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高血壓吃降壓藥後就不能停也不能減量嗎?

手機用戶23340815059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診斷高血壓以後,大多數患者需要給予降壓藥控制血壓。那麼,服用降壓藥以後,藥能停藥嗎,可以減量嗎?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高血壓患者大多無法找到明確的病因,其發病大多是在遺傳的基礎上,被不良生活習慣所誘發。診斷高血壓以後,部分病程短、輕度高血壓患者,可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控制血壓,但大多數患者需要藥物降壓,而且,高血壓一經診斷,幾乎需要終身治療。所以,高血壓患者一旦啟動藥物降壓,不建議擅自停藥或減量,尤其是血壓控制平穩的患者,是在服用降壓藥的情況下,血壓才保持在目標範圍,無低血壓及特殊情況時,不應停藥或減量抗高血壓藥。

不同的高血壓患者對抗高血壓藥的敏感性不同,故初次使用降壓藥的患者,尤其是需要聯合用藥的患者,建議小劑量起始給藥。輕度高血壓(血壓低於160/100mmHg)的患者,由於血壓升高幅度不大,故起始治療可給予單藥降壓,多數輕度高血壓患者給予常規劑量抗高血壓以後,血壓可控制在目標範圍,少數患者會發生低血壓(血壓低於90/60mmHg),出現頭暈、乏力等症狀,部分患者血壓低於100/70mmHg也可出現低血壓症狀,此時需要立刻停藥,就診專科醫師重新制定降壓方案。


當然,若使用小劑量抗高血壓藥依然會發生低血壓,則可暫停抗高血壓藥,嘗試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控制血壓,同時監測血壓數月,若血壓可長期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可繼續通過生活方式干預控制血壓。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患者若病程中出現嚴重併發症,如嚴重頸動脈狹窄、冠脈嚴重狹窄等,血壓控制不能太低,否則易出現腦組織、心肌灌注不良,這部分患者的血壓控制可稍高於普通患者,此時降壓藥的使用上可酌情減量,但也應由專科醫師評估後決定是否需要減量。


綜上,高血壓患者一旦啟動藥物降壓,不同擅自用藥或減量,除非發生了低血壓,或重要器官組織灌注不良,但也應由專科醫師評估後調整治療方案。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一、首先降壓藥能不能停,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需要從年齡、高血壓病的類型、體重、服藥時間、服藥劑量、血壓控制情況,高血壓得病時間長短,有無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腎臟疾病等相關的基礎疾病。需要根據病人的綜合情況判斷是否能停藥。

二、對於一些年輕的患者,而且發現高血壓時間較短,藥物控制情況很好,通過生活方式的干預治療如控制體重,控制飲食攝入量,飲食少放鹽等可以把血壓控制到正常的。短期口服降壓藥後,血壓在正常範圍之內,其血壓波動幅度較小,可以考慮停藥。但還需要定期複查,檢測血壓。

三、服用降壓藥一般是:

1、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需要終生使用藥物治療。

2、但是有些患者的情況,在停用高血壓藥物後血壓仍然正常,可以考慮暫時不使用藥物,但是需要繼續觀察血壓。

3、在停藥期間,要注意非藥物治療措施,包括戒菸限酒、運動減重、合理膳食、平和心態等,這些也是治療高血壓的重要措施。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瞭解更多健康知識,關注小曉醫生。


小曉醫生


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疾病,患者一般需要堅持終身用藥治療。也因此,很多患者一聽說自己得了高血壓,就會感到恐慌,感覺自己終身都得吃藥了。

高血壓吃降壓藥後就不能停也不能減量嗎?

高血壓最大的危害在於長期血壓升高會致靶器官受損,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等併發症。而且,臨床上多數患者為原發性高血壓,其病因不明確,無法治癒,因此患者需要堅持終身用藥治療。當然,這只是絕大多數患者,其實極少數人群是可以停藥的。只不過,患者在停藥或減藥前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且需確保長期血壓控制平穩才可。

1、假性高血壓:少數老年患者會因肱動脈硬化,導致測試結果出現異常而顯示血壓升高,其實並非為真正的血壓升高,即假性高血壓。

2、白大衣高血壓:患者在診室測試血壓升高,家中自測血壓卻正常,因心理因素所致。

3、年輕的高血壓:

多因長期不當的生活方式所致,若患者通過生活方式干預配合藥物治療後,可將血壓降低至正常水平,而且長期控制有利,可遵醫囑減藥甚至是停藥。

4、特殊類型高血壓:如藥源性高血壓、體位性高血壓、睡眠呼吸障礙性高血壓、肥胖性高血壓、妊辰性高血壓、肺性高血壓、腎性高血壓、神經解剖源性高血壓以及因腎動脈狹窄、嗜鉻細胞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導致的繼發性高血壓,一般患者在避免這些風險因素,原發病治癒後,血壓可降低至正常,患者可選擇停藥。

5、發生低血壓時:用藥期間發生低血壓,應停藥處理。另外,腦卒中患者需要一定的血壓保證腦供血,也需停藥。

6、血壓發生變化:極少數患者會隨年齡增長等原因出現血壓正常或偏低的現象,可遵醫囑嘗試減藥或停藥。


鹽酸索他洛爾


吃降壓藥的目的不僅在於控制血壓的達標,還在於保護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

高血壓病人在服用降壓後,我們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不要停的,需要長期堅持服用,同時堅持低鹽低脂、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等良好的生活方式。

原發性的高血壓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找到確切的哪一種病因,我們所知道的只是會引起高血壓的諸多危險因素及發病機制。目前所有的降壓藥是不能治癒高血壓的,都是在切斷其中的某一條發病路徑,從而使血壓達標。因此,降壓藥一旦停止,血壓很可能就會出現反彈,而且反彈的血壓對心腦血壓的損傷可能會更大。

但少數人在服用降壓藥後,如果出現血壓明顯偏低(血壓<100/60mmHg)或有頭暈、乏力等低血壓的症狀,可以考慮適當減量或停藥。停藥後注意密切監測血壓變化。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我是醫師楊浩,專注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



高血壓吃了降壓藥後,藥不能夠停或者藥不能減量嗎?

肯定不是啦,現在醫學進步了。高血壓有一個基本類型,即H型高血壓,是身體缺少葉酸造成的,男性約百分之九十為H型高血壓,女性約百分之六十以上為H型高血壓,這個進行H型高血壓篩查後可以確診的。

如果確診為H型高血壓,適當補充葉酸,少量補充B12維生素增加對葉酸吸引量,降血壓藥可以減量甚至不用降血壓藥就能降下來。

當然,還是應該適當運動。必要時吃藥降低血脂,或者低劑量阿司匹林控制血液粘稠度控制血小板量。


湯之銘


高血壓的治療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要充分評估病情後製定個體化方案,藥物治療也是一樣,在治療過程中還需注意監測病情變化和定期複查,以穩定控制血壓,減少併發症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藥物治療對於血壓穩定控制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情況下,高血壓一經診斷,均建議積極使用降壓藥物,藥物宜優選長效製劑,在服藥過程中,也要注意監測血壓變化和定期複查。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並不是一成不變,主要根據血壓控制情況進行調整。特別是對於一些合併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後期反而會出現血壓降低,這時候藥物就需要減量,必要時甚至需要停藥,以免引起低血壓發生。

所以說,降壓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建議將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內為宜,對於中青年人群,可適當降低在130/80mmHg,而對於老年人群,則可適當放寬。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獲取更多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有很多高血壓患者不敢啟動藥物治療,是因為他們聽說過這樣的說法:高血壓患者服用降壓藥以後,就不能停,連減量都不可以。這樣的說法太過偏頗和絕對,並不夠科學嚴謹。高血壓患者,特別是原發性高血壓的患者,需要堅持長期的控制血壓,但在血壓的控制期間,都很可能會出現調整用藥方案的情況,這種調整,當然也包括停藥、減量服用藥物或其他的藥物調整,當然是否要這麼做,是否可以這麼做,要經過醫生的嚴格評估才可以。

打個比方,有一個高血壓患者,原來從來沒有進行過生活方式的控制,經過診室測量,血壓確實超過了140/90的問題,也馬上就啟動了藥物治療,開始服用降壓藥,服藥的同時,他又學習到了一些關於高血壓生活調理的注意事項(比如說關注了李藥師的相關文章),逐漸的改掉了原來口味重,喜歡熬夜,不運動,抽菸酗酒的習慣,體重也慢慢的控制了下來,這時候還是按原來的劑量服用降壓藥物,發現經常出現頭暈、乏力、心悸等狀況,通過測量血壓,發現出現了服藥後低血壓的問題,這種情況,當然就可以停服藥物試試,如果單純通過生活方式的改善,能夠把血壓控制下來,那當然就不必服用藥物。

