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常寧教育扶貧感人故事

掌上衡陽客戶端訊 記者:金燦 實習生:蔡雨岑

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常寧教育扶貧感人故事

▲修葺一新的塔山中學

“丹丹考上了免費師範生,要不是教育局領導和學校老師的關心和照顧,我想都不敢想。”7月20日下午,常寧市塔山中學初三貧困學子彭丹與常寧市教育局簽訂了免費師範生教育協議,彭丹在廣東打工的母親胡玉珍特地趕了回來,拿著協議書,她心裡比喝了蜜還甜。今年秋季,彭丹將帶著全家人的夢想走進懷化學院,開始六年的大學生活,她的家也將因此而改變……這是記者在常寧市採訪教育扶貧過程中採擷到的一朵小浪花。

常寧市現有貧困人口4.9萬餘人,其中在校中小學生達8600餘人。為了確保這8600多孩子不因貧困失學,徹底阻斷貧困傳遞,在衡陽市教育局的部署和指導下,教育常寧市教育局推出多項政策,全力開展教育扶貧攻堅,成效顯著。7月20日,記者走訪了常寧一些鄉鎮及學校,一串串感人至深的教育扶貧故事觸動靈魂……

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常寧教育扶貧感人故事

▲彭丹一邊洗衣服一邊陪奶奶聊天

700多萬元助力教育扶貧

常寧塔山瑤族鄉是衡陽市唯一一個少數民族鄉,共有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120餘名,他們成了常寧教育部門重點關注對象。

肖文豔就是這120多名學生中的一員。她學習刻苦,成績優異。由於家庭非常貧困,讀高中、上大學幾乎成了一個遙不可期的夢想。在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的幫助下,肖文豔走進了高中校園。除了享受國家扶助政策外,還免除了她高中的教輔費,並通過希望工程“一日捐”等活動獲得了社會資助,她順利地完成的高中學業,今年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二本。教育扶貧改變了她的命運,也改變了她全家的命運。

記者在採訪中得知,常寧市教育扶貧攻堅克難,全力為貧困孩子上學保駕護航。今年該市政策性助學金共737萬元於春季全部發放到位。在財政較為緊張的情況下,該市撥款百萬元,免除了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的教輔資料費及高中學生教輔費,使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高中、初中、小學每生的經濟負擔比上學期分別降低455元、143元、70元。同時還廣闢渠道,籌措資金引導社會資助。2018年4月初,廣東陽光雨露助學基金會捐助560餘名貧困學生,讓每位學生得到了1000元的資助。

為確保每名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學生都能享受到國家政策資助,常寧市教育局開展了教育扶貧“大宣傳、大走訪、大排查”活動,組織全市七千多名教師進村入戶,走訪排查,摸清了全市建檔立卡困難家庭子女就學情況,創建了全市學生資助管理信息平臺,與扶貧、民政、殘聯等部門信息對接,為打贏扶貧攻堅戰築下了堅實基礎。

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常寧教育扶貧感人故事

▲指著女兒和兒子的一牆獎狀,彭丹的母親一臉燦爛

貧困女孩考取免費師範生

記者到達彭丹家時,天空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彭丹正和奶奶在屋簷下洗衣服。與周邊環繞的雙層樓相對比,彭丹的家顯得格格不入,單層的土屋,未經粉飾的牆壁,屋外擺放的用具也略顯陳舊,通向家門口的小路早因雨水而滿是泥濘。

彭丹是塔山中學初中三年級學生,是哈尼族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第一眼見到這個瘦小、皮膚黝黑的女孩,沒人會想到她以高出常寧市省示範性高中錄取分數線100多分的優秀成績考取了懷化學院定向培養免費師範生。她大學六年學習的教育費和學費將免除,還會給予生活費補助。六年後,她將會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彭丹的母親胡玉珍是雲南哈尼族人,四年前彭丹的父親患因癌病而去世,留下了三萬多元的債務,胡玉珍被迫外出打工養活一家四口,彭丹和弟弟只能跟著年近八十歲的奶奶一起生活。塔山中學校長李賤生告訴記者,彭丹學習成績優異,在家會做家務,還會照顧弟弟和奶奶。學校對她十分關心,不僅在學習上有老師給她免費輔導,除了政策性資助,還在經濟上給予她特別的幫助。

“我是從內心裡感謝國家的好政策,也感謝學校老師和教育扶貧工作組的辛苦付出。”胡玉珍的臉上笑開了花。彭丹從小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老師,胡玉珍沒有想到女兒的願望那麼快就能夠實現。她開心地指著滿滿一牆的獎狀告訴記者,上面絕大部分都是彭丹獲得的榮譽。相比起滿臉笑容的母親,彭丹顯地羞澀拘謹,大多數時候都低著頭不說話。只是當問到畢業後的打算時,彭丹抬起頭神色堅定地說:“畢業以後我要回家鄉當老師報答學校,回報社會。要幫助媽媽,孝敬奶奶,讓她們不要那麼辛苦,要讓家裡的生活變得更好些。”在這一刻,瘦小的彭丹一瞬間強大起來,她想用自己的努力來撐起這個家。

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常寧教育扶貧感人故事

▲彭丹的家

三兄妹回鄉同上一年級

李超是羅橋鎮大楓樹村一名貧困孩子,今年10歲,父親已年近70,身體也不太好,母親身患重病,李超還有3個弟妹。為了生計,父母常年帶著他四兄妹在廣東撿垃圾,四兄妹都沒進個學校門。學校主動與鄉鎮村協調,專門成立了勸返復學工作小組,幾次上廣東查找,終於將李超父親和四個孩子全部勸回鄉。家裡沒有房子,李超一家暫時寄居在學校,教育局及時向他們發放了救助金和學生資助金。同時根據國家政策幫助其分地建房、給予生活補貼,還幫他們購置了一些生活用品。

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常寧教育扶貧感人故事

▲曉曉(後排)和他的弟弟(後排左)、妹妹(後排右)在教室裡學習(學校供圖)

由於常年跟隨父親在外撿垃圾,李超三兄妹沒有上學,教育基礎明顯不足。考慮到三人的學習能力和受教育水平,學校決定安排他們從最基礎的課程學起。就這樣,已經10歲的李超與弟弟、妹妹一起走進了夢寐以求的校園,同上一年級,最小的孩子進了幼兒園。

面對類似李超家庭的這種情況,常寧市廣泛開展了“三幫一”勸學活動,由一個村組幹部、一個教師和一個學生家長組成幫扶勸學工作小組,採取“四個一”的辦法:給每個輟學學生髮放一封返校復學通知書;開展一次上門勸學工作;對因重度殘疾不能堅持上學的學生每週安排一次送教上門;對復學學生安排一名教師免費為其補課。通過這些舉措,近三年來常寧市已勸返輟學學生176人,其中還有建檔立卡貧困學生4人。

精準資助,讓教育資助政策惠及每一位貧困家庭學生;精準幫扶,讓教育扶貧真正能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控輟保學,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失學。常寧市的教育扶貧成果如同爛漫的山花,正在漫山遍野中競相開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