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能源局推动没有国家补贴的光伏项目,是否要甩锅给地方?

能源局推动没有国家补贴的光伏项目,是否要甩锅给地方?

◎作者 | 聂光辉

◎来源 | 聂光辉频道(www.hithinker.cn)

继光伏发电项目补贴退坡之后,能源局最近开始探索没有国家财政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的可行性。财政扶持起来的光伏产业恐怕要再一次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就目前而言,光伏发电成本与传统煤电、水电相比,不具备太多的竞争空间,实际上,在光伏发电项目补贴退坡趋势下,具体到地方执行方面,并没有形成过快的退坡速度,尽管一些地方电网企业以光伏补贴退坡趋势拒绝光伏电站接入,但也很快得到了纠正。

能源局鼓励各地根据各自实际出台政策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根据接网消纳条件和相关要求自行安排各类不需要国家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但这一举措具有一定的风险,没有补贴的光伏产业并不一定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于国家财政而言,这就等于逐步将光伏补贴的财政负担甩锅给了地方财政,地方财政为了光伏产业能够延续或者不至于迅速溃败,不得不出台相应的省补。浙江省将对家庭屋顶光伏、工商业屋顶光伏相关项目进行单独的省级补贴,就是国家补贴在光伏项目上逐渐减退的一个重要过渡性的补充。如果能源局2019年进一步推进光伏补贴退坡政策的实施,浙江省很可能在2019年加大对浙江区域的光伏项目补贴力度。对于地方的光伏产业而言,为了平稳过渡,不至于使得光伏产业过快的遭受传统煤电等的冲击,地方出台一定的补贴措施是很有必要的,但这势必增加地方财政负担,长远看,也不利于光伏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市场化竞争。

推进光伏无补贴项目落地,是光伏产业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一步。对于光伏产业的发展扶持已经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补贴政策一方面促进了光伏产业的发展规模,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竞争,但同时由于补贴政策的存在,并不是完全的市场竞争环境,甚至出现了部分企业依赖补贴作为重要盈利点的畸形发展模式,掣肘了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这就违背了补贴政策的初衷。

没有国家补贴的光伏项目能否落地受多种因素制约,但就示范作用而言,能够有几个项目顺利落地实施也是迎合一定的政策导向的需要。光伏在当前市场竞争格局下具备不具备竞争力,对待光伏的竞争力,不能单一的从单位成本核算,还应该考虑政策机制成本,地区差异性、产业发展现状等综合性条件。国家财政补贴退出历史舞台后,地方财政会不会挑起担子,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怎么才算合理,这副担子能够挑多久,经济发达地区相对于经济落后地区会不会在支持力度上更大,这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会不会制造新的不公平。目前看,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同时退出光伏补贴项目的可能性不大,对于扶上马、送一程的光伏产业而言,最怕的是过渡的突兀性,当然了,对于光伏产业而言,国家、地方两级补贴的消失,只是时间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