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為什麼說嘉靖皇帝擁有創盛世之資質,卻做了一個守成皇帝?

歷史紀事本末探析


作為藩王出身的嘉靖皇帝,確實是明朝藩王中的異類,實在太聰明瞭

朱棣靖難之後,有感於藩王的力量,因此在朱元璋制定的藩王世襲制度上又加上了些規則,世襲的藩王及王室們被當成豬一樣的蓄養。

可就是這一位藩王,在閣老楊廷和到達王府時,才15歲的他,就靠著自己智慧,僅憑孤身一人就探明瞭朝廷的底線:

大明門前的試探

到達興王府的閣老楊廷和是帶著明武宗(正德)皇帝的母親,張太后的旨意而來的,這說明了當時的朝局裡已經形成共識了,因正德無子嗣因此“兄終弟及”,由興王朱厚熜即位。但估計當時的朱厚熜內心中也不明白朝廷的共識到底達成什麼狀況。

漢文帝劉恆也是以藩王的身份即位成帝的,可當時的劉恆有心腹、有自己的軍事勢力,所以漢文帝在即位後,還能派遣心腹和讓忠於自己的衛隊在皇宮中保衛自己。

可朱厚熜有什麼?孤身一人跟著一群使團就這樣去了京城。

有多少15歲的少年懂得政治?懂得窺視人心?

朱厚熜選擇了試探,去試探朝局是在張太后(正德)的操控中,還是在官僚集團的操控中;是讓他做傀儡,還是真的讓他來做皇帝。

在京城外的良鄉時,閣老楊廷和告訴他,禮部準備以太子的身份迎接他,並讓他走東華門入住文華殿。他拒絕了,[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他是在試探,這份“遺詔”到底有多少人去遵循,到底有沒有真真的效果。要知道,他的“長兄”廟號可是“武宗”,軍隊到底是掌控在張太后那兒,還是聽從朝廷的。又或者是他在試探,到底官僚集團和張太后到底需要他做傀儡還是真的掌權。

估計那時候在堅持的他,除了咬牙堅持之外,內心也在恐懼、彷徨中。不遠處的京城一對對來來往往的使者中,若是有一支是軍隊的話,估計他也只能尋求屈服,然後一輩子只能成為傀儡,又或者隱藏著。就如同漢文帝那樣,潛伏在權貴和外戚的淫威之下,慢慢蓄積力量。

結果使得他欣喜若狂,沒有軍隊,只有張太后和楊閣老的妥協——[皇太后趣群臣上箋勸進]。

試探之後的大禮儀之爭

說真的,有時候真的懷疑這個15歲的少年,真的是個愣頭青、賭徒,而不是個聰明睿智的政客。

即位後的嘉靖,通過大明們前的試探,已經明白了,張太后並沒有操控軍隊,而文官集團需要他這個皇帝來制約外戚和勳貴軍方。

開始時,少年天子的他還想通過政治手段來尋求盟友,通過優撫楊廷和,並向毛澄厚贈黃金,但得到的是不為所動。最後他選擇先與文官集團合作,誅殺了正德時期的寵臣錢寧、江彬,並且清洗了皇權直屬軍隊【革錦衣衛冒濫軍校三萬餘人】。

大禮儀案,嘉靖勝利了,若他不是個賭徒,那麼他確實是一個完美的政客,嘉靖完全是在利用後宮張太后和文官集團之間的矛盾——後宮不得干政、軍方又被文官集團壓制的情況之下。

大禮儀案的結果是張太后從此被壓制,而正德時期的舊臣大部分都被隔出朝局,反而是嘉靖這個少年皇帝在三年裡獲得了忠於自己的勢力,等於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爭鬥中培植勢力。

明建於洪武,變革於嘉靖

由於清朝時期的焚書毀史的行為,致使迄今為止,第一手的明史資料僅存3000份左右,且部分還是民間的流記。可也正是這種民間的記載,反而更體現出明朝的變化。

在《建業風俗記》(王可立,明朝人)中,不難發現,嘉靖前後南京城的社會風尚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嘉靖之前,文人墨士,歲已不逮先輩,也少涉獵,但聚會之間,還是言辭彬彬可聽;
然自嘉靖初年以後,士人只是誦讀詩文,而在言談之際,已幾乎與村巷百姓無幾差別;

