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什么时候是小麦分蘖末期,注意什么?

姜顺勤15856399700


蘖的读音念niè,是指植物近根处长出的分枝。小麦分蘖是指,小麦不生长,从茎节上分枝。

自小麦第一个分蘖芽长出来开始,就预示着小麦的分蘖期到来了。我们把,直接从主茎基部分蘖出来的第一个分枝,叫做第一分蘖,在一级分蘖基部又产生新的分蘖芽和不定根,形成次一级分蘖。在条件允许下,小麦还可以形成第三、第四分蘖。到最后,一棵小麦植株就形成了许多丛生在一起的分枝。

小麦到后来 ,分蘖出越来越多分枝的时期,我们就叫它小麦分蘖末期。

全田有一半以上小麦的植株,出现分蘖的日期,我们就叫它,小麦全田分蘖期。分蘖是小麦,水稻等禾谷 类作物的重要特性!

小麦在早期长出的,能抽穗结实的分蘖,我们叫它有效分蘖,晚期长出的,不能抽穗或抽穗而不结实的叫做无效分蘖。有效分蘖与单位面积的穗数有着很大的关系。

比 如小麦的分蘖条件越好,分蘖数量就会越多。据说,有人用一粒小麦种子,就培育出了上百个分蘖,并抽出100多个麦穗。

小麦产量的高低,和小麦的分蘖穗和主茎穗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小麦分蘖的多少,以及壮弱是小麦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下面我们就具体说一说,小麦分蘖的重要性。

一,小麦分蘖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刚才,我们已经说过,小麦产量的高低和它本身分蘖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亩地小麦的产量要高,它一亩的分蘖就要多!(它分蘖多,抽出的麦穗数量相对也就多。

例如,一般产量的麦田,分蘖穗占30%,高产麦田的分蘖穗可以达到60%。

也就是说,小麦的分蘖(足够多的有效穗数),是我们小麦高产的必要条件!

二,小麦分蘖,是管理成效的重要指标

我们可以把小麦苗期分蘖的多少,分蘖速度的快慢,作为它苗期管理的一种指标。例如,生长上可根据小麦分蘖的多少,叶蘖发生的相关性等,尽早区别出壮苗、弱苗和旺苗这三种情况,以便于我们能“对症”管理。根据我这十来年的小麦种植经验,我发现,当一亩地的小麦穗数相同或差不多时,(一亩地播种多少,自己心里都是有数的)一棵小麦成穗越多,产量就越高!同时,分蘖节又产生大量的次生根和近根叶,所以分蘖又成为了衡量幼苗壮弱的指标。

换句话说,【小麦分蘖正常与否是衡量小麦苗期管理成效的重要指标】

三,小麦分蘖有再生作用

在分蘖期,小麦不仅在分蘖节处产生次生根,而且还能形成许多分蘖幼芽,以适应各种不良的环境而保持自身的生存,即使有部分主茎遭受雹灾、冻害死亡,即使这时分蘖期已经结束,只要条件适宜仍可再生成新蘖并形成产量。

分蘖消长与成穗规律: 在我们北方,冬小麦,播种后,大约三四天左右出苗,从出苗后15-20天开始分蘖。接下来,随着麦苗的不断生长和主茎叶片数的增加,分蘖也不断增加,最后,形成冬前小麦分蘖高峰(盛期),到了越冬期出蘖会速度缓慢或停止生长。


第二年春天,当气温升高回暖返青时,春季分蘖开始,当气温升至10度以上,春蘖大面积发生,出现第二个分蘖高峰,一直到拔节期达到顶峰。

这里我们值得注意的是:晚播的冬小麦,冬前无分蘖或分蘖少,只有春季一个分蘖高峰,南方冬麦区和春麦区也只有一个春季分蘖,所以晚播小麦和南方冬麦区,春麦区播种量大。

小结:小麦分蘖期,是小麦分蘖数量,群体结构以及根系增长的重要时刻!

