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一年舀湯15萬碗,洛陽孫家湯府牛雜湯老闆王海南夫婦全年休息15天

一年舀湯15萬碗,洛陽孫家湯府牛雜湯老闆王海南夫婦全年休息15天

孫家湯府門口的喝湯人

一、從創業經營水席到轉行幹牛肉雜肝湯贏得粉絲無數
一年舀湯15萬碗,洛陽孫家湯府牛雜湯老闆王海南夫婦全年休息15天

王海南舀湯

王海南的一天是從凌晨三點半開始,晨光下的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的街頭寂寥冷清。他獨自一人走到老集集市街孫家湯府,打開自家湯館店門,拉燈,按下熬湯大鍋的電動按鈕開始熬湯。湯館後廚熬湯的25千瓦電鍋,只用40分鐘就把牛肉湯燒開了;接著,王海南放入用流水浸泡了十多個小時的100多斤牛肉,大火熬煮一個小時後,改用中等火力。忙完熬湯的活兒,他開始切前一天煮熟的牛肉,切牛傘帶、牛碗扣、牛大板腸、牛肚、牛肝等牛雜。用2個小時左右時間,他一個人切出來一大盆十多斤蔥花、香菜等配菜。凌晨五點半,像一年中365天的每一天一樣,大塊大塊的牛肉在舀湯鍋中翻滾,一鍋醇香的牛肉湯熬好了,上午不到六點,湯館飄逸著肉香味,第一波喝湯人開始進店喝湯。

孫家湯府的牛肉雜肝湯,在洛陽集市街方圓數里名聞遐邇。湯館所處的位置在洛陽老城區老集赫赫有名的“老孫家水席單做”原址。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從二商系統下崗的王海南,開始跟著妻子孫紅霞的父親學習廚藝,岳父把一身絕技教給了女婿。1995年,技藝在身的王海南,開始與妻子孫紅霞一起創業,在洛陽老城三通巷開水席店,一天從早忙到晚上11點左右,生意很火爆;由於城市建設規劃拆遷,王海南和妻子幹了2年水席店後,把店搬到洛陽著名的十字街夜市,這個夜市在全國出名,來十三朝古都洛陽旅遊,一定要到十字街夜市品嚐美食,王海南和妻子就在街上擺設了2個攤位經營水席,一時名噪夜市。後來,王海南和妻子在洛陽老城北大街開水席館,一直經營到2003年。用王海南的話來說,賺到了錢,天天累得關店門後回家飯都不想吃,只想立即進入夢鄉。

一年舀湯15萬碗,洛陽孫家湯府牛雜湯老闆王海南夫婦全年休息15天

孫家湯府排隊等舀湯的食客

二十一世紀初的洛陽城,大街小巷開起來越來越多的牛肉湯館,生意好的湯館從早上賣湯到下午一點半,喝湯人成群結隊,這讓王海南發現了商機——洛陽人早上愛喝牛肉湯,有近百年的歷史,也是洛陽的老風俗。王海南與妻子孫紅霞經過反覆選址,2004年,孫家湯府牛肉雜肝湯在北關開業亮相,湯鮮肉香服務好,贏得了喝湯人的喜愛,當時1.5元一碗的牛肉雜肝湯,加上賣燒餅,營業現金流水能達到1500元。2006年,孫家湯府又在洛陽鐵路分局附近的春都路與古倉街橋附近開店,最高峰時一天能賣將近800碗牛雜湯,風靡春都路一條街傳為美談。一直到2014年,在老集集市賣湯的孫紅霞大哥,轉行去做其它生意,王海南夫婦把孫家湯館搬到了洛陽老集集市街。一天賣湯400多碗,來喝湯的食客天天絡繹不絕,生意很穩定,名氣越來越大。就這樣,夫婦兩個靠賣湯賺錢,買了百餘平方米的大房子。

