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國家開始重視藝術音樂教育,家長重視文化課的,大家覺得藝術音樂對自己的人生有何影響?

口罩與鼓手


藝術(音樂和美術)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不具備功利性。這也是很多家長和學校不重視藝術教育的原因。藝術提升人的審美,慰藉人的靈魂,調節人的情緒,影響人的品格。熱愛藝術的人,生活充滿陽光、熱情和動力,樂觀向上,自然健康和壽命會大大提高。當今社會,金錢至上,物質第一,而忽略了人的精神健康和需求。在中國,相當長的時間,一切教育只為了分數,所以忽略了學生的藝術審美的培養和人格的塑造。長遠來看,對人的發展是不利的。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叫《音樂不是奢侈品》,是波士頓大學音樂學院院長在新生入學大會上的發言,寫的非常好,推薦給所有人。


魔鬼的顫音72003122


其實現在也有很多家長很注重孩子美術和音樂的教育的,特別是90後的一些高知識分子家庭。

為什麼說美術和音樂對一個人的一生影響很多呢?

首先,美術和音樂統稱為藝術,藝術是一個人人文素質的展現,學藝術的人會發現美好的事物,情感充沛,思想活躍,抗壓能力強,具有創造性!

其次,學習藝術能夠很好的開發人的右腦,人大腦右半球掌握了語言、平衡、圖像、音樂、繪畫、空間幾何、想象綜合等功能。可以說右腦的發達可以讓人在遇到困難時更有效的解壓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最後,文化課固然是一個人知識技能的學習途徑,但是文化課包括語言、數學、生物、化學等都有答案可循。但是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都是找不到答案的。生存的方式和生活的哲理只有通過藝術的薰陶才能活出每個人獨特的自我。學藝術是人格的培養。

希望廣大家長也能夠重視藝術教育,您的孩子是否具有創造力,是否能夠遇到困難迎難而解。這都離不開藝術教育。





跳跳淘氣包


國家開始重視藝術音樂教育,家長重視文化課的,大家覺得藝術音樂對自己的人生有何影響?

  國家一直都更重視文化課程,在這一大前提不變的基礎上,開始重視藝術教育這個點。

向西式教育學習

  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的區別之一就是對藝術教育的重視程度,中式教育更重視文化課,因此重視教育下的孩子基礎知識紮實,但實踐能力較弱,而西式教育重視個性化發展。這一國家重視點的增加,釋放出了國家也開始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趨勢,希望教育不光培養出千篇一律的學生,也培養出千姿百態的人;

尊重孩子的選擇權

  這一重視點的增加,將孩子從千篇一律地學習文化知識的舊局面變成了以文化知識為重,以藝術素養為輔的新局面,從在學校中學習科目的選擇到人生方向的選擇,這無疑增加了孩子的選擇。這樣的改變預示著教育將選擇權交還給了孩子,交還給了家長,這是一種進步。而尊重了學生的選擇權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也能讓學生學會珍惜;

藝術教育充實了課堂

  文化教育帶來的枯燥用藝術教育進行緩衝,學習壓力得到了舒緩,讓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豐富起來。此外藝術教育還能拓寬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性情,養成良好習慣,對學生的未來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促進培訓行業規範化

  培訓行業亂象叢生,國家對藝術教育的重視,促使學校開辦起了藝術課程,校外的藝術培訓機構競爭壓力增大,這便迫使他們更加註重自身的教學質量,做好品質和口碑,提高對客戶的服務質量。


  以上,如有不適,盡請指正。


多樂幼教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應該比較合適。

做了10多年的青少年教育,大學學的也是藝術專業,我的經驗可能對於會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首先我們肯定是希望孩子健康茁壯成長,希望他幸福快樂。那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的因素是什麼?金錢?名望?我覺得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人的審美觀,或者說是他認識世界的人生觀。一個懂審美的人,能夠無論貧窮或富有,都能在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讀書,繪畫,音樂舞蹈,讓孩子性情溫和,陶冶情操,生活品味提高,智力得到加強。



藝術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觀察認識事物的能力。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而且奇特的。而豐富的想象也是科學家、發明者,文學家最基本的品質,包括長大創業或者是工作的創新和創造能力都有影響。

一個人長大後是否優秀,不是他掌握知識的多少,而是他人生境界與視野,信仰與責任,以及心靈自由獲得的多少。



所以,更多的去體驗和了解美術和音樂吧,那裡其樂無窮!


