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星玉璽說封神」第一話 周營功勞第一人,活該成功的典範

縱觀《封神榜》整部書,期中神魔鬥法,法寶層出不窮;沙場角逐,武將縱橫馳騁;勾心鬥角,仙凡龍蛇混雜;改朝換代,天上地下生靈塗炭。一時間也說不盡是非曲直,誰對誰錯。

史書是勝者所書寫,文章立場也多半是為勝者歌功頌德,不公平不客觀,但敗者既無史冊傳世,我們也只能從勝者傳記中獲得一絲端倪。

《封神榜》這部書裡,刻畫了很多深入人心的人物,給我映像最深的是闡教的三代弟子——楊戩。他為什麼能在這麼多人物之中脫穎而出,成就非凡,最終修成大道呢?我們就來試著來解讀楊戩這個人物吧。


「星玉璽說封神」第一話 周營功勞第一人,活該成功的典範


楊戩的出場其實也挺晚的了,他是在全書第四十回合才出場,可是他一出場,恰在一個關鍵時候,時逢西岐的一個重大危機。魔家四將武藝高強,法寶更是無可匹敵,將西岐圍困了將近一年,西岐方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奄奄待斃,就在這危急之時,道行天尊門下弟子韓毒龍、薛惡虎送來糧草解決軍糧之危,可也只是解決了糧食的問題,哥倆卻未曾主動請纓出戰,送來糧草就默默站入隊伍中了。你看楊任下山就破了瘟癀陣殺死呂嶽等人;雷震子一出場就救了周文王;哪吒一下山就打餘化破戮魂幡救黃飛虎威風凜凜;黃天化下山破了魔家四將;同為道行天尊門下的韋護一下山就打死楊文輝驚走呂嶽,可見韓、薛本領之不濟。

可是楊戩一下山,就做了什麼呢?殺死黃狐貂、盜走混元傘,去了魔家四將一半的戰力,最終輔助黃天化破魔建功。

聞太師兵伐西岐,是書中濃墨重彩描寫的一場戰役。楊戩在其中的表現可謂耀眼。

聞太師是金靈聖母門下,一對雌雄雙鞭罕逢敵手,一出場就打傷了姜子牙、金吒木吒哪吒、韓毒龍,一鞭打在楊戩頂門上, 只打得火星迸出,全然不理,一若平常。太師大驚,駭然嘆曰:“此等異人,真乃道德之士!”令識人無數的聞太師大驚失色,楊戩的神勇可想而知。


「星玉璽說封神」第一話 周營功勞第一人,活該成功的典範


此後,楊戩完全成了聞太師的苦主。是楊戩獻計,劫了聞太師大營,並口吐三昧真火燒了他全軍糧草,逼得百戰百勝的聞太師奪路敗走。

殺死陳九公,搶回釘頭七箭書(這個非常重要,以後有空再說),間接殺死了西岐勁敵趙公明。

九曲黃河陣後,楊戩再次燒了聞太師糧草,變化成樵夫引誘聞太師走上絕龍嶺。

赤心輔國的聞太師是否在感嘆,如此道德之士,為何偏生在了闡教門下,倒在了西岐一邊?

此後的鬥法征戰,楊戩更如開掛了一般,戰功赫赫:

功高莫過於救駕,楊戩變化成武王模樣,智擒前來行刺的土行孫;

請柴胡、升麻仙草,破瘟疫、痘疹,造福人間;

識破陰陽鏡、番天印,輔助赤精子、廣成子等殺死殷郊、殷洪;

識破化血神刀,殺死餘化,殺敗餘元;

澠池除去烏煙獸,共同殺死張奎;

除去桃精柳鬼,輔助殺死高明高覺;

獻計火燒鄔文化;

梅山七怪處,更是楊戩的個人秀,常昊、吳龍、朱子真、楊顯、戴禮無不授首;得女媧娘娘青眼,擒獲袁洪、殺死金大升;

再以後的殺死郭宸、刀劈雷鵾,擒獲三妖,鎮壓野鴙精就更不用提了。

楊戩到最後沒有如同黃天化、土行孫、楊任他們一樣半路隕落,而是成為肉身成聖的一員,名副其實的周營第一武將,闡教最優秀的三代弟子,他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呢?

