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黃瓜結的瓜太彎曲了,形成曲瓜的原因是什麼?怎麼防治?

農村老俗話


黃瓜是一種很常見的蔬菜,清新解渴,夏天格外受歡迎。

可是,無論是在農田裡還是在菜市場我們總會看見一些彎彎曲曲的黃瓜,賣相不好。

彎瓜直接影響黃瓜的瓜重和品質,市場不好,瓜農收益更會受到影響。而黃瓜彎曲不僅是因為管理不當,還有其他的因素。

肥力不足,黃瓜的營養不足,造成畸形瓜。

因溫度和種植密度,導致植株光合作用減弱,瓜的營養跟不上,極可能導致黃瓜畸形。黃瓜生長過程中瓜架,葉片都可能導致黃瓜彎曲。

鉀、硼、磷肥不足,也容易出現黃瓜彎瓜。黃瓜花質量差、子房小,得到的營養少,易出現彎瓜。

具體防治方法:

合理控制好溫度,種植密度以及不能過早摘除底部葉片,這樣才能讓植株更好得進行光合作用,為黃瓜蓄足養料。

黃瓜生長過程中合理澆水施肥,黃瓜初花期不宜澆水。及時施肥,保證黃瓜生長過程中的養分。生長過程中,及時觀察,彎曲程度較輕的幼瓜,也可採用重物墜住底部,把彎瓜墜直。虛把握好重物重量,儘量不要過重。

定期補充硼砂和磷酸二氫鉀,促使花粉管萌發,防止長出畸形彎瓜。瓜農種植中常用方法主要是採用塗抹生長調節劑的方法,數天後黃瓜會變直。

同時注意瓜架,瓜蔓對幼瓜的損害。

農業引擎助力鄉村振興戰略!via憶風團隊

>>>持續抒寫超20萬字的三農原創答主——【農業引擎agrisky】 歡迎關注,互動交流; 有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返鄉下鄉創業項目、農業農村發展規劃、休閒農場建設運營等相關方面的問題,可以給我留言或者在下面評論。


農業引擎


在農村種過黃瓜的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辛辛苦苦種的黃瓜,等到釆摘時發現,總會有一些彎曲的黃瓜。


雖然這些彎曲的黃瓜也能吃,但是,如果拿到市場上去賣的話,別人都不會要這種彎曲的黃瓜的,從而影響收益。

那麼,怎樣才能避免黃瓜彎曲的現象發生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移栽時,一定要選壯苗

要想杜絕黃瓜彎曲的現象,在移栽黃瓜苗時,就要選擇優質的壯苗,為日後黃瓜高產和優質打下基礎。

在移苗時,像那種老苗、弱苗、病苗,堅決要淘汰掉,不能移栽到大田裡。

加強田間管理

黃瓜是一喜溫不耐寒的農作物,最適合黃瓜生長的溫度是20~25度。

如果溫度高於35度或者低於10度,都會生長出彎曲的黃瓜。所以,在種植露天黃瓜時,一定要注意當地的氣溫,儘量避開高溫和低溫天氣。

而大棚種植黃瓜,也要密切關注棚內的溫度。

另外,在施肥時,氮肥用量不能過多。要多施腐熟的有機肥,再配合氮磷鉀肥,在結黃瓜的時候,可以噴施葉面複合肥。

我是李茗說鄉村,希望我的回答能對題主有所幫助。


李茗說鄉村


對於黃瓜來說,不論是生吃還是做菜,我們大家在購買時都喜歡挑選翠綠鮮嫩、瓜條直立的黃瓜,而對黃彎曲畸形的黃瓜,即使價格便宜一些我們也不願意購買,不僅因為外觀不好看,而且在口感上也明顯的要差一些。但對於黃瓜種植戶來說,卻經常遇到黃瓜彎曲的問題,不僅降低了黃瓜的品質,也容易減少種植的收益。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黃瓜彎曲畸形呢?在種植黃瓜時如何才能解決黃瓜問題呢?黃瓜生長期內發生了彎曲能不能進行補救呢?如果能補救,有哪些比較簡單的補救方法呢?下面農技小揹簍就和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有關黃瓜彎曲的相關問題。