小麦分蘖数量的多少,群体结构以及根系增长又跟我们平时对麦田的水肥管理,种植密度、品种特性等都有关系,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小麦分蘖期时,我们都需要注意哪些儿问题。

小麦分蘖期的田间管理【注意事项】

小麦分蘖期是小麦从开始分蘖起到拔节以前的整个生育时期。就拿我的家乡,河北保定来说吧。一般是在每年的11月下旬至第二年2月中、下旬,时间可长达三个多月,是小麦生育期中经历最长的一个时期。也是决定小麦每亩穗数,以及大穗成长的重要时期!


这么重要的一个时期,我们一定要做好,小麦的田间管理,下面就是我总结的一些儿经验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科学用水用肥

①施好化肥,

小麦从越冬开始,前后施用的肥料,我们称之为腊肥。腊肥在我们家乡,大多数农民使用的都是有机肥料。在我们那,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冬施金,春施银,春肥腊施银变金”。

在每年12月下旬到第二年1月上旬这段时间,也就是冬至到小寒前后的这些日子,我们农民朋友们就开始给麦田施用腊肥了。

这里,我还要特别提醒一下朋友们:腊肥千万不能施的太早,不然会因为气温高,营养足,引起小麦的疯长,造成荫蔽,黄苗或烂苗的现象,进而影响小麦分蘖,越冬苗减少。

腊肥虽然不能施的太早,但也不可太晚,因为如果施的晚了,小麦主茎都已经开始拔节了,我们这个时候再施肥就会压麦,影响麦苗的足穗。

施用腊肥,我们应该因苗因肥制宜,千万不可过量。

如果过量的话,小麦返青后,麦苗就会徒长,增加大量春季分蘖,引起拔节群体过大,形成早期荫蔽。

1.对于一般肥地,早麦、壮苗时,我们可以对其施加土杂肥的同时,再结合镇压的方法,来控制地上部分的生长,和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

2.对于薄地、晚麦、弱苗或脱肥苗,我们则应该在施加猪牛粪、人粪尿等有机肥的同时,配合施用少量氮素化肥,来促进麦苗的转化,平衡生长。

3.对于底肥,苗肥充足,生长偏旺的高产麦田,我们可以少施或者不施肥。以免发生麦苗春季旺长不好控制,造成中后期倒伏现象。

施肥的用量:

一般麦田,我们采取,每亩追施尿素5—6公斤,或腐熟人粪尿5—20担。以此来促进春发,提高小麦的成穗率。

此种方法,不适于对于底肥充足生长正常的麦田施用。

②,冬季的浇水灌溉

当麦田干裂缺水时,我们应该对它进行浇水灌溉。我们当地人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浇水前,先对麦田施加化肥,等化肥均匀的洒满整个麦田时,再进行放水灌溉。然后,让化肥和水充分融合,滋润农田。这样以水调肥的方法,不仅能很好的提高肥效,还能促进小麦分蘖和次生根的生长,并达到幼穗发育时,对水分的需求。

冬季灌溉的时间:在冬天平均气温下降到3~5℃的时候开始,到封冻前结束。灌溉后,我们还要注意松土保墒,防止麦田土壤板结。

二,中耕除草

小麦中耕除草的好处:

为培育壮苗创造有利条件。不仅可以防治土壤板结,疏松土壤,还能改善土壤透气性,促进土壤风化和微生物活动,促进麦苗根系发育和消除杂草危害。

第一次中耕时间,在小麦分蘖时开始。这时候,我们除草的力度要相对小一些,除草的锄头也要浅锄,以免伤到小麦根部;

