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新聞評論:優化營商環境 推動高質量發展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營商環境是重要的發展基礎。企業的壯大,創新創業的活躍,一刻也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在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中,河西區營商環境不斷改善。進入新時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站在新起點的河西區,將通過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向發展要動力,向改革要活力,不斷將河西的生產力和競爭力拔到新高度。

“種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近年來,從深化“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到加強與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對接、進一步擴大開放,再到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競爭新優勢,河西區優化營商環境的頂層設計不斷出臺。好的營商環境有多重要?“投資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資”,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的這句話,成為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的共識。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是河西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內在要求。

新聞評論:優化營商環境 推動高質量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要善於“做減法”。做“打破壁壘”的“減法”,拆掉一個個阻礙發展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改革開放以來,河西區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給市場讓位、為企業鬆綁,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助力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花最少的時間、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門,貿易投資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服務管理最規範、法治體系最完善,老百姓和企業心中的營商環境之“最”,呼喚河西區激發“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更大決心,砥礪“深化改革不止步”的更大幹勁。

新聞評論:優化營商環境 推動高質量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需要開啟“減法”模式,也離不開“加法”思維。每一位企業家都有著敏銳的“觸角”,哪裡的“環境優、服務好”,企業就往哪裡聚集。因此,以“加法”思維提升營商環境這一軟實力,河西區牢固樹立起“產業第一、企業家老大”理念,尤其是直接與企業、項目打交道的部門,每個工作人員都把企業家的滿意度作為工作評價標準,把服務當作“天職”,把企業家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辦,讓企業家、市場主體真正感覺到營商環境的切實優化。

新聞評論:優化營商環境 推動高質量發展

改革,既是壯闊的征程,也是艱辛的跋涉,需要奮鬥的腳步永不停歇。邁進新時代,河西區當努力再努力,營造服務效率最高、管理最規範、市場最具活力、綜合成本最優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規則制定能力與營商環境的全面提升,“西岸明珠”才會更加耀眼奪目。

新聞記者: 潘影 孫瑞

新聞評論:優化營商環境 推動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