一、造成黃瓜發生彎曲的主要原因

1、種植密度過大、結瓜量過大,植株長勢太多,養分負擔過重;

2、施肥不足、偏施氮肥、施肥種類比例不合理,黃瓜植株營養不足、蔓葉營養生長與花果生殖生長失衡。

3、種植地土壤貧瘠、黏性重,土壤忽幹忽溼,土壤過旱或過澇,天氣持續陰雨後天氣驟晴、幼瓜期長期高溫強光,黃瓜植株生理生長失調。

4、花期陰雨天氣多、光照不足、授粉環境不適、授粉質量差,黃瓜植株花期授粉不良、花器發育不良、幼瓜發育不良。

5、生長期內黃瓜的根系、瓜蔓、幼瓜因病蟲害危害或外力機械損傷,幼瓜膨大期受阻,導致植株養分輸送受阻、幼瓜伸長受抑。

二、種植黃瓜時,如何才能避免瓜條彎曲?

在防治黃瓜彎曲管理上,其實大家在看完上面我所總結的導致黃瓜彎曲的原因之後,估計就應該知道如何去防治了。不過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明白、瞭解的更清楚,我還是在這裡大家逐條闡述強調一下。

1、選擇土層深厚肥沃、地質通透疏鬆、有機質含量高、排灌條件好的地塊種植,儘量避免重茬種植,病蟲害較重的地塊在黃瓜播種或定植前使用多菌靈、辛硫磷、敵百蟲等藥物先進行土壤消毒殺菌滅蟲處理。

2、在播種黃瓜時,應當優選籽粒飽滿、抗病抗逆性強、易高產且無病無害的種子,播種前提前2-3天選擇陽光較好的晴天曬種,讓種子進一步脫水的同時,來滅殺種子表面的病害菌、增強種子的活性,然後把曬好的種子用55度左右的溫水浸種15-20分鐘(或者用800倍的甲霜靈、普力克或500倍的福美雙、農用鏈黴素等藥物稀釋浸種),等到水溫降到30度左右時再繼續浸種4-6個小時,最後把種子撈出沖洗乾淨,用乾淨紗布包裹起來放在25-28度的室內進行保溫保溼催芽,當60%以上的種子露芽後進行播種。這樣做的好處有三:一是提高種子的活性,二是提高播種後的發芽出苗速度、確保苗齊苗壯,三是預防黃瓜苗期危害,四是有利於培育根系發達、植株健壯、抗病抗逆性強的黃瓜苗株。

3、在連續5天內表土下5-10公分土壤溫度穩定在15-18度以上時開始播種,播種量要根據土壤肥力、品種特性等適量播種,不可播種密度過大。播種前要施足基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氮磷鉀化肥為輔),播種時提前澆水,然後撒種播種,播種後種面覆蓋上1層0.5公分的細薄土,最後覆蓋地膜或者覆蓋秸稈稻草等保溫保溼。在黃瓜種子出苗前要保溫保溼(溼度70%左右、溫度18度左右),出苗後要撤掉覆蓋物適當增加通風透光量,並在移栽定植前進行低溫煉苗(白天22-25度左右、夜間13-15度左右)。

4、黃瓜定植後,要澆透1次緩苗水,以促進幼苗儘快緩苗成活、加快根系發育,苗期時可以使用稀薄人糞尿或尿素水進行促苗,在黃瓜開花坐果前應當儘量少澆水少施肥,當黃瓜開始坐果時再進行追肥,追肥應當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每隔15天左右追肥1次,連續追肥2-3次。

5、為避免前期旺長,在黃瓜生長前期內要注意把溫度控制在白天20-25度、夜間12-15度,超過30度要及時開棚通風降低溫度。在黃瓜生長中後期時,要及時進行疏花疏果(正常每棵留瓜2-3個——蘸花後幼瓜、膨果期瓜、即將成熟瓜各一個)、去側枝打雄花,並隨時摘除植株上的病弱殘老葉、靈活調整生長受阻或庇廕的幼瓜位置,以此來減少養分無效消耗、提高植株上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幼瓜順利膨大發育。在黃瓜澆水時,前期少澆水,花果期時要保證水分充足、土壤溼度穩定,溼度可以掌握在85%左右,澆水要以膜下澆水或者小水勤澆的方式進行,雨後或澆水後要及時排溼排澇。

