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印度的火箭卫星技术还算不错,为什么以火箭技术为基础的导弹技术变成了“布朗运动”技术?

池昭新一城市新模式


兔哥回答。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什么是“布朗运动”,所谓的“布朗运动”就是一些微小的粒子表现出的无规则的运动,1827年由英国的植物学家R-布朗发现的,从植物花粉在悬浮液中无规律的瞎乱动。现在被拿出来比喻作事没没规则的瞎折腾。我们看看印度是不是这样的情况。



印度的火箭工业,从一箭104星,到世界最大直径的火箭助推器的成功。看似强大,实则是“绣花枕头”。印度的火箭工业是印度人引以为傲的像征,每当提起一箭104星的世界纪录,印度人就会乐得合不拢嘴。其实仅管印度在火箭领域有可圈可点的独到之处。发展很快,但同时也暴露出印度人特有的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的面子工程,印度好面子是世界出名的。

如果印度在火箭领域真的有它们自毫的那样,那么印度的导弹技术就不会有“布朗运动”一说。真实的印度火箭技术并不先进,104星,看着多,加一起才1.42吨,而且并不是采取移动的上面级,即分导式释放。如美俄中等国的一箭多星,是按照每一个卫星的轨道,多次空中点火,把一个个卫星送到个自的家门口,用时都超过48小时以上。而印度104颗星竟然仅用时十分钟左右,用西方媒体的话“往天上撒了一堆土豆”。而这项技术如果应用到军事上,不是释放分导弹头能力而是释放“集束弹头”。

印度科技发展的怪像,只在乎表面不在乎实际,目标定的都是世界最好的,结果都是最差的。运载火箭技术更是如此的“布朗运动”着。印度的运载火箭无论从发射重量,还是发射体积绝对的能成为世界一流,不要说超中国,就是美国也用不多久。看看印度火箭技术上的奇葩事吧!


“GSLV-mark2型火箭”,该火箭拥有三级发动机,四台助推器,火箭发射通常是第一级和所有的助推器一块点火,用大推力使火箭摆脱静引力,因为火箭的起飞是最耗燃料的。由于助推器都是固定在第一级,就必须让助推器先耗完燃料,然后马上抛弃,减少没用的重量。人家印度呢,第一级燃料烧没了,助推器的却在喷着火使劲推呢,而且也不能抛弃第一级呀,否则连助推器都扔了,只能带着没燃料的死重的第一级一块上天,等助推器耗尽燃料在一块抛弃。运载火箭本来就忌讳没用的死重,印度到好,这事也只有印度做得出来。


看看印度最先进的运载火箭先进到什么奇葩的成度了。印度最新型的运载火箭“PSLV-mark3”,采用了两台推力高达500吨的固体助推器,这是世界上排第二的大直径助推器,整个火箭的重量达到了640吨,这么大的重量应该载重量不会小吧,错了,大不了,否则就不是三哥了。因为上面的现象又再次出现在了这个运载火箭上,这次相反,不是第一级先烧完,而是助推器先烧完,这不就对了吗?别急,助推器要20左右秒以后才能抛弃,这两货加起来可是有60来吨的死重。因此还要带着它两飞一会。有意思吧!

运载火箭不看你的体量大小,看你的载重量大小,你能用最小的火箭把最重的货送上天才叫本事。印度这个640吨重的大火箭的载重只有4吨,是世界上最少的。这就是印度的火箭技术水平。但印度却美的不要不要的。

因度的弹道导弹技术同样上演着“布朗运动”!运载火箭技术的水平对导弹技术是有影响的,特别是战略导弹,从印度的运载火箭技术也能看出印度的弹道导弹技术也好不哪里去。其实火箭技术上的“布朗运动”同样在导弹领域上演着。如,因为自豪的烈火5型弹道导弹,重量达到了50吨,和美俄等国重量差不多,在看看射程,美俄等国都是一万公里以上的射程。而印度却只有5000~5500公里。差了一半还多,这就是差距。另外,短程导弹,地空导弹,空空导弹领域的差距更大。

因此印度的确是在作着“布朗运动”,但不仅仅是导弹领域,包括火箭,飞机,坦克,航母等等领域都在作着“布朗运动”,好大喜功却不切实际,虎头蛇尾。因此,对印度来说,需要改变的不是技术,而是传统的作风。当然,这个不改也好,必竟很难改变。

(文章只代表个人观点,图片来源网络,欢迎关注兔哥!)