嘉靖中年以前,民遵循禮法,見尊長,多執年幼之禮;
嘉靖中年以後,禮法蕩然無存,或與先輩抗衡。
嘉靖初年,市井鄙陋之處,不乏豐厚俊偉之老者,言行禮貌。
嘉靖中,遍尋南京,這樣的老者已寥寥無幾。

大禮儀之爭的危害,開始滲透到了民間,“只需順著嘉靖帝的意願議禮有功,便可飛黃騰達,甚至一躍而為巨卿宰輔”,嘉靖之前的士子,少有說利;嘉靖初年之後的進士,身旁均是言利之徒,或是投附之人。

嘉靖改革——只是為了鞏固其統治

大禮儀之爭,使得這位少年皇帝迅速掌握了統治的核心——打一派,拉一派。

清理勳戚莊田——這是拿成祖朱棣這一脈的利益去尋求政治上的盟友。而且這些勳貴確實是讓天下百姓所厭恨,又獲取了民間的支持。

罷天下鎮守中官——明朝的賦稅已經夠低的了,朱元璋制定的商稅中只收取大商人和礦業主的賦稅,罷天下鎮守中官,就等於將商稅還於民間,明朝從此只能依靠農稅來填充國庫。從此明朝的商業進入到一個快速發展期,並且就在嘉靖萬曆兩朝就形成了廣義的“資本主義”現象。

改革科舉制度——收了農民和商人的心,也要收天下讀書人的心。

革除外戚世封——從此明朝的皇帝只能依靠文官集團

就如明朝進士李樂對嘉靖的讚美之詞所述——蓋自漢唐宋元以來,宦官斂戢,士氣得伸,國體尊嚴,未有如今日者,誠千載一時哉!

所以嘉靖皇帝不做守成之君,難道還能做開拓之君?

圖片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必刪


史之為用


歷史領域創作者 嘉靖是明朝最精明的一個皇帝,他的聰明才幹非明代其他皇帝可比,最重要的是他的帝王權術,雖然二十年不上朝理政卻把權利牢牢握在手心。

自幼飽讀聖賢書,精明睿智,具備做皇帝的資質

  • 聰明好學,基礎不錯。

嘉靖聰明好學,自幼跟隨父親讀書,而且記憶力過人,一般的文章讀兩三遍就能倒背如流,而後父親的引導下熟讀《孝經》《大學》等一系列的大家之作,所以他十分精通修家齊國之道。作為嫡長子,經常跟隨父親參加各種活動典禮,耳濡目染的便熟悉皇家的各種禮儀規範。

12歲時父親朱佑杬去世後,按禮制襲封興王,雖然只是區區大明朝眾多藩王中的不起眼的一個,但是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王再小他也是一個王,12歲的嘉靖就開始接手管理整個興王府的政務,這也為他以後繼位稱帝打了基礎。

估計他做夢也沒想到,天上能掉下一個皇位來,15歲時,大明朝的正德皇帝駕崩了,正德皇帝無嗣,這就需要找一個接班人,本來作為一個藩王,這好事兒跟他沾不上上邊兒,畢竟嘉靖只是正德皇帝的堂弟,而且嘉靖帝的父親朱佑杬還是庶出,可偏偏這好事兒就落到了他頭上。

  • 意外獲得帝位,為名分不讓步

皇帝沒了,宮裡亂套了,為什麼呢?正德皇帝他沒兒子啊,眼瞅著大明王朝就要斷送在正德皇帝手裡了,這時候,正德生母張太后與內閣首輔楊廷和按照《皇明祖訓》裡“兄終弟及”的原則,由朱厚熜繼承皇位,然後派了一幫人烏烏央央的就去了興王府。

