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古代的爵位,公、侯、伯、子、男,為何如此稱呼呢?


首先說明一點,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都是中國爵位,起源於周朝,歐洲的爵位也分五等,所以在翻譯的時候就對照中國爵位,將歐洲爵位也稱為“公、侯、伯、子、男”。所以大家不要誤認為這些爵位是歐洲,這些爵位都是血統純正的中國貨。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最先出現於周朝,《孟子萬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而《禮記·王制》中也寫道:“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 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不過雖然周朝文獻明確記載了當時的爵位分為五等,但今天史學界對於這五等爵位的真實性還尚有爭論。目前認為在商代時,侯、伯、子、男五個爵位的雛形就已經出現了,公爵則是在周朝確立的。

周代最高的統治者稱“王”,也就是周王,周天子,除此以外其他的諸侯分封五等爵位。舉幾個例子。

公爵國:宋國、虢國

侯爵國:魯國、燕國、蔡國、衛國、晉國、楊國、薛國、陳國、齊國、朝鮮國

伯爵國:秦國、杞國、畢國、霍國、郕國、曹國、鄭國

子爵國:吳國、楚國、邾國、莒國、巴國、耿國、越國

男爵國:許國(已知的唯一一個男爵國)(春秋初期諸侯國)

到了秦漢時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被廢除,秦漢兩朝施行“二十等爵制”,這二十等爵位由低到高是:

公士、上造、簪嫋、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長

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良造、駟車庶長、大庶長、關內侯、徹侯(漢朝稱“列侯”)

除了上述爵位外,漢朝還恢復了王爵,但是在漢高祖之後,王爵只授予劉姓宗室。

“二十等爵制”到了東漢末年出現變動,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被漢獻帝封為魏公,建立魏公國,定都河北鄴城,而後又進爵魏王,打破了兩漢時期非宗室不得封王的傳統。(曹操劇照)

曹丕稱帝后,“二十等爵制”被徹底廢止,公、侯、伯、子、男等爵位重新恢復。此後這些中國的爵位多有變動,此後又增加了郡王、縣王、國公、郡公等爵位,不過這些爵位都是根據王、公、侯、伯、子、男六等爵位衍生出來的。這裡面王、公、侯、伯四等爵位一直很固定,而子爵和男爵則時而廢除,時而恢復。

到了明代,爵位只剩下了親王、郡王、國公、侯、伯五等爵位。其中親王只授予皇子,郡王一般也是授予宗室,但同樣可以授予開國功臣,或者在戰亂時授予武將,只是異性王不能世襲郡王爵,等傳到第二時代則只能降為公爵傳世。

當然也有例外,例如明末抗清英雄鄭成功就曾被永曆帝受封為潮王,這是一個親王爵,而鄭成功則以“異性不可授親王”為由堅辭不受。之後永曆帝朱由榔改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並且這個爵位在鄭成功逝世後傳給了兒子鄭經,鄭經去世後又傳給了鄭克爽,直到鄭克爽投降清朝,延平郡王一爵共傳了三代。

明代的爵位等級應該是歷朝歷代最少的,而到了清代,爵位再度繁多複雜起來。

清代的爵位共有三套系統,分別是:

宗室爵位

功臣爵位

蒙古爵位

單拿功臣爵位來說,清代的功臣爵位等級非常多,不僅恢復子爵和男爵,除了公爵分成三等以外,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每一級都分成三等。男爵以下還有:

輕車都尉(共四等)

騎都尉(共二等)

雲騎尉

恩騎尉

這些爵位加起來總共有27等之多,而漢臣一般最高只能封侯(不算八旗漢軍,如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人)。(曾經匡扶清室的李鴻章生前也不過只是個一等肅毅伯,逝世後才被追封為一等肅毅候)