兔哥42928


印度的航天技术虚高了,他把遥感测控外包给俄罗斯和美国

先回想下,我国每次进行重大航天活动时,总会先做一件事情,就是往南太平洋上撒远望系列航天测量船队。在进行深空探测时,遥感控制相当关键,需要对于航天器的精确定位和姿态调整,但地球又是圆的,当航天器飞到地球另一端时,就需要使用航天测量船接过接力棒。



进行重大航天发射电视直播时,控制中心会播报,“东风,情况正常”、“渭南,USB发现目标”、“青岛,光学跟踪正常”等声音,这是地面和海上测控站进行跟踪定位,提供准确位置信息,以便控制中心进行调整。远望系列航天测量船队的代号是“长江X号”(远望船队基地在江阴)。由于国土面积仅浙江省那么大,海上被敌对国家围堵,东北亚某国导弹技术虽然不错,但是发射卫星四次仅成功入轨一次,估计还有相当的撞大运成分。


印度国内地面测控站只有3个,国土面积也不算太大,也没有专用航天测量船。按理说是没法进行深空探测所需要的精确遥感测控,而他确能进行月球和火星探测器发射,仔细一查,原来人家把相关技术服务外包给美国或俄罗斯。

例如现在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引起国外轰动,不过美国的问答Quora上很多印度三哥不断自我安慰,别怕,我们有月船。但仔细一查,印度的“月船”月球探测器,遥感测控是完全外包给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计划在月船-2号探测器进行月球月面着陆也是俄罗斯负责。也就是印度只管发射,发射后那是俄罗斯的事情。



同样,印度人的骄傲,MOM火星轨道探测器,他发射后的遥感测控,则是外包给美国的国家宇航局NASA。印度同样只管发射上去就行了,进入太空后姿态调整、轨道修正以及进入火星轨道都是目前航天领域最强的NASA负责。


所以实际上印度在航天领域的成就,有相当大的水分。虽然号称第四个发射火星探测器、第六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但是俄罗斯和美国功劳相当大。所以以此来定位印度弹道导弹技术是不准确的,印度不小心把导弹打成“布朗运动”弹当然不足为奇。
布朗运动是指小粒子的无规则运动,显然印度对于导弹飞行的精准控制技术不过关。在发射火箭时可以找俄罗斯和美国购买外包技术服务,但搞弹道导弹,就买不到也不敢找他们进行精准控制服务。


五岳掩赤城


印度的航天水平其实说差中国40年都不为过,其所谓的一箭104星,没有一颗进入轨道,相当于印度又制造了一堆太空垃圾,印度火箭基本从设计,到零件都是由美国等这些发达国家完成的。火箭最早源于弹道导弹,中国在40多年前就研制成功了弹道导弹,掌握了弹道导弹技术基本就具备了火箭发射技术。

印度发射一箭104星的运载火箭是PSLV-C37火箭,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仅仅1.42吨,除了一颗730公斤的大卫星,其余103颗卫星总重才712公斤,也就是说这103颗卫星都是纳米卫星。同一时期,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的航天大国都笑了,因此西方媒体评价为“在太空中撒了一袋土豆”就非常合理了。其发射的原理其实就是集束弹头,发射出去的卫星没有自我定位能力,就像无头苍蝇一样,这种火箭发射技术中美俄这些大国早在上个世纪就抛弃了,印度还引以为傲。现在最厉害的是分导式弹头,字面也可以简单理解成分开导航,就是每个导弹发射出去后,携带的子母弹都有独立定位能力,中国的一箭20星,俄罗斯一箭34星基本就是这个原理。


印度的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其国内斯坦航空修过的每一架战斗机都坠毁了,几近40年研发的阿琼主战坦克,光辉轻型战斗机,包括印度国产航母维特拉兰号也都是万国牌,连设计都是外国人来干,这种国家能掌握先进的火箭发射技术无异于痴人说梦。


