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廣佛模式還是京津模式,玉林北流應怎樣同城化?



在討論玉林北流同城化的時候,我們似乎更應該參照大家喜聞樂見的廣佛同城和京津同城來展開的,但是他們的格局太大檔次太高,可能參考意義不會太大,那我們就乾脆結合廣西區內的兩個案例一起來說事吧。


廣佛模式還是京津模式,玉林北流應怎樣同城化?


我們先看看柳州的柳東新區吧。柳東新區位於工業城市柳州的東北部,規劃面積約230平方公里,是廣西重點發展的三個城市新區之一,主要目的在於滿足新興產業落地和本土企業擴張,換句話說是老城區已經裝不下那麼人口和產業了才要擴張,才要“再造一個新柳州”。新區於2007年2月掛牌成立,後逐步整合高新技術開發區、陽和工業新區,產業新區格局顯現。經過十來年的發展,勢頭依然強勁,鼎鼎大名的汽車城就坐落於柳東。為什麼柳東新區能夠快速發展起來,與它的區位優勢有著莫大的關係,與傳統老城區僅僅一橋之隔,市民從老區到新區,寬闊的馬路和高架橋,兩邊高樓林立,居民區也沒斷裂空白,可以說新老城區沒有任何隔離感。


廣佛模式還是京津模式,玉林北流應怎樣同城化?


再看看桂林的臨桂區吧。臨桂2013年1月撤縣設區,成為桂林最大的行政區,後桂林市政府搬遷至臨桂,照理說政府強烈引導應該很快發展起來的,而且距離中心城區也不過10公里左右路程,可偏偏就是這10公里,空白太多,除了石山就是田野村莊,有很明顯的斷層,隔離感太強烈,而且往返新老城區之間的時間成本40分鐘起步,十分的不便,而傳說中的雲軌目前也只是橋墩,哪怕是修起來了估計也無法承載新老城區高速通道的作用。雖然房地產開發火熱但銷售不暢,雖然商業廣場也不少但人流不足,明顯人口聚集效應不足。


廣佛模式還是京津模式,玉林北流應怎樣同城化?


從上述兩個城市的例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同城化必須是人的同城化,兩城之間儘量實現無縫連接,沒有明顯的隔離感。


廣佛模式還是京津模式,玉林北流應怎樣同城化?


目前,玉林已經與北流城區連成一片,物理層面上已經同城,且已經實現了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公共交通等10方面的同城化,如今除了名字和行政區劃不同,對於玉州區78.6萬、北流城區35萬居民來說幾乎沒區別,不少玉林市區市民特別是玉東片區的市民下班後去北流吃個飯或者宵夜再回來,甚至會比在市區還要方便。住在玉州每天去北流上班或者住在北流去玉州上班的人也不在少數。更何況玉林高鐵北站就設在北流新圩鎮,隨著高鐵新城建設的推進,玉北同城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個東風就是行政區劃的調整。


廣佛模式還是京津模式,玉林北流應怎樣同城化?


玉林是地級市,北流是縣級市,由玉林市代管,調整行政區劃必須獲得國家民政部的批准。據說玉林已經提出北流撤市設區的申請,獲批應該問題不大,更何況現任民政部部長曾在玉林任職,對玉林的情況瞭如指掌,現在的問題是北流整體撤市設區或是部分調整還是撤市設區另建縣呢,畢竟這個縣級市是位列廣西十強縣(市),涉及22個鎮153萬人口。


這就要考驗玉林人的智慧和魄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