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農村專任教師缺乏,教師變成“萬金油”什麼學科都教,你怎麼看?

周老師的工作室


我國的農村教育問題一直很嚴峻,由於專職老師的缺乏,很多鄉村學校出現這樣的情況,開始是專職教語文的老師又要去教數學,後來還得去教英語,再後來什麼都教。不僅如此,有的農村老師教的班級跨度也大,有時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要兼顧。

這樣的現象在農村屢見不鮮,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農村學校裡的老師太少,而且普遍年齡偏大,就算是有年輕的新老師過來,往往沒過多久就走掉了,長此以往發展導致農村的教育水平和城裡差距越拉越大。

那麼應該從哪些方面來改善這種問題呢?


一、提高農村老師待遇福利;

通常農村教書的老師待遇水平和在城市裡的待遇相差太大,這是造成老師不願意待在農村而“跑”到城裡的原因之一。所以應該將農村老師的待遇提高,同時能在農村老師的購房或保險問題上給予相關的優惠政策,讓農村老師的“生活”有一個穩定的保障。


二、改善教育環境;

我國目前大部分的農村教育基礎設施還相對落後,學生及老師的食宿條件也較差,很多地方甚至連一個像樣的球場都沒有。這也讓很多老師們“束手無策”,很多本應該教給孩子們的東西卻無法實現,所以只有將農村的教育環境不斷改善,配套好相應的教育設施,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老師們來農村“一展身手”。

三、整合調配教師資源;

教育資源匹配不均衡也是導致農村老師缺乏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更多的教師資源全部“擠”到了城市,這導致了一些地方學校出現老師過剩,而一些農村的學校的老師卻屈指可數,所以應該將教師資源整合以後再合理的分配一下,這樣可以有效的緩解農村老師缺乏的問題。

以上就是對農村專任教師缺乏導致教師被迫成為“萬金油”什麼學科都教現象的看法,希望這個問題能早日得到改善,讓農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裡一樣的教育!

歡迎關注頭條號:灣塘谷,專家為你解答更多三農的相關內容。歡迎進入灣塘谷頭條店鋪選取特色農產品。


灣塘谷


這個問題問得好,農村專任老師缺乏,一個老師什麼學科都任,這是多年的陳痼,毫不客氣的說,這種農村專任老師缺乏,一師兼多科的現象已經有二十年沒有變化了。

二十年前更慘,那時我地農村的小學教師嚴重缺編,多所小學並沒有合村並校,每個村裡都有一所小學,班級多的有六個年級,班級小的也有三個年級,但在計劃生育的影響下,村裡的孩子越來越少,於是小村裡複試班也有,就是一、三年級一個老師教,二、四年級一個老師教,這一個老師不但要帶兩個班,而且要帶兩個班的所有科目。即使這樣還是有大量老師缺編,於是代課教師遍地都是。

後來,在1998年和1999年兩年,國家大力整頓鄉村教師缺編嚴重,因此經過兩年的整頓,清理了全部代課老師,同時在之後的五年,實現合校並點,終於讓農村小學教師達到了兩人一班的教師編制。

所謂“兩人一班”,就是一個班只配備語文和數學兩個老師,其它各學科都由這兩個老師兼任。而且隨著素質教育的展開,之前不用上的科目全部要求上,因此而從那以後,小學鄉村老師成了名副其實的“萬金油”。

在之後的漫長二十年,農村小學陸續給每所小學配備了英語老師,但大多數英語老師也不是專業的,只是分配來教這一科而已。而其它音、體、美,科學、品德、安全、書法等各科都沒有配過專職教師。特別是專業性比較強的音、體、美老師極缺。農村小學沒有一個是專業的,都被語文、數學老師帶著。但是也就是應付罷了,但就美術而言,教學生說過簡筆畫,有些老師還能勉強對付,但要是素描、油畫等,音樂同樣沒有專業素養。這成為制約農村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成為農村孩子素質得不到全面發展的根本原因。

二十年,我國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農村教育的發展卻遠遠置後於我國經濟的發展,這不得不說是教育的悲哀。


指尖教育帝國


首先想請大家捫心自問一下,如果讓你或者你的孩子去農村當老師,你願意嗎?說實話,剛畢業那會兒,去農村支教是我非常向往的,但是到了現在,說句心裡話,我不願意去農村做老師。

我有一個朋友,去貴州山區支教了半年,我覺得她特別偉大!在農村條件差,工資也不高,若要講為什麼去,有的人是為了去尋找內心的平靜,有的人是為農村孩子奉獻愛心,但是僅僅靠奉獻精神,能長久地堅持嗎?