第二次中耕时间,在年前小麦分蘖盛期进行。这个时候,我们的锄头可以进行深锄,深度大约在5到6厘米之间,并且注意麦田的培土防冻。

第三次中耕时间,在早春时节进行。这时候,我们除草的力度又要改为浅锄,这样做,其目的是为了避免伤到正在发育的麦苗。

对于麦田里的旺长苗,我们应采取拔节前进行深中耕、切断部分根系的做法。

这样做的好处,不仅可以控制好麦苗主茎、大蘖旺长,还能有效的改善田间的光照条件,有利于小麦的壮秆大穗。

三,镇压培土

小麦分蘖期间,用麦苗镇压机具或石滚对麦田进行碾压,我们称之为镇压或压麦。

镇压是控制小麦旺苗、促进壮苗的有效措施。它促进大蘖成穗的同时,还提高了小麦的成穗率和整齐度,使它们茎秆缩短变粗,增强了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和麦穗的增粒增重能力。

四,化调化控

科学合理的使用,长调节剂对小麦进引化学调控,可抑制小麦旺长,矮化株型,增产10%左右。可用硕丰481、多效唑等进行化控。

以上就是小麦在分蘖期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谢谢!


新区洺株


小麦是我们北方地区种植的主要的粮食作物,对于小麦的种植以及田间管理就有我这个承包大户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吧!

小麦的分蘖期主要在小麦生长的哪一个阶段?

小麦分蘖期是指小麦从开始分蘖起到拔节前的整个生育时期,对于我们这里的冬小麦一般指的是从11月下旬到来年的2月下旬,时间达到了将近3个多月90多天,这段时间是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长的一段时间,也是决定小麦每亩地的穗数和决定小麦产量的重要时期。


什么时候是小麦分蘖的分蘖的末期呢?作为种植户来说又该如何进行田间管理呢?

(1)小麦分蘖的末期一般指的是在来年返青期的时候,即阳历的2月份。

(2)小麦分蘖末期正好是给小麦浇返青水,中耕除草,追肥和喷施控制旺长的时候。想要小麦的成穗率高产量高就要从这几方面下功夫。

a)及时给小麦浇返青水。在春季的时候我们北方地区特别容易出现春旱,如果说在去年冬季的时候雨雪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缓浇返青水以达到蹲苗的目的。


b)小麦追肥最好选择高氮的三元复合肥,如果说是玉米茬口的小麦可以选择追施尿素每亩地40-50斤。追肥方式的选择最好是用专门的耩施肥料的耧耩施比较好。可以在浇水前一个星期耩施也可以选择在浇返青水够一个星期耩施。

c)中耕除草或者说中耕划锄可以在正月十五以后开始,也可以在浇过返青水等到土壤散土的时候再进行。中耕划锄现在我们老百姓都是选择使用手推式的划锄工具,这种工具比较省事。中耕划锄能够起到保墒增温,除草的目的。


d)适时喷施控制旺长的农药。特别是在浇过水施过肥以后,再加上适宜的温度会导致小麦快速的生长,所以在阳历2月下旬的时候要及时的给小麦喷施控制旺长的农药,可以喷施烯效唑,甲哌鎓,矮壮素等,同时也可以添加导致病虫害的农药。

总结:小麦分蘖期由于时间跨度长,又是决定小麦麦穗率的时期,所以要做到促苗早发,控制和促进分蘖,通过“促控”结合,协调小麦地上和根系的生长关系。管理要做到分类管理,科学的肥水运筹,控制病虫害,最大限度的提高小麦的成穗率,从而为小麦的稳产和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豫东小农


小麦分蘖代表着新的麦芽萌发,从基部生长出1~2厘米新的嫩叶,分蘖期的时间长达三个多月,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生理现象,尤其是分蘖末期决定着小麦的穗数,若是管理得当,是实现高产的重要保障。

小麦分蘖末期的特点

北方地区种植小麦,按照合适的时间播种,一般出苗后半个月就可以分蘖,之后,小麦不断生长发育,主茎叶片的数量增加,分蘖越冬前达到高峰期,到了冬天温度降,分蘖速度减慢或是停止,春天气温有所上升,分蘖还会大量发生,形成这二个高峰期,这个时候,也就差不多到了分蘖的末期。由于受到时间和营养吸收等因素的影响,晚生蘖有的不能存活,而比较早分蘖的麦芽,已生长成麦穗,很容易形成两极分化,这也是小麦分蘖的一个自然过程。