爵位制度一直持續到民國,民國建立後除了蒙古地方還被允許保留爵位以外,其他爵位一律被廢除,爵位制度至此基本結束。


千佛山車神


《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爵位起源於中國先秦時期。一些鄰近國家也紛紛仿效中國。

『』公爵

在中國,從先秦時代就有君主開始賜封公爵。在周朝,公爵和侯爵都是一級爵位,但公爵的地位和待遇要更高一些。

秦、漢朝沒有公爵這個爵位,除了漢末的魏公曹操。

魏晉、隋唐宋、明清都有公爵的爵位。

『』侯爵

從先秦時期開始賜封,一直延續到清朝。在五等爵位中位居第二,侯爵的位置超過一品,只有皇親國戚與極少數功臣才有此殊榮。

“李廣難封”中,難封的就是侯。之所以沒被封侯,一是因為戰功不夠;二是因為性格有缺陷。


『』伯爵

從先秦時期開始賜封,一直延續到清朝。伯爵在五等爵中位居三等,伯為長子,這是中國古代立長不立幼的潛規則,

『』子爵

自中國先秦時代賜封,延續到清朝,是五等爵位中的第四等。

日本、朝鮮、越南群起而學之,都有這個爵位。

在歐洲貴族的爵位中,子爵高於男爵,低於伯爵。

『』男爵

男爵在五等爵中位居第五,甲骨文證實,最早的男爵在商朝。秦漢、明不設男爵,唐宋設男爵。

男爵是歐洲各國貴族爵位中的最末一等的爵位。很多國家在男爵以下還有別的世襲稱號、職位,但不再屬於貴族範疇。


總結:

中國古代按爵位高低分別為:王、公、候、伯、子、男等。

秦國從商鞅變法以後,取消王族封爵,立二十等爵制以賞軍功。

西漢以後,皇族與功臣的封爵,一直延續到清代。


小熙為人人


公、侯、伯、子、男是周朝的五個封爵等級,也是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正式封爵。按其地位的高低排列,分別為公侯伯子男。這些封爵是周朝的天子封給臣下的爵位,並且根據爵位的不同所管轄的土地大小也不同。

公爵是第一等爵位,然後依次降低,子爵和男爵級別相同,是最低的一等。《孟子》記載為:“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這就說明周天子的地位是最高的,而公侯伯子男都是周天子分封下的爵位,是周天子的臣子或附庸。

隨後,《孟子》一書補充道:“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這就說明了周天子所管轄的疆域最大,達到千里。而公爵、侯爵的封地只有百里,伯爵的封地為七十里,子爵和男爵只有五十里的封地。

史書記載,周王朝建立後,大量分封諸侯國君到四周去建立新的國家,這就是周的分封制度。而分封的原則有三條,一封周朝王室自己的成員,二封前朝君主的後裔,三封開國的功臣。因為受封者的地位和功勳不同,所以得到的爵位也不同。

不過隨著周王朝衰落,諸侯國強盛,禮制開始崩潰。比如齊國君主、晉國君主最初的封國都是侯國,後來都成為了公國。並且,齊國和晉國的疆域都從方圓百里變成了方圓數千裡的大國,完全凌駕於周朝天子之上。

再反觀周朝天子方面,由於王權衰微,諸侯爭霸,周天子實際控制的土地完全收縮回了都城一帶。都城以外,便不再是周天子控制的範圍。

再看楚國,楚國國君的封爵最初只是“子爵”。楚國國君的祖先是五帝之一的“顓頊”,因此周王朝把楚人分封在丹陽。楚國初建時只是一個方圓五十里的子爵國,國君為子爵,地位低下,國力弱小。

可是楚人剽悍,不服周王朝的管轄,不斷向南擴張,最終變成了一個方圓數千裡的大國,史稱“江漢之小國盡亡於楚”,而楚國國君也丟掉子爵封號,直接使用了周天子才能使用的王爵。

周朝的分封制與法蘭克王國的采邑制


世界人文通史


公侯伯子男是中國最早實行的爵位制度,類似於我們現在各個單位裡的“職稱”,它最早來源於《通典·職官·封爵》裡的記載:

“黃帝時,方制萬里,為萬國,各百里。唐虞夏:建國凡五等:公、侯、伯、子、男。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攝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這裡,可以看到,從黃帝時就規定了五個等級的“統治面積”,尤其是到了周朝更加完善。

不過關於這五等爵位的爭論,到現在依然存在,有學者就認為“殷商根本沒有這五等爵位,後來才有。”

咱們今天先撇開這些爭論來看看公侯伯子男的意思到底是啥?

首先從最高的“公”開始說起。

公,是一個內涵很複雜的名稱,它既可以指輔佐王統治天下的重臣,比如周公、畢公等;

還可以是西周的貴族尊稱他們死去的先祖。

還有的貴族也會稱呼自己的國君為“公”,比如燕國貴族圉就稱燕侯為“公君”。

侯是啥意思呢?

