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晋出帝的悲惨结局:宫眷屡遭欺凌,他和皇后被当成祭品献祭辽太祖

本文是契丹往事番外篇系列第66篇

续:《 》

大同元年春,大辽在汴州(河南开封)开基之时,负义侯石重贵一家正在三百名辽兵解送下远徙黄龙府。

头一年十二月,投靠契丹的叛将张彦泽将石重贵赶出皇宫,迁入开封府衙居住。先前的宠臣唯恐避之不及,朝夕豢养的内监竟然也翻脸无情!他才知晓世间人情惨淡。

晋出帝的悲惨结局:宫眷屡遭欺凌,他和皇后被当成祭品献祭辽太祖

辽太宗耶律德光入京后,城内亦无法存身,石氏一脉被撵到北郊的封禅寺借宿。其时雨雪交加,累旬不止,满城士绅都赶着逢迎新主,哪里还顾得上小小“负义侯”,饮食柴薪时断时续。

李太后无奈,对寺中主持说道:“哀家也曾在此屡次布施,前后银钱不下数万。时至今日,大和尚难道眼看我家挨冻受饿,舍不得还赠清斋一席?”

主持稽首答道:“并非小僧不念太后昔日恩德。新皇帝没有恩旨,小僧怎敢擅自贡献?万望老太后见谅!”把李太后气了个发昏章第十一。

期间,德光还遣使前来责问。石重贵献上的传国玉玺,文字散漫、雕凿不工,同古籍中所载的形状、尺寸、篆文都有差异。德光想知道汉地自古流传的国玺,是否仍为石重贵所藏匿,不舍得呈给他这个“爷爷”?

石重贵吓得赶紧上章解释:十年前,先帝大军攻入东都洛阳,后唐伪帝李从珂在宫中自焚殉国,传国玉玺自此不知所踪。先帝登极,命玉工制作了这枚玉玺。在朝群臣,都知道玉玺的由来,陛下一问可知。孙儿罪臣已到这步田地,岂敢欺瞒隐藏?

转眼间便到正月十五,往年元宵,为示与民同乐,石重贵要登上宣德楼赐臣民酒哺,开放宫城千步廊设买市。当真是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而今却是后晋皇族发配黄龙府起行之日。

晋出帝的悲惨结局:宫眷屡遭欺凌,他和皇后被当成祭品献祭辽太祖

随扈的三百辽兵名为护送,实为监押,无人认同石重贵另一重“皇孙”身份。辽兵动辄叱骂折辱不算,从行女眷也屡遭欺凌。

好容易挨到幽州地界,燕云士民见华夏故君惨沮至此,无不嗟叹(180年后,徽、钦二帝经过时重现该场景)。灭晋功臣、魏王赵延寿的母亲是李太后的亲妹妹,将石重贵一行接到幽州府衙,留他们住了十来天。

此后一路往北,人烟渐少,石重贵一行风餐露宿,苦不堪言。有时全靠内侍宫嫔采摘野果、挖掘野菜勉强果腹。

行抵锦州时,辽兵强行绑住他和冯皇后,把他们当做祭祀的牲灵献到阿保机的祠堂中。石重贵不胜屈辱,哭着大喊:“薛超(石重贵自焚时,抱住他不让他点火的大内侍卫)当初为什么不让我死,害我现在这么惨!”

晋出帝的悲惨结局:宫眷屡遭欺凌,他和皇后被当成祭品献祭辽太祖

冯皇后不知道从哪弄来些毒药,想和石重贵一起服毒,一了百了。不料毒药无效,求死都难。

过了海北州,是东丹王耶律突欲陵墓所在地。有了之前的教训,石重贵让大皇子石延煦提前致祭,方免生波折。

他们又走二十来天,渡过辽水,穿越南海府,终于到达黄龙府。(待续)

延伸阅读:《 》

《 》

参考书目: 叶隆礼《契丹国志》 脱脱等《辽史.太宗本纪》 薛居正等《旧五代史.晋书》 司马光等《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