有的时候,在分蘖末期,叶片的同伸分蘖也许不在同一天发生,甚至可以相差几天以上,蘖位与叶位的差距越大,相差的天数也就越多,因此在肥水不足或是种植环境不佳时,小麦分蘖末期就很容易出现“缺位”的现象。

影响小麦分蘖末期成穗低的因素

小麦分蘖末期产分蘖出多少麦穗,和种子的品种,还与种子质量、种植技术、土壤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1、 品种质量

小麦的品种不同,产生的分蘖力也不同,像冬性的品种,发育时间要长一些,所以分蘖的也要多一些。而春性的品种,受到气候的影响,分蘖力相对较弱。以种子的质量来区分,饱满的种子要比小粒的种子分蘖的数量要多。

2、种植技术

① 播种方式

气温允许的条件下,播种时间越早,分蘖的数量也就越多,在相同的密度条件下,用窄行条播的方式有利于小麦在分蘖末期的发育,相比于穴播的方式,分蘖数量会有所提升。

② 覆土的深度

因为小麦的生长特点,在播种的时候,覆土太深,不利于生长,地中茎的距离增加,就没有那么快能出苗。幼苗为了出土,会消耗大量的养分,幼苗的生长受限,常常造成分蘖末期缺位,导致单株分蘖数量减少。

③ 土壤环境

小麦在分蘖末期对湿度的要求比较高,过于干旱或潮湿都不利于分蘖,最适合的土壤湿度是70%左右。如果土壤环境过于潮湿,影响小麦通风透气,造成黄苗的现象,推迟分蘖。如果过于干旱,得不到水分补充,会影响分蘖,甚至停止。

④ 施肥水平

小麦分蘖需要大量的氮、磷等微量元素,可以促进分蘖发育。若是施肥不当,营养不够全面,小麦苗生长虚弱,就会引起分蘖少或是不分蘖。如果施肥过量,麦苗会旺长,分蘖时虽然数量多,但成穗率较低,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小麦分蘖末期应注意提高成穗率

  • 小麦在播种的时候,合适的苗数是达到预期产量的基础,苗数决定了整块麦田里单株小麦的营养吸收和光照面积。在固定的范围内,如果小麦的苗数比标准的数量要高,群体过于密集,分蘖的时候营养过于分散,也会降低成穗率。如果基本苗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到了分蘖末期,营养和光照都能得到改善,成穗率也是提高。因此,应根据小麦的品种,土壤情况和产量,来确定出适宜的苗数就可以提高小麦分蘖末期的成穗率。

  • 分蘖末期的时候,小麦对氮、磷、钾需求量比较旺盛,土壤过于贫瘠,小麦主茎会因为营养不足,分蘖的时候导致分蘖力下降。追加肥料的时候,利用微量元素丰富的肥料来进行培土,是提高成穗率重要的一个环节。

  • 壮苗是提高分蘖成穗率的基础条件,要使小麦壮苗,在前期就要做好播种的工作。土壤要进行深耕翻地,挖好排水沟,施足底肥,选择在地里有墒情的时候开始播种。抓好越冬期间的田间管理,若是发现主叶上的叶片没有分蘖,要进行肥水中耕,加快弱苗的分蘖速度。对于生长旺盛的叶苗,也要进行控制,避免无效分蘖。

小结:

小麦进入分蘖期以后,植株群体也会越来越大,一般到了拨节期的时候,分蘖末期就会达到高峰,影响小麦分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品种、密度、施肥等。种植户要对小麦分蘖末期成穗低的原因充分了解,做出针对性的改善,才能提高成穗的机率,增加产量。


农事随谈


分蘖:是小麦生长过程的一个生育过程,它对小麦的产量很重要

零下3度以后就是小麦分蘖的末期了。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温度小麦正在分蘖的,或者是刚刚出苗的小麦,基本上是停止分蘖了。因为,这种低温已经低于小麦分蘖时所需要的温度了。其中,刚刚出苗的小麦长不到一真三叶时,它是不会分蘖的。下面说一下什么是小麦的分蘖。

