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紫禁城:朱棣為何要遷都北京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獨立思想人

在這裡,你很難不以敬畏之心肅然起敬,領受它不輕的分量。

24位皇帝,還有眾多嬪妃、皇子,以及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在這裡交織著不同的悲喜人生。歷史,在這裡持續上演著許多重大瞬間。

2020年,故宮已經600歲了;若是溯及更早的時間,從它動工興建開始算起,故宮已經612歲了;而如果從打算興建它算起,則時間整整跨過617年。

600餘個春秋,就是10餘個甲子,幾乎30代人,就是說,故宮見證著30代人的代際更迭。在它身上,不知是時間超越了空間,還是空間超越了時間,讓人覺得它實在太過古老,古老得不能通過形象的量化指標去作衡量,時間在它身上已經成為了一種抽象符號,難以正確表達它的生命歷史,而成為一種城市起源的建築遺蹟。

紫禁城:朱棣為何要遷都北京

讓我們把目光先轉移到十五世紀初那一段波譎雲詭的歷史。

以下是付費內容

公元1403年大年初一,明朝第三個皇帝——朱棣——正式啟用“永樂”作為自己的年號,永樂元年,明朝的首都還在今天中國的南京。

這座六朝古都,自東漢時起就被認為有王者之氣,明太祖朱元璋將都城定在這裡,並集中國兩千年宮殿建築之精華,建造了皇家宮殿。今天這座宮殿所留下了的遺址,仍不失當年的氣魄。

而此時的北京城,在大明的版圖上,還是朝廷的一個布政司,名曰北平。這裡人煙稀少。朱棣11歲時被封為燕王,他和他的舊部們熟悉這裡,並對這個地方充滿感情。

公元1403年正月十三,朱棣祭祀完天地回到皇宮,禮部尚書李至剛提建議道:我以為北平這個地方,是皇上承運龍興之地。應該遵循太祖高皇帝,另設一個都城的制度,把北平立為京都。

紫禁城:朱棣為何要遷都北京

在這之後幾個小時裡,將北平升為北京,成為王朝第二個京都的一道聖旨昭告了天下。

五月,一次臨朝,朱棣建議將北京實施國都的禮治,遭到了大臣們的激烈反對。

八月,一天朝會,以丘福為首的一群大臣,建議在北京修建一座新的宮殿。朱棣欣然應允。

一場浩大的工程拉開了序幕。

朱棣的心腹親信,包括工部尚書宋禮、吏部右侍郎師逵、戶部左侍郎古樸,無不投入其中,為這項工程作精心準備。他們深入四川湖廣等群山峻嶺,開採楠木。他們不僅要面臨深入不毛、虎豹蛇蟒出沒等極端險惡的自然環境,還要面對開採後木材搬運的巨大難題。這些巨大的楠木,如何運到紫禁城呢?

被派往四川的工部尚書宋禮,曾向皇帝描述了一次大木出山的傳奇情景:一天山洪暴發,一株大木順流而下,遇巨石攔路,大木發出雷鳴一般的巨響,撞擊巨石。巨石裂開大木完好無缺。

這只是其中一個特例。更多的木材,從川貴湖北的崇山峻嶺中依靠天然的河流和修好的運河,浩浩蕩蕩,一路輸送到北京。

據說永樂時期為建造新宮殿進行的採木工作,持續了整整13年。不寧唯是,開採修建宮殿所需的石料,同樣也很艱辛,據現在的專家學者研究,這次宮殿建設的備料過程長達近十年。這十年中,北京逐漸成為了大明王朝疆域內,最熱鬧、最龐大的建築工地。

今天保和殿後那塊故宮中最大的丹陛石,就是由一塊完整的石頭雕刻而成,光開採就動用了10 000多名民工和6 000多名士兵。運往京城時,則由數萬名民工,在運送石料的道路兩旁,修路填坑,每隔一里掘井一口,在隆冬嚴寒滴水成冰的日子,從井裡汲水潑成冰道。20 000民工1 000多頭騾子,用了整整28天的時間,才運到京城。

紫禁城:朱棣為何要遷都北京

然而,就在朱棣謀劃遷都北京剛剛開始的時候,徐皇后去世,這位他最親密的人去世,給他內心帶來了無言的傷痛。照理陵墓應建在南京,但朱棣卻悄悄派一個大臣和一個風水先生前往北京尋找吉壤建陵。兩年後,在昌平以北20多里的地方,被朱棣降旨圈為陵區禁地,這就是今天的明十三陵。

大臣們意識到這是皇上向他們釋放的一個遷都信號,於是紛紛上疏,直截了當反對皇帝暗藏的遷都用意。很快,河南布政使周文褒、王文振及參議陳祚被朱棣貶為庶民,一場緊張的君臣對峙才緩和下來。

1416年十一月,一天的朝議,朱棣多年處心積慮的遷都慾望,瞬間變成了君臣的合意。皇帝對北京宮殿的修建不僅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民主,群臣也沒有再提出反對意見,不僅一致通過紫禁城儘快動工修建,還讚美起北京優越的地理位置,紛紛強烈要求將明王朝的第一首都定在北京:

北京北枕居庸關,西靠太行山,東連山海關,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壯麗,足以控制四方,統治天下,確實是可以綿延萬世的帝王之都。

這次決定,意味著中國政治中心開始北移,中國地緣政治從此發生改變。這種改變影響了中國數百年的政治格局直到今天。

宮殿終於在1421年得以建成,它是在元大都皇宮舊址上誕生的。那個元大都曾十分著名的延春閣被景山所取代,而整個宮殿建築群由北往南延伸座落在整個北京的中心地帶,成為這個王朝新的神聖之地。

歷史在這一刻定了格。這個穩定強大的明王朝不僅牢牢地取得了統治華夏的控制權,成為整個華夏民族的主宰,更在另一層面上以建築這一特有的元素與形式將封建王權推向了極致。隨後的幾百年,中國的封建文明與歷史車輪都是從這裡出發,蘊育繁榮,走向未來的。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獨立思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