侯,起源比較早,在殷商時期指天子在邊境的世襲軍事長官,其主要職責為輔佐商王討伐蠻夷和叛亂。

周朝時也大致是這個作用,有學者認為它指的是會射箭的武士。

不管怎麼說,身為“侯”,是要承擔責任的—“拱衛王室、從王征伐、抵禦蠻夷戎狄入侵。”

伯,是指大伯嗎?

伯,含義比較複雜,殷商時它主要指敵國的首領。

西周時,伯一般指貴族中的長幼次序,稱“伯”者多指世家大族的嫡長子及宗子。

子,是兒子嗎?

子,兒子,後來引申為對一個家族的首領、長子的尊稱。在《春秋》中,還有的小國國君也稱為子。

男,是男人嗎?

男,估計是五爵裡最讓人捉摸不透的稱呼,在甲骨文中,“男”寫成“任”,

意思是“任王事”。你把“男”拆開,為一個“力于田”的結構,所以學者稱“男”應該是為天子從事農業生產(或監督農業生產)的貴族,地位低而貢賦重。

看完這些,估計小夥伴們已經暈了,暈了就對了,因為公侯伯子男五爵到現在也存在很大爭議,學界也沒有定論,所以,咱們姑且就把它們看做是貴族功臣的“職稱”就好。


宮殿君


同西方古代社會類似,中國古代社會也存在爵位的封賜。除了基本的公、侯、伯、子、男等基本爵位外,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爵位封賞並不完全相同。

《通典.職官.封爵》上載有:

黃帝:方制萬里,為萬國,各百里。

唐虞夏:建國凡五等:公、侯、伯、子、男。

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

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公居攝改制,大其

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孟子.萬章篇》說: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 但以上這種“爵”只是一種名號,與後世的封爵有很大的區別。除天子之外,公侯伯子男的地位和權力是相等的,僅僅是在禮節上的待遇有一定程度的差別。


小丑聯盟


中國的爵位制度,最早起源於周朝,共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可世襲,且都有對應的封地,其中公爵和侯爵的封地為百里,伯爵的封地為七十里,子爵和男爵的封地為五十里。同時,所有封地均可稱國,並在封國行使統治權。

秦漢以後,隨著郡縣制的推行,爵位不在配有直接的封地,而是以食邑的形式替代。 其後,爵位在每個朝代都或多或少有所調整,但總體仍然是以公、侯、伯、子、男這五等爵為核心,直到清朝滅亡,爵位制度也才宣告結束。

這裡,肯定很多人會有疑問,古代的爵位為什麼要稱之為公、侯、伯、子、男?這究竟有什麼含義在裡面呢?這裡就來給大家詳細解答:



首先解釋公爵,在古代,公是對一個人非常好的敬辭,一般情況下,只有身份和地位非常突出、或者對國家有卓越貢獻的人,大家為表示對他的尊敬,就會稱之為公。在西周建國初期,由於姜子牙和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姬旦貢獻突出,所以被周武王尊稱為姜太公和周公。

與此同時,對於堯舜禹、夏商朝的皇室後裔,周武王為表示對他們的尊敬,也稱他們為公,主要目的是彰顯他們的血統和身份,要比一般諸侯更尊貴。在這種背景下,等到後來分封爵位時,便有了高於侯爵之上的公爵,而當時獲得公爵的國家共有七個,分別是:姜子牙的齊國,商紂王哥哥微子啟的宋國、大禹後裔東樓公的杞國、舜帝后裔媯滿的陳國、堯帝后代禺陽的祝國、以及黃帝、炎帝后裔的薊國和焦國。



在公爵之下,就是侯爵,這個比較好理解,在古代,侯是順從天道而行的意思,所以在夏商周時期,對於天子之外的國家,如果它臣服於天子,就稱之為諸侯,寓意替天子守衛國家,也由此延伸出侯爵。而對於那些不肯臣服天子的國家,則被稱之為蠻夷,即不服王化。

至於伯爵和子爵呢?在古代,伯是“長”的意思,也就是一個家之長的意思,而子則是兒子的意思,一般情況下是指諸侯之子。在夏商周時期,諸侯正妻所生的兒子為嫡子,擁有繼承父親爵位的權力,其他妻室所生之子為庶子,而庶子的嫡長子、嫡長孫稱之為大宗,即伯;其庶子之後裔為小宗,即子。這也是伯爵和子爵的由來。

最後是男爵,又稱之為天爵,是國家為嘉獎那些在地方上樂善好施,擁有高尚品德或者受人尊敬人,賞賜他們一定田地,這種人在當時被稱之為“男”,即為王任其職,這也是男爵的由來。


我是趙帥鍋


對於公、侯、伯、子、男,大家說法不一,有學者認為它是不存在的,有學者認為它們並不是代表爵位,但是比較主流的說法是這是一種古老的爵位制度。

《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為什麼是五等爵位呢?