01.小麦的分蘖

【1】.麦种的发芽过程:①.麦芽初生根的形成:当小麦的种子经过包衣剂的处理后,播到土壤中去的时候。在平均气温15℃左右、只要土壤的墒情好,5~7就可以发芽出土了。小麦在没有出土前称之为麦芽,出土后露出地面时被称之为麦苗。麦种刚播到地里的时候,麦种里面的芽细胞在拌种剂的刺激下,就会变得异常的活跃。在水分好、土壤温度的催化下,就会慢慢的形成胚胎芽。同时,它也会从芽口处生长出6~8根的须根,来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供应麦芽的生长。这些根须就是麦苗的初生根。

②.麦芽出土过程:我们平时看到麦芽在破口之前。总是先看到:在麦粒的芽头处有几根象胡子一样的根须,那就是小麦的初生根,它就是给麦芽生长吸收养分用。大约在二三天的时间内,麦芽就破口出苗了。这二三天的时间,就是麦芽在麦粒中形成和生长所需要的时间。麦芽在土壤中再经过二三天的生长,就破土出苗了。

2】.麦苗的分蘖:麦苗出土后经过10~15天的生长,就已经长出一真三叶了。这时候小麦就开始分蘖了,分蘖:就是在麦苗茎基的底部,又重新冒出来的分枝麦芽。与此同时,也在那个位置又长出了新根,这就是小麦的次生根。这时,整颗株麦的所需要的营养,都由这个次生根来吸收供应。再经过十几天的生长就会从茎基底部的另一侧,以同样的方式分蘖出第二个麦苗。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就会分蘖出第三、四等颗麦株。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一颗麦株,为什么会长那么大一墩小麦的原因。

通常的情况下一颗小麦只有3~5颗的有效分蘖,多余的都是无效分蘖。无效分蘖是指那些分蘖较晚、较弱的麦苗。它们有可能会在严冬中被冻死,或在年后气温升高的时候,被那些先分蘖出来比较强壮的麦苗给欺死的。

02.麦苗分蘖末期应注意的事项

【1】.什么是麦苗分蘖的末期:分蘖末期是指小麦已基本结束了生育繁殖的第一个过程。小麦的分蘖对小麦的产量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它分蘖出来的每一颗有效麦株,都是一个麦穗。一块地里麦穗越多越大,它的亩产量也就越高。因此,对小麦分蘖出来的麦株要采取好保护措施,使其分蘖出来的麦株,安全越冬是非常重要的

【2】.分蘖末期浇灌防冻水:浇灌防冻水:为了能使分蘖的麦苗安全越冬,可以浇灌一遍防冻水。防冻水要在结冰的时候再浇,可采用自流漫灌的方式浇灌使麦地喝透墒。防冻水的作用主要有三个:a. 它可以在麦地的表层结一层厚冰,使外面的冻风刮不进土壤内,避免冻伤麦根;b. 这层厚冰可以阻挡外面的害虫,钻不进土壤中越冬,可以冻死在野外减少虫害;c.这遍防冻水,可以为年后的小麦生长储蓄水分。

【3】.喷打杀虫、杀菌和生物调节剂等混合在一起的全效农药:每亩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98/100的磷酸二氢钾200克+0.04/100的芸苔素内脂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其中:氯氟氰菊脂和吡虫啉,按照药剂上的使用说明配药比较正确。

温謦提示:小麦的分蘖末期是指:①.小麦的分蘖期已基本结束,还有少量的小麦继续在分蘖;②.对那些刚刚出苗的晚麦,也采取相应的助长措施使它继续生长。也可以用上面介绍的药剂喷打,避免害虫和病菌对它的伤害。芸苔素和磷酸二氢钾是生物生长调节剂,它可以使晚麦增加根系的生长,增强根系吸收营养的能力。如果,水源好的地方浇一遍防冻水最好。