6、要重視黃瓜生長中後期時的葉面肥使用,建議使用0.5%尿素水、0.3%磷酸二氫鉀、0.2%硼砂溶液、800倍的蕓薹素內脂配合氨基酸鈣、海藻肥等葉面肥噴施2-3次,每隔7-10天1次,以此來確保黃瓜生育期內養分充足全面、植株健壯生長,也能起到非常好的預防彎瓜問題。

7、如果黃瓜花期授粉天氣不良,比如持續陰天天氣較多時,應當通過人工輔助授粉、花前噴施赤黴素、噴硼補鈣以及保花保果藥物等,來確保黃瓜更好的完成授粉受精和開花坐果。

除此之外,要加強黃瓜生長期的病蟲害防治和中耕鬆土管理,為根系發育和吸收水肥養分創造良好的根系環境,減少病蟲害對植株和幼瓜的危害,但在進行田間勞動時要小心謹慎,避免造成黃瓜傷根、傷蔓而營養不良。

最後在黃瓜進入採收期時,應當及時採收,長勢弱的應當儘量早收,以防黃瓜後期發生脫肥早衰而誘發晚瓜。

三、黃瓜發生彎瓜後的四種補救管理措施

1、因幼瓜伸長受阻的彎曲瓜,可以輕輕移動幼瓜到無遮擋阻礙處,或者立即摘除掉阻礙幼瓜膨大伸長的卷鬚、葉片、纏蔓等。

2、對於彎曲較輕的幼瓜,既可以先在彎瓜的瓜蔓處扎一根牙籤,然後在根部澆水促長,等到幾天瓜條自然變直後再拔掉瓜蔓處的牙籤。也可以在彎曲瓜條末端用細繩拴瓜上一個綁有小重墜物(比如小石塊、小磚頭兒、小瓦塊或者裝有溼土的塑料袋等),隨著幼瓜的不斷膨大伸長,後期會慢慢恢復自然直條狀

3、對於剛發生彎曲不久的幼瓜,可以在瓜條彎曲的弓背部用小刀片橫豎劃幾條輕刀痕(縱方向劃1道、橫方向劃2道,深度掌握在2-3毫米左右),這樣通過人為控制瓜條上的養分輸送分配就能達到恢復自然直立的效果。不用擔心這些刀痕會留在瓜面上,等到瓜條成熟時會隨著幼瓜生長而慢慢自然消失。

4、除了以上物理矯正彎曲幼瓜外,我們可以通過在彎曲瓜的內彎面塗抹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方法來促進幼瓜自然彎曲,可以按照30毫升/公斤濃度的赤黴素藥液塗抹,幾天後彎瓜會自然長直,但是使用赤黴素要在水肥充足的條件下使用。

點擊“上方”關注農技小揹簍 每日瞭解更多新鮮農業種植知識


農技小揹簍


起初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到市場上、超市裡買的黃瓜都是直溜溜的、頂花帶刺的,比較的健康。但是自己家菜園裡種的黃瓜總是有很多的彎曲的,有的瓜起先還是好好的,但長者長著就開始彎了,顏值嚴重的受到影響。為什麼呢,經過總結,我覺得是以下的幾個原因造成的。

原因一、黃瓜結果中的肥力跟不上。

我覺得肥力不足或者不合理是造成很多瓜果長的異形的主要原因之一,黃瓜也是一樣。黃瓜這蔬菜,一旦結果就非常的愛生產,結果的數量很多,如果養分跟不上,只能保證一部分的果樹正常長大,而有些就被耽誤了。比如生長需要的大量的微量元素的確實導致黃瓜彎曲異形。

原因二、黃瓜生長時候光照不足。

有沒有發現,有些黃瓜地植株種的比較的密,直接導致了光照不如、通風不良。通常露天種植的話,黃瓜每畝改在4000~4500為合適;大棚在3000~4000株為合適,種植的太多,導致黃瓜的光合作用受到影響,導致結果異常。合理密植十分重要,不要圖產量影響了質量。