快到北京的時候出問題了,按照張太后和楊廷和的要求,嘉靖只能以太子身份從東華門入宮,嘉靖一聽不幹了“遺照上是讓我當皇帝的,不是讓我當太子”,然後雙方就僵持在這了。嘉靖自然知道自己的身份,他這樣無法是想體現自己的正統,而不是過繼明孝宗朱祐樘,可宮裡等不及啊,國不可一日無君,張太后和首輔楊廷和最後妥協了,於是嘉靖從大明門入宮,在奉天殿登機繼位。

  • 大禮議之爭,加強皇權

皇帝總是後繼有人了,可按照祖宗禮法,還得追封之前的皇帝,“認祖歸宗”,嘉靖執意追封自己的父親為興獻帝,而張太后以及朝中正德皇帝的舊臣楊廷和等一幫人卻以祖宗禮法要求嘉靖更換父母,追認正德皇帝的父親明孝宗朱祐樘為皇考,雙方因為這個問題一時間爭持不下,一直折騰了三年半,最後在楊廷和妥協退休,嘉靖誅殺多人後,強行追認自己的父親為皇考,史稱

“大禮議之爭”。

這時候的嘉靖才17歲,所以說,他的聰明才智是明朝其他皇帝所不能比的。繼位初年就已經嶄露鋒芒,大禮議之後,朝中大臣,尤其是武宗的舊臣基本都被肅清,嘉靖的皇權得到了大幅提升。從而也促成了嘉靖帝剛愎自用的政治作風。從此,朝中大臣都不敢再非議嘉靖的意見,人人畏懼他的無上權威。僅僅三年時間,嘉靖就從一個毫無根基的藩王轉變成了一個一言九鼎的出色皇帝。

  • 大刀闊斧改革,獨寵道教無非是想鞏固皇權

大禮議之爭,讓嘉靖發現了一批與自己政見相同的人才,在肅清了楊廷和集團之後,嘉靖開始著手培養自己的勢力,大刀闊斧的進行了一些列改革。進而創造了嘉靖中興的局面。

嘉靖的一攬子改革措施

  1. 政治上:遏制宦官勢力膨脹,廢除外戚世襲制度,重用諫臣,懲治貪腐
  2. 經濟上:還地於民,改革賦稅,鼓勵農桑,極大的減輕了農民負擔,推動了社會經濟發展。
  3. 文化上:變革皇家祭祀禮儀,廢除孔子王號,更正祀典,發展教育,修建書院
  4. 軍事上:裁撤官兵,修補城牆抵禦北方邊患,重用俞大猷等武將抵禦沿海倭寇匪亂

大興土木,獨崇道教,不愛龍袍愛道袍

明朝皇帝大多信奉道教,嘉靖自然也不例外,而且痴迷到了新的高度,他在位期間大肆修齋建觀,極度推崇道教文化,舉全國之力修煉仙丹。嘉靖一味追求長生不老,終於到了壬寅宮變事發,差點死在幾個宮女之手,而後嘉靖就搬到了西苑居住,從此開始了二十年的修道生涯。

一個堂堂大明皇帝從此脫下了龍袍穿上了道袍,專心侍奉三清,不再視朝。將繁雜的朝政扔給內閣三部九卿,自己躲清閒去了,以追求自己的長生不老夢想。


精通帝王權術,牢牢把握朝政四十五載

看似嘉靖皇帝遠離朝堂,不理朝政,實際恰恰相反,朝廷裡的風吹草動他都瞭然執掌,他又是怎麼做到的呢?這就是他的過人之處了。

  • 聽其言還要觀其行 眾所周知,

明朝的特務組織很厲害,嘉靖雖然長時間不上朝,但是錦衣衛和東廠的權力都在手裡,所以,他能盡知朝中一切大小事務。並且嘉靖還很善於察言觀色,很多事情是瞞不過他的。

  • 人盡其才,不偏不倚

嘉靖用人非常聰明,他讓大臣擔任的職位都是自己擅長的領域,因人的特長給予職位,然後讓大臣互相牽制,自己獨坐幕後從中指揮。比如用權臣嚴嵩的同時,又用務實的徐階等人,以達到權力平衡,所以他不上朝,朝政也有人在處理。

