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手裡有20萬元,是選擇理財還是銀行定存?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在經濟上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就依現階段而言,經濟帶來的利好面,不僅僅只是侷限在某一個方面,時下像財富增值保值此類問題,早就成為了大眾心中所觸及共識點。而在富起來之後,如何守住這筆財富,如何令其增值,都是人們在目前需要深思的問題。

手裡有20萬元,是選擇理財還是銀行定存?

而在財富選擇上,如銀行存款選項與理財產品,兩者之間頗有爭議性存在。當然了,如果硬是要將兩者牽扯到保值和增值問題當中,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除了以前的房產以外,現階段的存款與正常點的理財產品,不說能使財富增值,就連最基本的保值性能,也並不適用於以上兩個選擇之中。

因為在近些年來的通貨膨脹上,通脹率普遍在6%以上,反觀存款利率,想要到達6%以上,基本上不可能。而在理財產品上,固定性收益理財產品風險雖說不高,但利率有限;浮動性收益理財產品,雖說利率可以達到6%以上,但風險太大。同時,在主流的理財產品選項中,年化收益能到6%的稱得上鳳毛麟角。

手裡有20萬元,是選擇理財還是銀行定存?

那麼,以20萬元為例,在存款與理財中,哪個更好呢?

銀行存款

最主要的一點,選擇此項方式就是確保本金百分百的安全。因此,也正是因為安全性,造成本金帶來的利息較低,與其他風險較高的選擇對比,似乎什麼都是對等的。但20萬真的如此嗎?其實不然,二十萬本金以門檻方式來說,它剛好滿足大部分銀行推行的大額存單。

以此項方式的最高利率來說,五年期的利率至少可以保證在4%以上,而在少部分中小銀行或是地方性銀行中,年利率甚至出現過4.6%。要是以這種年利率與理財產品對比,兩者所存有的差距似乎並不是很大。當然,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程度的年利率在當下並不多見。

手裡有20萬元,是選擇理財還是銀行定存?

但這種類似定存的大額存單,其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存儲年限較長、流動性太差。雖然,部分銀行可以靠檔計息,但此項功能並未大面積覆蓋,而提前支取的後果相信大家也有所瞭解,簡單來說就是存入時4.6%的年利率,提前取出時存款所產生的利息,一律按0.35%的活期利率計算。

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在通常意義上可以理解為,是由銀行或是其他正規金融機構,發行的一種投資渠道。從利率方面對比,理財產品所攜帶的利率,確實比銀行存款要高。但道理都是相對等,理財產品收益雖高,但附帶一定性的風險,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風險,和不同的收益,風險越高收益越高,但失去本金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手裡有20萬元,是選擇理財還是銀行定存?

除風險這一缺點之外,理財產品在本金流動性方面比定存更差,如以提前支取給它定性的話,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為不到規定時間,根本無法贖回,如:存了3年,在第二年遇上急事想把這筆錢取出來,你會發現該種類型的理財產品根本無法贖回。而另外一種,雖然可以提前贖回,但是需要支付額外的違約金。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在去年具體的規定中,理財產品不再保本保息。

所以相對比下來,定存的所附帶的優勢要遠大於理財產品,即保本又保利,如不將通脹考慮在內,怎麼看都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再者,在一些地方性銀行身上,也並不缺少一些較高的存款利率,其水平已經相當接近理財收益。

手裡有20萬元,是選擇理財還是銀行定存?

當然了,怎麼去選擇,誰都說不清確切的選擇方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風險承受臨界點。如果你有一定的承壓力,選擇理財產品算是一個不錯的方向;如果是風險厭惡者,那麼銀行存款最適合不過。當然了,配置的方法還有很多,具體得看你如何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