一、本領高強。

有真本事,是成為人才的第一點。楊戩有哪些真本領呢?

①八九玄功。八九玄功可能就是七十二變。楊戩的師父玉鼎真人(真正牛人)曾在三代弟子問前程時對楊戩說過:“你憑著八九玄功,人間任你縱橫”。楊戩憑著此功,不懼水火寒暑,不受瘟疫侵擾,變化入神入骨,旁人不能察覺,楊戩依仗八九玄功,坐在馬上,連廣成子的番天印都打不下來。連哪吒都扛不住的化血神刀,楊戩還能以手臂直接迎擋接毒,身體不損。


「星玉璽說封神」第一話 周營功勞第一人,活該成功的典範


②金剛不壞之體。被聞太師雌雄雙鞭、鄧嬋玉的彩石、袁洪的鐵棒直接打中而毫髮無損;被黃狐貂、馬元、朱子真吞下肚子也平安無事。這副身體,是多少仙家夢寐以求強橫無匹的硬件啊。

③土草變化。與一般的障眼法不同,楊戩的土草變化之術規模大、不易識破。

(1)呂嶽用瘟痘之術弄得西岐人病馬翻,煙火斷絕,連守城將士都病懨懨拿不動刀槍,楊戩用土草之術變成一大隊強壯兵馬守城,使呂嶽不敢攻城;

(2)搶奪釘頭七箭書,楊戩的土草之術變成聞太師的大營,神奇的是大營不但一模一樣,連巡營官鄧忠都有,楊戩自己變化成聞太師誑走了釘頭七箭書,夠神奇!

(3)鄔文化劫營,巨人狂怒,袁洪趁火打劫,周營大亂。此時的鄔文化像個殺神,遇佛殺佛,遇神殺神,所向披靡。唯有行至楊戩守護的大軍糧草之處,楊戩見大事不好,趕緊施展土草變化,竟然變出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將鄔文化驚走,隨後戰走袁洪,使周營的損失沒有進一步擴大。

④三昧真火。不是凡水可以撲滅的不滅之火,楊戩仗此兩次燒了聞太師的糧草、輔助燒死鄔文化。

⑤武藝。楊戩武藝高明,白刃戰不懼任何人。陳九公、周信、畢環、溫良、餘化、常昊、吳龍、楊顯、戴禮、郭宸、雷鵾都是直接喪命他的刀刃之下。

⑥機變見識。陰陽鏡、番天印、瘟癀陣、捆仙繩、馬善,楊戩一一識破;劫營、獻計、取毒楊戩從容行來;預防竊聽,不肯說出高明高覺來歷,上至火雲洞,下至丞相府,楊戩始終慎密隱忍,從不亂講話,能擔大事。


「星玉璽說封神」第一話 周營功勞第一人,活該成功的典範


二、謹言慎行。楊戩一直不離姜子牙的左右,作為親衛內侍,他從沒說過大話,從沒說過任何不妥當的話,武王府邸和丞相府他可以自由來往,許多機密的事都是他單獨而行的。顧全大局,不邀功,不張揚,深得武王姜子牙信任。相比之下,哪吒的本事不在楊戩之下,但是以他火爆的性格,但這些事哪吒是做不來的。你看玉虛宮門下眾多的三代弟子,除了楊戩,誰能做到如此?楊戩的待遇遠遠勝過其他三代弟子,沒辦法,能力擺在那裡,忠心擺在那裡,功勞擺在那裡,他還不驕傲,不張揚,公司裡有這樣的人,哪個老闆不想留?哪個同事不服氣?

