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騎兵連繼續進攻!日寇騎兵厚葬八路軍英雄官兵,也是無形埋葬自己

國內最火熱抗戰劇《亮劍》中,在日軍大掃蕩中突圍時,騎兵連為掩護步兵主力和指揮機關,直面強敵並吸引了其主力。在面對整整一個日軍騎兵聯隊圍攻時,八路軍獨立團騎兵連血戰到了最後一人,當騎兵連連長孫德勝不顧斷臂後的劇痛高喊騎兵連繼續進攻的口號,並向敵人發起最後一次攻擊時,觀眾們的淚點也被引出。

騎兵連繼續進攻!日寇騎兵厚葬八路軍英雄官兵,也是無形埋葬自己

孫德勝連長最後獨臂一人向日軍衝擊的一幕感動了無數觀眾

片中,日軍騎兵聯隊長黑島大佐感嘆八路軍騎兵的頑強,下令厚葬這些烈士。很多熟悉抗戰的觀眾們自然會想到,這是由於日本歷來尊崇敬佩強者的文化所致,史實上日軍多次厚葬如張自忠將軍等英勇獻身的中國將士就是出於此等原因。然而劇中日軍騎兵厚葬八路軍騎兵的更深層原因,卻在亮劍播出後十多年中一直被人忽視,如果假設劇中的情況的確存在,那麼就完全可以斷言這些日軍騎兵一方面的確被勇敢的八路軍震撼,而另一方他們也是厚葬強悍對手的同時無形中埋葬了自己!這就要從日本騎兵的誕生、發展以及衰退說起。

騎兵連繼續進攻!日寇騎兵厚葬八路軍英雄官兵,也是無形埋葬自己

抗戰中,日軍騎兵多半成為一支馬背上的輕步兵

騎兵作為人類戰爭史上一個十分古老的軍種,在漫長的冷兵器時代一直被視為快速突擊的主力。以中國為例,控制北方草原優良馬匹產區的匈奴等少數民族一直有近水樓臺優勢,所以他們的騎兵堪稱快速衝擊的利刃,一直威脅著漢王朝等歷代中原農耕民族王朝的北方邊境。縱然中原王朝在軍隊人數方面優勢明顯,但騎兵的質量卻遠遜於對方,還要受制於步兵的行進速度,所以在運動戰中多半處於被動防禦態勢。元朝初年蒙古鐵騎很快橫掃亞歐,島國日本雖逃過被征服的命運但也深深折服於蒙古騎兵的力量。明治維新時代,火炮和槍械的威力、射速和精度都還十分落後,即使是軍事技術發達的歐美各國也依舊將騎兵作為主力。而日本直接以英法為參考對象,建立了自己的近代化騎兵,在當時大幅西化的日本連軍馬也開始向歐洲看齊。不少抗戰劇中出現的鬼子大洋馬,實際上就是日本從海外購入的歐洲馬和阿拉伯馬的混血,甲午戰爭以及日俄戰爭中的日本騎兵,依舊帶有濃厚的冷兵器印跡,儘管早期的騎槍已經逐漸配備,但日軍依舊將馬刀砍殺作為騎兵對決和攻擊對方步兵的重要手段。

騎兵連繼續進攻!日寇騎兵厚葬八路軍英雄官兵,也是無形埋葬自己

日軍騎兵配備的32式騎兵刀,但其用武之地並不大

日俄戰爭以及隨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隨著馬克沁發明的機槍逐漸成熟化,騎兵這個古老的貴族軍種徹底迎來了致命一擊。機槍的普及化意味著步兵第一次具備在防禦戰中輕鬆擊敗敵軍騎兵的能力,經歷過一戰塹壕戰後有人斷言當敵方的機槍陣地構築完畢後,騎兵唯一的用途就是下馬為己方步兵提供後勤。一直關注歐洲列強的日軍也注意到了這一點,所以其騎兵部隊的規模也在逐漸縮小,全面抗戰爆發時日軍主要有兩種,即步兵師團下屬的騎兵聯隊和騎兵旅團下屬的騎兵聯隊,步兵師團下屬的騎兵聯隊下轄兩個中隊,武器包括246支步槍和4挺重機槍;而騎兵旅團的聯隊規模和武器數量則是其兩倍。上世紀30年代的日本騎兵,基本是一支騎馬機動作戰的輕步兵,和中國軍隊作戰時一般都是騎馬快速機動到一定距離後下馬作戰。騎馬手持馬刀的作戰雖然依舊存在,但也只在對付火力孱弱的中國雜牌部隊時才會出現。隨著機械化車輛的出現,輕型裝甲車也開始以搜索單位武器的名義被編入日軍騎兵旅團,到了1939年每個日軍騎兵聯隊只保留一個象徵意義的騎兵中隊,取而代之的是裝甲車和摩托車等。1941年,日本騎兵科被徹底廢止,最後的騎兵將領兼洛杉磯奧運會馬術冠軍西竹一轉任裝甲部隊。據說,一些日本騎兵的老牌軍官為此憤然自殺!

