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二轮复习,你该这样做,送给冲刺的高三学生

一诊考试后,高三党马不停蹄投入二轮复习,这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不再是把学习过的知识简单地再现一遍,而是学科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及学科内部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科内的不同主干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答学科内综合测试题的能力。

通俗地讲,就是强化基础知识以及灵活运用知识,即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考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会“解高考题”。

那么,二轮复习过程中更应该关注和投入精力的方面有哪些?

一、做一份行之有效的计划表

虽然超过50%的人在每年开始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新计划,但只有8%的人最后完成自己的目标。

如何避免“新年计划”在1月份的时候制定,2月份的时候忘记,3月份的时候彻底放弃呢?这时,你需要制定一份行之有效的计划表。计划有长远计划,也有短期计划,可以具体到每一天。计划要有弹性一点,不能把时间全占满。只能能实现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有了具体的计划,坚持下去就可以了。

二轮复习,你该这样做,送给冲刺的高三学生

计划要先行

二、回归课本,梳理知识

回归课本时特别要注意以下细节:

1.基础知识点梳理:概念、原理、规律(包括法则)、专业术语、数字、符号、过程或步骤的陈述。

2.浏览课本辅助学习资料:“小资料”、“课外读”等。

3.注意对理科实验的复习,不能只关注实验题目的练习,要注意常用仪器的使用,回顾做过的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二轮复习,你该这样做,送给冲刺的高三学生

书本知识是基础

三、回顾试题,查缺补漏

1.关注已做过的试题中的错题,也是考前复习的重点之一。分数的增长点就在错题上,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一定要摸清摸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2.建议利用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进行专题的复习。

要有对考试大纲进行专门的研究,以把握命题方向,还要有穿插解题思想与方法,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潜心研究高考试题

对近三年来的高考试题进行研究,把握今年的命题方向与脉搏。怎么研究?

1.做:做题的目的是找感觉,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这有助于我们在复习中把握好“度”,特别是防止在训练题中片面追求偏、难、怪。

2.比:对各年全国卷比较,对全国各地卷比较,从中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这样,复习的目标更明确,复习的思路更开阔。

3.找:通过对近三五年的高考试题的重点研究,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据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这里面还要穿插如何做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进行专项训练,学会“秒杀”客观题,规范解答主观题。所谓熟能生巧,就是从多做题开始的。

五、规范答题,保证时间

特别要养成书写工整规范的好习惯,使用规范的专业学科术语答题。很多考生题一看都会,但是分数就是拿不全,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准确了,但表达的不准确、不到位,不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问题。所以平时做题一定要落实在试卷上,不能只看,答题时表达要准确规范,要会用专业术语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要言简意赅准确无误。

目前高考阅卷都是网上阅卷,对书写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平时的书写一定要养成工整规范的好习惯。

二轮复习,你该这样做,送给冲刺的高三学生

规范答题

六、协调好考试与复习的关系

复习阶段,各种各样的测验、考试将比较频繁。认真分析自己的每一次训练和考试,分析失分中有多少分是自己会做而未得的分,丢分的原因是什么。

应该有意纠正自己不良审题、解题的习惯,尽量减少无谓的丢分。同时做完每套试题之后,要总结归纳自己做这套卷子的收获,切忌钻研难题好高骛远。

七、调节应试心态

在复习中要实现巨大的跨越,就要学会培养良好的心态,心态决定命运。平时多与老师交流,与他人友好相处,相信自己,笑口常开,这些对保持好的备考状态都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同学总会下意识地将测验或考试的成绩与自己的学习水平、近期的复习效果乃至将来的高考成绩等一系列问题挂起钩来,一旦成绩有所起伏,便对自己产生怀疑,增添许多心理压力。

其实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并不是一天两天就会有多大的提高与下降,一次两次的成绩并不能决定什么,要对自己有信心,应学会调整心态。

对于高考,甚至每一次考试,大家都要战略上重视,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心态上轻视,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努力过就好,更何况努力后的成绩都不会太差。

相信大家经过调试后,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