一年舀湯15萬碗,洛陽孫家湯府牛雜湯老闆王海南夫婦全年休息15天

一鍋滾燙的牛肉雜肝湯

孫家湯府的牛肉雜肝湯在湯屆出名,贏得了很多“湯粉”,2005年,一位喝湯老顧客寫了一幅《回味無窮》的書法作品,送給孫家湯府,王海南夫婦將作品裝裱後掛在湯館的牆上,湯館的牆上還掛著幾塊金色匾額——洛陽市烹飪協會授予的“洛陽市名優小吃”、洛陽市消費者協會命名“誠信單位”、河南電視臺頒發“河南省綠色食品單位”等榮譽。早在2014年,洛陽電視臺二套《美食美廚》欄目專題報道了孫家湯府牛肉雜肝湯;2017年,《洛陽晚報》以《嘗不停的洛陽美食》報道了孫家牛雜湯。夫妻兩個還將湯館註冊了“弋林孫家湯府”的註冊商標。

二、一天站十多個小時舀湯切肉切蔥一年能賺個十幾萬元
一年舀湯15萬碗,洛陽孫家湯府牛雜湯老闆王海南夫婦全年休息15天

舀湯口等待端湯的食客排長隊

孫家湯府的牛肉雜肝湯,每天賣到下午一點左右,一鍋湯將近500碗湯全部賣完,一對兒夫妻和店裡的兩個幫工做點麵條吃,王海南從凌晨三點半,熬湯、切肉、切配菜,不停的舀湯,站了9個多小時,用王海南的話說:“那叫一個累啊!”

吃完飯,王海南開始清鍋,然後打開熬湯大鍋上方的水管,往湯鍋裡放水大概一噸左右,放入在水池流動清水中浸泡了10幾個小時牛肉大棒骨,40多分鐘水滾開,王海南要用長笊籬不停地撇浮油沫子,至少要撇5次以上,然後改中火熬湯。接著,他在舀湯大鍋裡放入清水,下入妻子清理的乾乾淨淨的生牛大板腸、牛傘袋、牛碗扣、牛肚,點火,用大火煮牛雜。熬湯鍋裡熬湯,舀湯鍋裡煮牛雜,下午的忙碌才剛剛開始。夫妻兩個和2個幫工開始打掃店內外衛生,把十幾張桌子擦乾淨,把地面用拖把拖乾淨,歇一口氣,開始剔昨天熬湯的牛大棒骨上的牛筋肉,把大棒骨用刀背砍斷,直到露出大骨頭中的牛骨髓,然後把骨頭一一放到熬湯鍋中熬牛骨髓。王海南說:每天巡迴交替用新牛棒骨和砸斷了老棒骨,這樣熬出了湯香,牛骨頭中的精華全部熬到了一鍋牛肉湯內了。

一年舀湯15萬碗,洛陽孫家湯府牛雜湯老闆王海南夫婦全年休息15天

王海南給客人湯碗中配料

熬湯、煮牛雜到下午4點半許,牛肉湯基本上熬好了,改電鍋最小檔的火力繼續熬湯,第二天早上只需開大火檔把湯煮沸就是成品湯了。接著,他把舀湯鍋中煮熟的牛雜撈出來,放大竹簍子控水、自然放涼,把煮牛雜的湯倒掉。王海南說,這樣做保證湯品質量。然後,整整工作了13個小時的王海南,鎖好湯館門,回家睡覺到8點,妻子孫紅霞做好了晚飯,吃飯,吃完飯用手機給湯館供貨商轉款。每天晚上八點半,王海南準時上床休息,因為第二天黎明三點半,他照例要去湯鍋往熬湯鍋裡放入用流水浸泡了十多個小時的100多斤牛肉,開始熬煮牛肉,切前一天煮熟牛肉、牛雜,切蔥花、香菜,早上不到六點,湯館開門迎客。

我問王海南:湯館天天營業,每年幹到臘月啥時候歇業?他說臘月二十八最後一天賣湯,休息到正月十四開業,一對兒夫妻一年365天,只休息15天。我問王海南:一年能賺多少錢?他說繳納過房租金、水電費、物業費,支付完供應牛肉、牛雜款項,結算了幫工工資後,一年能賺個十幾萬元,相當於一個月賺一萬多元。王海南感慨道:賺的不是辛苦錢,二是血汗錢吶!