朝花夕拾鴽


有一种观点就是运载火箭技术不错的国家,导弹技术也不会差,可实际上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就拿印度来说,运载火箭技术还是可以的,可是导弹技术却明显不足。下面就来先说明一下印度的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然后再分析两者不一样的地方。

印度火箭技术

印度的火箭技术除了世界几大航天大国之外,技术其实还是可以的,这里我们就不说什么性能数据了,直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吧:

1、印度火星探测。早在2013年,印度就成功发射了火星探测器,并且成功进入预定的轨道,使得印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探测火星就取得成功的国家,同时也是亚洲第一个,这个成就还是值得肯定的,也充分说明了印度航天技术和火箭技术具备一定的实力。

2、一箭多星。2017年,一个新闻刷爆了航天领域,就是印度的火箭成功将104颗卫星成功送入轨道,刷新了世界纪录。此次发射也同样证明了印度的火箭技术。

二、印度导弹技术

说起印度导弹,那就不如航天火箭发射那么顺利了。无论是国之重器印度“烈火”系列导弹还是战术性质的导弹,都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2017年,印度再次试射“烈火2”型导弹,虽然印度官方没有公布这次试验结果,但是美国媒体报道导弹发射失败并且引发山火。其实印度的导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除了中美俄,应该是技术最高的了,导弹系列多,覆盖的范围也广,但就是失败次数多。

三、运载火箭和导弹技术差别

首先肯定的是导弹技术比运载火箭的技术难度要求要高,为什么这么说,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1、制导技术

火箭发射比较固定,运行的线路也都是固定的,一般不需要制导,都是地面人员控制的。但是导弹在整个飞行过程中,是需要进行自主制导和控制的,依靠自身的计算机,这就需要先进的算法程序和硬件系统,组成一个十分紧密的制导控制系统。

2、再入大气层技术

运载火箭的发射都是单程,进入太空了就完成了使命,剩下的留给卫星自己来完成。但是弹道导弹就不是,需要再次进入大气层,这就需要多级火箭级联等技术,也就让系统更加复杂了,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导弹可能就会乱飞。

3、姿态控制技术

这项技术应该是导弹技术方面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就,它直接影响着导弹的飞行路线和精度。而这一项技术最重要的部件就是激光陀螺仪了,印度自己无法生产高精度的激光陀螺仪,只能依靠从俄罗斯进口,但是涉及到最顶尖的技术,俄罗斯自然也不会出口最先进的激光陀螺仪给印度的,所以印度的导弹时常飞着飞着就不见了,或者就开始做“布朗运动”了。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了,我们都知道印度的工业水平相比世界其他大国,差距明显,就拿军事领域来说,除了导弹领域。印度战机、军舰和潜艇,研制进度都非常缓慢和问题不断,就拿印度国产航母来说,服役遥遥无期。


资讯所长


布朗运动?这是不是应该理解为瞎飞啊。实际上也没怎么瞎飞,人家还是不错的。

印度的航天有亮点也有硬伤。亮点就是人家第一次发射火星探测器就成功入轨。也算是了不起了,最起码我过目前还没有发射过火星探测器。



硬伤就是,印度的航天其实有点虚,并不8是完全自己搞的。虽然现谁家造火箭都要多少用一些他国的零部件,但是印度这个显然用的有点多了。比如遥感测控,直接租的美国的。自己没能力全球测控。好多技术也是直接用的美俄的。


所以一旦脱离了外国的技术,自己基本上很难搞。而且目前印度还没有载人航天。

我过在独立性这方面比他们要好得多,这都得益于当年他们的这些“爱答不理”,导致我们只能自己创新。从火箭到测控这一系列技术都是自己掌握的,不再受制于人。虽然我们的航天不如美俄扎实,但是也没必要去和印度较这个真。


蛋科夫斯基


什么技术都不是他自己的,离开欧美俄,他火箭上不了天,卫星造不出。


萤火花


以为导弹有他自己的想法


军中绿花c


原因很简单,火箭是民用技术,三哥可以比较容易买到设备技术,而导弹是军用技术,就比较难买了!而三哥的工业基础和科技水平一时难以解决,所以就这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