再次提醒:由于冬天气温低,那些农药可选择晴天中午气温高的时候均匀喷打。


豫南乡农


大家好,我是深海。小麦分蘖期末期指的是:小麦的起身期这个阶段。那么具体的分蘖期分为几个阶段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小麦分蘖期:在小麦播种大概一个月后,全田50%左右的小麦,生出的第一个分糵伸出叶鞘1.5~2厘米时称为小麦的分蘖期。分蘖期又分为:越冬期、返青期、和起身期。一般长达3个月左右。

一、越冬期

这个时期在我们皖北地区,一般都在12月初到2月下旬左右。这个时候气温比较低,一般日平均气温都低于3℃,这个时候小麦基本停止生长了,这个时期我们称之为越冬期。

二、返青期

来年春归,鸟女花香,绿色满园,万物复苏,田野里经过漫长冬天的小麦已悄然苏醒。这个时候气温开始升高,日平均气温已经高于3℃,小麦的返青期到了,大概在每年的2月下旬。小麦返青期的主要特点是生根、长叶和分糵。麦苗心叶基部会微微泛黄,全田50%的新叶片高于叶鞘1~2厘米。这个阶段的麦苗处于冬春交替季节,抗冻能力差容易冻死,因此要注意防寒保护。

三、起身期

年后3月初,气温进一步上升,平均气温达10℃以上,麦苗由原来的横向生长变为直立生长。年后第一叶向上伸长,叶鞘也显著伸长。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于年前最后一叶的叶耳达1.5cm,进入原基分化期。这个阶段我们叫小麦起身期。一般开始在每年的3月初。起身期到拔节期的时间比较短,起身期前后小麦分蘖开始出现两极分化,无效的分糵开始消亡,分蘖开始两极分化,这个阶段控制分糵两极分化对成穗率及穗粒重有重要的意义。


小麦分糵末期注意事项

小麦分糵期末期指的就是起身期,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注意:浇水施肥、麦田除草、防治虫害、化控防倒伏。具体如下:

1、浇水施肥

对于麦苗长势不好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地块可以浇水、撒尿素进行追肥。根据实际情况每亩地可以适当的撒5~15公斤尿素,使麦苗稳定均匀的成长。

2、麦田除草

起身期是小麦除草的最佳时期。春季来临,温度相对较高,这个时候各种杂草均以露出,而且杂草不是太大,很容易杀死。小麦拔节以后就不适合打除草剂了,会对小麦的产量有影响,因此这一阶段需要抓紧除草。

3、防治虫害

小麦起身期,卖田主要害虫有麦叶蜂、麦秆蝇、潜叶蝇成虫及部分幼虫。可以用菊酯类农药进行灭杀。

有些地方有红蜘蛛比较多,比如我们皖北地区,此虫可以使用虫螨克或者阿维菌素进行防治。

4、化控防倒伏

小麦起身期是化控防倒伏的最佳时期,对于一些麦秆较高、较细,易倒伏的品种,要及时喷施多效唑或者烯效唑进行防治。

以上就是关于小麦分糵期的详细解答,还有小麦分蘖期晚期—起身期的一些注意事项说明,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欢迎关注:深海随笔,2019.12.8冬


深海随笔


我来说说这个话题:

什么时候是小麦的分蘖末期,应该注意什么?

笔者是三秦大地关中道人,这里传统种植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千百年来,先民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他们用聪明与才智,发明、发现、发展、总结了许多宝贵的务农经验、务农知识,指导着一代一代人农耕细作,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今天提到的这个问题恰是小麦的生长习性问题,我顺便给朋友说道说道。小麦自下种六七天出苗始,到入冬前停长休眠至,这一阶段是小麦的第一分蘖期,也称前期分蘖期。来年开春气温回升,农历正月底始至清明前半月止,这一阶段是小麦的第二分蘖期,也称小麦分蘖末期。小麦分蘖末期应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必须想办法及时灌溉大田,这一水能否及时浇好,直接决定着分蘖后所形成的株数能否全部长起长成,也就直接决定着小麦的产量问题。所以清明前后这一水至关重要,这也是对题意所问小麦分蘖末期应注意什么问题的答复。

在回答结束之际顺便再提醒朋友们,灌溉时每亩再追施(撒)尿素十公斤,无疑会获得高产量了。


风雨人生3293


小麦分蘖期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我来讲一下几个重要注意点!

