了嗎?

三是兩方印蓋在一起的話應一陰一陽,不能都是陰文或都是陽文,不符合陰陽搭配,至陰或至陽都不好。

四是印章字體應為篆書,不宜用楷書、行書、隸書等字體,亦不能用機器刻制的印章。

五是不能把印章蓋在字上。

字寫的挺好,印章蓋對了嗎?

六是 印章不能蓋歪,要與字體取齊。

字寫的挺好,印章蓋對了嗎?

七是落款印章一定要在最左最下,起收氣和攏氣的作用,不能在印章的左邊或下邊再出現文字。

字寫的挺好,印章蓋對了嗎?

一家之言,望師友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