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回憶的溫暖:村東頭的那口“大塘”

圖:紅豔

我的家鄉坐落在皖北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落,皖北的村子,不像皖南那樣山青水秀、風光旖旎,村子東頭只有一口水塘,村裡人稱之為“大塘”。

回憶的溫暖:村東頭的那口“大塘”


“大塘”是“大躍進”年代全村男女老少人工挖掘的,不連接任何的河道,面積大約有一個足球場那樣大,全村所有的雨水都匯聚在這裡,除了飲用水之外,所有的生產、生活用水都取自於這裡。自從我記事時候起,大塘就出現在我的生活和記憶裡。

由於“大塘”是全村人自己開挖的,所以對“大塘”特別的保護,村民從來不向裡面傾倒垃圾和髒水,塘裡的水也一年四季保持清澈透底,塘的四周栽滿了楊樹、柳樹和榆樹、洋槐樹等樹種,樹木蔥蘢、枝葉茂密,成為小村裡特有的風景點。

夏天在這裡乘涼,傍晚在這裡遛彎,靠近水塘的邊上排滿了青色石條塊,晴日裡,一早一晚大姑娘小媳婦都端著大盆小盆花花綠綠的衣服來涮洗,由於搓洗時間久長的緣故,青色石條塊被磨的溜光唐亮,我們孩提時都有跟著母親到大塘邊洗衣服的經歷,大人們在洗衣服,孩子們就在水塘邊玩耍,玩耍的項目很多,有爬樹捋榆錢、掏鳥窩、折樹枝編草帽,有釣魚、下水摸魚、水盆端魚,有摔跤、賽跑等等,不拘一格豐富多彩。


回憶的溫暖:村東頭的那口“大塘”



春季樹木發芽時,是長榆錢的好季節,柔軟細長的樹枝上,結滿了圓圓的榆錢,青青的嫩嫩的,顏色很是鮮豔,孩子們有的在樹上捋,有的在樹下用筐子接,邊捋邊吃邊接邊吃,嚼在嘴裡有點甜還有點粘,味道非常清爽,榆錢還可以用面和著蒸熟吃,味道也不錯。

下水摸魚最是刺激的,不怕害羞的孩子脫光了衣裳下到水裡,趴在淺水裡用手貼著塘底挨著摸,有時候幾個屁股一起露在水面上,白花花一片非常可笑。摸著的魚多是不到一紮長的小魚,我們都管這種魚叫做麻尼姑丁,意思是特別小,就這樣幾個夥伴齊動手,不一會兒能摸許多魚,然後就到岸上找木柴生火烤魚吃,沒有油也沒有鹽,但感覺味道比現在用油鹽醬醋紅燒的還鮮美,主要是圖個好玩。

端魚則是用洗臉盆作道具,用塑料紙蓋上盆口再用繩子紮緊口,在塑料紙中間挖個小洞,盆裡面放上發麵大饃,用木棍挑著放進水裡,魚兒貪吃鑽進盆裡就出不來了,一盆能端五、六條魚,很是過癮。

回憶的溫暖:村東頭的那口“大塘”


塘裡的魚絕對是野生的,從來沒有人放生魚苗,也沒有人去拿東西去餵養這些魚,到年底清塘時每家都能分上個三、兩條比較大的魚,剖開膛洗乾淨用鹽醃製好掛在顯眼處,算是過年最好的東西了,所以全村的人都特別愛護和眷戀這口水塘。

“大塘”是村民的“救命塘”,在我的印象中,塘水從來沒有乾枯過,天氣乾旱時,就安裝抽水機抽水澆灌莊稼,縱橫交錯的溝渠構成一個完整的水系,源源不斷地滋潤著秧苗,養育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所以我們的村子年年旱澇保收、五穀豐登。

在那個依賴種田生存的年代,村子裡僅有的這口“大塘”,便成為全村子人的自豪和驕傲,附近的閨女都爭著往我們的村子裡嫁。那個年代,“大塘”還是一個天然公共浴場,天熱了跳進去,立馬可以降溫消暑,男爺們和小孩子可以不受時間的限制,隨時洗澡,女人們則要等到天黑以後,拿著洗頭膏和肥皂,下到水裡洗浴,這個時候是最為愜意的時候,結束了一天的勞動洗個澡,在水裡面玩鬧嬉戲一陣子,一天的勞累便可消失的無影無蹤。

村子裡有個不成文的約定,男人在塘東邊洗澡,女人在塘西邊洗澡,談笑和嬉鬧之聲相聞,但是多年來從來沒有過越界行為,從來沒有出現過混亂現象,可見鄉村民風之淳樸,村民之憨厚了。

前些陣子回到老家,又隻身來到“大塘”邊,找尋兒時的舊夢,“大塘”依舊存在,只是面積遠遠沒有原來那樣大了,水也變得汙濁腥臭了,塘邊的樹木幾乎都消失了,再也沒有人會到這裡洗衣服和洗澡了。

回憶的溫暖:村東頭的那口“大塘”


當然也聽不到快樂的笑聲了,“大塘”的四邊蓋滿了樓房,一家一院自成一體,我不禁感慨,在物質生活不斷豐富的同時,自然和率真卻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