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從小雪這一天開始 好好護住你的“頭頸腰膝腳”

從小雪這一天開始 好好護住你的“頭頸腰膝腳”

每年的公曆11月22日或23日,當太陽到達黃經240°時,就迎來小雪節氣。作為24節氣中第20個節氣,小雪期間天氣上升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故萬物失去生機。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醫師劉涓提醒,小雪養生要特別注意“防寒保暖,溫潤而藏”,這樣才能減少氣候對人體的不良影響。

禦寒養藏 護好頭頸腰腳

小雪時節,寒冷會導致呼吸道功能降低,是引起感冒、肺炎、老慢支等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因素。

“腳部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也有人體‘第二心臟’之稱。當腳部受寒,迴心的靜脈血液就會像‘塞車’一樣淤滯在腳踝附近,加重心臟的負擔。人們常說‘腳冷,則冷全身’,全身冷,關節炎、婦科宮寒病、高血壓、慢性胃炎等病邪就會乘虛而入。”劉涓建議,每天用熱水泡腳20分鐘,水溫42℃左右最佳。

除腳部外,頭部、頸部、腰部、膝部等部位防寒保暖也很重要。“外出時儘量選擇戴可遮住前額的帽子;老人外出時儘量戴圍巾,做好頸部保暖,可有效預防頸椎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 劉涓提醒。

調節情緒 保持樂觀心態

小雪時節,夜間時間越來越長,白天時間越來越短,天氣時常陰冷晦暗,再加上樹葉凋零,寒風瑟瑟,人們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影響,引起心理上的一些感傷,尤其是抑鬱症患者,容易加重病情。

此時宜“早睡晚起”,調節情緒,養精蓄銳。“早睡”是指晚上10點前上床,“晚起”是在早晨6:40後起床。劉涓表示,小雪時節還應重視調神養生,節制慾望。她建議大家多食用菠菜、獼猴桃等富含葉酸的食物以及粗麵粉製品、穀物、動物肝臟等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此外,經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多曬太陽,聽音樂,看喜劇等也可以調節情緒,釋放不良情緒。”劉涓補充道。

運動養生 溫和有氧為主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通過運動,冠狀動脈血流量會明顯增加,從而保證大腦、心臟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應,使人精力充沛。此外,運動還能減輕因植物神經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緊張、焦慮、抑鬱等狀態。

劉涓建議,小雪時節,應持之以恆進行鍛鍊。“對於有晨練習慣的老年人來說,最好將鍛鍊安排在日出後或者午後,避免在大風、大寒、大雪、霧露中鍛鍊。運動之前要做好熱身運動,運動以溫和的有氧運動為主,如慢跑、快步走、跳繩、打太極拳等,運動過程中要儘量避免大量出汗。”劉涓補充道。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