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俄罗斯海军新式的舰艇都是“小舰扛大炮”,这种舰艇会有什么缺点?

龍来来来了


俄罗斯有两款“小舰扛大炮”的小型护卫舰,分别是21631型暴徒M和22800型毒刺蛛,对于950吨“暴徒M”可能大家都很熟悉了,本来计划造27艘,但是因为克里米亚事件后,西方对俄罗斯断水断电,不给出售发动机了,结果只服役了5艘,还有几艘在船厂停工,后来还是河南的一架发动机公司给他供应了发动机,才将剩余的几艘给全部造完,估计全部服役的有10艘左右吧!而俄罗斯自己也搞了一款发动机,性能应该更差一些,最后就不得不搞一款更小型护卫舰只有850吨的22800毒刺蛛,现在已经开始服役。

俄罗斯这两款小型护卫舰真可谓开发到了极致,两款军舰配置基本都是一样的,只是结构上有些小差别。才这么大一点的小军舰,装备的UKSK垂发就能发射射程2500公里的“口径”巡航导弹,还配置了“俱乐部”反舰导弹,攻击力强大,恐怕在某些特殊时期,连054A这种大型护卫舰都不如他。这款军舰也为小国海军们开辟了另一条发炸到啊撸,俄罗斯也告诉我们:并非只有万吨级的大型战舰才能发射战略性武器。

攻击力确实强悍,而且有以小博大的资本,但是其他方面如何呢?可以说这款军舰除了攻击强大外,其他方面一无是处,先说说他自身的缺点,因为太小,电子雷达系统非常差,只能协同配合作战,只能近海作战,因为航程也小。

第二方面防御力太薄弱,几乎可以忽略掉,他只有一座AK630M2双联装近防炮,还有2座6联装“针”式近防导弹发射装置,然后几乎没有其他反击手段了,如果硬要把他的100mm单管主炮算上的话。这种军舰其实没有任何防空能力,只要被舰载机逮到就是一发反舰导弹完事,而且连直升机和无人机对他的威胁都非常大,说直白点他的应用功能上和022导弹艇差不多,只是性能稍微完善一点而已。

在说说他应用上的缺点,除了战争时期以外,感觉就没有其他用途了,比如护航他的腿太短跟不上,执行、对峙、巡逻等等基本都用不上。而且因为舰船太小,风大浪大的天气恐怕只能待在港口里不敢出去,缺点实在也太多。


狼烟火燎


苏联末期建造的布拉风级护卫舰


众所周知,俄罗斯向来喜欢研发一些吨位小,火力强悍的舰船,这倒不是因为俄罗斯对小船的偏爱,而是实在没钱引发的。其实早在苏联末期的时候,海军就已经开始在搞小型舰艇了,苏联海军小艇抗大炮的极致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暴徒级,而是苏联解体前的布拉风级侧壁气垫式轻型导弹护卫舰,在满载排水量只有1050吨的舰体上堆置了各种武器。

俄罗斯暴徒M轻型护卫舰


布拉风级最让人惊悚的武器是两座4联装SS-N-22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并且携带了完整的音乐台超地平线雷达系统。也就是说1000吨级的护卫舰上装了全套现代级上的反舰系统,而后者排水量则达到了8000吨,除此之外还有一套SA-N-4防空导弹系统,备单20枚,两门AK630近防系统以及一门76毫米主炮,性能十分强悍。

在这种海况下暴徒M型是没办法航行的


到了“暴徒M”的时候走了同样的发展思路,满载排水量950吨的暴徒M安装了一套8联装的通用导弹发射系统,可以发射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巡航导弹以及“宝石”超音速反舰导弹,艇首还安装了一门单管100毫米口径自动火炮。


小艇装大炮也是俄罗斯无奈的选择,这种小艇虽然有强悍的攻击能力,但是其自身缺点也非常多,最大的缺点是适航性差、续航能力差,无法在高海况下出行。其次是自身防护性能比较薄弱,一味的强调了攻击能力,但是防空仅能依靠点导弹,只需要一发轻型反舰导弹就能将其彻底摧毁。还有一个缺点,其没有完善的感知设备,无法独立完成反舰作战。所以这种小艇只能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发挥出作用,别看火力强,其实走的还是非主流路线。


军情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各位读者大大点波订阅关注吖~


区域拒止


暴徒M和毒蜘蛛这两型“小型导弹舰”,其特点是重火力,相应缺点也是十分明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些缺点在俄罗斯现有的舰艇使用能力和战役想定用途上,又不是不可克服的。

