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哪些人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

希望2066424248361


心源性猝死因为前几天的明星高以翔再次被报道,其实心源性猝死早就一致在科普的一种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只是很多人觉得离自己很远,没有当回事,心源性的猝死其实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肥胖,久坐,熬夜,酗酒,吸烟,饮食不当等等,而这些都是很多人平时最常做的事情,尤其是现在部分年龄的很多人都有很多的基础性的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等,那么如果有这些慢性疾病的人还一样不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则可能因为过量的运动,激动或紧张的情绪被诱发出来。

那么最容易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人,也能在没有基础疾病的时候,仅仅是因为过劳引发,所以最容易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人,第一,是有一些基础性疾病的人,第二是职场上经常熬夜,并且睡眠不足的人,比如每天的睡眠时间甚至达不到4个小时的人,第三,高强度的脑力劳动的人,身体的不到很好的休息,第四过度运动的人,并且平时还有饮酒,熬夜,吸烟习惯的人,所以心源性的猝死其实往往不是某一种因素造成的,与平时不良的习惯给身体造成的负荷非常大有关,通常发生于某一个高强度的活动中。


所以预防心源性猝死,也不能仅仅是保证睡眠就可以了,需要改正自己平时不良的习惯,如果因为工作原因做不到不熬夜,那么一定要保证8个小时的睡眠,如果不能保证餐餐在家就餐,那么外出点餐尽量少点油炸类的食物,炒菜建议开水涮过再吃。如果做不到集中时间运动,建议每天可以用每隔40分钟起身活动的5分钟来活动身体,并且注意运动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千万不要追求效果过量运动,因为这样反而会伤身。


心理营养师程伟华


11月27日,年仅35岁的台湾演员高以翔在录制节目过程中,摔倒昏迷,抢救无效去世。浙江卫视《追我吧》27日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年仅35岁的演员高以翔,录制节目昏迷,最终抢救无效去世。医院诊断高以翔死于“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即看上去健康的人因为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

突发的心脏病里面以缺血性心脏病占绝大多数比例,其中又以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占80%。人体心脏的供血、供氧主要依靠冠状动脉,当冠状动脉的血管壁发生粥样硬化后,就会导致血管腔逐渐变窄、阻塞,进而出现心肌缺血的症状,比如胸前区疼痛、胸闷、气短等表现,甚至诱发冠心病性猝死。

医生:4个高危人群要小心,常备2种药

1、吸烟:

目前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烟草里面的有害物质(烟碱、尼古丁、焦油等)会对动脉壁造成破坏,被认为是仅次于高血脂、高血压之后,导致突发性心脏病的第三大危险因素。

2、中老年人男性:

冠心病发病率与年龄正相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多数的冠心病患者年龄≥40岁,且年龄每增加10岁,发病率翻倍。但是,不要以为"80后"、"90后"的人群不可能得冠心病,生活方式不健康同样不能幸免!此外,冠心病多见于男性,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倍。

3、患有代谢性疾病:

比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如果不控制好血压、血糖或血脂,久而久之会对全身的动脉壁结构(包括冠状动脉)产生破坏,加速血管壁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4、有冠心病家族史:

有家族遗传因素的人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更高。

冠心病自救,常备2种药

由于绝大多数的突发性心脏病的"罪魁祸首"都是冠心病,上述人群在家中或工作地点也须常备两种救命药: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片,当意外来到时,可以首先自救。

切记用药细节:硝酸甘油片放在舌头下面,而阿司匹林片需要嚼碎吞服。

预防心源性猝死有2点要注意:

⑴运动不要太剧烈

平时运动要量力而行,不宜过于剧烈,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出现不适要立即停下来。现在冬季天气寒冷,户外运动要做好保暖工作。

⑵饮食多清淡

冠心病主要是冠状动脉缺血所引起的,所以,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清淡,避免油腻食物摄入过多,增加血液脂肪含量,堵塞血管,最好是饭后记得喝点巴西菇芦笋液等有助于清理血液垃圾的饮品,防止血液垃圾堆积,保证血管的通透和干净。

提醒:

若自己或身边亲友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胸闷、憋气、大汗淋漓、头晕等表现,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不要拖延。


女王朱琼


近日,演员高以翔的猝死在网络上讨论得热火朝天,大好年华怎么会突然就猝死了呢?不少人表示震惊与惋惜。高以翔猝死极有可能是发病率越来越高的心源性猝死。

哪些人更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的猝死的发生,由于事发突然、具有不可预测性,进展非常迅速,生存率也低,预后也差,所以预防心源性猝死显得非常重要,特别那些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尤其应该需注意。

常见的危险因素大概有以下这些:

1.具有基础心脏疾病

首当其冲的是冠心病。具相关研究表明,20-30岁的心源性猝死患者中有37%是因为冠心病,在30-40岁患者中竟占到了80%。

此外,常见的可能引起心原性猝死的心脏疾病还有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系心肌病等)、心律失常(III度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伴房颤等)、离子通道病。

2.高血压。尤其是那些长期血压偏高且控制不佳的人群。

3.糖尿病。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尤其需要注意。

4.高胆固醇血脂

此外,还有吸烟、饮酒、饮食不规律不平衡、缺乏运动、经常熬夜、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也是引起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

所以,对我们健康人来说,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规律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第一步。其次,掌握一些急救措施是挽救生命的必备技能,如心肺复苏术(CRP)。

以上就是关于心源性猝死的简要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我是医师杨浩,一个专注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的小医生,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医学常识,欢迎关注本头条号



顾名思义,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系统为诱因而引发的猝死。

事实上,医学上对猝死的分类就是分为两类: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死占比全部猝死的80%.

和绝大部分猝死相同,心源性猝死发病时间在1个小时之内,通常很短时间之内医生就会宣告不治,很少情况下会在症状发生后24小时内死亡。

心源性猝死多发生在心血管已经产生问题的人身上,如果你的心脏有多次出现过不适感,请在症状出现时及早去医院先确定一下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因为在心源性猝死发生的状况中,有80%的诱因是冠心病。

不过,即使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看起来出人预料,但如果能够及时预防,在心中埋下防患于未然的种子,是可以避免的。

一、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

心血管系统出现问题,比如冠心病、主动脉夹层严重的心力衰竭、暴发性心肌炎等等,导致的猝死,被称为心源性猝死。

我自己在外企工作,又是市场部,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虽然平时看起来活力满满,但有时候九点多钟乘地铁往家里赶的时候,心脏会随着地铁呼啸的声音,有些不适感。

这是因为:

平时看起来很健康的年轻人,在平时压力较大或者匆忙赶工的过程中,需要完成许多高强度的工作,此时会消耗身体很多的能量。另外,身体的交感神经也处在高度兴奋的状态下,产生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长此以往,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极大的伤害,最终导致心脏功能衰竭,这也可以解释很多心血管疾病产生的原因。

心脏压力较大的人群为典型的猝死高风险人群,包括:

Ÿ 有心脏病家族史;

Ÿ 冠心病患者

Ÿ “三高”患者,即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

Ÿ 大量吸烟、喝酒者;

Ÿ 不良饮食习惯者,因摄入大量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造成肥胖、高血脂或高血压。

二、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

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最基础的防范措施,偶尔的加班赶工在所难免,但频繁的熬夜导致睡眠不足,在身体已经感到不适的时候仍然强撑,也是很多心源性猝死会发生的原因。在感到疲惫的时候,一定要尽快休息,为了短暂的效率提升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是最得不偿失的。

其次,规律的体检可以帮助发现一些由冠心病引起的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但是,由于很多心脏疾病只在发病时才能检测出来,因此对于平时身体没有不适的人来说,专门针对心脏的检查项目并不能通过体检被有效发现。因此,预防心源性猝死,加强对心脏健康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在不给心脏增加过多负担的基础上,合理增加一些心脏方面的锻炼和营养供给能够提升心脏的健康状况。任何类型的有氧运动,无论是散步,跑步,慢跑还是骑自行车都对心脏有好处,保持合适的心率即可。

另外,辅酶Q10作为心脏的能量供给元素,对心脏机能有重要的补充功效,也是心脏健康出现问题的患者必须要补充的营养元素。人体中辅酶Q10总含量为500-1500mg,且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合成能力也在下降,所以衰老也会导致辅酶Q10在体内的流失,速度为30岁之后每年下降10%。

缺少辅酶Q10也会导致心肌功能不足,引发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肌炎和冠心病。对于心脏长期承受较大压力、年龄超过40岁和有心脏病史或心脑血管疾病人群,补充辅酶Q10对心脏健康尤为重要。

为了找到有效的辅酶Q10我尝试了很多,因为辅酶Q10的低吸收率一直是心脏健康领域的一个难题,口服补充的辅酶Q10很难穿越线粒体生物膜到达线粒体内,而线粒体正是辅酶Q10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为心脏和人体提供能量的地方。能够将辅酶Q10输送到线粒体内的技术被称作线粒体靶向抗氧化剂,也就是更加有效的辅酶Q10补充剂MitoQ经典胶囊,极大提高了人体对辅酶Q10的吸收率。我个人对辅酶Q10的需求量比较大,对效果要求也比较高,所以现在一直用的就是MitoQ的辅酶Q10了。