原因三、水分供給不合理。黃瓜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

但這並不意味著了可以隨意澆水。比如黃瓜大量的需求水分主要出現在黃瓜的苗期、黃瓜長到10公分及採摘期。其他的時候適量的補充水分即可。保證水分各有所得。

除了以上的因素外,物理因素也在影響著黃瓜的品質。

比如靠近地面長的瓜,我們把它們叫做根瓜。這種瓜由於長長後會與地面結果,由於受到點的阻力,很容易就彎曲了。鑑於此,我們應該進行人為干預,對其進行幫直等處理,或者及時的摘除處理,以保證養分供給給其他的健康的瓜使用。


還有如果黃瓜架子搭的不合理,不科學的話,也時常會形成彎曲的瓜。比如有的繩子會不經意間束縛到了一些瓜,長著長著慢慢的就變成了中間細兩頭粗,而且彎曲明顯。


我是蘇北申哥,我關注三農,如果您覺得有用,別忘記給我點贊。


蘇北申哥


我們到市場上買菜時,看到的黃瓜都是直溜溜的,品相很好,而挑剩下的往往是那些彎彎曲曲的,看來黃瓜的品相很重要。

那我們種植黃瓜時,往往會出現彎彎曲曲的畸形黃瓜,雖然吃起來口感時一樣的,但是出售時,卻賣不上價錢。

黃瓜彎曲是怎麼回事,如果防治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事兒!

首先,黃瓜彎曲是一種生理性病害,俗稱“歪瓜裂棗”。

導致彎曲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受精不充分,只有一側受精,造成一面發育好,一面發育不好,就長歪了;

二是,花芽分化期間溫度過低,10度以下持續時間太長;

三是,摘葉過多,或者過早,造成養分吸收不充分;

四是,種植的太稠密,或者是前期掛果太多,造成不通風、光照少。

缺鉀、硼等元素也可能造成彎瓜。

怎麼防治歪瓜

一是、不要過早、過多的摘去底部葉片,這些葉片的光合作用對黃瓜的產量非常重要,只要底部葉片不發黃,一般不要過早摘掉,除非生病了再摘去;

二是,要勤澆水,黃瓜生長需要消耗大量水分,兩次澆水間隔不要太長,每次澆水量不要太大,如果是大棚種植,白天溫度一般控制在25——30度。

三是,單棵產量不要太高,過高的單棵產量容易增加負擔,前期結果太多或者摘瓜不及時,都可能造成葉片老化,形成歪瓜。

四是,對於歪瓜要及時摘除,或者是用小石塊垂吊的方法將它拉直,還可以用30毫升/升的赤黴素溶液塗抹於彎瓜的內曲面,幾天後也能變直,還可以用刀片在歪瓜的瓜背處豎著劃一條淺印,再橫切1~3道淺印,深不過0.5釐米,長2~5釐米。

希望這個回答能幫到你。


農民老貓


黃瓜結的瓜太彎曲了,形成曲瓜的原因是什麼?怎麼防治?


據觀察,菜市場上的黃瓜人們都喜歡買直的,而彎曲的很少有人要,萊農賣到最後,只好把彎曲不直的黃瓜便宜處理掉,這大大降低了菜農的經濟收入。那麼形成彎曲黃瓜的原因是什麼?那應該怎麼防治?農戶開心果根據自己種黃瓜的經驗來作一下介紹!


黃瓜彎曲的原因

黃瓜出現彎曲的原因是光照不足、溫度低和營養不良等多種原因造成的。

黃瓜防治彎曲技術

要想真正解決黃瓜彎曲的辦法,只能改善黃瓜的栽培、採用彎瓜直墜技術,這樣種出來的黃瓜直效果非常明顯。


一、要選黃瓜的有良品種:選黃瓜好品種很關鍵,選擇單性結實能力強的黃瓜品種。

二、拴繩墜直法:等黃瓜大概長到10釐米長時,如果這個時候發現有彎瓜,可以拿個細繩拴長4釐米、寬2釐米左右小石片掛在花上,這樣一來隨著黃瓜的生長期,彎曲的可以被墜直彎曲瓜。