胤樸文學


學習藝術課的孩子在情商方面肯定要高於沒有學習過的。並且學習藝術課之後也能拓寬知識面拓寬眼界,改變看問題和考慮問題的思維。有才藝的孩子喜歡錶現自己,自信心不斷的增強,這絕對是一個很好的良性循環。自信心這個東西很神奇,看不見摸不著,卻能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學習文化課固然重要,多才多藝的孩子更適合當今社會的形式!


張峰大眾音樂教學


國家開始重視藝術教育我認為是大大的好事,我一直都在思考中國的教育,也一直再想如何教育我自己的孩子。我現在的認知這樣:在中國的教育思想都是以學為主,知識是來自於外在的,要想更有知識就需要不停的學習和積累;而猶太人教育思想認為,知識是在於內的,學習固然重要,而創造性是更加重要的事情。

在我讀書的年代,家長和老師都叫你“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而且還流傳著“學好數理化,走遍世界都不怕”這樣的話,所以我就老老實實讀書,老老實實的學習。但一直就不知道也沒人告訴我,為什麼學習,學習用來幹嘛,也根本不會思考這個問題。幸好我爸媽讓我從小學習音樂學習鋼琴,當然我在這種教育環境下長大,學習音樂也是填鴨式的被動學習。直到我畢業後開始教我自己的學生,才真真回頭來思考這些問題。

學習藝術可以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其實我接觸的學生中,音樂學得好的,文化就不會差,而且很有主見和想法。文化課知識在初級階段基本都是繼承式的學習,必須學會前人的知識,才有可能有所突破。而藝術基本都是在創作新東西新事物,哪怕是學習音樂演奏,因為音樂演奏是種時間藝術,所以在那一段時間發出的聲音是獨一無二的;美術繪畫更是如此,每一幅畫都在創造新鮮事物,所以藝術教育對激發孩子的創造力有很大的作用。

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想要創造必須把前人知識學完才能創造,其實並不是這樣,創造力和知識的積累沒有絕對的關係,可以先有靈感再去學習,但如果沒有創造性思維,學得再多也只是重複前人的工作而已。現當代是我國創造力井噴的時代,教育迎頭趕上才行!





愛古典的熊爸爸


你好,首先這兩種態度都是沒有錯的,只不過分輕重緩急罷了。在這裡我簡單的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說一下為什麼國家開始注重藝術的發展了吧。因為之前國家過於注重教育的發展,尤其是應試教育,導致現在許多孩子成為了學習的機器,除了學習之外,很多事情都不會,所以我國目前雖然可以再火速進步,但孩子們的綜合素質並不高,藝術作為孩子們綜合素養的引領者與發展者,可以說它可以提高一個人的精神品質以及文化鑑賞能力。如果只關注書本之類的東西,國家雖然在科技會有所發展,但整體下來的歷史文化藝術還是會有所丟失的,所以國家目前需要藝術家需要真正熱愛藝術的孩子。

再說一下,為什麼家長注重教育吧,因為雖然國家開始注重藝術了,但是高考依然還是應試教育,如果孩子考不了高分,那就意味著上不了好的大學,而之後的路一切都很坎坷,所以說家長認為除了學習之外的一切東西都是擺設,當然這兩個矛盾是一定會存在的,只不過目前還沒有露出大的問題。藝術於應試教育的矛盾逐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浮出水面。