首先,我们看,这两型小舰,都机器缺乏独立的防空能力,持续作战能力和适航性都不佳。但是,其主要使用方向在黑海,里海,波罗的海等内陆海,由于其较小的排水量还可以通过俄罗斯内水道的天然河流和运河在各海区进行战略机动。并且其活动范围都在俄罗斯前线航空兵的支援范围之内,防空火力不足尚可接受。狭小的海区对续航和适航要求又很低。实际上,两型小舰都是适应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由远洋回归近海防御战略在小型导弹舰上做出的任务调整。

两型的直系亲属都可以追溯到著名的“小型导弹舰”纳努契卡型,六枚超音速射程120公里的“孔雀石”反舰导弹(P120或者SS-N-9)和射程12公里的黄蜂舰空导弹系统。攻防能力在六十年代绝对是致命且坚固的。20节3000海里的续航能力不输美国海军战后新建的DE和35节的最大航速,使之成为“追踪群”的得力干将。然后纳努契卡的后续者,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在“追踪群”里寻不到位置。(随着冷战时期海战技术的突飞猛进,追踪群的大梁到冷战末期已经要“现代”“无畏II”来扛了)

那么这两型“小型导弹舰”的存在价值又是什么呢?回归本职的“海上突击炮”。可能有人会说,同样是“海上突击炮”,黄蜂,蚊子甚至022成本要低得多,为何要造排水量大结构复杂的暴徒M呢?归根结底还是俄罗斯穷。

可能会糊涂啊,穷不选小的简单的反而选大的复杂的?

一是因为小型导弹快艇相当小型导弹舰更吃作战体系,为了发挥战斗力体系投资更大,就拿022来说,它几乎就是个双体导弹发射架,目标的搜索发现锁定追踪到导弹的中继制导它一概不参与,只负责隐身接敌高速突防发射。022在整个战术体系中就如同拉着63式火箭炮的北京212。整个攻击体系的投资对俄罗斯而言过于庞大。

二是因为苏联解体后俄海军勤务舰艇的老旧与匮乏,需要一定排水量可以执行多重任务的水面舰艇。只能用这种导弹化的黄水战列舰维持近海存在。

刨开强大的反舰对地能力,两型小型导弹舰就如同等比例缩减的现代级驱逐舰一样。


SS震旦1


俄罗斯舰艇的小艇扛大炮的现象由来已久,这属于一种历史悠久的俄式舰艇设计风格,不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情,历史上就是如此。

如今究其原因的话,不是俄罗斯人的思路有问题,而是在作战思想以及实际需求,俄罗斯海军面对对手一直非常强大,那么单舰没有较强的火力难以与对手周旋。

按这一思路设计出来的舰艇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适航力差,以及自持力差,但是对于俄罗斯海军来说,这两个问题都不是一个大问题。

俄罗斯海军实际上被分割为这四个相互不联系的海区之内,其中的波罗的海和黑海都属于风平浪静的内海状态,不考虑什么适航性问题,而且这些海区还非常狭小,自然没有什么大续航力或者是大续航时间的问题。

各国海军舰艇设计都中依需求而定,俄罗斯在设计上只是满足于自身的需求,而不是考虑别人想有什么呀,只能说这是一种满足自身需求的一种设计。


浴火


对海军实在是不熟,只说我知道的。

这种“小舰扛大炮”的方法自二战就有之,苏联在二战后援助其他各国的军舰,也大多是这类军舰。

这种军舰是典型的近海防御性海军,发展目标时一拥而上,以小目标高机动性躲避拦截,再万箭齐发饱和攻击目标。这种方式是典型的“绿水海军”战术。中国的022,就是这种战术的极致表现。

这类军舰普遍重心高,舰艇小,扛浪性能不好,行驶距离近,也不能进入距离海岸较远的海域。

中国现在着重建设海军远洋打击能力,022可能已经是绝唱了。


笔不意驰


头重身子轻容易歪


LiErLong__李二龙


就像穷人跟富人的区别


寻你相聚


会移动的弹药库,一旦被击中根本就没法损管


聪明的白痴let


“小舰扛大炮”虽然很强大,却掩盖不了其“应急品”的本色,也掩盖不了俄罗斯大中型水面舰艇建造能力不足的实际,毕竟排水量在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