  • 賢時便用,不賢便罷黜

這是嘉靖用人的至高境界,天下臣民都是為皇帝服務的,而皇帝只是看到每一個朝臣的作用,一旦沒有了可用之地,那就只能廢除,滿朝臣工只不過是嘉靖皇帝的一顆棋子而已。

  • 會投資,才會有收益

作為一個皇帝,尤其是長期不上朝的皇帝沒幾個心腹是不行的,嘉靖這一點做的非常好,他一邊打壓,一邊拉攏不斷的給予心腹重臣恩惠,讓他們死心塌地的忠誠自己。

所以說,嘉靖明明能創造更輝煌的萬世基業,但是他沉迷道教,導致改革停滯不前,執政前二十年的成就在後期慢慢消磨殆盡。


古曲古風


嘉靖皇帝是明朝最聰明的皇帝之一,他十二歲承襲興獻王,十五歲繼承皇位,十八歲擊敗楊廷和,取得“大禮儀”勝利,從此獨裁明朝42年,期間張璁、楊一清、夏言、嚴嵩、徐階等人相繼出任首輔,但無一人能夠脫離他的掌控,即便後期沉迷求仙問道,長達二十多年不上朝,但朝局始終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唯一令人感到惋惜的是,他的聰明才智沒有全部用到治國理政上。

▲嘉靖皇帝影視劇照

朱厚熜繼位之旅並不輕鬆,初到京城,楊廷和讓他以皇子之禮,走東華門,居文華殿;他毫不卻場,以“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回應。最終,楊廷和服軟,他從大明門入,在奉天殿即位。

至此,“大禮儀”之爭開始,朱厚熜年僅十五歲,孑然一身,無依無靠,也沒有鬥爭實踐經驗;楊廷和已經六十有餘,背後文官集團支持,與明武宗朱厚照鬥法多年,實戰經驗豐富。然而,“大禮儀”之爭的結局卻是楊廷和罷官回家,朱厚熜獨裁皇權。

人生的蛻變需要一個契機,有的人終其一生也沒有迎來這個契機,而有的人年紀輕經就已經完成了這個壯舉,朱厚熜顯然屬於後者,從孑然一身到獨裁皇權,他只用了三年。

▲楊廷和畫像

於嘉靖皇帝而言,“大禮儀”的勝利不是結局而是開端,因為接下來他要集中精力收拾明武宗留下的爛攤子,比如說,土地流失問題,根據統計到了嘉靖初期,用於交稅的土地已經流失了近一半,其他的都以“皇莊”“莊田”等形式免予交稅。

比如說,軍備問題,“土木堡之戰”以後,明軍雖然還勉強保持著對蒙古族的壓制,但這是建立在蒙古經常鬧內亂的基礎上,一旦蒙古形成統一,明軍很難抵擋住蒙古的衝擊。

比如說,官場腐朽問題,明孝宗一度扭轉了明朝的官場習性,結果明武宗朱厚照生性貪玩,不願意接受皇權束縛,先是寵信“八虎”,而後縱容江彬、錢寧,致使朝廷烏煙瘴氣,政治一片腐朽。

比如說,農民起義問題,由於農民土地大量以“投獻”的方式流入了功勳權貴手中,百姓生活水深火熱,稍微遇上一點天災人禍就無法生存下去,最終頻繁爆發起義。

▲明武宗朱厚照影視劇照

不過,這些對嘉靖皇帝來說真的不是太大的問題,當初孑然一身之時就鬥得過老辣的楊廷和,如今皇權在握,收拾一幫朱厚照舊臣沒有特別大的難度,何況在他上任之前,楊廷和利用37天的權力真空期已經完成了一波清洗。

於是,嘉靖在“茲欲興道致治,必當革故鼎新”思想的指引下,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朱厚照抓的女子全部放回、娛樂工程全部叫停、挪用的國庫銀兩全部追討、收的義子全部罷免、豹房內的妖僧藝伎全部遣散,總之朱厚照一切有違祖制的東西全部推翻,反正本就沒有直系血緣關係,沒啥心理負擔。