三、服從安排。領導喜歡什麼樣的下屬?當然是聽話的下屬。炳靈公黃天化為什麼最後不能肉身成聖而是成了柏鑑之後被封的第一位神?書中為什麼給楊戩安排了獲得兵刃、袍服、徒弟,簡直就是遊戲中的大幅提升戰力的操作啊!這兩件事看起來是不相干的兩件事,其實是一件事,那就是不聽領導的話和聽話的區別對待。

黃天化下山輔周,剛剛下山見了黃飛虎,就將道服脫去,換了黃金甲、穿了大紅袍、帶上將盔;原來持齋把素,現在大啖酒肉。結果上陣就被魔禮青用白玉金剛鐲打死,還是白雲童子揹回了紫陽洞,受了師尊一頓呵斥,可以說丟盡了顏面。可是後來他改了嗎?可能改了,可能也沒有改,最後沒有能肉身成聖,可以說是咎由自取,也可以說是闡教師尊們的小心眼。

反觀楊戩,下山後屢立奇功不說,做事不畏辛勞,服從安排,他從第四十回合下山,扇雲冠、水合服、絲絛束腰、腳蹬草履,從未變過裝束。

「星玉璽說封神」第一話 周營功勞第一人,活該成功的典範


姜子牙叫他去請幫手,他就去請幫手;姜子牙被趙公明拜得魂魄離體,楊戩憂心忡忡寢食難安,大軍糧草催收,楊戩沒有馬虎過一次,沒有出過差錯,交了令就能出陣打仗,打完仗打點行裝就去催糧,完全是把周營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做,兢兢業業沒有一絲鬆懈。這一切,都被原始天尊看在眼裡。楊戩識破土行孫拿將用的是捆仙繩,在請懼留孫的途中得到了三尖兩刃刀、淡黃袍和金毛童子,其實就是元始天尊給楊戩的獎勵,因為不久之後,楊戩就兩次拜見了火雲洞三聖。三聖就是三皇,見他們可不能再這般裝束了,因此元始天尊賜給了淡黃袍,給與了尊貴的身份,已經允許他打造自己的嫡系私人武裝勢力(陰兵陰將、梅山六兄弟、草頭神等);賜給了神兵三尖兩刃刀,給與了楊戩殺伐的權力,為以後天庭神仙系統時他能“聽調不聽宣”打下堅實基礎;金毛童子給他當徒弟,就是玉虛宮把收第一位四代弟子的權利給了楊戩,意義極其重大。

楊戩此後平步青雲,三次被女媧娘娘嘉許,賜下山河社稷圖,本領不輸十二金仙卻沒有殺劫的雲中子直接賜給他照妖鑑,楊戩走了一條至上的高層線路,實力直逼十二金仙,成為玉虛宮門下公認的最優秀最具實力的三代弟子。

這一聽話一不聽話,區別就是如此之大。

四、任勞任怨。闡教叛徒申公豹為什麼最後也被封了神?書上的說法是姑且念他清修之苦,故而封他為分水將軍。這其實是一派胡言,比申公豹清苦的煉氣師更不知凡幾,他算老幾?更何況還是個闡教叛徒?!

申公豹真正的功勞是遊遍三山四海五湖,把榜上有名之人(封神榜上到底有沒有名字,以後再說)聚攏在一起,有勤勞奔走之功。但是比較起楊戩來,就不如他勞苦了。每次姜子牙搞不定,需要請幫手的時候,除了三上玉虛宮,哪一次不是楊戩在積極奔走?燈頭兒馬善、桃精柳鬼、殷郊殷洪、求取仙草、督運糧草等等等等楊戩哪一椿不是做得盡善盡美無可挑剔?


「星玉璽說封神」第一話 周營功勞第一人,活該成功的典範


業務能力強、服從安排、謹言慎行、勤勞肯幹、任勞任怨的楊戩,無論在哪行哪業都是活該成功的典範,也是我最喜歡的小說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