第一科学施肥,合理浇水。要施好腊肥促进壮苗,施肥时间12月下旬到一月上旬为好,施肥过早,气温较高,容易造成麦苗的的疯长,容易形成黄苗,甚至是烂苗从而影响正常分蘖!

施肥过迟,小麦主茎已开始拔节将会严重影响小麦饱满度。

第二,因地制宜科学管理!早麦壮苗适用施用农家肥,应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促进地下部分根系发达。

晚麦弱苗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氮肥,亩用量尿素15公斤左右为宜促进麦苗生长。

第三,适时浇水其耕作层20公分保持含水量在65%到80%之间,促进次生根的快速生长。

第四,做好除草工作并合理应用小麦生长调节剂!

控制小麦疯长,矮化株型可提高产量12%以上,常用药剂硕丰481,多效唑等,必须严格按说明使用切记,切记!


红杉树璀璨曹山


说到小麦分蘖期,首先要了解小麦生长发育过程!因我们这边种植冬小麦,一般生育期包括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扬花)、灌浆和成熟等11个时期,其中出苗中后期至来年返青后起身中前期为小麦生长的春化阶段,这期间主要以生根、长叶和分蘖为主,将奠定小麦穗数的基础!而至于小麦分蘖期的判断、作用及注意事项,下面结合所了解情况简单聊一下,以供参考:



小麦分蘖期一般是指麦田一半以上的麦苗第一分蘖露出叶鞘2厘米左右的时期,而分蘖主要为着生在分蘖节上的地下分枝,其作用表现为:一方面,分蘖成穗率可影响小麦产量,并反映当地种植水平和农田地力高低情况;二方面,分蘖时多有次生根且近根叶较多,往往有助于小麦壮苗。而至于小麦分蘖发生的生长环境,一般会要求处于2~4℃左右的低温环境下,因而会在越冬和返青时期可以满足小麦分蘖。

一般来说,冬小麦分蘖主要有两个高峰期,具体为:第一个处于越冬前分蘖高峰期,具体时间应该发生在小麦分蘖后15天左右之时,占小麦总分蘖数的七八成;而第二个则处于返青后拔节期前,然后到了拔节期后会随着生长中心转移而小蘖渐渐死掉,并最终确定了小麦穗数。

所以说,小麦分蘖时期一般是从冬前出苗后分蘖期开始,直到来年小麦拔节期前结束,具体时间大概为每年11月下旬至来年2月份中下旬,大概前后时间长达3个月左右,算是小麦生育过程中经历时间最长的一个生育期,故而一般可决定小麦穗数和奠定大穗。



而关于小麦分蘖期间的农业管理措施,一般包括追施肥料促根壮蘖;浇灌越冬水促进分蘖和次生根的生长,以及保证小麦幼穗发育阶段的水分需求;另外,也要通过中耕、镇压和化控等方式控旺除草。至于题主说到小麦分蘖末期,往往也就到了来年返青后阶段,此时已经历越冬、返青和起身等时期,大概到了春天2~3月份,往往是农户浇麦水、追施尿素等肥料,以及春季打药防控的开始,需要结合自家麦田实际情况而因地制宜,适时春忙促进冬小麦正常生长发育!