再打個比方,有位老年朋友,血壓高的不厲害,屬於一級高血壓的情況,冬天時服用1粒5mg的氨氯地平,血壓就控制的挺好,到了天氣轉暖的夏季,還是堅持這麼用藥,同樣也出現了低血壓的問題,身體非常不舒服,而停藥血壓又往往忽高忽低,有時候低於140/90,但有時候仍然會超標,這種情況下,一般就會建議他減量服用藥物,每天服用半片2.5mg的氨氯地平,既能減少低血壓風險,又能夠加強血壓的控制,這種情況下,你能說這種減量服藥不合理。

不管是高血壓用藥還是其他方面的用藥,特別是需要長期用藥的情況,我們切忌死板。用藥的目標首先要弄清,我們服用藥物控制高血壓,服藥不是最終的結果,我們希望的是通過安全合理的服用藥物,能夠控制血壓達標平穩,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這才是服藥的最終目標。

因此,在服藥的過程中,應該關注自身的血壓變化情況,不管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血壓自測,還是多注意自己的身體感受(比如降壓過度出現的心悸、乏力、頭暈等症狀),瞭解服藥對於高血壓的控制情況,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所選的用藥方案,能夠有效的控制血壓平穩,也不會出現降壓過度的情況,那麼堅持用藥,不減低劑量是對的,但如果服用的藥物無法有效的控制血壓,及時服用了藥物血壓也沒有降下來,或者用藥的劑量過大,已經出現了低血壓的問題,這些時候,就應該適時的就醫診察,根據血壓控制不穩的情況,及時的調整用藥方案,血壓控制不好,降不下來的,應該注意調整或加服其他降壓藥物,讓血壓控制下來,血壓控制過度的,應該減量服用或者根據情況停服藥物,保持血壓的平穩達標,這才是對待健康的正確態度。


李藥師談健康


現行的降壓藥物治療無非是對症處理措施,服藥時可以控制血壓,停藥後血壓往往又恢復到服藥前的水平。因此,為保證血壓正常,高血壓者一般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維持治療,所以停藥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治療高血壓的最基本原則是堅持服用最小必要量的降壓藥,即控制血壓穩定在一個合適的水平以後,用現有方案長期堅持維持治療。如果能同時調整生活行為如限制食鹽的攝入、合理的運動鍛鍊和減輕體重等,降壓藥可以逐漸減量。

其二:維持血壓在一個合適的水平至少一年以上的時間,並能堅持進行上述限鹽、運動及控制體重等措施者。在此原則下,可以謹慎地酌情減少降壓藥的種類和服用量。用藥種類較多或劑量較大者,應該分階段逐漸減量,以防止血壓出現反彈而增加進一步治療的困難。

其三:老年患者由於藥物在肝腎的代謝減慢或排出減少,要警惕藥物蓄積可能增強降壓藥的作用,同時心、腦、腎等重要臟器對於缺血的耐受性減低,故應用降壓藥要從小劑量開始,緩慢而平穩地降低血壓,謹防出現低血壓。

其四:降壓藥減量的極端情況是停藥。約有10%~20%的輕、中度高血壓患者可能停用降壓藥,一般應用小劑量的單一降壓藥維持治療者,停用降壓藥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停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地進行。

其五:停藥後應繼續定期監測血壓,同時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做到不吸菸、少飲酒、飲食營養要均衡、進行規律的運動鍛鍊,控制體重等,否則血壓容易再度升高。控制血壓在理想範圍後仍應定期規律地監測血壓,適時調整降壓藥的種類和用量,堅持服用所需的最小必要量降壓藥維持治療。不恰當地停用降壓藥有反跳性血壓回升的危險,會給治療帶來困難。

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停用降壓藥,但是要注意停藥事項,不明白可以諮詢醫生,以免出現更嚴重的病情。

咕咚健康發福利啦~每週免費贈送1000份音頻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四位國家級專業營養師傾心打造的減肥課程,7天帶你走出減肥誤區,教你輕輕鬆鬆瘦10斤。關注並私信發送「福利」,即可免費領取課程鏈接,先到先得哦~


咕咚健康小助手


根據血壓控制數據可以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