所以農村基本上都缺老師,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老師承擔數門學科的教授也並不奇怪了。其實,在很多發達國家,小學裡一個班主任老師教導班級好幾門課,是非常普遍的一個現象。因為一來,小學的課程並不複雜,即使不是這個專業的老師也能教好,二來,這樣可能更有利於教學,因為老師和學生們相處的時間久了,更能明白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長。

話說回來,農村缺老師是很普遍的現象,也是一個非常需要重視的現象,建議國家為農村教育事業,特別是教師的個人待遇多投入一些,這樣將來的貧富差距才不會越來越大,更有利於社會和諧。


阿頡的漢字大冒險


農村的確是這個樣子,我老公中學物理專業,考上教師分配到鄉里後,沒分到中學,分到小學教語文。晚上還有輔導,早上有早讀,後來教了中學,人家還給安排文科,語文。英語。後來算明白了,年輕的,一般都給安排文科,好教,而且課時多,早晚自習之類的都有,副科理科一般都給歲數大一點的老師教,理科邏輯性強一點,備課少課時少。我們一朋友特崗中學英語專業報考也是中學英語,錄取以後回鄉裡教辦室竟給分配到村裡一個小學校,因為街上的學校人都爭著進,村裡很多學校都很空,現在這個情況已經是普遍現象,因為有的偏遠學校老師空缺,而且有的專業教師分佈不均,而且鄉里不會像大地方那麼嚴格,已是正常現象。


田田田945


農村專任教師缺乏,教師變成“萬金油”,什麼學科都教。這種情況是一直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以前進村小時,學校裡除了語文數學兩科的老師相對比較穩定外,根本沒有專職的體育,音樂,美術老師。

語文數學兩科,在村小也只是相對穩定。有時語文老師改教數學,數學老師改教語文,也很常見。

在村小,由於民辦教師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有的語文老師,只能教一到三年級,到四五年級就很吃力。這就形成了小循環。

以前在農村小學,音體美老師都不是專職,教導主任安排課程比較頭疼。音樂課,其實就是教唱歌,老師唱一句,學生唱一句。一般會安排女教師擔任。

可是我進村小那年,學校女教師不少,可都推託不會唱,嗓子不好。都不願教音樂,結果,反倒是我,擔任了全校三個年級的音樂課。那時中央臺,有教唱歌。我是按時收聽,學會了再教學生。

體育課,器材不足。場地沒有,或場地小。樹一個籃球架子,就相當不錯了。“體育一個球,師生都自由”,這就是以前村小上體育課的生動寫照。

上美術課,老師先在黑板上畫一幅畫,學生便照著畫一張。可以說,真正懂音樂,美術,體育的專職老師沒有。這也是把音體美當作“副”課的原因,都不重視它。

現在,體育課開始重視了。因為中考,高考,要考體育。體育分還不少。鄉村小學,逐漸配備音體美專職老師了。然而,要想真正重視音體美,還得靠考試,還得要算考分。(一笑)


笨笨潮爺1


我經常去農村學校,談一談我的看法。

首先農村學校,尤其是偏遠農村的教學點,專任教師缺乏是一種常態。有的教學點只有一名老師,十幾個孩子,從幼兒班到1,2年級的孩子都有,這個時候就出現了農村學校常見的複式班,這個老師既要教幼兒班,又要講1,2年級的課程。既要教語文,也要教數學,還要教美術,也要教音樂等等。常常在一個教室裡做著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老師輔導了幼兒,然後給一年級講課,然後再給二年級講課,老師給幼兒講課的時候,1,2年級的孩子自己自習做作業。

目前這些教學點的老師都是當地的老教師,再過幾年,這些老教師退休後,誰去接替他們呢,偏遠的教學點,交通不便,消息閉塞,條件比較差,而新入職的年輕教師大部分是女教師,如果派到這些地方,還有一個安全的問題。事實是年輕人在這些地方根本留不住,這是目前農村教育的痛點,也是難點,這就是中國廣大偏遠農村教學點的現狀。

其次是面對現實,農村教師隊伍存在流動性強,師資短缺,專業化差,師資水平較低種種問題。所以往往學校就出現了數學是語文老師教的,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等等現象,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課程總要需要有老師去教。好的小學的科目並不是特別難,只要一個人用心去交,還是能把課程教好的。

第三,就是一定要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就目前來看,農村教師有這個鄉村補貼,在我們這個地方每月平均300元左右,這是遠遠不夠的,或者說遠沒有達到讓一個教師安心留在農村執教的心裡安全線,保障線。教師也要生活,應該讓教師過上有尊嚴的生活,而不僅僅是靠道德的綁架束縛住老師。


