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八千万两银子,竟在二十年里被挥霍一空,大清就是被他给败光的

文|武品文史

八千万两银子,竟在二十年里被挥霍一空,大清就是被他给败光的

近些年因为网络信息的发达,大家都知道了清雍正皇帝是个勤奋节俭的有为帝王,不看其它的方面,就单看那时的国库,先帝康熙留给他八百万两银子,他经过十三年运营已经把它盘到了六千万两之多,这个数目是相当惊人的,短短十三年就把国库存银翻了这么多倍,这已经是把开源节流做到了极致。从这一点上来说,雍正确确实实是一位历史上不多见的明君。

八千万两银子,竟在二十年里被挥霍一空,大清就是被他给败光的

到了乾隆做皇帝,他一开始也是喜欢存钱的,也算得上是个存钱能手吧,到了第四十二个年头国库存银已经有了八千一百二十八万两,虽然效率比不上雍正,但这个数目却已经是大清朝国库存银的最高峰了,此后就走下坡路了,那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罪魁祸首还是乾隆自己,在他做皇帝的最后二十年里,他外出游玩、大兴土木把个家底花得只剩下了两千万两银子。

八千万两银子,竟在二十年里被挥霍一空,大清就是被他给败光的

他的儿子嘉庆还算节省,把国库提升到了三千万两白银,之后的皇帝们因为面临跟洋人打仗要赔款,国内要平叛乱,还要增加军费开支,国库存银是一年不如一年,到了最后国库里连一两白银都没了,搞得堂堂一个国家要向银行贷款。

最后的溥仪反正是没钱了,就隔三差五的卖点祖宗们留下来的古董换些钱花花,但是他们宫里的日常开销还是国民政府支付的。

国库存银往小了说其实跟家庭存款是一码事,钱存得多说明日子过得还不错,一旦囊中羞涩甚至是要东筹西借说明家庭财政有了危机,但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国库存银多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库亏空就要被挨打,做亡国奴。

所以清朝走向衰退,二十年花光国库白银的乾隆难辞其咎。

八千万两银子,竟在二十年里被挥霍一空,大清就是被他给败光的

总结

大家都存过钱,都知道存钱的重要性,存钱的目的在于为以后做准备,以及在意外情况发生时可以有所应付。

生活中一个家庭方方面面都需要花钱,比如孩子上学,老人养老治病,交际应酬等无不在减少你的存款金额,如果要使荷包鼓起来,开源节流是你一定要去做的。

家庭需要存钱才能生活安定富足,同样,大到一个国家也是需要存钱度日,在古代国库存银多少就说明了那个时间的国力。

但是乾隆皇帝仿佛并不明白这个道理,要知道在雍正不仅留下了六千万的白银,更留下了一套运作良好的赚钱系统,所以乾隆年间的经济水平一直在稳步提升,特别是从乾隆十八年开始,到嘉庆四年的这46年的时间里,清朝每年的财政收入一直稳定在5000万两白银左右,算成总数也就是23亿两白银。

换句话说,乾隆大兴土木修建圆明园,又前后多次南巡,不仅劳民伤财,还把国家拖向深渊,特别是最后20年的时间里,这20多亿两白银被他挥霍得所剩无几。

可是乾隆留给了嘉庆什么?只留下了一堆烂摊子和一个富可敌国的和珅,可以说,大清就是乾隆败光的,大家对此这么看?不放在评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