除此之外,他還汲取教訓,有意打壓抑制宦官及特務組織,裁汰的錦衣衛、內監局等機構的人員超過十萬人;為了安撫百姓,強力勘查皇莊和勳戚莊園,還地於民,減免受災地區的賦稅;改革人才選定方法,親自下旨破格選人才,重用張璁、夏言等賢臣,廣開言路,短時間就穩住了局勢,甚至隱隱有開闢一代盛世的跡象。

▲朱厚熜影視劇照

然而,正在嘉靖皇帝奮力耕耘之時,發生了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宮女起義——壬寅宮變,嘉靖皇帝登基二十年,鬥倒了無數權臣,卻差點喪命於幾個宮女之手。這件事直接改變了明朝歷史的走向,此事之後,嘉靖皇帝躲進西苑不上朝了,而且一躲就又是二十多年。

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內,嘉靖皇帝不見朝臣,一心求仙問道,追求虛無縹緲的長生。嚴嵩抓住嘉靖皇帝追求長生的心裡,藉機崛起,成功把持朝政20年,明朝再次回到朝綱混亂、官吏腐敗的時代,楊繼盛、沈煉等大批忠臣慘遭殺害,然而,這些事已經引不起嘉靖皇帝的興趣了。

不過,無論嚴嵩多麼囂張,只要面對嘉靖就會表現的唯唯諾諾,我相信他不是刻意假裝,而是他發現,無論自己怎麼折騰,朝廷依然在嘉靖的手裡牢牢攥著,絲毫未有任何鬆懈。

▲嘉靖皇帝影視劇照

然而,嘉靖也只限於控制了朝局,朝局之外,大明的江山已經變得風雨飄搖,比如說沿海的倭寇日漸嚴重、北方的蒙古愈加囂張、百姓的負載日益沉重,官場的風氣迴歸奢靡、各地的起義再次增多,但是這些問題嘉靖已經不關心了,他關心的只是自己能否突破人類壽命極限,實現長生。

為此,他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大量修設齋醮,舉全國之力幫他蒐集煉丹所需要的丹藥,長期服用含有水銀砒霜、水銀、雄黃、硃砂的丹藥,最終在嘉靖四十五年走到生命終點。

▲嘉靖皇帝影視劇照

對於嘉靖皇帝的一生,很難用一句兩句話來形容,他很聰明,以至於強如楊廷和、夏言、嚴嵩、徐階等人也不是他的對手,但他又很愚蠢,為了追求長生,被幾個沒啥文化的道士騙的團團轉。他本具備開創一代盛世的能力,但最終只勉強維持了明朝這個大廈不倒,只能說歷史給了他一個開創盛世的頭腦,他卻用錯了地方。

最後給出,《明史》對嘉靖皇帝的評價:

世宗御極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稱治。顧迭議大禮,輿論沸騰,倖臣假託,尋興大獄。夫天性至情,君親大義,追尊立廟,禮亦宜之;然升祔太廟,而躋於武宗之上,不已過乎!若其時紛紜多故,將疲於邊,賊訌於內,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經,營建繁興,府藏告匱,百餘年富庶治平之業,因以漸替。雖剪剔權奸,威柄在御,要亦中材之主也矣

史料來源:《明實錄·世宗肅皇帝實錄》《明史·世宗本紀》


文史並蒂


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智商,在明朝皇帝中應該排在第一梯隊,他真的太聰明瞭,這裡舉幾個例子。

一、贏得大禮議之爭

眾所周知,明朝的大禮議之爭,爭的其實不是禮儀本身,而是皇權和臣權。朱厚熜拼命尊崇自己的生身父母,既是在為自己正名,也是不想受權臣挾制。

(嘉靖皇帝畫像)

正德皇帝朱厚照去世後,沒有後代,內閣首輔楊廷和翻了翻朱家的家譜,選了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為下一任皇帝,派人接他進京。朱厚熜也知道是讓他去幹嘛的,收拾行裝趕往京城。

按照禮部事先的安排,朱厚熜應該從“從東華門入,居文華殿”,意思是讓他以太子的身份登基。如果是智商普通的人,肯定覺得這也沒什麼,都能當皇帝了,從哪裡登基有什麼關係?

