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认识哮喘三大误区,这三种食疗方法要谨记

哮喘发作时,哮喘病人的气管壁的肌肉收缩,气管内壁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并滞留在气道中,致使气道变得很窄,病人便会感到胸口发闷、气短、呼吸困难、发作性咳嗽、喘息,这时只有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病情才能逐渐缓解。


认识哮喘三大误区,这三种食疗方法要谨记


哮喘能治好吗?

由于哮喘经常反复发作,严重地影响了病人的生命和休息,给病人造成很严重的心理负担,所以他们期盼着自己的哮喘病能治愈。

但是就目前来说,哮喘是不能被完全治好的,但是通过合理的治疗可以使哮喘病得到完全缓解,病人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这种治疗效果在医学上被称为“完全控制”。

即:通过对哮喘病人定期进行医学教育,使哮喘病人能在医生的指导下管理好自己的疾病(包括病人家属参与管理),以避免哮喘发作或减少发作次数,阻止或减轻哮喘病向严重阶段的发展,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让病人一直处于相对“无病”状态,即医学上称“哮喘得到控制”。

专家谈哮喘的三大误区

1、只要出现喘息症状,就是哮喘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表现为伴有哮鸣音的喘憋、胸闷或咳嗽,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除支气管哮喘外,还有很多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心功能衰竭、肺部肿瘤等疾病的患者均有可能存在喘憋症状,需要有经验的医生进行鉴别诊断。所以,有喘息症状的患者必须到正规医院就诊,经过相应的检查后方可明确诊断。

2、哮喘发作时都有喘息症状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据调查,有大约6%的支气管哮喘,开始时是以频繁的咳嗽为主要表现,且无喘息症状。这类患者虽经抗生素、止咳剂治疗,效果不明显。经过相当长时间(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肺部才出现哮鸣音,伴发喘憋。对于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主诉,经抗感染、止咳治疗疗效不明显的患者,应考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可能。

3、哮喘发作时才需要治疗,平常不喘的时候可以不治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哮喘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需长期治疗。过去大多数病人采取应急手段,只在哮喘发作时才想起治疗,而在缓解期则不用任何药物,这样反复发作,久而久之会出现气道重塑,可能对患者的肺功能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害,引起肺气肿等严重并发症;缓解期不规律用药还是发生严重的哮喘发作甚至突然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哮喘的本质是一种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属于变态反应性炎症,不同于细菌感染性炎症,应用抗菌素治疗是无效的,只有规律应用激素才能抑制此类炎症,应当以“长治久安”为哮喘治疗的原则。

哮喘的三大食疗:

调查数据显示

中国有3000万人受哮喘困扰。经过规范治疗和管理,大多数哮喘症状可以得到良好控制。相对于规范用药来说,日常生活起居对于预防哮喘发作也同样重要。中医认为哮喘是种寒性病,与先天禀赋不足、阳气不够有关,因此哮喘病人一年四季都要注意升发阳气。

那么哮喘病人吃什么食物好?


认识哮喘三大误区,这三种食疗方法要谨记


产后更年期后易复发哮喘

哮喘是种非特异性炎症,跟变态反应有关。研究发现,哮喘与多个遗传基因有关,约40%的哮喘患者有家族史。在遗传基础上,加上外部环境诱发,就可能导致哮喘的发病。也有虽然携带哮喘基因,但诱因控制到位,也有终身不发病的情况。“目前随着空气污染加重等因素,哮喘发病率和发作频次有增加的趋势。”

哮喘存在两个发病高峰:一是儿童,二是老年人。

有数据显示,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患, 儿童哮喘患病率约为9%-13%。5岁以下儿童中,80%的哮喘开始在3岁前,3岁以下的儿童有50%会出现至少一次喘息。如不积极治疗,儿童哮喘中约1/3-1/2的人可迁延至成人。

呼吸科专家指出,小时候有哮喘病史的人,青少年期缓解或不发病,但在婚后、工作后、女性产后尤其是更年期后,受疲劳、受寒、压力大等影响,在四五十岁时会出现一个发病高峰,“临床上不少哮喘病人是青壮年。”

很多医生,卖药的告诉您哮喘能够根治都是骗你的,他们所说的根治都是控制。到底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

如果说你是一个 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身体、气管都在发育期,没有定型。只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是完全可能治愈的。

但是如果是一个成年人,身体发育还有气道已经定型,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已经损伤的气管是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就是为什么哮喘不能根治的主要原因,毕竟肺是不可再生的器官。

到底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就是我们定义的,能有效控制它的发作的次数和程度,让他不发作,其实也是一种根治。

哮喘说白了就是长期气道慢性炎症,气管支气管因为炎症感染充血肿胀,气道变细,通气功能障碍,如果一旦吸入致敏物或者感冒发作,气管骤然收缩变细。所以哮喘发作的时候常常感觉一口气都上不来。

只要把肺深部引发炎症的那些致敏源,粉尘,异物,细菌,粘液排出去,保持呼吸道无菌没有炎症感染,哮喘不发作,也叫根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