三、黃瓜要加強管理:種黃瓜,一是靠技術,二是用心加強管理,如果是澆水、肥料、光照不足,還有種植太密,養分供應不足,雜草叢生,土壤乾燥等問題,容易產生黃瓜小頭彎曲瓜,如果營養水分過莖葉太繁茂,更容易產生黃瓜大頭彎曲瓜。


總之,種植黃瓜不彎曲,採取合理的栽培方法,合理施肥澆水,注意的是:高溫澆水不宜過長。在施肥上做到氮磷和微生物菌肥、有機肥合理搭配使用,減少畸形瓜的產生!

《歡迎大家關注三農,有不同見解可留言,我是農戶開心果,願與你交流學習,謝謝閱讀》


農戶開心果


黃瓜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能看到的蔬菜之一,不管是自己種植還是去菜市場買菜,總能看到幾個彎曲的黃瓜混跡在直溜的黃瓜中間,這種彎曲的黃瓜賣相差,口感不好,就算價錢很低也不會有人購買,彎曲瓜的出現,嚴重影響了黃瓜的品質和產量,那麼出現彎曲黃瓜的原因是什麼呢?


1、受精不完全。在黃瓜的授粉階段,可能由於天氣太乾燥或者是營養不足,導致只有一側的卵細胞受精,就會出現黃瓜發育不平衡而導致彎曲瓜的出現。

2、摘除葉片過早或過多,光合作用下降,導致黃瓜營養不良,從而出現曲瓜現象。

3、黃瓜種植期間,水肥管理不當,黃瓜生長所需要的營養不足,就會造成曲瓜現象。

4、當黃瓜在伸長時,受到葉片、枝蔓而受到阻擋,也會造成曲瓜現象。


彎曲瓜防治:

1、在黃瓜的開花授粉階段要注意土壤的溼潤情況,在天氣乾旱時要及時澆水,同時注意施肥,還可以通過人工授粉或放蜂等方法提高黃瓜是授粉率。

2、不要過早和過多摘除黃瓜底部葉片,因為黃瓜的產量要靠葉片的光合作用,所以只要底部葉片不發黃,便不用摘除。

3、加強水肥管理。黃瓜生長階段需要足夠的水分和肥料,所以澆水要勤。澆水量要小,尤其是高溫時,兩次澆水的時間不要隔太久。給黃瓜施肥時,要農家肥和化肥相結合,不可偏施單種。

4、在黃瓜的伸長階段要注意是否被葉片和枝蔓所阻擋,一經發現要及時將葉片和枝蔓挪開,對於正在生長的彎曲黃瓜,可在底部墜重物的方法來使黃瓜長直。


小馬話三農


到菜市場上購買黃瓜,誰都想買嫩嫩的、筆直的、粗細均勻的黃瓜,而那些彎曲的、顏色不均、粗細不均的黃瓜就是價格再低卻很少有人問津。

而種植黃瓜的菜農也是千方百計、想方設法不讓黃瓜秧子結岀彎彎曲曲的黃瓜,可結果往往是難遂心願,許多黃瓜秧上結出的瓜紐就是彎的,而且越長越彎曲,並且彎曲的黃瓜頭部突然變尖、變細或變粗膨大,有的瓜瓤出現空心等,這樣的黃瓜嚴重降低了價格和種植效益。



一、引起黃瓜彎曲的原因是什麼呢?

認真總結分析,岀現這種現象除了品種退化、黃瓜植株開花期授粉質量差等因素外,生產管理不當也會造成瓜體生長髮育不均而發生彎曲現象。

引起黃瓜彎曲的生產管理不當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肥水管理不當。因為黃瓜植株生長速度快、產量高,生育期內需肥需水量大,而黃瓜植株又是淺根系而且根系不發達的作物,而在肥水管理上沒有按照黃瓜生長髮育規律去施肥澆水,往往施肥過於集中、澆水過於集中,造成前期養分過多、後期供應不足,瓜體發育不均勻而出現彎瓜現象。

二是田間通風透光性差。由於黃瓜植株栽植密度過大、搭架不合理、枝葉疏除不及時等使田間鬱蔽、通風受光不均致幼瓜內外發育不勻而出現彎瓜。

三是黃瓜地溼度過大。黃瓜是喜水作物而又怕水浸漬,如果種植黃瓜的地塊水位過高、或澆水時機把握不當、或澆水過於集中、或排澇不及時等造成田間溼度過大而損害根系使吸收養分不均,從而影響幼瓜健壯生長而出現彎瓜。



二、應採取哪些措施進行防治呢?

