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朱棣留下的“三杨”班底,厉害之处在于,重新分配了大明权力格局

“三杨”者,杨士奇、杨荣、杨溥也。这三人两个是朱高炽的亲信,一个是朱高炽拥立功臣。

杨士奇原本就是朱高炽的老师;杨荣有谋划防边之才,正常跟着朱棣,朱棣驾崩时,正是杨荣和金幼孜等人秘不发丧,偷偷回来报信,让朱高炽提前准备,才顺利即位的;杨溥原来也是朱高炽的属官(太子洗马),因为朱高炽朱高煦兄弟内斗牵连,结果被打入诏狱,杨溥在牢里坚持每天看书,使朱棣深为奇之。

朱棣留下的“三杨”班底,厉害之处在于,重新分配了大明权力格局

明朝文官集团成型始于“三杨”,历史上“三杨”历经四朝,死后哀荣备至。

但同时明朝开始正式走向了全面的战略收缩,形成了闭关自守的格局。朱棣一生“五出漠北,三犁虏庭”,还倾尽国力“七下西洋宣国威”。于此同时明朝的确出现了疲弊之况,深受后世文人儒生诟病。

明仁宗朱高炽上位后,积极改革,重用“三杨”,改组内阁权力分配,不但提高了他们的品级,还让他们兼任各部尚书,这样一来,使得文官们正式参与大明决策,形成了实质性的文官政府。

朱棣留下的“三杨”班底,厉害之处在于,重新分配了大明权力格局

文官集团彻底改变了此前秘书幕僚角色,第一次掌握了实权,并彻底影响了明朝的政治体制和权力格局。

在“三杨”的积极参与下,明朝废止一切朱棣耗费钱粮的重大工程,停止了北伐和下南洋。开始了“休养生息”。在“三杨”主政期间,百姓得到了休息,农业和工商业生产开始逐步恢复与发展。这段时期被称为“仁宣之治”。

而到了正统年间,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正统5年,杨荣在回乡的路上去世;正统9年,杨士奇去世;正统11年,杨溥去世。

朱棣留下的“三杨”班底,厉害之处在于,重新分配了大明权力格局

而朱祁镇同学没有了一帮老头子教诲,也不再愿意受内阁的左右。他更信任自己的老师王振这个太监。

同时他爷更愿意学自己祖爷爷朱棣,干一番大事。于是在朱棣死后的20余年,大明的精锐尚在的情况下,正统14年开始了北伐。结果土木堡之变,差点酿成了另一个“靖康之变”。大明50万精锐尽失。明朝一直等到朱厚照的出现,才有勇气开始尚武。但很快朱厚照就被描绘成了一个顽皮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