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与晋朝除三害的“周处”有关的千年古镇山西泽州周村记录

山西晋城市泽州县有个周村镇,周村有1700多年历史,因此叫千年古镇名符其实。


与晋朝除三害的“周处”有关的千年古镇山西泽州周村记录

一进周村,村口有一个巨大的牌坊,上面写着长桥镇。原来周村古代叫长桥,因为村西有座长桥​,因此叫长桥镇。晋朝时周处(小学课本上学到的杀虎斩蛟为民除害的周处)战死后灵柩往山东运,运至长桥镇后因战乱走不动了,就葬于长桥镇,现在周村西门外还有一个周处祠,人来人往可以看到,灰黑色,很小很破旧。


与晋朝除三害的“周处”有关的千年古镇山西泽州周村记录

周村镇共两条大街,从南到北的叫做新市街,从东到西的仍叫老街。新市街下面是一条河,在河的上面修了近两公里的石拱桥,上面又铺成了水泥街。记得小时候,儿童们经常在河里走,河里还能见到鱼,也有鸭子,后来村里办了个小水泥,地下水被污染了,后来河也干涸了。​镇里在河的拐弯处修了个戏台,据说是镇河神的。村东有一座五孔石桥,坡度很陡,桥上每一块石板被人踩磨的十分光滑,本来是一道风景,现在两边都盖起了房子,中间是桥面人可以通行,两端低的地方加高了,桥也就不再陡。


与晋朝除三害的“周处”有关的千年古镇山西泽州周村记录

桥边常年累月有一个摆​小吃摊的老人,老三样,肉丸、油条、炒凉粉,热气腾腾的丸子汤,现炸的油条,香气扑鼻的炒凉粉。小时候的记忆,肉丸是我们的最爱,一大锅肉丸汤,上面漂着油花、葱、和红红的干辣椒,1毛钱一碗。小时候,村里经常赶会赶集,官方叫物资交流大会,是农村非常热闹的集会,还要请剧团唱上党梆子戏,家里给我和弟弟每人两毛钱,一毛喝一碗肉丸,一毛吃两根老冰棍。有


与晋朝除三害的“周处”有关的千年古镇山西泽州周村记录

一次我在买冰糖葫芦的小贩手里买了一个冰糖苹果,着急吃,张大嘴一口吞进嘴里,由于嘴巴小苹果大,卡在嘴里难受,一着急往外顶,一下子苹果掉地上了,在食物仍旧匮乏的年代,不能不说是一个损失。当时,吃苹果和梨等水果的时候,连核都要咀嚼干净。苹果籽都舍不得吐。不过,今天我和朋友又去尝了尝,肉丸的样子还是那个样子,却怎么也找不回当时的感觉。还有一点,小时候吃一碗不过瘾,吃两碗没有钱,肉丸汤是免费的,于是就吃一碗肉丸再免费加两碗汤,老板还会发火,光喝汤不买肉丸。


与晋朝除三害的“周处”有关的千年古镇山西泽州周村记录

走在老街,是一个200多米左​右40度的大坡,坡下是食品站,理发店和人民澡堂。我对食品站记忆犹新,小时候家里每年养一口黑毛猪,到年底时卖到食品站,至今记得最清楚的是拨猪草,喂猪,卖猪和看杀猪。先说拨猪草,因为拨猎草,现在仍认识很多野菜,如玉谷菜,苦苣,车前子,蒲公英,刺芥,底底菜,黄蕾打伞等,每天放学就是给猪准备野菜。


与晋朝除三害的“周处”有关的千年古镇山西泽州周村记录

喂猪时,偶尔的剩饭菜,再加上糠,大锅里上火加热煮熟,再盛到一个木桶里,我和弟弟抬着到猪圈边,放到猪圈的围墙上,开始吆喝,猪听见声音马上跑出来,我们再一马勺一马勺往猪食盆里舀食,最后全部倒完。一头猪一次可以吃掉一桶猪食。如果猪有时候食欲不振,也有办法,一是在食物里加点盐,二是用剪刀把猪耳朵剪开一个口,放放血下下火。


与晋朝除三害的“周处”有关的千年古镇山西泽州周村记录

卖猪的时候,爷爷总是在早上让猪吃得饱饱的,这样一头猪能增加20一30斤的份量,但是食品站也有办法,一个字,拖,迟迟不称。直到猪尿了一大泡才上秤。看杀猪更是农村不可多得的文化生活。我亲眼见大人们把猪从猪圈里抬出来,用猪蹄扣捆,横放在一个台子上,在猪脖子下放一个脸盆接猪血。任凭被缚的猪如何哀嚎,屠夫干脆麻利的一刀下去,嚎叫的声音瞬间小了下来,只听下有气无力最后的几声喘息。小时候只觉得好奇好玩,顾不上多想残忍之类的。后面就看旁边支起一口大锅,架起火烧水,把猪放进去,刮毛,之后就看到白斩猪。猪被吊在两个锋利的铁钩子上,从尾部到脖子,自中间一刀划下,五颜六色的内脏露出来。小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猪尿泡,和大人要出来当气球吹。有一次,一个小伙伴美滋滋地要了一个猪尿泡准备玩,冷不防一只猫冲过来,叼走了。至于吃猪肉就更有味道,用猪油红锅,放大料和自制的黑酱,肉一下锅,满院飘香。


与晋朝除三害的“周处”有关的千年古镇山西泽州周村记录

理发店是国营的,必须拿头票,大家都是一个头型,平头。人民澡堂也是象煮饺子一样,一个不大的泡澡池,人们聚集在里面泡澡和挆背。​


与晋朝除三害的“周处”有关的千年古镇山西泽州周村记录

断断续续的,能想起来这么多。再往老街走,还有很多故事,边回忆边记录。​


与晋朝除三害的“周处”有关的千年古镇山西泽州周村记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