建議有針對性地調整生產管理措施確保黃瓜健壯生長髮育。

1、改集中供肥供水為均勻分次平衡供應肥水。

因為黃瓜是輪番分次採收,一茬套一茬,所以在保證植株正常生長的同時,要通過分次施肥供水確保每一茬黃瓜發育所需要的水分和養分。

要在瓜苗移栽後及時小水澆定植水以固土養苗。到了結瓜盛期要根據需肥規律每隔十天左右的時間追一次肥料,可以交替施用化肥及充分腐熟的人糞尿,要注意在結瓜的集中期增施化肥,其中要適當補施鉀肥。

在進行分次根部追肥的同時,要進行葉面追肥,可以噴施一定濃度的尿素水溶液及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必要時可噴施硼肥。

採收黃瓜後一般不要澆過多的水防止瓜秧徒長。澆水要在晴好天氣的早晨進行,防止田間溼度過大引起病害發生。到了中後期為防爛根及枯萎病澆水時不要大水澆灌。


 

2、合理疏除枝葉以調整田間通風透光度。

在搭好瓜架調整好植株爬蔓整齊度創建合理生長空間的同時,對於主蔓結瓜為主的植株,應及時摘除過早長出的側蔓。對於側蔓上結瓜的植株,要在側蔓留取1~2個雌花進行摘心處理。另外要隨機疏除下部的一些老、病葉片等,以增加通風透光度,為瓜體均勻生長提供條件。

3、及時排澇降溼,確保根系健壯吸收養分。

栽植黃瓜的地宜選旱能澆、澇能排及地下水位不太高的地塊,因黃瓜植株根系淺而不發達,如果土壤溼度大極易傷根爛根,而且易發病蟲害。所以遇澇要及時排水、澆水要少、勤,不能大水漫灌,以提高黃瓜植株抵抗力,促進黃瓜正常發育。



總之,引發黃瓜彎曲的因素很多,需要綜合防治,在田間管理上要把握好栽植密度、要科學合理地分次施肥澆水、要調整好通風透光度、要避免田間溼度過大,科學的管理也是防治黃瓜出現彎瓜現象的重要措施。

謝謝閱讀,敬請關注和評論!


圖說農村事


黃瓜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蔬菜,黃瓜不僅可以作為蔬菜食用,而且還可以生吃,味道鮮美。另一方面很多女性還喜歡用黃瓜來敷臉進行美容。總之黃瓜的用途比較多,人們都普遍比較喜愛。然而有時候我們在種植黃瓜的過程中發現黃瓜結的瓜太彎曲了,而且長不大,是什麼原因呢?要怎麼防治?



黃瓜生長彎曲要從幾個方面找原因:

首先土壤不夠肥沃導致。黃瓜在生長的過程中要吸收很多的養分,特別是黃瓜幼瓜在快速生長時期需要大量的氮磷鉀以及微量元素。如果肥力不佳就會導致黃瓜植株生長受到抑制,最終影響黃瓜生長。同時溫度光照不良也會導致現在的發生,我們在種植時,特別是一些大棚種植黃瓜的,白天裡面溫度高達34℃,而且晚上溫度卻很低,晝夜溫差大,黃瓜生長也會出現彎曲現象。



其次,黃瓜生長空間不足導致。我們在種植黃瓜的時候都會用搭架子的方式進行。同時要保持每株黃瓜苗的間距,在開始種植的時候要保持黃瓜苗間距在40~60釐米為宜,然後到了後期立藤蔓、上架,如果種植或許太密,黃瓜生長空間不足,遭遇障礙物阻擋無法正常生長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最後比如黃瓜感染了黑星病也會出現病斑處彎曲的現象。



