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比炮弹都便宜的“红箭–73”,老当益壮,仍是我军的反坦克利器

比炮弹都便宜的“红箭–73”,老当益壮,仍是我军的反坦克利器

“红箭–73”反坦克导弹是我军第一型获得战果的反坦克导弹,早在1985年7月份两山轮战期间就进行“定点清除”,消灭了当面之敌的两个营连级指挥所,击毙敌营连军官十多人,取得了“红箭–73”服役以来第一个战果,而且还在其后的战斗中击毁了越军三辆T–55坦克、击伤一辆。

比炮弹都便宜的“红箭–73”,老当益壮,仍是我军的反坦克利器

“红箭–73”导弹是我国从埃及获得的AT–3型反坦克样本(北约代号:耐火箱),通过拆解、测绘后研制成功的我军第一代反坦克导弹,AT–3反坦克导弹是苏联1960年代中期装备的在当时比较先进的反坦克武器,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埃及军队使用它全歼了以色列的王牌190坦克营,仅20分钟该营50辆美制M60坦克当中的48辆...此战之后AT–3名声大震,苏联方面也大量生产直到1980年中期才停产,产量高达20000枚,大量出口到华约组织成员国和亚非拉国家,甚至还输出了生产线。

比炮弹都便宜的“红箭–73”,老当益壮,仍是我军的反坦克利器

军博里的第一代“红箭–73”展品。

我国对AT–3导弹的研究始于1973年,所以型号名称为“红箭–73”,经过:摸索、技术消化和改进后于1978年全面仿制成功,当时为了防范敌大规模机械化部队有可能的进攻,我国也开始大规模制造“红箭–73”导弹,估计产量也超过了10000枚,“红箭–73”属于小型反坦克导弹,重量不超过12公斤、最大有效射程3000米,使用空心破甲战斗部,制导方式为“手动线导”,就是导弹发射阵地预设完毕后,射手使用瞄准器发现敌坦克,将瞄准器的“十字线”对准坦克→导弹发射后射手使用操纵杆������️操纵导弹的飞行轨迹,操纵指令通过导弹的拖线控制导弹飞向目标→直至将目标击毁...。

比炮弹都便宜的“红箭–73”,老当益壮,仍是我军的反坦克利器

“红箭–73B”瞄准器材有了很大的提高,操纵性能也简单了不少。

但是,这种制导方式现在看来已经非常落后了!因为“红箭–73导弹”飞行速度120米/秒,要打击1500米外的坦克或者坚固碉堡需要10多秒钟,这个时间在战场上显得“非常漫长”!搞不好射手自身的安全都没法保障(有可能被敌重机枪或者狙击手反击),更主要的是使用操纵杆控制导弹需要对射手进行严格培训,否则根本控制不了导弹,命中率会严重下降!比如:埃及使用AT–3打击以军坦克命中率只有20%,基本上是乱打一气。

比炮弹都便宜的“红箭–73”,老当益壮,仍是我军的反坦克利器

有鉴于“红箭–73”的制导方式落后,我军在“红箭–73”装备不久后对其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先进的“红外半自动制导方式”,就是利用红外跟踪器发现敌坦克后将“十字线”对准坦克后发射导弹,不用操纵杆控制,导弹尾线接收到指令后自动飞向坦克...直至将目标击毁,有了“红外半自动制导”导弹的自动化程度和命中概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红箭–73B”的外形与原型基本一致,只是将导弹头部组件更换就行,图片上是更加先进的“红箭–73C”。

比炮弹都便宜的“红箭–73”,老当益壮,仍是我军的反坦克利器

安装在04式两栖战车上的“红箭–73C导弹,“红箭–73”系列反坦克导弹的体积很小,不论是营连分队的反坦克组携带,还是安装在战车上都很方便,机动能力和装备适应性大大高于“红箭–8”系列。“红箭–73C”导弹又比“B型”有了提高,首先就是升级了战斗部,优化了金属罩外型(爆炸后形成金属射流)和装药结构,可以击穿所有二代坦克和部分早期三代坦克的主装甲!第二点就是:提高发动机的性能,飞行速度比“红箭–73”提高15%。第三点,也是最主要的就是使用了“红外热成像仪”大大的提高了夜战能力!第四点:研制了随动发射架,实现了导弹与瞄准器材联动,使用更加方便。第五:采用了CCD电视测角仪抗干扰技术,不受战场上其它杂光源的影响,采用CCD电视测角仪和数字式控制箱后,射手只需将瞄准镜的十字线压在目标上导弹就会沿着目标线飞行最终击中目标...“红箭–73C”的这些改进措施大大的提高了导弹性能,更主要的是由于导弹的性能提高,对于射手的培训工作也大大减轻,射手只需几天的时间就能熟练掌握操纵要领。

比炮弹都便宜的“红箭–73”,老当益壮,仍是我军的反坦克利器

04式两栖战车安装了“红箭–73C”导弹后,操纵手在车内就能观察到目标,并且操纵导弹...有了导弹使04式战车具备了对抗主战坦克的能力!

比炮弹都便宜的“红箭–73”,老当益壮,仍是我军的反坦克利器

使用反坦克导弹去打碉堡,这在以前上不敢想的!记得1982年“马岛战争”期间英军陆战队使用“米兰”反坦克导弹打击阿根廷守岛部队的碉堡,我军感到很惊讶!因为就在几年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当中,我军还在使用炸药包...现在我们可以大批量生产这种武器了,以后再消灭敌人的坚固工事,就会减少大量的伤亡。

红箭–73目前还在我军服役,说明它还是有用装备!通过适当改进后它仍然是一种较先进的武器,更主要的是“红箭–73”的价格很便宜,1980年代末它的出厂价在2万元人民币,由于库存量充足即便是改进它也不会超过4万元,一枚导弹才这个价格确实便宜!我国在2013年向南苏丹出口了100套“红箭–73C,一枚价格才8000美元,也确实低于一枚155毫米口径的“激光制导炮弹”,价格便宜并且很管用的武器装备当然受部队的欢迎。

比炮弹都便宜的“红箭–73”,老当益壮,仍是我军的反坦克利器

图片里可以很清晰的看见ВМР –2步兵战车上AT–3导弹的制导线。

关于这根导弹“拉线”还有一个故事,早期的反坦克导弹制导线的外包线都是采用天然桑蚕丝制造的,因为桑蚕丝韧性高不宜被拉断,绝缘性还很好,所以苏联的反坦克导线都是由它制造,但是1960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苏联的桑蚕丝来源断绝!没有了蚕丝还怎么制造导弹?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导弹设计人员发现一件进口的衣服的纤维性能非常接近蚕丝,经过了解后得知这种纤维叫“聚酯纤维”,也就是俗称的“涤纶”,但是苏联当时没有生产“涤纶”的设备,只能通过进口解决,经过克格勃一番运作后生产“涤纶”的设备拐弯抹角的进入到了苏联...导弹导线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