河北領航高考志願填報


什麼學科都得教,這是農村教師由來已久的現象,我是一個農村90後,那時候我們學前班到二年級都是在我們屯那個分校讀的書,就是一間破瓦房,隔成兩部分,一邊是放柴火、稻草之類的,一邊就是教室,學前班、一年級、二年級全部在一間教室,共用一塊黑板,就一個老師,一節課同時上三個年級,總共30左右學生,全部科目都是那個老師教的!到了3年級去村裡面的小學讀書,一個年級就一個班大概60人左右,同樣是有的老師就教好幾門課,比如數學、音樂、美術、體育、自然課都是同一個老師教,還有一個教語文,一個教毛筆字,差不多一個班就三個老師吧!

然而到現在呢,十幾二十年後的今天好像也差不多還是這種狀況!我二姐從小和我一起唸的書,14年大專畢業,考個特崗回到我們鎮的中心小學教書,她大專學的是小學教育,好像主修應該是英語吧。考上特崗教師,在我們鎮中心小學,算是鎮裡面最好的小學了,還不是一個人教幾個科目,英語、語文、美術都教!

這就是農村教育的現狀 ,當一個農村教師,教不教由不得你,你做了這個崗位,就必須得這樣做,因為教師人數有限。有的人不懂又問,那學校為什麼不多招一些老師呢?你得知道這不是私立公司,不是老闆想招多少人就招的,學校每年都有固定數量的招人名額!招進去你也不一定就有編制,向我姐她們特崗的是三年過後才有資格入編的!而且中心小學這是好一點的農村小學才這樣,基本有崗位空缺都能招到人,同樣還要一個人教幾科!如果是更偏遠一點的小學就不一定有崗位空缺就能招到人了,因為現在考小學教師資格證學歷要求是中等師範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先拋出工資低的原因,現在的年輕人又有幾個願意到農村工作生活,更何況是學歷中等偏上的人,而且農村教師的工資也不高!

一個老師教幾科的“萬金油”現象當然對學生不好,都說術業有專攻,肯定專業的人教可能效果更好。而且“萬金油”教師自己也不想上那麼多課,誰不想輕輕鬆鬆掙錢。可這就是農村教育的基本情況,一個是崗位有限,一個是招不到、留不住。


秋風乍起我和你


這是缺老師的問題啊,一個完小6個班,幾乎一人一班,老師用不過來,當然啥課都可以上,不上的話,課程就開不起來,就拿我自己舉例子,我英語專業,帶過數學,語文,美術,體育,思品,實踐等等,幾乎所有的科目我都帶過,


劉魔王1234


本人從1982年下年開始從事教育事業,三十多年來我一直任本校初中的數學、物理、化學、歷史課,偶爾還任初中生物、地理、政治課,也偶爾任小學語文、數學、政治、科學、美術等。總而言之,哪些課找不到人上第一個就會想到我,哪一科爛下去了需人頂上也第一個想到我。表面看來自己很受重視,實際上完全是當一條會幹活的牛來使喚,箇中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一想到這些就是一把辛酸的淚!


暗貓影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村的教育相比較還好點,周圍兩三個村的學生小學在本村,初中到我們村上學,初中每個年級兩個班,我所有老師中,只有一箇中師生是髙配,其餘都是高中畢業生教初中,包括語、數、英都是民辦老師,也不分專業,那門缺老師教那門,孩子們也勤奮努力,也沒見差得多歷害,老師們尤其是民辦老師也很認真負責,後來逐漸由民辦轉成公辦。我個人認為,農村學校缺老師,也可以從高中和中師生中聘任一些,待遇好點,最好夲村人,暫時緩解缺老師的現狀。當今的時勢,二本以上的師範生,家長費了很大的勁才供出來,再筆試面試到村裡教書,尤其是偏遠農村,工資福利不誘人,條件又差,不值,誰培養孩子也不容易,到邊遠地區,用為人師表和無私奉獻的口號綁架住,為幾個農村孩子服務,於情於理都不通,另外,國家把正式入編的年輕教師分配到邊遠地區,每個月多支什一兩千的補助也划不來。教初中和小學有個高中文憑就夠了,用不了那麼高的配置,鼓勵當地教育部門就近聘任一些中師和髙中畢業生,充實到教師隊伍,待遇有個兩三千,挺好的,當地人離家近,生活成夲也不高,也不用遠距離跑家,何樂而不為。隨著城鎮化,居民越來越集中,矛盾會慢慢化解,國家對農村教育的投入也很大,知足吧,人心沒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