因此我們在種植黃瓜的時候,開始施足基肥,最好是施加腐熟的農家肥,雞糞、鴨糞、牛糞等等,同時平時也要合理的進行澆水,做到勤澆水,澆小水。如果是大棚種植的炎熱天氣要進行合理降溫,發展一些病瓜、發黃小瓜、彎曲幼瓜要進食進行摘除。在預防方面,剛開始沒有受精的時候定期補充硼砂和磷酸二氫鉀,促進花管萌發,減少受精不良導致的彎曲瓜發生。


鄉村波比


黃瓜彎曲的原因有很多種,下面一一進行介紹。

不知道你去市場上買黃瓜是怎麼選擇的,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選擇一些直一點的,菜農剩下的也只有比較彎曲的黃瓜,儘管彎曲的黃瓜價格上便宜很多,還是很少有人買來吃,於是大部分彎曲的黃瓜在農民的菜地裡成了一個累贅,摘也不是,不摘也不是,只能對著彎曲的黃瓜感嘆,又別忙了一年。其實,這種情況只要及時採取措施,一塊石頭一把牙籤,就能把彎曲黃瓜變成直黃瓜。

黃瓜彎曲是很多農民種植黃瓜中的一道坎,不管是大棚種植還是露天種植黃瓜,都可能發生。一般在黃瓜第一次結瓜和最後一次結瓜比較容易發生,它的發生原因主要是光照不足,營養不良、溫度過高過低導致授粉不良等多種原因。

先來大致瞭解黃瓜彎曲的原因,才能在種植過程中有目的地去防治,加強日常管理工作,爭取黃瓜又直又長,賣個好價錢,原因有哪些呢?

1、種植密度過大

黃瓜是一種莖蔓結果的攀爬植物,其生長迅速,如果種植密度大,莖蔓相互纏繞,莖蔓上的卷鬚有固定莖蔓的作用,小的黃瓜被卷鬚纏繞或被葉片包裹,導致黃瓜不能伸直。

2、營養不良,導致葉片老化

農民在種植黃瓜的過程當中要求黃瓜產量過高,沒有及時疏瓜摘心,而養分供應不足,導致葉片老化加快,小黃瓜沒有葉片的光合作用的養分輸送,易形成大頭瓜,如果追施氮肥過多也能夠形成彎瓜。

3、授粉授精不良

在黃瓜的開花期,受到光照長短、溫度高低、土壤水分不足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導致黃瓜花授粉授精不良,從而形成彎曲的黃瓜。

一旦黃瓜地裡出現彎曲的黃瓜,莫急!兩塊石頭一把牙籤搞定。但還是要從改善黃瓜的種植技術,加強田間的日常管理工作,才能避免彎曲黃瓜的出現。

1、在黃瓜大拇指大時如果彎曲不是很嚴重,找一塊重約一兩重的石頭,用細繩子將石頭綁好,掛在黃瓜花把處,隨著黃瓜的慢慢長大,小石頭就能夠把彎曲的部位拉直。這種方法只能適用於彎曲不是很嚴重的幼瓜,如果太嚴重的話還是早點摘除,以免浪費養分。

2、根據瓜蔓的粗壯程度,選擇適宜的牙籤,以保證瓜蔓不被牙籤扎斷,將牙籤插在離瓜蒂半釐米的彎瓜瓜蔓處,澆點肥水,過3天左右,在將牙籤拔掉。這種方法只有在黃瓜10釐米長時才能夠使用。太小瓜蔓容易折斷,太大時效果又不明顯。

3、合理的種植密度,及時摘心疏花疏果,溫室黃瓜種植密度通常在3000-4000株,合理的密度既能夠提高產量,又能夠改善植株間的通風透氣,在彎瓜的彎曲面塗上生長調節劑。

4、這一點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肥水管理,施足基肥配合使用三元複合肥,每採摘一次黃瓜,就要進行一次葉面施肥,以保證葉片功能,多澆水適量施追肥。

總之要想黃瓜長的直,科學的管理技術是少不了的,黃瓜地裡有彎瓜時,不要著急,先要摸清楚其形成的原因,才能採取措施來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