以上可以说是我现在一直坚持的心脏保健方法了,很朴实但很实用,不论你的心脏是否有问题,都是我总结下来的良心建议~心脏健健康康,可以说就杜绝了绝大部分的心源性猝死风险。

以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学习一些抢救措施可以帮助身边突发心脏病的人。

如果身边有人倒地,或者是意识丧失,打了120之后,一定不要坐等救护车的到来。对于发生猝死,尤其是心脏停跳或者是心功能急性衰竭的患者,及早地现场开展心肺复苏(CPR)也许就能救人一命。

5分钟学习一下如何进行心脏复苏,关键时刻也许能救别人一命。


小柏家护官方号


前几天有一则令人悲伤的消息:

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宁波录制节目时不幸突逝。

2019 年 11 月 27 日凌晨时分,在录制节目《追我吧》中途晕倒,经急救后送往医院,随后浙江新闻确认了这一事件,证实高以翔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去世,死亡原因为心源性猝死。

35岁,正值壮年,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离世,不能不让人叹息扼腕。而猝死的原因——心源性猝死。

哪些人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呢?

1,心源性猝死多发生在心血管已经产生问题的人身上,如果你的心脏有多次出现过不适感,请在症状出现时及早去医院先确定一下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因为在心源性猝死发生的状况中,有80%的诱因是冠心病。

2,平时看起来很健康的年轻人,在平时压力较大或者匆忙赶工的过程中,需要完成许多高强度的工作,此时会消耗身体很多的能量。另外,身体的交感神经也处在高度兴奋的状态下,产生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长此以往,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极大的伤害,最终导致心脏功能衰竭,这也可以解释很多心血管疾病产生的原因。

3,不良饮食习惯者,因摄入大量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造成肥胖、高血脂或高血压的人群也是典型的猝死高风险人群。

4,生活不规律的人,不注重生活和作息的人,他们往往爱大量喝酒、吸烟,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熬夜,这些都可能与猝死的发生有关。

猝死风险较高的职业!

相信许多人看过某些网站总结的“十大猝死高危职业”,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对号入座,但这也提醒这些行业的人要注重健康。

“十大猝死高危行业”分别是:广告人、医护人员、网店店主、IT工程师、媒体人士、警察、一线工人、学生、演艺明星、运动健将。

预防心源性猝死

我们加强对心脏健康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在不给心脏增加过多负担的基础上,合理增加一些心脏方面的锻炼和营养供给能够提升心脏的健康状况,任何类型的有氧运动,无论是散步,跑步,慢跑还是骑自行车都对心脏有好处,保持合适的心率即可。

不要久站久坐,以及长时间玩手机,这样会导致脊柱出现退行性病变,一旦压迫到神经,会出现一系列异常正常,而心脏类疾病的症状也包含其中,一旦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突发不良事件,倒地不起。

最后愿逝者安息,也愿活在世间上的每一个人,且行且珍惜!

(我是罗民,三甲级医院在职主任医师,有着三十多年临床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医生,我的努力只为收获大家的认同,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希望您能点赞、关注,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我,我会尽力帮助大家!)


罗民教授


随着冠心病、心肌梗死发病率的增加,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一旦发生猝死,救治效果及其预后都很差,因此预防猝 死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预防的关键环节是加强对猝死高危因素 的防治。猝死的髙危因素包括以下几种:(1) 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合并有多源性、频发性室性早搏,短 阵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肌梗死康复后的晚电位时限>40毫秒,QRS时限>120毫秒。(2) 左心室功能障碍或心力衰竭,室壁瘤,大心脏(X线心胸比 值>0。55),左心室射血分数过低(<30%),或伴有频发及多形性室性早搏。(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多支病变,狭窄>75%。

(4) Q-T间期延长>0。05秒,特别是出现室性早搏或有晕厥 史,或合并有低钾血症者。(5) 无心外原因的昏厥史,有窦房传导阻滞,ni度房室传导阻 滞,左束支或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特别是合并有心脏扩大及心功能不全者。(6)有猝死病史或家族猝死病史者。


暮然一笑终成梦


1 玩游戏 激动过敏

2 工作上 突然较轰动的通知

3 平日里 突然的惊吓


文影乐


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一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主要特征的心脏病引起的死亡,多数都有心肌梗死的病史。长期熬夜 情绪激动 长期酗酒都可导致上述情况发生,如果伴随心脏疾病的话,如:恶性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在上述情况下更容易发生猝死


Mi密花园


那些书上说的原因就不说了,我觉得猝死的有一点共性就是:睡眠不好,无规律的


逼格安装工


常期熬夜,生活不规律,生存工作压力很大,每天在超负荷工作,烦躁焦虑不安压抑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