事实上,现在农户种植麦子的农业管理措施越来越少,借助优良麦种、机械播种和施肥、现代农业灌溉和化学农药防治等措施,使得小麦生长期间大部分时间无需下地劳作,直到6月份前后利于机械化完成夏收小麦即可!所以说,关于小麦分蘖末期等各个生育期的注意事项在现如今看来并不多,现实中的农业管理措施也不太复杂,无需过多做无用之功,毕竟现在粮食价格下跌趋势明显,过多增加种植成本只会降低种植效益!(以上为个人见解)


龙百晓生


题目当中是问小麦分蘖的末期,那么小麦一般要进行3至4次的分蘖,生长状态越良好的分蘖次数可以达到4次,那么题目当中的末期,我们就只看前3个小麦阶段分蘖的末期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说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次分蘖末期

1、那么就按照正常条件下种植的冬小麦,以“霜降”节气当天种植为一个时间点,那么第一次分蘖就是在“立冬”节气了,那么末期的话就是在立冬和小雪节气的中间。



2、此时气温低,冬小麦进入到了一个“越冬期”,那么停止第一次分蘖和接下来的分蘖了,此时需要注意的就是越冬水的浇灌和肥料的施放,尤其是前者,大家要注意了,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冬小麦的防冻措施,这是必须要做的,尤其是在华北平原种植的,气温还是比较低的。

第二次分蘖末期

1、冬小麦的第二次分蘖时间是在“立春”节气开始,注意这里有一个土壤的时间节点,就是在气温到4摄氏度时候,土壤开始封冻后,那么第二次分蘖也就开始了。

2、第二次分蘖的末期就是在“雨水”节气左右,此时最重要的管理就是“返青水”的浇灌,除了冬小麦需要这样做以外,油菜籽也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这样去做的。

第三次分蘖末期

1、冬小麦的第三次分蘖开始在第二次分蘖后的20天左右,那么按照节气来看就是在“雨水”和“惊蛰”节气之间,此时气温已经是几乎完全回升了,所以冬小麦分蘖的时间和速度就会加快了。

2、次阶段分蘖的末期就是在惊蛰至春分节气前后,此时也有的农户会选给冬小麦灌溉,目的也是为了很好的补充其水分,尤其是在发生春旱和倒春寒的时候,在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是必须要求这样子去做的。

当然在这个时间段之后,在我甘肃农村老家里面有的农户要根据冬小麦生长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追肥和除草。

总结

以上就是冬小麦从本年冬季到来年开春气温回升之后的三个分蘖的末期,那么前两次的末期很相似,要求的是越冬水和返青水的灌溉,在第三次末期的时候要求更多的是追肥和除草管理了。


宁宁说的话


小麦,作为一个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南北都有很大的种植面积,也是很多地方的主要粮食作物,比如,我们这个,一年,种植一茬小麦,一茬玉米,打工的人多,很少会种植别的作物了,小麦好管理,也方便,现在这个季节,小麦开始越冬了,小麦什么时候开始分蘖呢,分蘖的多少关乎到来年的小麦产量,分蘖末期是什么呢,有什么要注意的,这个问题,是种植小麦的人很关心的一个话题。

我们先不说分蘖期末期,先说说何为分蘖期?

什么时期为小麦的分蘖期呢,分蘖期就是指冬小麦,从出苗到拔节这段时间段,这个时间以营养生长为主,主要生长根系和分蘖,同时幼穗和小穗原基也在此时间段分化,是决定来年小麦穗数和决定大穗的重要时期,觉定着来年的丰产丰收。

这个时间段,要抓苗,一播全苗,缺苗早发现早补种,要小麦早扎根,达到麦苗壮而不旺长,多分蘖,根系发达为小麦安全越冬。为来年多穗大穗打基础。

小麦从播种后出苗,半个来月开始分蘖,到平均气温降到4度以下,停止分蘖,进入越冬期,此为小麦的第一次分蘖期,也是最重要的分蘖期,此时分蘖的多少至关重要,决定来年的产量。

过年后,开春了,气温开始回升了,当温度达到4度以上时,小麦又开始了第二期分蘖,一般的情况下,主茎及年前分蘖的成穗率较好,成大穗率也高,开春后分蘖也很多,这时要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合理浇水,为拔节做准备。

综上所述,小麦的分蘖期很关键,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及时播种,施肥浇水,喷施农药防治病虫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