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让心理危机干预成为学校的“必修课”

昨天下午,嘉兴市中小学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研讨推进会召开,部署2019年全市中小学心理危机筛查等工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代表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会议还邀请了浙江省教科院、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家庞红卫进行指导,共同破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难题。

另外,作为全市中小学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嘉兴市中小学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专题培训班昨天开班,该培训班由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办、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176名心理老师参加了培训。

多措并举提高学校危机预警干预能力

校园心理危机是指在学校校园生活范围内,由于各种突发的、重大的危机事件所引起的校园成员心理严重失衡状态。

浙江省教科院、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庞红卫表示,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到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的严峻形势,切实提高危机预防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危机预防、筛查和干预机制,通过一系列科学手段对各种心理危机危险因子进行排查和干预。

“为了全方位了解学生心理状态,需要尽可能整合校内资源,班主任和心理委员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庞红卫看来,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在专职心理老师相对稀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校外专业医疗、咨询机构资源,通过医教结合等方式,建立校内外心理危机预警干预通道。

面对危机,重在预防。庞红卫认为,应当大力提升危机预防能力,治标更须治本,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把提高学生抗压能力作为根本解决之道。此外,还应当提高学校的心理氛围建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被关注、被关爱的良好心理氛围。

“家庭氛围对学生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是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庞红卫说,如果学生缺少家庭情感上的连接,当他们面对压力时就容易气馁、容易放弃,所以需要建立有效的家庭支持系统,培养家长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

会上,平湖市教育局副局长陆忠民、海盐县武原中学副校长姚培红、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副校长沈霞红、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副校长陈卫明分别开展了《平湖市开展中小学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的有效实践》《有效干预心理危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医教协同,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中职学生心理危机排查的组织与实施》的交流发言。

为学生心理健康加一道“安全阀”

作为全市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昨天上午,嘉兴市中小学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专题培训班昨天开班,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176名老师参加了培训。

嘉兴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嘉兴教育学院科信处副处长纪忠华介绍,该培训班为期4天,邀请了多位省内外心理教育专家前来授课,培训内容包括中小学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的制度建设、理念与策略、医教结合等方面。

据介绍,我市接下来将全面开展中小学心理危机筛查。中学段心理危机筛查将主要采用心理表量进行,同时加上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观察,提高筛查工作的精准度;小学段筛查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观察为主,以心理表量筛查为辅。

对于筛查出的心理危机学生,将严格按照保密原则,根据轻重程度将学生分类纳入学校心理危机预警库,并采取积极关注、适当干预、干预或转介医疗机构等不同方式进行处理,守护中小学生的身心安全。

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军一表示,我市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危机预警识别、普查筛查、案例分析等机制,通过建立校园心理档案、预警库等手段,防患于未然。同时将加强心理健康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水平,搭建心理健康识别干预的校外支持系统,大力开展预防性、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助力打造红船旁的高品质嘉兴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