一年舀湯15萬碗,洛陽孫家湯府牛雜湯老闆王海南夫婦全年休息15天

孫家湯府的喝湯人

生於1964年的王海南忠厚吶言,他說:我55歲了,妻子孫紅霞51歲,經營餐飲二十多年,越來越感覺幹不動了。兒子在韓國研究生即將畢業,學的是經濟管理,肯定不會接手幹湯館。但是即便天天重複著勞累,天天看到川流不息來孫家湯府喝牛肉雜肝湯的食客,每天都誕生起來新的動力和能量。

“我不能讓信任孫家湯府的喝湯人沒有湯喝吧?”王海南說。為了將成熟的熬湯技術傳承下去,夫妻決定將孫家牛雜湯通過加盟方式,擴大到洛陽更多的縣、市、區,以自己多年的經驗,幫助加盟商選址開店,把熬湯技藝手把手教給加盟商,保證開店成功並實現穩定盈利。

“讓孫家湯府品牌更響亮更有名氣,一輩子也算值得了!”說完,王海南開心的笑起來!現如今,孫家湯府的加盟店已經開到了三門峽市和洛陽新區宜人路,個個都是喝湯客爆棚!

三、孫家湯府牛肉雜肝湯與湯粉的故事讓人不服都不行
一年舀湯15萬碗,洛陽孫家湯府牛雜湯老闆王海南夫婦全年休息15天

牛肝和牛傘帶

採訪二個小時,我不停地在本子上做記錄,50歲的我眼睛花了,還是高度近視,王海南在我合上採訪本的時候,端來了一盤牛肉一盤牛肚,拿出了一瓶北京二鍋頭酒。他要邀請我喝酒,給我講講他開湯館恁麼多年來讓他感動的喝湯人。

王海南說:孫家湯府的“湯粉”上至耄耋老者90歲,下到懵懂幼兒3歲孩子。有個80多歲的老爺子,每個星期天在兒子陪伴下,到公共澡堂洗完澡,一定到孫家湯府喝一碗牛肉雜肝湯,如今已有4年光景,無論颳風下雨雷打不動。還有個90歲的賣花的大爺,從鐵路分局追到老城區老集集市街的孫家湯府喝湯,此前是從北大街孫家湯府追到鐵路分局的孫家湯府,老爺子說就愛這個味,對著脾氣了。

一年舀湯15萬碗,洛陽孫家湯府牛雜湯老闆王海南夫婦全年休息15天

孫家湯府的牛肉雜肝湯

在洛陽老城區老集附近住的一個奶奶,經常帶著3歲的小孫子上街買菜,只要路過孫家湯府,小孫子的腿就邁不開步了,一定要和奶奶共同喝一碗牛肉雜肝湯才走,打湯回家喝小傢伙不願意,成為孫家湯府年齡最小的“湯粉”。

王海南還記得2004年在洛陽北關的孫家湯館首度開張,賣的第一碗湯,是早上5點半多,一個出租車司機來湯館,喝了一碗5塊錢的牛肉雜肝湯,要知道那時候湯的價格是一元一碗。後來這個司機師傅成為湯館的忠實“湯粉”,孫家湯府無論開到哪裡,他就能找來喝湯,王海南熟知這個湯客愛吃什麼、放蔥花多少、辣椒多少,熟悉的像自己家人一樣。司機師傅吃飽喝足,打一大缸子開水離開。

一年舀湯15萬碗,洛陽孫家湯府牛雜湯老闆王海南夫婦全年休息15天

王海南為客人湯碗抓肉配碗

每天,王海南都是孫家湯府的第一個“湯客”,他細細地品自家的湯,成竹在胸地監控著牛肉雜肝湯的湯品質量,絕大多數成年累月來喝湯的食客,經常在走的時候,特意來到湯館舀湯口,告訴王海南:還是那個味,還來,走啦!

酒意微酣時,我對王海南說:一年你在湯館後廚舀牛肉湯15萬碗,你也是洛陽湯館業界的傳奇啦!他笑笑道:實實在在做人,堅守良心熬湯,我和愛人只不過做了本分的事,不求大富大貴,但求歲月無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