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河南存在的南陽王姓蒙古族


河南存在的南陽王姓蒙古族


南陽的蒙古族是河南省蒙古族人口最為集中的地區,境內有蒙古族6萬人,佔全省蒙古族人的90%以上,在各少數民族中人口僅次於回族,居第二位。分佈於13個縣(市、區),其中,尤以鎮平最多,佔全區的50%以上。在1000人以上的縣(區)為:淅川、南召縣、社旗、內鄉、新野、臥龍。其他諸縣多在百人左右。

一、 來源與分佈

在南陽境內的蒙古族中,以王、李二姓為最多。他們來自兩個截然不同的宗脈:一支是自稱為元代皇室後裔,在元朝覆滅以後,流落到這裡的王姓,分佈在鎮平、內鄉、淅川、南召幾縣境內;另一支是元代功臣木華黎的後代,最初落居在洛陽西陡溝一帶,後世中一支遷到唐河、社旗境內的李姓。這兩支元代貴族的後裔,於明代初葉,因故滯留於內地,在群眾的掩護下,更名易姓,與漢族通婚後繁衍生息,發展至今。此外,尚有一部分國家職工,因工作調動或由於婚姻關係,從外地遷入境內。

據鎮平的王姓族譜記載,他們的祖先鐵木花兒,在晁陂單傳四世,至五世祖王東溪生四子,輅、軻、軾,第四子夭殤。三個兒子的後代分散在鎮平、內鄉、南召、南陽諸縣。這一支王姓的始祖無真實名字,號“二老”,二世祖號“大老”,三世祖名貴,四世祖名宗祥。他們的墓碑上只有“王公之墓”,均沒有名字(名字是五世祖墓碑上才出現的),有明顯的隱諱之意。只有二世祖的墓碑文字較多:

昔元紀,自文宗殂,順帝御極,明主由和陽渡江,取太平路(今安徽應塗縣)逼燕京,元帝奔應昌,逐移祚。公睹乞運迭嬗,克自保重,遊冀北,走覃懷,率江左,渡河南,偕先大人經歷殆盡,卜居晁陂。

此碑立於明嘉靖十一年,清咸豐六年重刻,文詞雖有隱諱,但大意卻明確記錄著他們是元代的後裔。在王姓家庭中,廣為流傳的祖先牌位對聯是“宗祖蒙古,元遷燕京,明卜鎮邑;初由二老,業創晁陂,統垂趙營”,末尾的地名可隨著各自所居住的村名,自由變更。橫額是“我祖是皇”,對宗族的來歷刻骨銘心,世代不忘。

1942年,十九世孫王元繼在續修家譜時,為追本溯源,考查宗族歷史,曾進行過許多調查,還下決心開掘始祖墳墓,打算從中尋求文字根據,但沒結果。譜中記載:

族譜乃一姓之大典……急遽從事,恐遺後悔,故壬午之春,約同族眾,於始祖墓所,開一隧道,尋覓墓誌,以證實事,乃連掘數隧,均屬堆土成墳,地層不變,儼然疑冢,於此益徵先人真亡國之族,而懼禍心深也。

再者族譜前面列有自九世起,後續宗派四十字:“元運兆昌,邦基安康,銘勳建功,道普德常,崇儒作士,化慶朝堂,登策文武,炳輝典章,海中永清,天廷之光。”字裡行間不僅流露對元室宗祖的讚揚與追思,更兼有對下世子孫的慰勉和期望。近年來,兩支王姓家庭中競相洗印謂之成吉思汗的一幅半身畫像照片,對其倍加珍愛,顯示出懷念先祖的至誠。

另一支王姓的先祖相傳為司(四)陀王,亦有稱鎮殿王的。淅川(原屬鄧縣)現存始祖墓碑的正面寫道:“鎮殿始祖考王公諱成、妣孫氏恭人之墓”,碑的序文中有“吾家始祖王公諱成者,本元宦也”等辭句。

1985年8月,在淅川九重王氏祖塋出土了明萬曆六年(1578年)《明唐府典儀正王詔墓誌銘》一方。銘為正方形,邊長60釐米,楷書銘文1202字,有扣合嚴密的上蓋,篆書“明將仕郎王公墓”七字。文中詳細記述了王詔的生平事蹟,上溯先祖成及曾祖、祖父史料,記錄其子孫的名字,為王氏宗族六代的信史。王詔墓誌的文字記錄,敘事之詳前所未有,當為蒙古族源流支脈的最寶貴資料。

社旗的李姓中也有一支蒙古族後裔。李姓本居唐河縣李店鄉(現歸社旗姚衝)。蒙古族人李允中墓碑有:“溯我李氏,系明洪武初年,始祖文秀由洛陽西陡溝徙唐之北半陂村的記載。”李家早年與洛陽孟津麻屯鄉軍帳村李學仁有聯繫,據該處族譜記載,始祖諱孔溫窟哇,札刺爾氏,蒙古部人,佐元太祖殉難。諡忠宣並追封魯國王,世居斡難河之東,長子木華黎,次子袋孫,三子無傳,二世祖木華黎,諡忠武,賜東平縣,賜魯國王,享年五十四歲,賜廟祀於東平,敕題其碑“元勳世之碑”。子孛魯及四、五世均襲王爵,六世祖遷移松江為萬戶,八世祖可用。洪武初因款附意緩,謫戌洛陽易李姓,子二:英、茂。九世祖英諱文秀,札刺爾氏易姓李。洪武年間,時以流寇猖獗,歲次歉收,克勤克儉,肩負兩擔,遷徙外鄉。李文秀南遷來到唐河(今屬社旗縣)境內落籍,乃為這一帶李姓的始祖。

二、 風俗習慣

南陽的蒙古族,因先祖是更名易姓隱避下來的緣故,對於故有的傳統文化、語言、文字以及帶有民族特色的各種風俗習慣等,一貫被視為禁忌,隱諱很深,致使斷絕了流傳。但因該支蒙古族在元代均為仕宦名門,其子弟多有文韜武略者。明代時其社會政治地位跌落以後,為隱蔽民族成分,數代人忌習文事。九重王詔墓銘中“曾祖鐸,祖紀,鹹有潛德”,到了嘉靖年間,他的父親王希周就曾出任四川墊江主簿,王詔本人雖不曾出任,但也出錢捐了個唐王府“典儀正”的頭銜。他的三個兒子有兩個為鄧州儒學的庠生。到了清代,入學的、出仕的代不乏人。在風俗習慣方面,鎮平晁陂等地,惟一保留下來的是本姓不能通婚。他們長期堅持同姓同族是一家,通婚即為亂倫的傳統。社旗李店鄉李姓蒙古族更有特殊的禮俗:(1) 亡人家屬於當天晚上,列隊為其向北方送行,稱為“送路”。而不例行當地群眾送亡人去附近的土地廟報到(報廟)的習俗。(2) 亡人絕氣以後,橫向停屍於正房明間,與漢族的豎向停屍不同。(3) 各家都供奉一幅身穿蒙古貴族服飾的老少兩代人的畫像,稱為大仙。(4) 除夕之夜,在祭祀先祖的時候,還要把一根用紅綢裹著的扁擔供在先祖牌位之前,一併受眾人膜拜。據說是為了紀念先祖李文秀用一根扁擔挑著兒女來唐河的艱辛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