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新年裡的美食記憶總是暖暖的!原創


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新年裡的美食記憶總是暖暖的!原創

記憶中的新年,臘月寒風中,喜慶的燈籠高掛,歡慶的鞭炮震響,家家戶戶忙團圓,戶戶家家包餃子。

大年三十包餃子,大年初一吃“餃子”那是甜甜的親情追憶,暖暖的親情關愛,濃濃的傳承紀念。

記得在老家,大年初一吃餃子,不再叫吃“餃子”了,而稱呼之“招元寶”,取其形似金元寶、銀元寶的寓意,寓意招財進寶,新年物質豐富,錢財豐足。

每至新年奶奶總是提醒小輩們,新年“招元寶”不能全部吃完哦,要“年年有餘”,也是“吉慶有餘”的美好寓意和濃濃祝願。


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新年裡的美食記憶總是暖暖的!原創


翻翻歷史的傳襲,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更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民俗傳統的形成,有傳統文化沿襲的需要,更有其歷史底蘊於民間傳承的美好願景。

這不,過年吃餃子還有很多傳說呢!

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沌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豐衣足食的好彩頭。

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所以,“餃子”在中國人的心裡濃郁著古老的習俗風情,沉澱著家和萬事興的吉祥喜慶。

餃子的品種花樣從明、清時代開始,與日俱增,花樣繁多,現已分佈在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其加工製做技法已有煮、蒸、煎、炸等多種。餡料繁多,更是難以詳述。從製作方法上:有手工製造、機器製造;有現包現吃的、也有冷凍冷藏隨時隨季吃的。


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新年裡的美食記憶總是暖暖的!原創


而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小時候全家人忙年,忙活著包餃子的溫暖人間情!

奶奶經常常說,“餃子吃的是皮的潤勁,飽的是餡的甜美,忙的是家的溫情!”

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奶奶總是帶著媽媽、嬸嬸們以及一大家子,一起說說笑笑,嘮嘮叨叨的“表演”包餃子的手藝,濃郁家和萬事興的請姐妹們。

包餃子的步驟重要的是“麵皮”,也就是“和麵”的功夫,其次是“餃子餡”,也就是“活餡”的經驗。

首先要把麵粉加水和成麵糰,麵粉的量和加水的量要有一定的比例,過多過少都不可,和麵還要按一定的方向。這時候總是有讓力氣的堂嫂“打頭陣”。趕上一年家裡收成好些的,奶奶還會在“和麵”時加入“好幾個雞蛋”呢!或者為了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營養和樂趣,和麵前做些蔬菜汁或者南瓜泥和麵,既給面增加營養,又顏色好看,做出來的麵皮多彩多姿,好一份營養與美食共融的樂趣。


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新年裡的美食記憶總是暖暖的!原創


和好的麵糰還不能馬上做,要放到盆裡蓋上潔淨的毛巾,俗稱:“醒一醒”,這時候就可以交叉著準備“餃子餡”的環節了。

那時候家裡是不敢做全葷肉餡餃子的,一般都是五花肉少許,蔬菜大多。奶奶會安排嬸嬸們,做幾種餃子餡,比如黃芽菜油渣餡、芹菜鮮皮餡、薺菜五花肉沫餡、酸菜肥油餡、南瓜餡,最有特色的就是三鮮餡,那只有爸爸調出來的味道醉醉美,嘴嘴香!

各種餃子餡準備好了,此時各司其職的分工才顯現出“忙活包餃子”的樂趣,才是最濃溫暖情的高潮。

搓面、切吉、擀皮,是叔叔的拿手“絕活”,記得當過海軍的堂姐夫兩隻手擀皮,速度和激情,雙絕了!

而包餃子的時候那可得一起上陣的哦,好忙一個熱熱乎乎,團團圓圓!包餃子的手上工夫也是需要的,餃子包的既要餡多、肚圓、速度快,餃子的模樣又要好看。

一刻鐘下來,在大圓扁裡有坐著的、有躺著的、有斜著的,有白色的、有綠色的、有黃色的,不同的麵皮包出不同顏色的餃子,不同的人包餃子的手法不同,包出來的餃子也形狀各異、情趣各異、生活的樂趣也各異。

每每憶起孩時的新年記憶,腦海裡的溫暖總是揮之不去,念之淚盈!

如今,物質豐富的生活裡吃餃子是日常生活中再平淡不過的小事了。蒸、煮、炸、燉、煎,肉餃子、蛋餃子、菜餃子花樣翻新不斷,吃餃子的快樂已然由對生活的期許,轉換為對歲月回味無窮的精神依戀了!

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新年裡的美食記憶總是暖暖的!原創

2020.01.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