但朱厚熜政治觸感敏銳,他感覺到,如果他認了太子的身份,以後必然會有一些老臣倚老賣老,便堅決不從,說“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大臣們也不是好惹的,想從一開始就把朱厚熜收拾下去,堅持要讓他按照禮部的方案行事。朱厚熜寧願不進皇城也不聽他們的,事情就這麼僵持住。最後還是皇太后令群臣上箋勸進,朱厚熜才受箋,從大明門入,在奉天殿即位。

(電視劇中的嘉靖帝)

也就是說,朱厚熜和文官集團的第一次交鋒,勝利了。而此時他才有14歲,之前也沒受過帝王之術的教育,全是天賦使然。

正常14歲大的孩子,別說能戰勝執掌權勢多年的老辣政客,也許連為什麼要去戰勝都弄不明白。

此後他尊生父、尊生母,正德朝過來的老臣們都不許,各種抗議、勸阻、死諫,史稱“大禮議之爭”,爭了三年多,最後勝利的是朱厚熜。

二、開創嘉靖中興

通過大禮議之爭,朱厚熜逐步培植了自己的勢力,掌握了皇權。他勤於政務,打擊權臣和封建地主貴族勢力,誅殺奸臣重用賢臣,經濟得到發展,天下呈現太平繁榮之象,後世稱為“嘉靖中興”。

《明史·世宗本紀》中的記載是:御極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稱治。

意思是朱厚熜登基之初是個好皇帝,天下稱頌。

那麼,是什麼阻礙了朱厚熜成為一代明君呢?是修仙問道。

鬥贏大臣、治理好國家之後,朱厚熜忽然覺得無所事事,對長生不老有了濃厚的興趣,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修仙問道上,成了有名的“青詞皇帝”。

青詞又稱為綠章,是道教舉行齋醮時獻給上天的奏章祝文。一般為駢儷體,用紅色顏料寫在青藤紙上。簡單來說,這是給上天的信件。

為什麼說朱厚熜是青詞皇帝呢?因為自從他沉迷修仙之後,內閣14個輔臣中,有9個是以青詞起家。比如嚴嵩、嚴世蕃、夏言、徐階等等,他們就是青詞寫得好,才得了朱厚熜的賞識。

但要說朱厚熜是昏庸了,倒也不見得。因為他看中的這些人雖說以青詞起家,也有執掌朝政的能力。

嚴家父子的確是大奸臣,卻也不是無能之輩,正是因為他們太有能了,才能把持朝政權傾天下,斂財無度,把朝堂弄得烏煙瘴氣。

而當朱厚熜對嚴家父子產生厭惡後,輕而易舉就把嚴家弄垮了,然後勉強分出點精力在朝政上,重用徐階,採取釐革縮弊、振興綱紀等改革措施,國家很快恢復了正常,史上稱為“嘉靖新政”。

這番操作,生動的詮釋了什麼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可見朱厚熜一直智商在線。

總之,嘉靖皇帝的確有創盛世的資質,他最大的缺點就在於太想成仙了。甚至因此而差點被宮女謀殺,還聽了道士的話不見兒子們,引得海瑞上書大罵。

更因此而導致邊事廢弛,軍事力量減弱,蒙古韃靼部險些兵臨京城,倭寇經常在東南沿海作亂,“南倭北虜”成為明朝的禍患。如果他能把精力投入朝政,肯定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嘉靖皇帝是明朝少有的幾個聰明皇帝,而且嘉靖的帝皇權術足以排進明朝前三位,在他在位的幾十年裡,不管嘉靖皇帝怎麼做朝政都是牢牢的把持在手裡。