根據《白虎道》記載,“公、侯、伯、子、男”是效法“金、木、水、火、土”五行。

爵位的歷史沿革

在先秦以前,它是政權權利的象徵。自秦朝開始,受爵者不具備行政能力,封爵只是用於確立貴族的功臣地位。爵位的等級和封賞在後世發生一些變化,比如在西晉時期,增設開國郡公、開國縣公等爵位。

爵位寓意

那麼,公、侯、伯、子、男這五個爵位到底是什麼概念呢?

公,輔佐王治理天下的重臣,能夠正直無私地為百姓做主。

侯,跟隨王征戰天下,討伐蠻夷和叛亂。侯在面見天子時執的人形信圭,提醒侯需要謹慎以保命。

伯,治理封地,輔佐國君。伯在上朝時需要手持躬圭,鞠躬不亢。

子, 起源於上古部落,後引申為一個家族的首領。

男,為天子從事農業生產的貴族,地位最低,但是貢賦最重。

其實,五等爵位只是廣泛意義上的地位劃分,有時候伯的地位高於侯。例如商朝時,諸侯四分,王封一方的諸侯長為伯,管理領域內的諸侯。

天爵與人爵

古代爵位有天爵和人爵之分,天爵指的是精神上的貴族,不能夠被封賞和傳承,人爵是指外在的物質富裕,五等爵位均為人爵。古人主張先修天爵,再得人爵,認為只要修得足夠的福德,就自然能夠享受物質的富裕。

我認為,對於五等爵位的歷史記載是不夠豐富的,導致後人研究時有理由懷疑這個爵位制度是不存在,或者對這一制度的劃分模糊不清。如果我們想要把爵位問題描述清楚,是需要加入一定的想象力的。


湯湯說歷史


古代的五爵來自春秋戰國時期,但其中的侯爵最早來自西周。到了春秋時期,大國爭霸中,為了能夠體現諸侯國地位的差距,就出現了五個爵位等級的制度。

對於五等爵的記載,來自於《孟子.萬章》: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孟子在此書中描繪了一個完整的爵位等級和結構,這也為後世的中國爵位奠定了基礎,後來的王朝也一直沿用這一套爵位制度。

這裡,我們先細分一下五等爵的代表什麼意思


在西周遺址中出土的青銅器銘文中解釋到“公”,這一類對公爵的稱呼包括:周工、召公、明公、毛公等等,這些人都在王朝中掌握重要的職位,比如西周時期的卿事寮和太史寮。


西周金文中記載的“候”包括:魯、齊、蓋、康、薛、井、楊、陳、量等等。所有的“候”全部都位於三門峽以東的殷商故地。西周的候指的是坐鎮一方的軍事首領人物,後也就是一個擁有軍事力量,負責軍事行動的地方最高掌官。


伯在當時指的是家中的長男,長子稱伯、次子稱仲、三子稱季,三子後面的幼子全部稱叔。但伯到底是不是一個爵位?

倗出土了“倗伯簋”,同時還出土了“倗仲鼎”,這裡的伯仲顯然也是表示長幼輩分的稱號,而非爵位。


殷商子姓,在甲骨文中,對子姓宗族統稱為“多子族”,而那些貴族則會被稱為“子某”如子魚等。西周出土的青銅器中,大部分的“子”都很可能是殷商貴族或者相關宗族的後人。


資料顯示,“男”在西周歷史上是一個比較低級的貴族,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待遇,而他們的封號只是比一般的百姓更一點而已,這也是可有可無的爵位。

因此,“公侯伯子男”五爵是由天子賜封的,但享有特權的爵位只有“候”,因為他是作為軍事力量的代表,而“公、伯、子”等都是宗族裡面的尊稱或對族長的稱呼,並沒有實權,有的只是殊榮。