在這裡我還是建議各位家長在注重孩子應試教育的同時,也能夠發展一下藝術水平,這對以後孩子的未來是一個很好的啟蒙作用。

這就是我的看法謝謝。



大都紫砂文化


這一點很好,國家發展到現在是應該重視音樂,藝術,這個時候重視傳統文化,在學校重視音樂,藝術就顯的非常重要。我國是一個有5000年曆史的傳統文化古國,有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底蘊,我國古人留給我們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們後人就應該繼承和發展才是對的。才是我們應有的態度。比如傳統書法,繪畫,詩詞歌賦等,四書《論語》,《大學》,《中庸》,《孟子》。還有古代藝術,古琴,古箏,我也非常喜歡,老古人的人生智慧就在這裡,所以我們要繼承學習發展。現在學校應該重新設置這些科程,讓孩子從小就慢慢學習領會傳統文化,長大了就會慢慢理解和吸收並運用。聽說國家要大力發展傳統文化,專門要在學校,在年輕人中普及傳統文化,這就挺好的。讓孩子從小就結觸傳統文化,慢慢長大他們就會明白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長。談古論今,讓我們的國家持續繁榮發展。

縱觀美國這些發達國家人家的科技,教育,經濟,軍事走在世界前列就是因為人家的科技教育和我國還是有很大差異,包括德國,日本,英國,法國,等國家人家的幼兒教育就和我們有很多差別。我前幾天看了美國高中生人家的課外活動就仗了學校生活的一半。他們認為學習之外讓學生去做喜歡的運動,比如愛藍球打藍球,跑步,足球,游泳,等課外活動旨在培養他們的一種竟爭意識,除了強身健體外,一種超越意識,所以這方面花的時間也多,當然我們國家高中階段除了學習為頭等大事佔了學生八成時間,這方面我覺得要強化。要把體育,藝術,慣穿在整個小學到大學始終。而且給充足時間保證。美國人家在高中,大學專門舉行比裁如橄欖球,藍球,等比裁。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等世界名校招生時除了你的學習研究能力,還要看你的校外特長,比如文學,藝術,體育比裁有沒有取的比裁獎盃名次等。這些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們招生的人要全面發展,而不是是單一的成績。所以我認為發展傳統,藝術,包括體育竟機項目非常重要。


fh情感領域作者


音樂藝術對人生有著重要影響與深遠意義。

首先,音樂的節奏節拍是律動的。而人體內,比如說心跳,脈搏,甚至走路的步伐也是有規律的運動的,因此對於音樂的律動,人體感觀會持歡迎的態度。當遇到某些同頻的節奏甚至會激發神經細胞的興奮,人在這個過程中會感到放鬆。比如說有的人當聽到好聽的音樂時會情不自禁翩翩起舞。精力集中的去聽音樂,能夠開發人的知覺能力和體驗能力,能夠消除緊張和害怕,使人在心理上放鬆,獲得安寧的感覺。

其次,音樂旋律高低起伏,婉轉變化,及不同的樂器音色會激發人大腦的想像力。人是一種高度情感化,感性化的動作,非常富於想像力。歌唱和表演能夠激發幻想,促進創造性和個性的發展,人在表演的時候會本能的表達出個性。

再次,音樂藝術有利於健康,有利於疾病的治療,比如對於很多慢性病,可以通過音樂療法來幫助恢復健康,臨床試驗已經證明了這一點。音樂還能夠增強人的生活樂趣,克服孤獨感,建立更加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人生觀。





樂爾999


做為從事一線的兒童素質教育的我有話講,在向家長推薦芭蕾課程時,大部分家長先滿足應試教育培訓基礎,再添點佐料,甚至直接放棄,專攻應試教育,因為感覺那樣來分數快,所以剛才有位老師的觀點非常認同,藝術課和文化課是相通的,甚至很多時候是藝術課啟發了,開發了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更有助於不單單是文化課分數的提升,還有對生活的審美和情趣,我想我們都知道這些東西,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所以在物質文明發達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設尤為重要,看到國家層面都開始重視了,感覺為我們做素質教育的人也注了一枚強心針,相信自己從事的是朝陽,利國利民之事,很是欣慰。再此呼籲越來越多的家長,能多讓孩子接觸美,欣賞美,畢竟年齡過了,有些東西想補也補不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