騎兵連繼續進攻!日寇騎兵厚葬八路軍英雄官兵,也是無形埋葬自己

97式騎兵輕戰車逐漸成為日軍騎兵後期主要搜索工具和武器

而亮劍中騎兵連和日軍騎兵進行對決的時間也很明顯,那就是1942年五一大掃蕩爆發後不久,此時侵華日軍已沒有騎兵集團這一昔日最大的編制,唯一一個單獨建制的騎兵單位就是騎兵第四旅團。隨著1943年日軍騎兵最後一次改制,多數騎兵聯隊內最後的騎兵中隊也被摩托化搜索中隊取代,而第四騎兵旅團就是日軍最後一支還保留真正意義戰馬和純粹騎兵的部隊。因為日軍認為中國地形複雜,很多區域不適合機械化車輛行駛,而對手的速射武器和火炮普及率很低,所以純粹戰馬騎兵依舊可以發揮其搜索和突擊優勢。不難想象,此時八路軍迎戰的日本騎兵也已即將離開歷史舞臺。二戰中的日軍雖然在中國軍隊面前擁有絕對的武器和火力優勢,但其機械化和火力水平相比歐美一流陸軍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特別是由於資源匱乏,日軍自動武器比例遠低於歐美,所以早年間日本陸軍都強調白刃突擊的所謂武士道精神戰法。而日本騎兵對白刃戰的熱衷程度甚至遠超過其步兵,特別是在所謂的日俄日清戰爭傳統影響下。雖然日本陸軍思維遠不如本國海軍先進,但他們也看到了歐洲德軍閃電戰的威力,特別是當威名一時的波蘭騎兵在德軍裝甲部隊面前迅速覆滅的一幕傳來時(需要指出的是,波蘭騎兵用馬刀砍德軍坦克之事是個謠言),他們更認識到屬於自己的時代即將過去,如果說自己還能發揮實力,就只有在面對火力孱弱且依舊保留傳統騎兵的中國軍隊。

騎兵連繼續進攻!日寇騎兵厚葬八路軍英雄官兵,也是無形埋葬自己

44式騎槍是當年日軍騎兵的主要單兵武器

亮劍劇中,八路軍騎兵連耗盡彈藥後所能繼續戰鬥的武器只剩下手中的馬刀,按理說此時彈藥充足的日軍騎兵大可以依靠手中的44式騎步槍一次齊射擊敗數量遠低於自己的對手,但他們立刻認識到這很可能是自己最後一次能夠以自己擅長且喜愛的騎兵馬刀白刃戰戰鬥的機會了。而騎兵這一古老軍種相比於步兵,也保留了相當多的貴族決鬥騎士風格。在這種情況下,日軍騎兵聯隊指揮官才會下令收起槍械,採用古老的白刃戰對決來和對手一決雌雄。當八路軍騎兵最終寡不敵眾倒在血泊中,日軍騎兵不但被震撼,也深深感到隨著適合自己的對手最終不復存在,自己也再無用武之地。所以從這一角度來看,日軍後來厚葬八路軍騎兵也是無形中以悲哀的心態埋葬未來的自己。需要指出的是,類似心態在二戰中的太平洋戰場上也存在。眾所周知當時航母已逐漸成為新的海上霸主,大艦巨炮的戰列艦雖然在性能上發展到極致,但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命運的黃昏。當沖繩戰役中日軍巨型戰列艦大和號試圖發動特攻作戰時,有著濃厚戰列艦情懷的美軍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也曾一度打算集中麾下的戰列艦,和對手進行最後一次傳統的炮戰對決來消滅大和號,而不是依靠航母艦載機。當然,隨著美軍航母的快速高效率,太平洋上變相的騎兵對決最終未能上演。

任何武器以及對應的兵種,都不會永遠輝煌,對這些曾獨領風騷的兵種來說,最幸運的事情恐怕就是在最後一次適合自己的戰鬥中痛快淋漓地將自己的威力發揮出來,最終使自己墓碑上的墓誌銘儘可能華麗一些。所以,從這一點分析,也就可以理解亮劍劇中日軍騎兵接受白刃戰挑戰且厚葬八路軍的舉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