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時評|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回想起中國共產黨的九十七年,黨員人數從成立之初的幾十人發展到現在的8900多萬名,其間的成長飽受戰爭與革命的苦難輝煌,沐浴建設與改革的春風化雨,歷經發展與治理的實踐洗禮。歷史不會忘記中國共產黨,人民也將永遠愛戴中國共產黨!如今,經過170多年以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的浴血奮戰,尤其是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接力奮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已經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時評|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而自古以來,我們的人民都是偉大的人民,他們勤懇樸實,熱愛耕耘,長期嚮往美好生活。那麼,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社會主義中國所取得的改革成果與建設成就何以精彩迭出、喜獲豐收?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與團結帶領,就在於我們黨初心不改、使命在肩的責任與擔當,就在於黨始終和人民肩並肩、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並且,一個有了道路、理論、制度、文化自信的執政黨,也就有了治國理政的決心,就有了排除萬難的毅力,就能不斷開拓新局面、創造新奇蹟、引領新時代!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作十九大報告時旗幟鮮明地強調:“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新時代背景下,中國發展處於新的歷史方位,其中有“變”,亦有“不變”。面對日益複雜深刻的世情、國情和黨情,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環境和執政條件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但這個黨的初心和使命仍然沒有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即為對人民高度負責、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即為對民族高度負責,而這就是我們黨在新時代所肩負的重大責任與擔當。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唯獨這邊好。”在黨的初心和使命的引領下,四十年來,一個文明型國家的歷史性崛起,帶給世界各國以一種莫名的“中國震撼”。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些年,社會主義中國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與變革,都標誌著自鴉片戰爭以來飽經滄桑與磨難的中華民族開啟了從“追著跑”、“跟著跑”到“一起跑”、“領著跑”的偉大時代,當代中國也開始邁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美起來”的偉大征程,歷史性地迎來了由中國開始接納世界、世界開始進入中國到中國開始影響世界、中國開始改變世界、中國開始引領世界的偉大飛躍。反觀西方,由於兩黨制或多黨制的牽絆與掣肘,致使議會經常深陷“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果”的政治怪圈。近些年來,西方國家頻繁出現制度失靈、社會失衡和治安失序的混亂局面,諸如希臘和歐洲的債務危機、美國槍擊事件和“佔領華爾街”運動、歐洲難民潮、烏克蘭國家分裂危機、德國巴伐利亞州槍擊案、英國倫敦和巴黎的恐襲事件等等,均觸動著當事國的敏感神經。由此,“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巨大的反差。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否先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好還是不好?中國人民到底生活得幸福不幸福?中華民族究竟能不能實現偉大復興?這些都要基於客觀事實並由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作出研判,而不是任由一些別有用心之人進行主觀臆斷。事實上,一些國家在發展中有“困境”,在成長中有“煩惱”,在改革中有“痛點”,這種現象是客觀存在的。而中國道路的成功,則有效地解決了一些國家在發展過程中的“低度發展”和“依附發展”問題。2017年的十九大是中國共產黨站在世界地圖前召開的一次盛會,是一場“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經過多年努力,中國不僅乘上了改革開放的“順風車”,還搭上了經濟全球化的“便利車”,由此步入了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快車道”。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些年,我國進行的政黨治理、國家治理和全球治理成效顯著、業績斐然,由此推動著中國共產黨的“成功學”逐步上升為一門“顯學”。於是,以中國共產黨為榜樣、學習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世界各國政黨中逐漸成為一種熱門的話題和一門顯赫的學問。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們這個黨,之所以被稱為中國共產黨,就是因為這個黨在成立之初就是要在中國實現共產主義。1921年的中共一大會址不僅是我們黨起步、發家的“產床”,同時也是我們共產黨人在浩浩蕩蕩的世界潮流之中進行救國、建國、富國和強國的“導航塔”。2017年10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先後專程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會址、赴浙江嘉興瞻仰南湖紅船,並在深切懷念早期共產黨人的堅貞信仰與崇高理想之中重溫了入黨誓詞,這就使我們黨再一次沐浴了戰爭與革命年代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與紅色文化基因的洗禮。回想起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基本陳列,並正式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思想,以一種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高度負責的使命擔當接過歷史的接力棒,順利地開啟了走好新的長征路的偉大征程。從參觀《復興之路》基本陳列到尋訪中共一大會址、探足嘉興南湖紅船,十八屆、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兩次集體行動都不約而同地回答了“中國將向何處去”的“時代之問”。充分表明了在新時代背景下,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上繼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繼而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經之道和必由之路。

總之,我們黨從那裡誕生,繼而走向了局部掌權、全國執政;同樣,我們的共產主義夢想也從那裡啟航,繼而引領當前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世界社會主義事業開始由低潮走向勃興。

本文鏈接:http://www.71.cn/2018/0823/1014348.shtml(轉載請保留)

(作者: 周虎 單位: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