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原創」知否知否,處理後的汙水可能被你喝下去了!

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會有汙水的產生,尤其是城市,人口的大量集聚,每天都會產生和排放大量的汙水。

目前,各地都在努力完善汙水的收集管網及相應處理設施的建設,經過處理後的汙水達到一定的水質要求即可滿足汙水的再生利用,包括作為我們的飲用水。

這並不是一個玩笑,汙水再生處理後,會通過不同的方式作為飲用水而被我們飲用,有時候是我們有意為之的,有時候則是無意為之的。

(一)直接補充飲用水

汙水再生處理後作為城市飲用水廠的進水,單獨或與天然水源按一定比例混合後經給水工藝處理後作為飲用水。納米比亞首都溫得和克是最典型的案例。溫得和克市的汙水經再生處理後與Goreangab水庫的水按1:3.5比例混合,經給水處理工藝處理後,與其他天然飲用水水源再次進行混合後作為城市居民飲用水。

「原創」知否知否,處理後的汙水可能被你喝下去了!

直接補充飲用水模式

(二)無計劃間接補充飲用水

上游城市將汙水處理後排入河流或是湖泊,下游城市將接納了大量處理後汙水的江河、湖泊作為飲用水水源。這一種情況非常普遍,如歐洲的萊茵河、我國的長江、美國的密西西比河等,都存在這樣的情況。

「原創」知否知否,處理後的汙水可能被你喝下去了!

無計劃間接補充飲用水 模式

(三)有計劃間接補充飲用水

城市汙水經過深度處理後,排到地表或是地下水層,使之與地表水或是地下水混合,並以此成為飲用水水源的一部分。

「原創」知否知否,處理後的汙水可能被你喝下去了!

有計劃間接補充飲用水模式

其實,處理後的汙水不管是以哪一種方式補充為飲用水,前提都是汙水處理達到了一定的排放標準才行。我國已經制定了《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和相應的再生水回用標準,只要嚴格執行標準,並加強監控監管,是可以確保我們飲用的水是安全的。

好了,對比上述三種飲用水補充方式,你喝的水是以哪種方式補充的呢?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或是想法嗎,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