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语出老子的《道德经》,意思认识他人是聪明,认识自己才是智慧

。两千五百年前的老子,唯恐后代犯糊涂,早早进行了谆谆教诲,可惜老子的许多贤徒把学习的重点仅放在前半句,不自知导致功败垂成,令人扼腕叹息。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说到“知人者智”,从古至今都不乏聪明伶俐之徒,心思玲珑剔透,与人交谈投其所好,如沐春风,大有伯牙子期相遇、颜回仲尼重逢;或者做事特能揣摩人意,逢迎献媚,平步青云也在意料之中。东汉文学家杨修非常聪慧,《 世说新语·捷悟》中曾记述:杨德祖【注:即杨修】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cuī jué:古指屋椽】,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脩,脩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史书中的魏武帝曹操少有与属下开玩笑的记载,这两次打哑谜,曹操无非也想耍次聪明,不想遇到了更加聪明的杨修,轻而易举揭穿了谜底。不仅如此,杨修猜曹娥碑文评语、猜竹片用途等事,深得曹操叹服,杨修可谓做到了知人者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做到”知人“实属不易,做到”自知“难上加难。取得”小成“名至利归都易沾沾自喜,心态也随之轻松起来。遇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个终极哲学问题时,有无知识立分高下。这里所说的”知识“,不在于是否学富五车还是目不识丁,而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正确认识。正视自己,才可不困于心,不乱于形。继续评说杨修吧,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评价极为简洁:“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十个字评语,基本也确定了杨修的命运。再简单点归纳,就是不自知,性格决定命运,终被曹操诛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除了”恃才放旷“,还有”恃财放旷“的。西晋文学家石崇曾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石崇曾经击碎王恺拿来比富的二尺珊瑚树,赔偿给他高达三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的珊瑚树,使人叹为观止。当石崇为孙秀所擒临刑时,仍不觉悟,长叹一声说:“奴辈利吾家财!”押送的小吏给石崇上了最后一节人生指南课:“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石崇顿时沉默不语。遥想石崇当年,所作《思归叹》、《金谷诗序》等诗文文笔清丽,抑扬顿挫,王羲之的传世名篇《兰亭集序》中含诸多《金谷诗序》的影子。倘若石崇多些自知,功成身退,或有更优秀文章传世也未可知。

《思归叹》

西晋 石崇

登城隅兮临长江。极望无涯兮思填胸。

鱼瀺灂兮鸟缤翻。泽雉游凫兮戏中园。

秋风厉兮鸿鴈征。蟋蟀嘈嘈兮晨夜鸣。

落叶飘兮枯枝竦。百草零落兮覆畦垄。

时光逝兮年易尽。感彼岁暮兮怅自愍。

廓羁旅兮滞野都。愿御北风兮忽归徂。

惟金石兮幽且清。林郁茂兮芳卉盈。

玄泉流兮萦丘阜。阁馆萧寥兮荫丛柳。

吹长笛兮弹五弦。高歌凌云兮乐余年。

舒篇卷兮与圣谈。释冕投绂兮希聃。

超逍遥兮绝尘埃。福亦不至兮祸不来。

《金谷诗序》

西晋 石崇

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魅力在于多次重复,《旧唐书》中唐太宗李世民感慨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人能自知,德居其位,才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