春秋戰國後的五爵位發展史

秦國統一後,撤銷了分封制,而五等爵制度也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二十等軍銜爵位制度。二十等爵位最高等級為徹侯,漢朝稱列侯,秦漢時期說的封侯,就是這個候,不是西周時期的侯爵。

晉朝由於是篡位得來的,曹魏政權吸取教訓又恢復了五等爵制度,而秦漢的二十等爵制也在用。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出現了兩種侯,五等爵的侯爵和二十等爵的列侯。於是晉朝就把五等分封制中的爵位改為高於二十等軍銜制的爵位,也就是說公侯伯子男爵位下面才是列侯。

南北朝時期設立新的爵位制度,廢除了當時已經變味的二十等爵制,爵位裡面之保留了五等爵制。這個制度歷經幾個朝代後略有改動,但大體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了清朝。

(西方國家爵位等級)

而撤銷了二十等軍銜爵制後,五等爵在後期也不在有實際權力,它更多的只是代表一種榮耀,比如國公,郡公等都只是一種榮譽頭銜。


大國布衣


傳之於仁義禮智信,列之以公侯子伯男。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

古代爵位制度:

《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春秋》曰:“會宰周公。”又曰:“公會齊侯、宋公、鄭伯、許男、滕子。”又曰:“初獻六羽。”《傳》曰:“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餘大國稱侯,小國稱伯、子、男。”凡五等。故周爵五等,士三品,文多而實少。《春秋》三等,合伯、子、男為一爵,《春秋》曰:“荊。”《傳》曰:“氏不若人,人不若名,名不若字。”凡四等,命曰附庸,三代共之。然則其地列奈何?曰:天子邦圻千里,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附庸字者方三十里,名者方二十里,人氏者方十五里。—-《春秋繁露·爵國》

爵位是尊敬、是認定、可能是世襲,有天爵、人爵。爵也是酒杯(公杯),有鳥的造型。中孚九二: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東周國勢已弱,虛的周朝,已進入戰國時期;因時間久遠,北宮錡問孟子周室是如何班爵祿?孟子曰:「其詳不可得聞也。諸侯惡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軻也,嘗聞其略也。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一位,凡五等。」孟子的說法與西周文獻及金文中的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天子是特權)已有不同。孟子的五等爵包括天子,而合併,子、男為同一等級。天子也是爵位之一,意即天子也是公務員了。這是春秋思想的「新王班爵祿」,所謂的"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了。


子非魚


西周時期制定爵位

周文王時,信奉 “世間萬物不過就是建立在循環基礎上的百像而已” 的理論。

在此理論的指導下,再結合先賢仰望上蒼,發現日月星辰能在各自的軌道上和諧運行,得出由此可保天地秩序不亂。

據《禮記·表記》記載,殷人不問蒼生問鬼神,事無鉅細都要請示占卜。就是說,周朝以前,或是周公制禮之前,還沒真正出現一整套完整的等級制度,更多的是靠占卜。

到西周時,為保人事不亂,使眾人各在其位,各司其職,就要對人的身份及等級進行劃分。並且,這一時期出現了很多的稱謂,如“天子”、爵位……等等。

把上古時期的君王、帝王稱為“天子”,一般認為是從西周開始。至於“天子”是什麼意思?有很多不同的解釋,也被後世一直沿用。不過,當中只有一個人是例外,那就是秦始皇。他不喜歡“天子”的稱謂,給自己命名為“皇帝”。

天子為了區別尊卑秩序,設立五等爵位。據《白虎通》記載,五等爵位 “公、侯、伯、子、男 ”,是師法 “金、木、水、火、土” 五行而制定。 


爵位中,公、侯、伯、子、男的意思

公爵

公,本意正直,取正直無私的意思。善於治理百姓,能公正地為萬民做主,就稱為公。

侯爵

據《逸周書》所述,能施仁德於百姓,樹立美好聲名,凡事順從天道而行,稱為侯。此外,侯還有等候、順從、迎接的意思。侯爵朝見天子時,按照禮制,需要手執玉信圭。

伯爵

據《說文解字》解釋,伯是長的意思。《逸周書》則認為,率領眾人順天時耕作,或治理封地,或以諸侯之長的身份輔佐國君,稱為伯。

子爵

子,原來是個姓。是上古時期很古老的部落。源於商王朝國姓殷,別姓子。

男爵

男,是指擔任、擔當的意思,受王命治理封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