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猛!百億補貼後平臺虧損27億,下一個倒下的會是拼多多嗎?

也就是這幾年的事。


當天貓在儼然成為電商的江湖霸主,京東憤懣難平卻無可奈何之時,一個巨大的身影忽然衝到這個戰場,打的各路好漢落花流水。

這時候,老A不得不發出感慨:

地球人,誰能阻擋拼多多?

猛!百億補貼後平臺虧損27億,下一個倒下的會是拼多多嗎?

這一期,拼多多的2019,只有一個字:猛!

(先說好,這篇文章不是廣告,請各位放心閱讀。)

一 拼多多猛在哪裡?

那是相當生猛!

先看一組硬數據:拼多多在2019年全年,股價增幅累計高達70%,市值甚至一度超越百度和京東,躋身到第四大互聯網公司的位置。(前三為阿里、騰訊、美團)

從用戶發展情況來看,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拼多多的用戶規模達到5.36億,月活用戶也達到4.29億。
4.29億什麼概念?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全部人口也就這個數!——你能想象特朗普在拼多多買髮膠吹風機的情形嗎?

當然,僅以股價漲幅衡量拼多多的強悍,京東有話說:

親,我2019年股價漲幅可比你70%高的多呢!

而且,也有朋友跟老A說:拼多多猛啥猛啊,一家幾乎沒有盈利過的企業,被你們整天吹吹吹!
對此,老A笑而不語:

瑞信咖啡和拼多多薅資本主義羊毛給國人發福利,先不說像極了民族英雄,單問:這不香嗎?

說到這裡,拼多多最生猛的一個點也就出來了:補貼。

是的,這就是拼多多2019年最猛的一個點。在今年,拼多多數次推出“百億補貼”,真正將優惠送予用戶。

猛!百億補貼後平臺虧損27億,下一個倒下的會是拼多多嗎?

舉個例子。在拼多多比如五糧液白酒、iPhone11、AirPods等,這些商品的補貼力度巨大,比如iPhone11 128G蘋果官網售價為5999元,而拼多多補貼之後最低售價達到5299元,便宜700元。
這樣大的優惠力度,什麼概念?或許你可以做個黃牛,實現財富自由......

開個玩笑!這其中,有兩則故事很值得大家玩味:

還是要說回2019的雙十一。

在2019年雙十一到來之時,當各位興奮的點開淘寶,甚至一度自責,痛罵自己學生時代沒有學好數學,怎麼連優惠劵都搞不明白?

這時,拼多多和京東的補貼,連小學生都能操作——小手一抖,補貼自動到位!


更有趣的是,雙十一當天,天貓和京東頻繁發佈12、24小時戰報,並召開隆重的晚會慶祝自己天量銷售額時,有記者去拼多多進行採訪:
你們為什麼不公佈自己雙十一戰績,也不開晚會慶祝呢?

結果,拼多多這個臭直男答道:

我們忙著裝包裹呢,沒時間......
二 拼多多為什麼這麼猛?
回答這個問題前,請各位再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你有一百億,你要怎麼花?

選項A:買房。

選項B:投資互聯網公司買房。

選項C:像拼多多一樣,把錢撒給消費者。



老A斗膽說一句:沒人會選C,畢竟沒有誰家錢是大風颳來的!


當然,拼多多也不是傻子——從零到一,17月衝到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這種商業傳奇故事,或許連網絡小說都不敢這麼寫!

作為具有開創性的商業團隊,黃崢及其合夥人的智慧,絕無可能讓拼多多的巨量補貼打水漂。

猛!百億補貼後平臺虧損27億,下一個倒下的會是拼多多嗎?

那問題來了,why?

在說此事前,老A想再與大家講述幾個背景事件與觀點,大家看完或許能有所啟發——

2016已經成為歷史,但對於電商屆來說註定是載入史冊的一年。

  1. 在2016年前,已經有數據顯示電商的線上流量增長放緩,彼時主流觀點一致認為,線上流量已經見頂,而在這一年,各電商的做法與主流觀點十分吻合:

電商領域有了阿里京東,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大機會,唯一的機會可能就在垂直領域,小打小鬧,在夾縫中求生存。

甚至這一年,阿里已經將發展的重心從線上開始轉投線下,線上領域開始從淘寶轉向天貓(記住這一點,非常重要)。

但總有人“不怕死”。
在2016年,當眾多投資機構看到拼多多的融資計劃時,看到這家企業還想玩電商,臉上不免佈滿黑線。

據說,當年京東投資部也看到了拼多多這個項目,而京東給出的結論是:這家公司在以卵擊石。

第二,以阿里和京東為首的電商,在2016年,無一例外的走到戰略選擇的十字路口,但他們卻都毫不猶豫的走上了消費升級這一條路。

然而,2015年中國經濟開始進入到了新的經濟週期,GDP增速從2014年7.3%跌落到6.91%,接下來的幾年,GDP增速始終在低位運行,2016年6.76%,2017年6.9%、2018年6.57%。

在新的經濟週期當中,隨著人們收入增長的放緩,開始更多的追求物美價廉,也就是雷布斯最愛說的性價比。

從這一點說,請允許老A馬後炮一句:

當時包含阿里京東在內的各大電商選擇消費升級,這一步走的並不高明。


第三,其中最大的伏筆,或者說以阿里和京東為代表的電商,犯下了一個巨大的錯誤:當他們開始將發力點聚焦線下與消費升級時,已經放鬆了對線上流量的進一步挖掘。

然而,拼多多敏銳地觀察到了五環外的北京,這些被稱為“下沉市場”的地方,一直擁有著中國95%的人口,卻一直被大眾忽略。

  1. 因此,拼多多借由高額補貼與拼購,外加淘寶在阿里系內的疏離與下沉市場裡強大的流量增持,開始在“下沉市場”迅速拓荒。

天時,地利,人和,拼多多這一系列組合拳下來,那真是打的在座的各位落花流水——

終於,到了2018年,阿里和京東忽然意識到身邊憑空多了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甚至一時間手足無措,對內還一度成立了“打多辦”。

行文至此,想必各位對於拼多多的“百億補貼”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是的,一切都是為了搶佔市場。

從這一點來說,拼多多與早幾年京東憑藉資本市場融資輸血,以補貼和價格優勢正式打響互聯網商戰2.0時代的第一槍,對當當、國美、蘇寧大打出手,真是如出一轍。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現在,京東或許更能意識到這句詩的真正意思。

三 拼多多還能猛多久?

“下一個倒下的是不是華為?”

任正非曾說,這是一個哲學問題,因為不管是誰,一定會倒下。

今天,大家看了這篇文章,可能也會有類似的疑問:

拼多多還能猛多久?或者說,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拼多多?

其實,如果這不是一個哲學問題,老A真的很難下判斷。

不過,老A依舊有幾個事件想與大家最後分享一下。

現在,有很多互聯網公司開始以拼多多為標杆,想復刻拼多多的17月上市納斯達克的奇蹟。

他們開出的答案的也很簡單:社交裂變+資本補貼搶佔市場=拼多多模式。

不可否認,拼多多確實開創了社交電商的玩法,這一點,也讓我們沉寂在微信裡多年的朋友彼此重溫友情:

小哥哥小哥哥,幫砍一刀唄?

其實,社交電商的玩法,並非拼多多成功的全部,甚至換句話說:微信端口可以打開,同樣有一天也可能關閉,依託其他企業產品生態鏈發展做大的企業,生存永遠是一件脆弱的事。

從這一點來說,拼多多也在極力避免微信引流導致的過度依賴。

此外,一個嚴峻的事實也開始擺在拼多多面前:

電商的同質化問題現階段依舊是大頭。

早些年,藉由下沉市場打開局面,搶佔了以阿里和京東為首的各大電商的三四線城市的市場,打的一眾大佬措手不及。

可是,現在當這一批大佬回過頭來,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比如,京東對標拼多多成立京喜,蘇寧對標拼多多成立拼購,以補貼打法來對付拼多多,拼多多的日子就不大好過了。

當然,這對我們消費者來說是一件好事,畢竟越激烈的競爭,越能倒逼企業優化生產與運營,產出更加優質的產品。

不過,這一切對拼多多卻不大友好。

猛!百億補貼後平臺虧損27億,下一個倒下的會是拼多多嗎?

可是,拼多多面對微信引流潛在風險與對手的圍追堵截,沒有坐以待斃,而是主動出擊,又一次展現了拼多多這家神奇的企業神奇的戰略力。

拼多多在今天之所以能成為一個符號,甚至一種現象,最重要的就是他能讀懂消費者的心。

再回到“百億補貼”這個話題。
拼多多在今天繼續開展巨量補貼,隱藏最深的一個目的,其實是拼多多一種品牌上攻的策略,最終的目標就是為了撬動天貓、京東等電商巨頭所佔據的高端市場。
釜底抽薪,這一招確實高妙!

此外,解決引流和同質化問題,拼多多也交出了自己的應對之策——

從2019年開始,拼多多從2019年初開始開始力推新品牌計劃,以品牌立足,試圖以品牌自發引流,並提高產品辨識度,增加用戶粘性。

拼多多是怎麼操作的?

——大力扶植那些具有批量生產能力卻沒有自有品牌的製造企業,通過C2M的方式,鼓勵這些製造企業生產自有品牌的產品,並藉助於拼多多的平臺進行銷售和品牌推廣。


怎麼理解?

拼多多介入製造業的源頭,直接幫助這批製造企業打造品牌,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這麼做有什麼好處?

一、新品牌計劃幫助拼多多建立了自己所能掌控的供應鏈,提升了拼多多的行業話語權,這點與小米集團很類似;

二、新品牌計劃使得用戶能夠購買到品質更可控的商品,更幫助拼多多提升了品牌信譽度;

三、新品牌計劃對於不少有困難的製造企業有了實質性幫助,也在客觀上推動了中國製造業企業的轉型。

目前來看,這一計劃效果很不錯!

根據拼多多財報披露,截至今年9月底,“新品牌計劃”正式成員已達85家,超過800家包括知名品牌在內的企業參與了C2M定製化生產。三季度,平臺以日用百貨、智慧家電為主的新品牌產品,累積訂單量超過2700萬單。

此外,最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從“十三五”計劃開始,國家將發展製造業放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

這裡面傳遞出來的信息,真是字字千金,擲地有聲。

從這一點上來說,拼多多對製造業幫扶的新品牌計劃,起碼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其正確性與可操作性,那是槓槓的!

在今天,如果還有人說:

哇,拼多多不就是賣便宜貨的平臺嗎,過不了多久就垮了!

那麼,老A肯定第一個跳出來,用在拼多多上買的手機當大錘,狠狠敲過去:

猛不猛,看他硬不硬就完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