具體就用幾個例子來說說嘉靖皇帝的聰明才智吧。


第一件事“大禮議”之爭,嘉靖VS文官集團大獲全勝

嘉靖皇帝在1522年當的皇帝,在此之前他一直在湖北,從未受過任何的帝王教育,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15歲即位之初,一個小毛孩在朝堂上沒有勢力,卻敢於發動長達三年的“大禮議之爭”,最後還贏了,著實給了文官集團一個大大驚喜。

這件事主要就是嘉靖皇帝要給他爹追封皇帝的尊號,但是文官以不符合禮儀為由 堅決反對。這場禮儀之爭的最後結果是楊廷和這位四朝元老倒臺,嘉靖皇帝生父被追封為睿宗。楊廷和的倒臺使得內閣政治更加混亂,但是一個混亂的朝廷更加有利於嘉靖皇帝操控。

這個時候,嘉靖皇帝任用大貪官嚴嵩,只因為嚴嵩能夠替他幹活,能夠替他背鍋,任用嚴嵩來攪亂朝堂,這樣他自己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事實上嘉靖皇帝這一手做的事非常好,在他十幾歲時就做到了控制朝政。

第二件事閉門修仙十五年,牢牢控制了朝政

嘉靖皇帝本來也算是一個勤政的皇帝,但是由於一場宮廷以外,差點費一名宮女害死,所以他開始把自己隱藏起來,完全隱居在幕後。上朝對於嘉靖皇帝來說僅僅只是一個儀式,所以就算他不上朝沉迷於修仙大業中,還掌握著皇權,下面的人猜不透這樣一個皇帝想法,每天都活的戰戰兢兢。



在經歷過這樣一些事後,本就生性多疑的嘉靖開始為自己而活著,他不在乎國家變得怎麼樣,他只在乎自己的權力,所以儘管放任嚴嵩,但是嚴嵩卻是能夠做到嘉靖的要求,所以嚴嵩才能夠幾十年而不倒。

但是嘉靖皇帝做的不僅僅只是打壓文官,嘉靖皇帝最凌厲的手段還是打壓宦官。

第三件事給予宦官集團沉重的打擊,制定嚴苛的制度,一旦又宦官越線,將遭到嘉靖皇帝的嚴厲打擊。


大肆收歸了宦官的權力於內閣,但是對於內閣嘉靖也不是完全放心,所以嘉靖皇帝細化了每一個人的職責,確保了國家機器正常的運轉。

可是嘉靖皇帝做的不僅僅只是如此,鑑於當時科舉的作弊之風,嘉靖從京城派遣京官前往各地監考,大大加強了中央對於地方的管控。


嘉靖皇帝本是一個勤政之君,可是他發現整個朝廷都在矇騙他,於是他開始報復,開始變得自私,以權力遊戲為樂趣,凡是讓他不順心的人,他都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裡將那個人踢開。

在嘉靖當政的四十五年裡,他一刻也沒有放鬆對於權力的掌控,在他看來整個天下都是他一個人的權力遊戲。


這個歷史很正


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明憲宗朱見深之孫、明孝宗朱祐樘之侄、興獻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7年1月在位)。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駕崩,死後無嗣,其生母張太后與內閣首輔楊廷和決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

朱厚熜即位之初,通過大禮議逐步掌握皇權。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嚴以馭官、寬以治民、整頓朝綱、減輕賦役,重振國政,開創了嘉靖中興的局面,為隆慶新政與張居正改革、嘉隆萬大改革奠定了基礎。

後期崇信道教、寵信嚴嵩等人,導致朝政腐敗。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壬寅宮變”中幾乎死於宮女之手,此後長期不理朝政,迷信方士、浪費民力,最終激起民變。同時蒙古俺答汗長年寇邊,甚至於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兵臨北京城下,史稱“庚戌之變”;倭寇也侵略中國東南沿海。“南倭北虜”始終困擾著嘉靖一朝,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朱厚熜於乾清宮去世,在位四十五年,享年六十歲。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葬於北京十三陵之永陵。

嘉靖皇帝擁有創盛世之資質,卻成了一位守成皇帝:

1.開創了嘉慶中興的盛世局面

靖帝統治前期,出現“嘉靖中興”的局面。嘉靖帝力革前朝時弊,勵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大刀闊斧推行了改革,政治上集異納諫,勤於政務,打擊權臣和封建地主貴族勢力,大赦天下,誅殺了錢寧、江彬等佞臣,整頓朝綱,總攬內外大政,推行新政,裁抑司禮監的權力,撤廢鎮守太監,嚴肅監察制度,嚴分廠、衛與法司職權,重視任用張璁、夏言等賢臣,他吸取了前朝宦官當權亂政的教訓,對宦官嚴加管束,中央集權得到復興和加強,使朝政為之一新;經濟上嚴革貪贓枉法,勘查皇莊和勳戚莊園,還地於民,鼓勵耕織,重新整頓賦役,賑濟災荒,減輕租銀,體恤民情,治理水災,汰除軍校匠役十萬餘人,極大地緩解了當時激烈的社會經濟矛盾;軍事上整頓軍隊團營,守兵東南,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頓邊防。文化上改革科舉之弊,改正孔子稱號和典祀,這期間,“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文化和科技空前繁榮,優秀文學作品和傑出人物大量湧現,“天下翕然稱治”。

2.崇奉道教,南倭北虜

嘉靖帝統治中期,由於國家承平日久,逐步喪失進取精神,日益腐化,濫用民力大事興建,而且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長生不老之術,方士、道士們利用嘉靖帝夢想長生不死和靈瑞現象的迷信,屢行詐騙之術,愚弄嘉靖帝,使每年不斷修設齋醮,造成巨大的靡費。[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爆發“壬寅宮變”,幾死於宮女之手,嘉靖帝移居西苑修玄。

在用人上 ,嘉靖帝“ 忽智忽愚”、“忽功忽罪”,態度變化很大,對於權力把握很強,對於文官集團控制也很強。誤用首輔嚴嵩專國二十年,吏治敗壞,殘害忠良,許多功臣、直臣遭殺害、貶黜,楊繼盛、沈煉等朝臣慘遭殺害;邊事廢弛,吞沒軍餉,在長城以北,蒙古韃靼部首領俺答汗不斷寇邊,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甚至兵臨北京城下,大肆掠奪,造成極大破壞。倭寇經常侵略中國東南沿海,後賴朱紈、張經、戚繼光、俞大猷等人率軍肅清。在嘉靖年間,南倭北虜始終是明朝的禍患。各地也爆發多起民變;嘉靖三年(1524年)以後爆發多起大同兵變,嘉靖十四年(1535年)爆發遼東兵變,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爆發振武營兵變。

隨著嘉靖帝年齡增大加之長期服用有砒霜,水銀,雄黃,硃砂的丹藥,嘉靖帝的身體每況愈下。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正月,方士王金等偽造《諸品仙方》《養老新書》,制長生妙藥獻嘉靖帝。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戶部主事海瑞上《治安疏》,嘉靖帝大怒,下獄論死,為徐階所救。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567年1月23日),嘉靖帝駕崩於乾清宮,年60歲。廟號世宗,諡號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葬北京昌平永陵。

嘉靖帝駕崩後,裕王朱載垕繼位,年號隆慶。奉先帝世宗皇帝遺詔,“存者召用,歿者恤錄,見監者即先釋放復職”。以海瑞為代表,赦免了所有諫言諸臣。從這一刻起,揭開了長達十八年隆萬大改革的序幕。



東秋妮


提此問,實則與放屁無異。

在家天下的封建社會,每個朝代的每個時期,都有它發展的歷史背景及侷限理由。你用現代人的眼光、觀點,去套用古人的處理事情方式,實則顯示你幼稚與無知,與那些不看實際情況,辦公室想辦法解決問題的“專家”如出一徹。

在古代帝王歷史中,每個時期的皇帝,除開疆拓土者外,大都在深宮的溫柔鄉中成長。對他們來說,每天都是過著盛世生活,只是個別偶爾的不小心流落民間,才“體察”到民眾的苦難。此外,這些紈絝子弟皇帝,個個都是玩樂中度日,那有心態思考什麼盛世。

因而,這個問題,是偽命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